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7致密储层古今构造应力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继勇 周新桂 +4 位作者 雷启鸿 赵国玺 何右安 时建超 张林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0-820,共11页
构造应力是油气运移与富集的控制因素之一,古今构造应力状态的研究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流体包裹体测温、古地磁裂缝定向、声发射法和微地震监测、岩石压缩试验和水力压裂法分别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7致密储层古今构... 构造应力是油气运移与富集的控制因素之一,古今构造应力状态的研究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流体包裹体测温、古地磁裂缝定向、声发射法和微地震监测、岩石压缩试验和水力压裂法分别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7致密储层古今构造应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7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关键期为燕山运动Ⅳ幕,其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84°,有效应力大小为44 MPa;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76°,而现今水平最小主应力有效应力大小为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岭油田 长7致密储层 裂缝发育期 古构造应力 现今构造应力
下载PDF
构造裂缝发育期次划分方法研究与应用——以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为例 被引量:40
2
作者 任丽华 林承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260,共8页
以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古潜山油藏裂缝性储层为例,对构造裂缝发育期次的划分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大量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综合采用裂缝充填物的同位素分析、包裹体测温和岩石声发射技术等,分析了裂缝的形... 以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古潜山油藏裂缝性储层为例,对构造裂缝发育期次的划分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大量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综合采用裂缝充填物的同位素分析、包裹体测温和岩石声发射技术等,分析了裂缝的形成期次.研究认为布达特群主要存在三期构造破裂:第Ⅰ期裂缝的形成与南屯末-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的构造运动有关,缝内以方解石充填为主,形成温度介于72~76℃之间,并见有烃类包裹体,但其成熟度较低.第Ⅱ期裂缝是在伊敏时期区域伸展作用下形成的,又细分为两个亚期,第一亚期裂缝以方解石充填为主,方解石形成温度介于117~132℃之间,是深埋高温环境下的产物;第二亚期裂缝以微-细晶石英充填为主,其形成温度介于120~154℃之间.相对来讲,第Ⅱ期烃类成熟度明显增强.第Ⅲ期裂缝是在伊敏末期强烈的抬升作用下形成的,裂缝内充填了微-细晶方解石和石英.其形成温度介于89~110℃之间,烃类成熟度减弱.裂缝发育期次划分对于恢复裂缝发育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期 研究方法 稳定同位素分析 流体包裹体 声发射技术
下载PDF
塔河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裂缝发育期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城 何志强 +2 位作者 何洧 刘亿 肖龙鑫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9-11,30,共4页
沿缝溶蚀孔洞型储层是塔河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地层主要发育的储层之一,裂缝对该类储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区内裂缝现象广泛发育,但其发育期次的划分还比较混乱。依据裂缝岩相学特征,结合裂缝内充填物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可将裂... 沿缝溶蚀孔洞型储层是塔河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地层主要发育的储层之一,裂缝对该类储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区内裂缝现象广泛发育,但其发育期次的划分还比较混乱。依据裂缝岩相学特征,结合裂缝内充填物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可将裂缝分为5期,并对各期次裂缝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Ⅲ期裂缝和第Ⅳ期裂缝对岩溶储层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期 岩相学特征 碳氧稳定同位素 塔河南部盐下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