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裂变径迹定年标准化的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世成
康铁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8-84,共7页
用钴活化箔对SRM962标准铀玻璃进行了刻度,并比较了用钴活化范和用经过刻度的标准铀玻璃测量中子注量的定年方法,结果表明后者的定年结果优于前者,两者都有正系统偏差.利用磷灰石、结石和榍石的7种年龄标准样品和SRM96...
用钴活化箔对SRM962标准铀玻璃进行了刻度,并比较了用钴活化范和用经过刻度的标准铀玻璃测量中子注量的定年方法,结果表明后者的定年结果优于前者,两者都有正系统偏差.利用磷灰石、结石和榍石的7种年龄标准样品和SRM962标准铀玻璃进行多次刻度,发现3种年龄标准矿物的Zeta常数基本一致,为327.4±7.8(±2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
径
年龄标准
铀
地质年代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变径迹法在研究盆地地热史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建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3-88,共6页
本文介绍了裂变径迹法的基本原理、退火机理及其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最常用于该方法的磷灰石及锆石是广泛分布于沉积岩中的矿物,其退火温度与石油生成的温度范围有关。磷灰石退火带大致相应于低熟-成熟原油阶段,其完全退火温度一般为12...
本文介绍了裂变径迹法的基本原理、退火机理及其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最常用于该方法的磷灰石及锆石是广泛分布于沉积岩中的矿物,其退火温度与石油生成的温度范围有关。磷灰石退火带大致相应于低熟-成熟原油阶段,其完全退火温度一般为125°C。除径迹密度(表观年龄)外,径迹长度及其分布的变化也与古地温有关。该方法与其它地温常数相结合,可用以确定冷却事件(上升剥蚀)和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热事件的时间及强度。文中列举了我国塔里木盆地以及以色列南部Ramon 1井资料说明它们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地热
地热史
裂变
径
迷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裂变径迹法测定兰州九州台黄土形成时代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怀录
陈发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本文用裂变径迹法对兰州九州台黄土中同生石膏矿物作了年龄测定。值为1.48~1.52百万年,推断其黄土形成时代应早于1.5百万年。
关键词
裂变
径
变
黄土
形成时代
石膏矿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隆升的数值模型与实测模型之比较
被引量:
4
4
作者
曾涛
董文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0期2200-2201,共2页
最近,董文杰等人提出了一个青藏高原隆升数值模型,钟大赉等人利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裂变径迹年龄提出了一个高原隆升实测模型.本文拟就两个模型进行比较,以检验数值模型对高原抬升过程的描述和模拟能力.1 结果对比两个模型的基础不同,着...
最近,董文杰等人提出了一个青藏高原隆升数值模型,钟大赉等人利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裂变径迹年龄提出了一个高原隆升实测模型.本文拟就两个模型进行比较,以检验数值模型对高原抬升过程的描述和模拟能力.1 结果对比两个模型的基础不同,着眼角度也不一样,数值模型着重考虑的是两种相反的作用:隆升与夷平,认为它们与地磁极性反转及星际氢云浓度有关;实测模型则是从实测资料入手,得到高原抬升速率的历史演变.两个模型分别得出一条高原隆升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型
青藏高原
隆升
裂变
径
变年轻
实测模型
原文传递
题名
裂变径迹定年标准化的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世成
康铁笙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8-8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联合开放实验室资助
文摘
用钴活化箔对SRM962标准铀玻璃进行了刻度,并比较了用钴活化范和用经过刻度的标准铀玻璃测量中子注量的定年方法,结果表明后者的定年结果优于前者,两者都有正系统偏差.利用磷灰石、结石和榍石的7种年龄标准样品和SRM962标准铀玻璃进行多次刻度,发现3种年龄标准矿物的Zeta常数基本一致,为327.4±7.8(±2σ).
关键词
裂变
径
年龄标准
铀
地质年代学
Keywords
Neutron fluence
Age standard
Zeta calibration constant
分类号
P597.1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变径迹法在研究盆地地热史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建渝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3-88,共6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裂变径迹法的基本原理、退火机理及其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最常用于该方法的磷灰石及锆石是广泛分布于沉积岩中的矿物,其退火温度与石油生成的温度范围有关。磷灰石退火带大致相应于低熟-成熟原油阶段,其完全退火温度一般为125°C。除径迹密度(表观年龄)外,径迹长度及其分布的变化也与古地温有关。该方法与其它地温常数相结合,可用以确定冷却事件(上升剥蚀)和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热事件的时间及强度。文中列举了我国塔里木盆地以及以色列南部Ramon 1井资料说明它们的应用。
关键词
盆地
地热
地热史
裂变
径
迷法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裂变径迹法测定兰州九州台黄土形成时代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怀录
陈发虎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文摘
本文用裂变径迹法对兰州九州台黄土中同生石膏矿物作了年龄测定。值为1.48~1.52百万年,推断其黄土形成时代应早于1.5百万年。
关键词
裂变
径
变
黄土
形成时代
石膏矿物
Keywords
Jiuzhoutai profile
gypsoide
the age of formation
fission track dating
分类号
P642.131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隆升的数值模型与实测模型之比较
被引量:
4
4
作者
曾涛
董文杰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0期2200-2201,共2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留学回国人员择优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最近,董文杰等人提出了一个青藏高原隆升数值模型,钟大赉等人利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裂变径迹年龄提出了一个高原隆升实测模型.本文拟就两个模型进行比较,以检验数值模型对高原抬升过程的描述和模拟能力.1 结果对比两个模型的基础不同,着眼角度也不一样,数值模型着重考虑的是两种相反的作用:隆升与夷平,认为它们与地磁极性反转及星际氢云浓度有关;实测模型则是从实测资料入手,得到高原抬升速率的历史演变.两个模型分别得出一条高原隆升曲线.
关键词
数值模型
青藏高原
隆升
裂变
径
变年轻
实测模型
分类号
P542.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裂变径迹定年标准化的研究
王世成
康铁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裂变径迹法在研究盆地地热史中的应用综述
陈建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裂变径迹法测定兰州九州台黄土形成时代
陈怀录
陈发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青藏高原隆升的数值模型与实测模型之比较
曾涛
董文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