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等位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苍林 杨亚明 潘卫庆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疟疾是全球5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以恶性疟的危害更大。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与其入侵有关,是疟疾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等位基因分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恶性疟裂殖子表面蛋白1,2等位基因研究进展... 疟疾是全球5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以恶性疟的危害更大。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与其入侵有关,是疟疾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等位基因分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恶性疟裂殖子表面蛋白1,2等位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恶性疟 裂殖子表蛋白 等位基因 综述
原文传递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赖秀球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2年第6期250-254,共5页
疟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虫媒传染病,在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耐药性及媒介蚊对杀虫剂耐药性日益增强的今天,寻求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抗疟途径—抗疟疾疫苗的研制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对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抗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 疟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虫媒传染病,在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耐药性及媒介蚊对杀虫剂耐药性日益增强的今天,寻求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抗疟途径—抗疟疾疫苗的研制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对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抗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研究进展 裂殖子表蛋白 疟疾疫苗
下载PDF
海南省消除疟疾后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MSP-1)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雨春 王善青 +5 位作者 胡锡敏 王光泽 蒙锋 曾文 陈春香 童重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比对海南省在消除疟疾前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基因测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结果从27个本地感染间日疟样本分析来看,Sal-1型有24个,分别属于9个Sal-1亚型,为优势型。Belem型有2... 目的比对海南省在消除疟疾前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基因测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结果从27个本地感染间日疟样本分析来看,Sal-1型有24个,分别属于9个Sal-1亚型,为优势型。Belem型有2个,同属于1个Belem型,重组型的有1个。在各亚型中大多数仍以个别氨基酸间的替换为主,但仍发现2例新亚型以连续的氨基酸(DKKLLKEYELNADEKTKINQN)叠加个别氨基酸替换,另发现1例新型的重组型亚型。Belem型以常见19个多聚谷氨酰胺型。进化树分析可以看出,间日疟Sal-1型与Belem型及重组型可以较好的区分开,属于不同进化簇。Sal-a和Sal-b与其他亚型差距较大,独成一类,而其余亚型相对聚集性一类。Belem型本次调查中虽有2例但同属于同一亚型,为常见20个谷氨酰胺的重复,从进化树得知,该型与其他亚型同属于常见Belem型。重组型仅有一个亚型,属于为II/Q/S型重组型,但该重组型在基因库中未发现同源序列,可能属于新型的重组亚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海南消除疟疾后期(2009-2012)间日疟仍以Sal-1型为主,但仍存在该等位基因的多样性而非单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裂殖子表蛋白 多态性 消除疟疾
下载PDF
套式PCR扩增特定MSP2基因片段在恶性疟流行病学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诸欣平 Georges Snounou Wiliam Jarra@Sodsri Thaithong3&K.NeilBrown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135-139,共5页
设计3对针对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MSP2)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MSP2基因的中间多态区目的基因,并应用于泰国Borai疟区恶性疟患者血标本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感染的恶性疟... 设计3对针对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MSP2)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MSP2基因的中间多态区目的基因,并应用于泰国Borai疟区恶性疟患者血标本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感染的恶性疟原虫株群中,MSP2基因存在着多态性。在152份恶性疟感染血样中,发现17种不同的MSP2等位基因。其中12种属于Indochina(IC)等位基因家族,5种属于FC27等位基因家族。IC等位基因型较为常见。在9个月的流行季节,IC和FC27等位基因型的频率保持相对稳定。较高程度的两种等位基因型混合感染的现象也被发现。因此提示,套式PCR方法不仅提高了疟疾诊断水平,更重要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17区片段基因复合核酸疫苗诱导小鼠抗体免疫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缪军 李珣 +3 位作者 薛采芳 刘忠湘 甄荣芬 秦恩强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检测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的 17区片段基因为基础的复合核酸疫苗(分泌性的VR10 12 /TPA/HG MSP1 17和非分泌性的VR10 12 /HG MSP1 17)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和免疫血清对疟原虫生长的抑制能力。方法 以 2 0 0 μg/10 0 ... 目的 检测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的 17区片段基因为基础的复合核酸疫苗(分泌性的VR10 12 /TPA/HG MSP1 17和非分泌性的VR10 12 /HG MSP1 17)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和免疫血清对疟原虫生长的抑制能力。方法 以 2 0 0 μg/10 0 μl或 1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VR10 12 /HG MSP1 17或VR10 12 /TPA/HG MSP1 17肌注免疫BALB/c或C5 7BL/6小鼠。用ELISA间接法测定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 ,用体外抑制试验检测免疫血清抑制疟原虫生长效果。结果 经 3次 1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VR10 12 /HG MSP1 17免疫后 ,BALB/c小鼠和C5 7BL/6小鼠均产生了明显的HG和YMSP119抗体。但总体抗体水平不高。BALB/c小鼠经 3次 2 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的VR10 12 /HG MSP1 17免疫后 ,产生了较高的HG抗体 ,但MSP1 17的抗体无明显变化 ,经 3次 2 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VR10 12 /TPA/HG MSP1 17免疫后 ,仅产生较低的HG抗体 ,无MSP1 17抗体的产生。用 2 0 0 μg/10 0 μlVR10 12 /HG MSP1 17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做体外抑制试验 ,结果抑制效果明显。结论 VR10 12 /HG MSP1 17比VR10 12 /TPA/HG MSP 17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核酸疫苗 裂殖子表蛋白 T细胞表位
原文传递
中缅边境云南省地区恶性疟原虫MSP1和MSP2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佳 苏品璨 +2 位作者 覃宇诚 潘茂华 杨照青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疟疾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虫媒传染病之一,以恶性疟危害最大,致死性最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MSP)与其侵入有关,是疟疾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也作为分子标记被应用于疟原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亚洲输... 疟疾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虫媒传染病之一,以恶性疟危害最大,致死性最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MSP)与其侵入有关,是疟疾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也作为分子标记被应用于疟原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亚洲输入的病例主要集中来源于东南亚国家,以缅甸为主。我国输入性疟疾在中缅边境地区较为严重,所以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MSP1、MSP2基因分型研究是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就中缅边境云南省地区恶性疟原虫MSP1、MSP2等位基因分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 等位基因
原文传递
恶性疟原虫FCC1/NH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第2~5区基因的PCR扩增及克隆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彦文 余新炳 +3 位作者 罗树红 方建民 张静 徐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40,55,共4页
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1基因2~5编码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为FCC1/HN株MSP1的体外表达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对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基因组DNAMSP1第2~5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 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1基因2~5编码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为FCC1/HN株MSP1的体外表达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对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基因组DNAMSP1第2~5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Xhol和Aaal双酶切然后定向克隆入pcDNA3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G1.再用相同内切酶酶切和PCR扩增对重组子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出编码FCC1/HN株MSP1第2~5区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结论编码FCC1/HN株MSPI第2~5区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的构建,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1的体外表达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 克隆 PCR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中疟原虫MSP1-17编码基因蛋白重组及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庆军 陈国英 +1 位作者 黄希宝 由井克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为免疫原性及疟疾特异性早期诊断研究,以及高效抗红内期疟原虫复合多价基因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1)以鼠约氏疟原虫MSP1编码基因为模板,片段自4855到5271共416bp,扩增出PyMSP1 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入质粒pPGEX-2T,构建... 目的为免疫原性及疟疾特异性早期诊断研究,以及高效抗红内期疟原虫复合多价基因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1)以鼠约氏疟原虫MSP1编码基因为模板,片段自4855到5271共416bp,扩增出PyMSP1 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入质粒pPGEX-2T,构建含有GST编码的质粒pGEX-2T-PyMSP1-17。(2)用上述构建的质粒植入大肠埃希菌DH-5α表达重组蛋白。结果(1)构建出约氏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融合基因片段真核重组表达质粒。(2)获得MSP1-GST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DH一5a收获到重组的约氏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浓度为46mg/L。(3)原核表达的蛋白产物免疫小鼠后分离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疟原虫,滴度在1:400~1:1000之间均可识别IFA血片中的疟原虫。结论设计重组MSP1-17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真核系统内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无论是作为DNA疫苗研究的候选者抑或是制备特异性抗体进行疟疾早期诊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该抗原的表达量高、免疫原性强,是目前很有希望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 基因重组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羧基端编码基因真核表达重组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缪军 薛采芳 +1 位作者 喻启桂 秦恩强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构建以恶性疟原虫红内期重要的疫苗候选抗原——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羧基端编码分子量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为外源基因的可用作候选核酸疫苗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目前对疟疾核酸疫苗的研究仅见于鼠疟,将恶性疟原虫F... 目的构建以恶性疟原虫红内期重要的疫苗候选抗原——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羧基端编码分子量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为外源基因的可用作候选核酸疫苗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目前对疟疾核酸疫苗的研究仅见于鼠疟,将恶性疟原虫FUP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羧基端编码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用常规分子克隆方法,分别克隆入非分泌性真核表达载体VR1012和改建后的分泌型载体VR1012/TPA中,通过PCR和酶切鉴定出重组克隆。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VR1012/MSP1-42和VR1012/TPA/MSP1-42。结论目前对疟疾核酸疫苗的研究仅见于鼠疟红外期,该研究对研制有效的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核酸疫苗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其免疫保护作用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疫 裂殖子表蛋白 基因表达 疟原虫
原文传递
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PvMSP-1)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山鹰 陆惠民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2期59-62,共4页
本文介绍了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PvMSP 1)分子结构、基因多态性特征研究进展 ,着重分析了PvMSP 1作为重要分子标志应用于间日疟原虫基因分型研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追踪以及遗传学研究等领域的前景和意义。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 基因多态性 分子结构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蛋白对裂殖子入侵人红细胞的抑制作用
11
作者 方军 管惟滨 +1 位作者 戚丽君 孙树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蛋白-1(MSA1),又称P195,与人红细胞具有结合作用,这种结合是裂殖子识别红细胞的基础。为了确定P195蛋白与识别有关的位点,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分8段表达了MAD20株恶性疟原虫的P19...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蛋白-1(MSA1),又称P195,与人红细胞具有结合作用,这种结合是裂殖子识别红细胞的基础。为了确定P195蛋白与识别有关的位点,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分8段表达了MAD20株恶性疟原虫的P195蛋白。各段蛋白用镍亲和层析柱分离,然后复性。在体外培养疟原虫至成熟裂殖体期,将各段蛋白分别加入到培养基上清中,继续培养24小时,检查红细胞感染率,通过感染率了解各段蛋白对裂殖子入侵红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P195蛋白中氨基酸序列为384-595的一段蛋白(M6),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入侵人红细胞,且M6对疟原虫生长无细胞毒性作用。这表明M6可能含红细胞结合位点,该位点与裂殖子竞争性结合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红细胞 裂殖子表蛋白 疟疾
下载PDF
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4和表面蛋白5
12
作者 杨宝燕 钱锋 潘卫庆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1年第4期153-155,共3页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4(MSP4)和5(MSP5)及其在鼠疟原虫中的同源蛋白4/5(MSP4/5)为膜内在蛋白,其基因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分子量约36 kDa—40 kDa的蛋白。在蛋白的两端为疏水的信号肽区和GPI样区,近C端有一个EGF样结构区,含...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4(MSP4)和5(MSP5)及其在鼠疟原虫中的同源蛋白4/5(MSP4/5)为膜内在蛋白,其基因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分子量约36 kDa—40 kDa的蛋白。在蛋白的两端为疏水的信号肽区和GPI样区,近C端有一个EGF样结构区,含3对链内二硫键。恶性疟原虫不同株的MSP4之间可能存在散在的点突变,而MSP5则显示出极高的相似性。这些蛋白的免疫原性依赖于二硫键维系的空间构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MSP4 MSP5 MSP4/5 裂殖子表蛋白
下载PDF
原虫病
1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8期58-59,共2页
0028319 以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重组 C-端片段在块状共聚物佐剂中对 Saimiri猴做免疫接种来抵抗间日疟原虫血液期感染的部分保护作用/Yang C//Infect Immun.-1999,67(1).-342~349
关键词 裂殖子表蛋白 间日疟原虫 医科 块状共聚物 小鼠 伯氏疟原虫 保护作用 免疫接种 克氏锥虫感染 血液
下载PDF
辽宁省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型及同源性分析
14
作者 王博 李鑫 +4 位作者 毛玲玲 孙英伟 王子江 于维君 姚文清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分析近10年辽宁省输入性及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的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PvMSP-1),并对其进行基因型别BLAST比对和同源性进化树分析。方法收集2008-2018年的间日疟病例样本,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根据基因ICB5-ICB6区间片段设计引物,... 目的分析近10年辽宁省输入性及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的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PvMSP-1),并对其进行基因型别BLAST比对和同源性进化树分析。方法收集2008-2018年的间日疟病例样本,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根据基因ICB5-ICB6区间片段设计引物,进行巢氏PCR扩增、测序、序列的比对以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共分析31份间日疟核酸样本,其中Sal-1型有13份,片段位置在470 bp左右,Belem型有18份,片段位置在400 bp左右。将所得出的目标产物送上海维基基因测序公司进行测序,经进化树的比对分析,31份样本中Sal-1型有13份,Belem型有5份,Ⅲ型的样本有13份。PvMSP-1基因ICB5-ICB6片段存在高度多态性,DNA序列可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来确定感染的来源。结论辽宁省在近10年当中输入性及本地感染的PvMSP-1基因型有Sal-1型、Ⅲ型和Belem型,优势基因型为Sal-1型和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裂殖子表蛋白 多态性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不同疟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PvMSP-1)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山鹰 陆惠民 +3 位作者 许龙善 高琪 沈毓祖 黄伟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疟疾流行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 1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布。方法 用套式PCR扩增间日疟原虫现场分离株MSP - 1第五多态区 (ICB5 -ICB6 )基因片段 ,部分样本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和比对。结果  82份间日疟原虫现场...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疟疾流行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 1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布。方法 用套式PCR扩增间日疟原虫现场分离株MSP - 1第五多态区 (ICB5 -ICB6 )基因片段 ,部分样本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和比对。结果  82份间日疟原虫现场分离株扩增出 4 70bp片段 5 0份 ,4 0 0bp片段 39份 ,其中 7份为两种片段的混合型。海南分离株混合型为 2 0 %(6 / 30 ) ,平均克隆数为 1 2 0 (36 / 30 ) ,安徽分离株混合型仅为 2 3% ,平均克隆数 1 0 2。对 33份样本进行序列测定 ,Sal- 1型17份 ,Belem型 2份 ,12份重组型 (Ⅲ型 )和朝鲜型 2份为我国新发现基因型。结论 我国间日疟原虫PvMSP - 1存在 4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型 ,以Sal- 1型和重组型 (Ⅲ型 )占优势 ,南部疟区基因型比北部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1 基因多态性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云南和海南两省不同地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诸欣平 周蕾 +2 位作者 张新梅 杨静 杨雅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分析云南和海南两省恶性疟原虫的基因型及其分布。方法采用套式PCR法特异扩增MSP2基因中间多态区 ,对恶性疟原虫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检测云南省 31例和海南省 2 9例恶性疟原虫患者血清 ,其中分别有 14和 18种不同的MSP2等位... 目的 分析云南和海南两省恶性疟原虫的基因型及其分布。方法采用套式PCR法特异扩增MSP2基因中间多态区 ,对恶性疟原虫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检测云南省 31例和海南省 2 9例恶性疟原虫患者血清 ,其中分别有 14和 18种不同的MSP2等位基因型 ,其等位基因株存在高度的多态性 ,基因片段大小及分布频率具有地区差异。海南省不同等位基因型虫株混合感染及多重感染现象比云南省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2 基因分型 等位基因 云南 海南
下载PDF
套式PCR用于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和2的分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杰 江钢锋 陈沛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pfMSP1)和表面蛋白 2 (pfMSP2 )等位基因型的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分别扩增pfMSP1基因第 2区与第 3区部分片段和pfMSP2基因的中间可变区 (第 3区 ) ,对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进... 目的 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pfMSP1)和表面蛋白 2 (pfMSP2 )等位基因型的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分别扩增pfMSP1基因第 2区与第 3区部分片段和pfMSP2基因的中间可变区 (第 3区 ) ,对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5 5份血样中有 5 2份恶性疟疾患者扩增出pfMSP1基因片段 ,以MAD2 0型为主导型 (84 6 % ) ,K1型为次要型 ,未检出RO33型 ,两种不同等位基因混合感染率为 15 4 %。同时 ,5 5份血样中有 5 3份恶性疟疾患者扩增出pfMSP2基因片段 ,以 3D7型为主导型 (83% ) ,FC2 7型为次要型 ,混合感染率为 17%。结论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的MSP1存在MAD2 0型和K1型两种等位基因型 ,以MAD2 0型为优势虫株 ;其MSP2存在 3D7型和FC2 7型两种等位基因型 ,以 3D7等位基因家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1 裂殖子表蛋白2 基因分型 套式PCR 海南
下载PDF
辽宁丹东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等位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耿英芝 毛玲玲 +4 位作者 腾聪 安春丽 王博 陈静乙 姚文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用套式PCR方法扩增辽宁丹东地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基因ICB5-ICB6片段,经PvuⅡ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1份镜检确诊的间日疟患者血液标本经套式PCR扩增均出现大小约为470 bp(Sal-1型)或400 b... 用套式PCR方法扩增辽宁丹东地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基因ICB5-ICB6片段,经PvuⅡ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1份镜检确诊的间日疟患者血液标本经套式PCR扩增均出现大小约为470 bp(Sal-1型)或400 bp(Belem型)的特异性片段。经PvuⅡ内切酶消化后,其中5份血样(470 bp),出现120和350 bp酶切片段,为Sal-1型;其余6份血样(400 bp)中,1份出现400 bp片段,为Belem型,1份出现120和280 bp两种酶切片段,为重组Ⅲ型,4份出现120和240 bp两种酶切片段,为朝鲜型。辽宁省丹东地区的间日疟原虫PvMSP-1基因存在3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型,以Sal-1型和朝鲜型为主,但无不同等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1 等位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3α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方震 张山鹰 +3 位作者 许龙善 黄江宏 谢汉国 欧阳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3-816,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部分地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3α(PvMSP-3α)基因多态性。方法套式PCR分别对PvMSP-3α和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PvMSP-1)基因进行扩增,并应用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对PvMSP-3α的PCR扩增产物酶切进行分析。结果31... 目的分析我国部分地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3α(PvMSP-3α)基因多态性。方法套式PCR分别对PvMSP-3α和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PvMSP-1)基因进行扩增,并应用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对PvMSP-3α的PCR扩增产物酶切进行分析。结果31个PvMSP-3α基因型中Ⅰ型、Ⅱ型和Ⅲ型比例分别占77.42%、6.45%和16.13%。其中云南勐腊24份样本中Ⅰ型、Ⅱ型和Ⅲ型分别占79.17%、4.17%和16.17%。PvMSP-3α的Ⅱ型和Ⅲ型均为PvMSP-1的Belem型,而PvMSP-1的Sal-1型均为PvMSP-3α中的Ⅰ型。结论云南分离株的PvMSP-3α存在广泛多态性,PvMSP-3α和PvM-SP-1之间的联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 裂殖子表蛋白1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2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苍林 杨亚明 +3 位作者 叶润 聂仁华 刘慧 潘卫庆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21-127,共7页
目的 对云南省及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的裂殖子表面蛋白(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MSP)1,2基因进行分型研究,确定其等位基因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结合当地的恶性疟原虫株流行病学信息,为该地区疟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缅... 目的 对云南省及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的裂殖子表面蛋白(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MSP)1,2基因进行分型研究,确定其等位基因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结合当地的恶性疟原虫株流行病学信息,为该地区疟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缅甸拉咱、那威和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德宏瑞丽、保山腾冲采集恶性疟患者血样。用巢式PCR(nest-PCR)扩增18S rRNA基因,确定感染疟原虫的种类。对检测为恶性疟原虫以及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的样本,进行恶性疟原虫MSP-1、MSP-2基因的扩增并作测序、验证与序列分析。 结果 共采集89份恶性疟样本,经18S rRNA基因检测,确定间日疟9例,恶性疟78例和混合感染2例。在检测为恶性疟和混合感染的80份样本中,69例扩增出MSP-1基因片段,77例扩增出MSP-2基因片段。在MSP-1等位基因中,以MAD20型68.75%为主,RO33型23.75%和K1型20.00%次之。来源于勐腊的样本均未检出RO33型和K1型;MSP-2等位基因FC27型和3D7型的感染率均为91.25%,无明显的优势虫株;MSP-1和MSP-2基因多克隆样本所占百分比与多重性感染(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分别为22.50%、1.81和86.25%、3.51。MSP-1 和MSP-2等位基因目的片段多样性与其原虫密度之间存在相关性(Spearman’s r=0.496,P<0.05;Spearman’s r=0.240,P<0.05)。MSP-1和MSP-2等位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在FC27型基因序列3'端发现1个新的APK序列,在3D7基因型序列中检测到1个新的PAT重复序列和其它19个新的序列。 结论 云南省及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分离株MSP-1等位基因存在MAD20型、K1型和RO33型3种类型,以MAD20型为优势虫株,勐腊样本未发现K1型和RO33型;MSP-2等位基因存在FC27型和3D7型2种类型,其优势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蛋白1 裂殖子表蛋白2 等位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