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质证制度及立法之完善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叶向阳
-
机构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1-47,共7页
-
文摘
证据是程序的灵魂,而质证作为审查证据真伪的程序制度,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证言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案依据。但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这一规定几乎名存实亡。本文试图通过对质证内涵的理论探索及对我国质证制度的现实考察,揭示其弊端源由,并以权利义务平衡为基点对现行质证制度进行重构。
-
关键词
质证制度
控辩双方
证人证言
交叉询问
言词证据
证人出庭作证
反询问
被害人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鉴定结论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从国外立法看我国的无罪推定制度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蔺剑
-
机构
中国检察理论研究所
-
出处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8,共6页
-
文摘
一、国外无罪推定制度的特点无罪推定原则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所奉行,并且是国际性法律文件确认的刑事诉讼原则,因而成为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①其在各国法律中的表述及要求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即法院在依法确定受追...
-
关键词
无罪推定原则
刑事诉讼法典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
沉默权
国外立法
职权主义
举证责任
检察机关
诉讼模式
-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及其审查判断
- 3
-
-
作者
刘根菊
-
出处
《政法论坛》
1987年第2期27-32,共6页
-
文摘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证据的一种。对于什么是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怎样审查判断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我国法学界曾有不少学者撰文进行过探讨。为了使探讨推向深入,在此,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求教于专家和学者。
-
关键词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审查判断
司法机关
犯罪事实
刑事诉讼法
公安
犯罪分子
刑事证据
承认有罪
司法人员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被告人口供的证据效力及立法完善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何能高
-
机构
江西省抚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3-14,30,共3页
-
-
关键词
证据效力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被告人口供
同案被告人
刑讯逼供
犯罪事实
沉默权
证人证言
刑诉法
犯罪嫌疑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采信口供的证据规则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力
-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9年第1期41-42,共2页
-
文摘
证据规则是指在诉讼证明过程中制约证据取舍和运用的法律规则,其核心是确认某一证据材料是否具备证据能力,即该证据材料是否具备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口供,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在历史上曾被奉为证据之王,至今仍受到司法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1979...
-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证据能力
补强证据
口供补强规则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刑讯逼供
证据规则
自由判断证据原则
真实性
基本人权
-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证人证言
- 6
-
-
作者
王希仁
杜茂筠
-
机构
宁夏政法干校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4年第6期65-67,共3页
-
文摘
在刑事诉讼实践中,证人证言是常见、常用而又常出差错的一种证据。因此,从理论上研究它的特点与运用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证人的特点 证人证言是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研究证言的特点,不能不涉及证人的特点。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由此可见,知道案件情况是充当证人的基本条件。 所谓知道,包括对案情的直接感知,为耳闻目睹,亲自在场;也包括对案情的间接感知,为听人说道,阅读资料,但不包括道听途说。
-
关键词
证人证言
案情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同案被告人
刑事诉讼法
诉讼地位
证据
伪证责任
司法机关
当事人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刑事诉讼证据的判断
- 7
-
-
作者
严端
-
出处
《政法论坛》
1981年第2期21-26,共6页
-
文摘
(一)在刑事诉讼中,需要根据对证据的判断来查明案情。如果判断证据发生错误,必然导致认定案情错误。所以,对证据的判断是证据制度的关键。历史上曾经有过几种不同类型的证据制度,它们对证据的判断也各不相同。
-
关键词
案件事实
证据确实充分
刑事诉讼证据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形式证据制度
刑事诉讼法
办案人员
刑讯逼供
查证属实
资产阶级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如何把握《刑事诉讼法学》重点、难点问题
- 8
-
-
作者
白淑卿
-
机构
河北大学法律系
-
出处
《考试与招生》
1996年第7期22-25,共4页
-
文摘
如何把握《刑事诉讼法学》重点、难点问题河北大学法律系白淑卿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学习王国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教材《刑事诉讼法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重点,难点问题如下:第一章刑...
-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学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免予起诉
辩护人
附带民事诉讼
审查判断
审判公开原则
检察院
法庭审理
追究刑事责任
-
分类号
G726.9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刑事辩护中的证据审查
- 9
-
-
作者
丁长富
-
机构
襄樊市开元律师事务所
-
出处
《律师世界》
1997年第1期28-31,共4页
-
-
关键词
刑事辩护
被害人陈述
审查证据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辩护意见
鉴定结论
审查判断
证据审查
检察院
辩护人
-
分类号
D926.5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浅谈起诉书附注部分的制作
- 10
-
-
作者
齐廷元
-
机构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检察院
-
出处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8-79,共2页
-
文摘
浅谈起诉书附注部分的制作●齐廷元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由此可见起诉书附注部分,是寓于起诉书之中的...
-
关键词
起诉书
主要证据复印件
证据目录
附注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附带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鉴定
刑事被害人
证人
犯罪事实
-
分类号
D926.1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应重视证据的法定形式
- 11
-
-
作者
奚玮
-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部
-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6-57,共2页
-
-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刑事证据
被害人陈述
法定形式
刑事诉讼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案件事实
犯罪嫌疑
表现形式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辩护律师在庭审中怎样审查证据
- 12
-
-
作者
鲁夫
-
机构
湖南衡阳市律师事务所
-
出处
《律师世界》
1997年第2期20-24,共5页
-
-
关键词
辩护律师
犯罪嫌疑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证据效力
鉴定结论
视听资料
新刑事诉讼法
物证
案件事实
定案依据
-
分类号
D926.5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普通逻辑学》学习辅导(2)
- 13
-
-
-
机构
中央电大马列教研室
-
出处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6年第2期46-49,共4页
-
文摘
这里,我们再讲一下使用《普通逻辑学学习指导书》应注意的问题:第一部分是教学大纲,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教学内容提要,我们在上面所列的重点问题,大都可以在这部分找到答案,第二部分是分章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对我们掌握上述重点问题大有帮助.只有多做这种比较规范的逻辑练习题,才有助于掌握逻辑基本知识.第三部分是综合练习题,这种练习题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大,难度大,对教材内容的覆盖面也大,应特别注意掌握.下面,我们按照一般考试题型编写部分练分题供大家参考:一、填空(一)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1、证明案件真实性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以下六种;(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答;第一句话是从方面说明“证据”的;第二句话是从方面说明“证据”的.2、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答:是从方面说明“抢劫罪”的.(二)请对下列名称进行一次扩大和一次限制.1、杀人罪 扩大为;限制为2、性质判断 扩大为;
-
关键词
《普通逻辑学》
学习辅导
犯罪行为
抢劫罪
性质判断
逻辑形式
真值表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对当关系
逻辑错误
-
分类号
B812
[哲学宗教—逻辑学]
-
-
题名论翻供问题
- 14
-
-
作者
陈闻高
-
机构
四川警察学院
-
出处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7-41,共5页
-
文摘
翻供是涉案当事人推翻原来口供的行为。口供本身具有复杂性。翻供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增加了诉讼成本,是消极的;另一方面,可能接近案件事实,避免冤假错案,又具有积极性。翻供的一般原因,有侦讯双方的“失误”;非法取供,导致乱供;侦办程序有缺陷,证据材料有漏洞;监管不力等。对翻供材料的审查,应从内外因素进行,审查是先有供还是先有证,最后确定其真伪。减少翻供的对策,首先,要保持平和心态,正确对待翻供;其次,用律师在场、全程录音录像等遏制非法取供;再者,要问清细节,锁死口供;最后,要强化证据体系,使人证物证相互印证。翻供是疑犯辩解权的一部分,可用以阻断错案,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
关键词
讯问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翻供
原因
对策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防卫过当、避险过当案件的证据实用
- 15
-
-
作者
蔡仲玉
李岩
-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5-79,共5页
-
文摘
一、防卫过当案件的证据实用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人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在实施防卫行为时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是鼓励和支持公民勇于且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人民,打击不法分子,维护社会治安的锐利武器。但是。
-
关键词
防卫过当
避险过当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
主要证据
避险行为
合法权益
不法侵害
防卫不适时
-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庭审记事
- 16
-
-
作者
肖爽
-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8-19,共2页
-
-
关键词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辩护律师
刑事诉讼法
公诉人
审查起诉阶段
庭审方式
犯罪事实
盗窃犯罪
证据
被害人陈述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视听资料刍议
- 17
-
-
作者
陈丽
-
出处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13-114,共2页
-
文摘
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正式将视听资料确认为一种单独的刑事诉讼证据,视听资料证据的出现,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
关键词
视听资料
刑事诉讼证据
犯罪嫌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司法人员
司法机关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证人证言
案件事实
审查判断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证据基础
- 18
-
-
作者
高权
-
机构
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
出处
《大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6期50-51,共2页
-
文摘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之一,作为证据能否具有证明案件事实,其基础是心理学、伦理学和可客观三个方面。心理学和伦理学是通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思想及其所受教育对自身的影响产生的不同生理反映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而可客观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把证据进行客观化处理,保证其原始性,最终达到公正的事实认定。
-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证据基础
证据
-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质证和认证
- 19
-
-
作者
季习平
-
出处
《华人时刊》
2000年第Z4期43-43,共1页
-
文摘
正确地收集、认定和适用证据是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刑事审判活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合法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表明证据有以下特征:1.从证据的内容看,证据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事实;2.从证据关系看,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3.从证据形式看,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7种表现形式,即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
关键词
证据制度
举证责任
证明责任
诉讼中
案件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控辩双方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刑诉法》
犯罪嫌疑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引发的思考
- 20
-
-
作者
吴守权
杨斌国
-
机构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中国检察官》
1999年第5期49-49,共1页
-
文摘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作为一种证据,在刑事诉讼证据中居于主要地位,重口供,轻其他证据,重视有罪供述。轻视无罪辩解,在司法机关,尤其是侦查部门还有一定的市场。笔者以为,制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无疑是摆在我们司法工作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因素 (一)翻供人的自身因素。 人犯被抓获归案后,慑于侦查机关的强大攻势。
-
关键词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
取保候审
司法机关
刑事诉讼证据
司法工作人员
侦查机关
长春市南关区
自身因素
犯罪事实
-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