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 被引量:350
1
作者 刘凌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2-154,共3页
刑事和解是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 ,它对西方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对刑事和解的产生、蕴涵、实践和发展作了系统的介绍 ,并提出了在我国引入刑事和解的构想。
关键词 西方国家 刑事和解 被害人 犯罪人复归 非刑罚方法
下载PDF
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 被引量:160
2
作者 宋英辉 许身健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7,共6页
本文对恢复性司法程序的内容、制度基础以及历史渊源进行考察,并对恢复性司法程序的利弊加以分析,最后论述在我国构建恢复性司法程序的障碍及有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该程序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程序 调解制度 和解制度 被害人 刑事司法制度 司法理念 个人利益 刑事追诉权
下载PDF
刑事和解制度论纲 被引量:128
3
作者 马静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平衡理论、叙说理论和恢复正义理论是当今西方刑事和解理论中流行的三种解说,其中恢复正义是刑事和解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刑事和解制度。基于刑事和解在被害恢复与加害恢复方面的双重价值,应当... 平衡理论、叙说理论和恢复正义理论是当今西方刑事和解理论中流行的三种解说,其中恢复正义是刑事和解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刑事和解制度。基于刑事和解在被害恢复与加害恢复方面的双重价值,应当对此制度进行合理化的借鉴,构建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被害人 扣苫人 恢复正义理论 叙说理论 平衡理论 刑罚制度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 被引量:128
4
作者 丹尼尔·W·凡奈思 王莉 温景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在全球视野下,恢复性司法的实践主要有三种形式:和解、协商和圆形会谈;另外还有两种由犯罪人提供的弥补方式:恢复性补偿和社区劳动。与刑事司法程序重点关注剥夺犯罪人权利、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法益以及惩罚犯罪、防止再犯不同,恢复性... 在全球视野下,恢复性司法的实践主要有三种形式:和解、协商和圆形会谈;另外还有两种由犯罪人提供的弥补方式:恢复性补偿和社区劳动。与刑事司法程序重点关注剥夺犯罪人权利、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法益以及惩罚犯罪、防止再犯不同,恢复性司法重点考虑对被害人的补偿、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关系的修复以及补救由犯罪造成的其他损害。正因为恢复性司法能够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并能够在解决法院积案和监狱人满为患的困境、促进司法活动的透明公开、减少再犯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接受并采用恢复性司法来处理犯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被害人 犯罪人 刑事司法程序
原文传递
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 被引量:131
5
作者 张明楷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2-82,共11页
 主张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具有合目的性与具体的妥当性,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不属于类推解释);但是,只有当某种利益内容属于财产权,具有管理可能性与转移可能性,客观上具有经济价值,被害人丧失该利益必然同时导致财产损害时,该...  主张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具有合目的性与具体的妥当性,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不属于类推解释);但是,只有当某种利益内容属于财产权,具有管理可能性与转移可能性,客观上具有经济价值,被害人丧失该利益必然同时导致财产损害时,该利益才能成为诈骗罪对象的财产性利益;至于债权凭证、财物的返还请求权、货款请求权、财物的交付"请求权"、债务的延缓履行是否刑法上的财产性利益,则需要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性利益 诈骗罪 对象 罪刑法定原则 返还请求权 类推解释 经济价值 财产损害 债权凭证 具体分析 可能性 妥当性 目的性 财产权 被害人 财物 交付
下载PDF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17
6
作者 江伟 范跃如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6,共6页
刑民交叉案件是审判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尽管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机制已有部分规定,但这些规定存在严重缺陷,应该重构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制度。具体而言,应当赋予被害人以选择权,保障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相对独立;... 刑民交叉案件是审判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尽管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机制已有部分规定,但这些规定存在严重缺陷,应该重构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制度。具体而言,应当赋予被害人以选择权,保障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相对独立;应当因案而异,实行“先刑后民”、“先民后刑”或者“刑民并行”;在刑民诉讼冲突的情况下,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研究 案件处理 交叉案件 审判实践 处理机制 司法解释 民事制度 相对独立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区别对待 选择权 被害人 应当 法律
原文传递
诱惑侦查合法性问题探析 被引量:99
7
作者 龙宗智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诱惑侦查 问题探析 侦查对象 合法性问题 侦查人员 犯罪行为 犯罪意图 行为实施 侦查手段 刑事侦查 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 被害人 伪造 法理 法学
原文传递
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诉讼当事人制度评析 被引量:87
8
作者 龙宗智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5,共5页
我国修改后的刑诉法将被害人作为诉讼当事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实践中则弊大于利。因为被害人并非刑事案件的原告,同时又不享有上诉权;被害人的当事人角色不仅损害了证据来源的客观性、可靠性,也违背了证人不得旁听庭审的原则;... 我国修改后的刑诉法将被害人作为诉讼当事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实践中则弊大于利。因为被害人并非刑事案件的原告,同时又不享有上诉权;被害人的当事人角色不仅损害了证据来源的客观性、可靠性,也违背了证人不得旁听庭审的原则;另外,在控诉方中加入被害人后更加剧了控辩双方的不平等。国际上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的措施也少有将被害人作为当事人对待的。因此,本文认为,在目前法律框架下关于被害人参诉要把握参与的量与质,并尽量减少其他诉讼证据对被害人作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 当事人 公诉案件 刑事诉讼 被害人诉讼参加制度
原文传递
论诈骗罪中的财产损失 被引量:110
9
作者 张明楷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8-137,共20页
诈骗罪是财产犯罪,倘若欺骗行为不能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便不成立诈骗罪;如若欺骗行为具有造成财产损失的危险性,但没有造成现实的财产损失,则成立诈骗未遂(中止)。对于“财产”损失的认定,宜采取以经济的财产说为基础的折中说;受骗者(被... 诈骗罪是财产犯罪,倘若欺骗行为不能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便不成立诈骗罪;如若欺骗行为具有造成财产损失的危险性,但没有造成现实的财产损失,则成立诈骗未遂(中止)。对于“财产”损失的认定,宜采取以经济的财产说为基础的折中说;受骗者(被害人)基于不法原因给付财物的,存在财产损失;欺骗他人使之免除非法债务的,以及使用欺骗方法取得对方不法占有的自己所有的财产或者实现合法债权的,不存在财产损失。对于财产“损失”的认定,应采取实质的个别财产说;行为人在骗取财产的同时提供相当对价的,应认定为造成了财产损失;行为人就交付财产的用途、财产的接受者进行欺骗因而取得财产的,视受骗者是否存在法益关系的错误认定判断是否存在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罪 财产损失 欺骗行为 不法原因给付 财产犯罪 欺骗方法 行为人 不成立 被害人 接受者
原文传递
刑事制度中之被害人角色研究 被引量:82
10
作者 王秀梅(译) 杜澎(译)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年第2期118-126,共9页
关键词 刑法 被害人 社会危害行为 当事人
原文传递
恢复性司法述评 被引量:79
11
作者 吴宗宪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69-85,共17页
恢复性司法是指与特定犯罪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共同参与犯罪处理的司法模式 ,具有恢复性、个人参与性、社会性、前瞻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恢复性司法模式与传统报应性司法模式有很多不同特点 ,它把犯罪人的悔恨、忏悔和被害人的宽恕作为重要... 恢复性司法是指与特定犯罪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共同参与犯罪处理的司法模式 ,具有恢复性、个人参与性、社会性、前瞻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恢复性司法模式与传统报应性司法模式有很多不同特点 ,它把犯罪人的悔恨、忏悔和被害人的宽恕作为重要因素。恢复性司法的运作模式有社区恢复委员会、量刑小组、赔偿、社区服务、被害后果陈述、被害人犯罪人调解 ,家庭小组会议等七种类型。恢复性司法活动在司法实践中取得很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 恢复性司法 报应性司法 犯罪人 被害人 社区
下载PDF
刑法学视野中被害人问题探讨 被引量:82
12
作者 高铭暄 张杰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6年第1期11-16,共6页
刑法学中的被害人概念应当与犯罪学中有所区别。在犯罪论中,被害人对犯罪论体系的完善有重要作用;在刑罚论中,被害人因素对刑罚功能的发挥、刑罚目的的确立、刑罚的具体裁量也有极大影响。应当在刑法学领域加强对被害人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被害人 刑法学 犯罪论 刑罚论
原文传递
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 被引量:44
13
作者 刘根菊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7-66,共10页
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刘根菊保护人权是世界各国法律所注重的大问题,也是实现国家法制化、民主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刑事诉法是保证准确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的重要法律之一,通过规定诉讼原则、程序,特别是各种诉讼法律关系... 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刘根菊保护人权是世界各国法律所注重的大问题,也是实现国家法制化、民主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刑事诉法是保证准确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的重要法律之一,通过规定诉讼原则、程序,特别是各种诉讼法律关系,实现保障人权的根本目的,因此,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 检察院 不起诉决定书 新刑诉法 向人民法院起诉 起诉人 公诉案件 被害人权利 被告人 诉讼权利
原文传递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新篇章 被引量:59
14
作者 陈光中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12,共3页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新篇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于3月17日顺利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决定》(1997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发...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新篇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于3月17日顺利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决定》(1997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新里程碑。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保障 刑事诉讼法 被害人 被告人 法律援助 犯罪嫌疑 监视居住 免予起诉制度 诉讼权利保障 辩护权
原文传递
刑事被害人制度之比较 被引量:40
15
作者 王若阳 《环球法律评论》 1999年第2期95-103,共9页
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受害者,是刑事诉讼的重要参与人。各国的刑事诉讼法都对被害人参与诉讼作了规定,形成了不同国度的刑事犯罪被害人制度。在不同国家中,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程度是不同的,在刑事诉讼中所处地位以及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也... 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受害者,是刑事诉讼的重要参与人。各国的刑事诉讼法都对被害人参与诉讼作了规定,形成了不同国度的刑事犯罪被害人制度。在不同国家中,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程度是不同的,在刑事诉讼中所处地位以及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也不相同,这反映了不同国家对被害人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 刑事被害人 刑事诉讼法典 诉讼权利 犯罪行为 附带民事诉讼 参加诉讼 民事当事人 附带诉讼 自诉案件
原文传递
抢劫罪特别类型研究 被引量:48
16
作者 周振想 林维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共6页
抢劫罪的特别类型,是指抢劫罪的加重犯、转化犯以及准抢劫犯形态。其中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涉及的主要是结果加重犯和情节加重犯,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第二百六十九条涉及的主要是准抢劫犯和转化型抢劫犯类型。上述特别类型所关联问... 抢劫罪的特别类型,是指抢劫罪的加重犯、转化犯以及准抢劫犯形态。其中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涉及的主要是结果加重犯和情节加重犯,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第二百六十九条涉及的主要是准抢劫犯和转化型抢劫犯类型。上述特别类型所关联问题往往存有争议,并且直接与刑法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劫罪 构成要件 加重情节 结果加重犯 行为人 加重结果 被害人 公共交通工具 情节加重犯 数额巨大
原文传递
论刑事和解视野中的犯罪客体价值——对误入歧途的刑事和解制度的批判 被引量:70
17
作者 于志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112,共18页
在目前国内有关刑事和解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均存在着过度抬高被害人地位的问题,似乎只要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案件就可以无条件地适用刑事和解。而从本质上讲,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和解协议能否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并导致量刑... 在目前国内有关刑事和解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均存在着过度抬高被害人地位的问题,似乎只要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案件就可以无条件地适用刑事和解。而从本质上讲,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和解协议能否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并导致量刑上的从宽处理,既取决于被害人有无刑事实体处分权,也受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被害人的谅解并不是刑事和解的核心要素,应当重视犯罪客体在刑事和解中的价值,它决定着被害人刑事实体处分权的有无与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被害人 犯罪客体 刑事实体处分权
下载PDF
刑事程序中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宋英辉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7-42,共6页
刑事被害人作为被指控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在刑事程序中其权利保障如何,直接关系到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旨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诉讼目的的实现。本文拟对此问题试作探讨。
关键词 被害人 刑事程序 刑事被害人 被害人权利 刑事诉讼法 诉讼权利 被告人 检察机关 附带民事诉讼 国家补偿制度
原文传递
追求刑事诉讼价值的平衡——英俄近年刑事司法改革述评 被引量:46
19
作者 陈光中 郑旭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关键词 刑事司法体系 追诉 权利保障 刑事诉讼价值 被害人 犯罪 司法部门 削弱 俄罗斯联邦 立法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中的诉权初探 被引量:49
20
作者 徐静村 谢佑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10,24,共6页
法学界不少人认为,诉权只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特有概念;离开诉权,民事诉讼程序模式的建构和诉讼权利义务的分配便失去了理论基石。实际上,刑事诉讼中同样存在诉权问题。当一个人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触犯刑律构成犯罪时,人民检察... 法学界不少人认为,诉权只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特有概念;离开诉权,民事诉讼程序模式的建构和诉讼权利义务的分配便失去了理论基石。实际上,刑事诉讼中同样存在诉权问题。当一个人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触犯刑律构成犯罪时,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正是基于诉权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和自诉的。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的诉权问题被人们遗忘了,为此,本文试就诉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客观存在、刑事诉权的一般特征及研究刑事诉权的重要意义等方面作一些探讨,希望这一初浅尝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活动 民事诉权 社会主体 刑事诉权 被告人 民事诉讼法学 合法权益 当事人 人民检察院 被害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