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平四集》的时间书写与历史内涵探论
1
作者 刘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3-92,共10页
袁桷的《开平四集》是元代上京纪行诗的代表作之一,源自其在元仁宗和元英宗时的四次扈从上都之旅。与一般上京纪行诗着意描绘沿途见闻或上都风情不同,袁桷的书写重在以文学为介质展现个体对于自然时间更替和历史时间变化的体验,在一种... 袁桷的《开平四集》是元代上京纪行诗的代表作之一,源自其在元仁宗和元英宗时的四次扈从上都之旅。与一般上京纪行诗着意描绘沿途见闻或上都风情不同,袁桷的书写重在以文学为介质展现个体对于自然时间更替和历史时间变化的体验,在一种模式化的赋诗体式中寓意时代与心绪之变。一方面,作者通过与自我、他人及自然的不断“对话”,为《开平四集》注入了流动的时间性意涵;另一方面,其晚年对于四次上京纪行诗作的合编行为也赋予这部作品以时代变迁的历史性价值,显示出袁桷作为史家的深刻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平四集》 时间书写 历史内涵 史家自觉
下载PDF
南宋浙派谱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4
2
作者 郑祖襄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南宋"浙派"的产生在于郭沔一方面继承了两浙的琴艺,另一方面整理了以韩胄、张岩为主的华夏传统古谱,融会贯通,创立了以传统琴谱、传统演奏为主的"浙派",在琴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浙派"的形成,是宋... 南宋"浙派"的产生在于郭沔一方面继承了两浙的琴艺,另一方面整理了以韩胄、张岩为主的华夏传统古谱,融会贯通,创立了以传统琴谱、传统演奏为主的"浙派",在琴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浙派"的形成,是宋朝南渡以后华夏文化移植、与南方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 郭沔 紫霞洞谱 杨缵 徐天民
下载PDF
袁桷书法审美观念管窥--以其题跋为基本史料之研究
3
作者 朱梦茹 《书画世界》 2023年第3期65-66,共2页
袁桷是元代历经五朝的重要文臣,亦是元代书画鉴藏的核心人物,经其题跋的书画名作不在少数。袁桷在书法上受到家庭教育、社会交际、创作实践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史学底蕴,形成了以复古为基调、不堕入俗风的书法审美观念。
关键词 题跋 鉴藏
下载PDF
袁桷《延佑四明志》人物立传问题浅议 被引量:3
4
作者 纪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5-58,共4页
清代学者全祖望认为元代袁桷作《延佑四明志》只给降元者作传而未给抗元人士作传是要颠倒是非,"党于降元之徒也",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影响袁桷选择立传人物,既有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更有宋末元初社会现实的刺激,当然也... 清代学者全祖望认为元代袁桷作《延佑四明志》只给降元者作传而未给抗元人士作传是要颠倒是非,"党于降元之徒也",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影响袁桷选择立传人物,既有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更有宋末元初社会现实的刺激,当然也有袁桷身处元代的实际,而立传者也确有可传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元者 降元者 全祖望
下载PDF
袁桷的史学思想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钱茂伟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50,共10页
从元代三史编纂历程来看,袁桷是较早关注三史编纂的史家,无论是理论抑或实践,均有首创之功。袁桷的最大愿望是搜集资料,考订资料,曾编纂几部宋史资料集。袁桷对三史编纂作过认真的专业思考,《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充分展示了他... 从元代三史编纂历程来看,袁桷是较早关注三史编纂的史家,无论是理论抑或实践,均有首创之功。袁桷的最大愿望是搜集资料,考订资料,曾编纂几部宋史资料集。袁桷对三史编纂作过认真的专业思考,《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充分展示了他的史学思想。要求对宋史资料进行考辨,这是袁桷的高明之处,为后来官修《宋史》提供了理念与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史学 朱吏编纂
原文传递
袁桷的学术渊源 被引量:1
6
作者 查洪德 《文学与文化》 2022年第1期4-19,共16页
在元代南北统一之初,文坛南北隔阂的情况下,被北方学者看好荐入翰林国史院的袁桷,成了打通南北隔阂、促进南北文人交流与文风融合的关键人物。他之所以能发挥这一独特作用,与他的学术背景有关。他独特的学术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学术特点... 在元代南北统一之初,文坛南北隔阂的情况下,被北方学者看好荐入翰林国史院的袁桷,成了打通南北隔阂、促进南北文人交流与文风融合的关键人物。他之所以能发挥这一独特作用,与他的学术背景有关。他独特的学术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学术特点,为南北学界与文坛普遍认可并接受。考察袁桷的学术背景,才能清楚把握其学术特点,弄清他何以能完成打通南北文坛的历史性使命。这对于理清元代文学发展的线索,异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学术 元代文坛
下载PDF
南宋浙派琴乐风格探微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祖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元代袁桷《清容居士集》中的"琴述——赠黄依然"、"示罗道士"、"题徐天民草书"等记载论及南宋浙派琴乐的诸方面问题,其中论述到郭沔创作的琴曲是"大抵皆依蔡氏声为之者"。联系相关史料,可知郭... 元代袁桷《清容居士集》中的"琴述——赠黄依然"、"示罗道士"、"题徐天民草书"等记载论及南宋浙派琴乐的诸方面问题,其中论述到郭沔创作的琴曲是"大抵皆依蔡氏声为之者"。联系相关史料,可知郭沔在整理旧谱和创作中继承了"蔡氏五弄"的风格,从而奠定了南宋浙派的琴乐风格。也因为此,浙派被后世视为琴乐的正宗和资源的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古琴 浙派 郭沔 《清容居士集》
下载PDF
袁桷与元代散文创作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元初文坛占据主流的是以北方文士姚燧为代表的汪洋恣肆、雄浑刚健的文风;元仁宗延祐之后,袁桷的散文地位上升,其平易自然、含蓄清丽的风格成为主流。这种风格为南方文士虞集、欧阳玄等人继承并有所发扬,在元代散文中影响深广。
关键词 元代散文
下载PDF
袁桷生平、学术渊源及心路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亮 《殷都学刊》 2006年第2期58-61,共4页
袁桷为元代大德、延祐年间文坛领袖之一,在元代诗文方面影响很大。朝廷制策,勋臣碑铭多出其手。本文考证了袁桷生年、名号、纠正了历史上沿袭的错误,并对其儒学思想源流及心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平 儒学 学术渊源
下载PDF
南坡之变与元代中期宫廷文人的心灵书写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汉文 《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第4期38-48,共11页
元代至治三年(1323)八月,英宗被杀,史称“南坡之变”,事涉不同蒙古派系的夺权和争斗。聚焦这段内乱历史及其周边文本,可知元代中期宫廷文人是以一组联句及三组次韵诗的方式沉淀思绪达至疗伤,由最初激动隐晦的直白至平淡内敛的情词景语,... 元代至治三年(1323)八月,英宗被杀,史称“南坡之变”,事涉不同蒙古派系的夺权和争斗。聚焦这段内乱历史及其周边文本,可知元代中期宫廷文人是以一组联句及三组次韵诗的方式沉淀思绪达至疗伤,由最初激动隐晦的直白至平淡内敛的情词景语,到直斥叛党之非的诗史之笔,最后以大雅正声的宫廷诗回应时政。这时段的几组联作是诗人将创伤经验自我内化的一个过程,并转化为重建道德标准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坡之变 虞集 马祖常
下载PDF
袁桷室宇赋道教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永姣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3-18,共6页
袁桷是元代中期的著名文士,作有数量可观的室宇赋。在其室宇赋中常出现道观、道士及道家意象,呈现出浓厚的道家意味,其室宇赋也常体现出清静素朴、退隐智藏的道家理念。
关键词 室宇赋 道教
下载PDF
元代诗人袁桷的诗歌创作
12
作者 罗永忠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9-31,共3页
袁桷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他的山水田园诗较为出色,善于描摹事物,特别是声音,诗歌中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描摹事物 思乡诗
下载PDF
略论袁桷《延祐四明志》
13
作者 许起山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4-77,共4页
元代学者袁桷,其祖上在宋代有参与编撰国史、实录的经历,他本人为元朝史官多年,为编修《宋史》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惜未完成。袁桷为家乡庆元(今浙江宁波)所编《延祐四明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为当时及后世所重。因袁桷的父亲及一些友... 元代学者袁桷,其祖上在宋代有参与编撰国史、实录的经历,他本人为元朝史官多年,为编修《宋史》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惜未完成。袁桷为家乡庆元(今浙江宁波)所编《延祐四明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为当时及后世所重。因袁桷的父亲及一些友朋在宋末元初时有失节之处,他在为四明人士立传方面存在着一些缺点。袁桷在元代文史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其所修《延祐四明志》,也影响了后来的《宋史》修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祐四明志》 《人物考》 《宋史》
下载PDF
《袁桷集校注》书序文所涉作者生平钩沉
14
作者 杜春雷 《书品》 2014年第1期98-101,共4页
袁桷(1266~1327),字伯长,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出身文学世家,曾从戴表元、王应麟、舒岳祥学,长期任职于翰林馆阁,“诗格俊迈高华,造语亦多工练,卓然能自成一家”(《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七《清容居士集》提要),是元... 袁桷(1266~1327),字伯长,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出身文学世家,曾从戴表元、王应麟、舒岳祥学,长期任职于翰林馆阁,“诗格俊迈高华,造语亦多工练,卓然能自成一家”(《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七《清容居士集》提要),是元初极有影响力的文坛宿将。杨亮先生新著《袁桷集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11月出版,下文简称《校注》)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的新晋成员,是对袁桷文集的全新整理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生平 校注 《四库全书总目》 钩沉 序文 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世家
原文传递
论袁桷文章的理论与艺术
15
作者 李新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4,共4页
袁桷在文学理论方面强调"义理"与"文章"并重,这同他的家学渊源、"朱陆会同"思想以及元代科举考试制度变化密切相关。袁桷的文章在艺术上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具有长于考据、谙练掌故、运笔矜重的风格特色... 袁桷在文学理论方面强调"义理"与"文章"并重,这同他的家学渊源、"朱陆会同"思想以及元代科举考试制度变化密切相关。袁桷的文章在艺术上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具有长于考据、谙练掌故、运笔矜重的风格特色。另外,袁桷也有一些文字简练的短文,这类文章不仅蕴含深刻的道理,而且富于感情。故此,袁桷在文论与创作方面都对元文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情感
下载PDF
元代诗歌的创获与发展——袁桷诗歌创作论
16
作者 杨亮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40-145,共6页
袁桷作为元大德、延祐年间的文坛领袖,其诗歌对元代诗歌的确立与定型有着重要作用。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实践上改变了宋末诗风,其古诗具有重视兴象、意象高古之特点,歌行体表现出清新绮丽的诗风。袁桷在诗歌渊源上以汉魏建安诗人和唐... 袁桷作为元大德、延祐年间的文坛领袖,其诗歌对元代诗歌的确立与定型有着重要作用。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实践上改变了宋末诗风,其古诗具有重视兴象、意象高古之特点,歌行体表现出清新绮丽的诗风。袁桷在诗歌渊源上以汉魏建安诗人和唐人李贺诗为取法对象,对元代诗风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风 诗歌渊源
下载PDF
元代诗坛宗唐理论的确立与定型——以袁桷的诗歌批评为中心
17
作者 杨亮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48-52,共5页
通过对袁桷诗歌理论的探讨就会发现,他在对宋末的诗风批判中,确立了学习唐人诗歌的风貌,并对如何学习唐诗有明确的界定和审美范式。他从源头做起,模仿和借鉴《诗经》以及建安以来优秀诗歌传统。从元大德、延祐年间开始的对唐人文学风貌... 通过对袁桷诗歌理论的探讨就会发现,他在对宋末的诗风批判中,确立了学习唐人诗歌的风貌,并对如何学习唐诗有明确的界定和审美范式。他从源头做起,模仿和借鉴《诗经》以及建安以来优秀诗歌传统。从元大德、延祐年间开始的对唐人文学风貌的模仿与推崇是在对南宋末文风的批评基础之上确立的,袁桷凭借文坛领袖地位对当时的诗坛风尚的确立和定型无疑起了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宗唐理论 确立与定型
下载PDF
明宝贤堂帖中的袁桷与天庆寺雅集
18
作者 张群 康佳琦 《艺术品鉴》 2018年第17期23-24,共2页
明《宝贤堂集古法帖》作为明代官帖重要一员,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书法价值。本文通过分析这部法帖的内容择选,并着重对其第十一卷元代书家的选取进行分析,尤以书法史上涉猎不多袁桷作为重点论述,并从中衍生出袁桷与天庆寺... 明《宝贤堂集古法帖》作为明代官帖重要一员,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书法价值。本文通过分析这部法帖的内容择选,并着重对其第十一卷元代书家的选取进行分析,尤以书法史上涉猎不多袁桷作为重点论述,并从中衍生出袁桷与天庆寺雅集这一历史事件,最终得出结论对《宝贤堂集古法帖》的研究应更加具体与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贤堂集古法帖 天庆寺雅集
原文传递
论元代诗人袁桷的题画诗
19
作者 刘美艳 傅绍良 《唐都学刊》 2012年第4期61-65,共5页
袁桷的题画诗题材宽泛,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体裁多样,有古诗﹑律诗﹑绝句,以绝句为多,且以组诗形式出现,可见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做的尝试。他以诗论画,又将绘画的思维和技法融入诗歌,进行了诗画融通的艺术再创造。善于选取独... 袁桷的题画诗题材宽泛,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体裁多样,有古诗﹑律诗﹑绝句,以绝句为多,且以组诗形式出现,可见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做的尝试。他以诗论画,又将绘画的思维和技法融入诗歌,进行了诗画融通的艺术再创造。善于选取独特意象,动态感﹑形象感﹑色彩感较强,体现了他"诗中传画意,画里见诗馀"的观点。诗歌风格多样,主要表现为含蓄蕴藉和恬淡自然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人 题画诗
下载PDF
论袁桷诗歌之“清”
20
作者 梁益萍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7-120,共4页
从诗旨和诗境两个方面考察袁桷诗歌之"清"。从诗旨可见其诗歌中最显著的思乡之情、隐逸之心,在本质上是"清"心,是对不受世俗玷污的人的本真之性的一种寻觅和回归;从诗境则见诗人以多种手法营构"清"境,明... 从诗旨和诗境两个方面考察袁桷诗歌之"清"。从诗旨可见其诗歌中最显著的思乡之情、隐逸之心,在本质上是"清"心,是对不受世俗玷污的人的本真之性的一种寻觅和回归;从诗境则见诗人以多种手法营构"清"境,明净、清澈为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清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