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被引量:82
1
作者 周继文 戎广亚 +3 位作者 杨守纯 张建宗 程云 任继明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快速、自测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用于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条。血清中HB...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快速、自测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用于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条。血清中HBsAg与测试条上金标记抗体结合后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移动,与膜上的固相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线条。结果GICA试条只与HBsAg有特异性反应,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e抗原等无交叉反应。检测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HBsAg标准品,灵敏度可达1ng/ml。用GICA与酶免疫法比较检测了395份不同血清标本中HBsAg,两法符合率为99.0%。结论GICA检测血清中的HBsAg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抗原 胶体金 免疫层析法 乙型肝炎病毒
原文传递
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上调c-myc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韩萍 刘妍 +4 位作者 成军 王刚 陆荫英 李克 李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构建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t)反式调节基因的消减文库,用免疫印迹方法验证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对c-myc基因的上调表达.方法:构建羧基末端截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的...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构建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t)反式调节基因的消减文库,用免疫印迹方法验证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对c-myc基因的上调表达.方法:构建羧基末端截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t,分别以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Mt和空载体pcDNA3.1(-)瞬时转染HepG2细胞,提取细胞mRNA并逆转录为cDNA,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将实验组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多聚酶链反应(PCR),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部分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如癌基因c-myc.结果:显示截短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可以反式激活c-myc基因,并上调其表达.结论:成功构建截短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反式调节基因的消减文库,细胞原癌基因c-myc是MHBst反式激活作用的靶基因,为进一步阐明乙型肝炎病毒致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C-MYC基因 上调表达
下载PDF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远期效果考核(11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57
3
作者 林曦敏 徐志一 +5 位作者 欧阳佩英 吴维寿 邵志萍 应庆茹 曹惠霖 刘崇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远期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 对上海市南市区1986 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至少隔年随访一次,抽血检测HBsAg、抗- HBc 和抗- HBs。在第5 年,对同年出生但... 目的 研究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远期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 对上海市南市区1986 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至少隔年随访一次,抽血检测HBsAg、抗- HBc 和抗- HBs。在第5 年,对同年出生但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邻近行政区儿童进行调查,以此作为外对照计算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结果 11 年HBsAg 阳性率在0 .46 % ~0.98 % 之间,平均0.70 % (25/3 578) ,大大低于免前本底对照和外对照,而且没有随免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同外对照相比首针接种后5 年的保护效果为85 .42 % (95% 可信区间:70 .11 % ~100% )。结论 新生儿首针接种后11 年内无加强免疫的必要,是否或何时加强,尚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新生儿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免疫接种
原文传递
关于HBsAg携带者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6
4
作者 谭春梅 吕元聪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5-137,共3页
关于HBsAg携带者的几个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南宁530021)谭春梅,吕元聪(综述)广西医科大学邬质彬(审校)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携带者在全球约有3亿多,每年可确诊25~100万新的原发性细胞癌(P... 关于HBsAg携带者的几个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南宁530021)谭春梅,吕元聪(综述)广西医科大学邬质彬(审校)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携带者在全球约有3亿多,每年可确诊25~100万新的原发性细胞癌(PHC)患者,80%的PHC患者的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携带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膜表面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志强 刘荣卿 +2 位作者 高天文 赵小东 陈金穆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抗黑素细胞抗体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性及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使用活细胞 ELISA检测了 334例不同亚型及病期的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膜表面抗原 IgG自身抗体。结果活动期... 目的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抗黑素细胞抗体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性及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使用活细胞 ELISA检测了 334例不同亚型及病期的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膜表面抗原 IgG自身抗体。结果活动期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有 67%检出抗黑素细胞 IgG抗体,稳定期寻常型白癜风患者 IgG抗黑素细胞抗体阳性率为 30.3%;活动期节段型白癜风阳性率为 40.54%,稳定期节段型白癜风的阳性率为 21.42%。活动期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 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寻常型白癜风、活动期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及正常人;活动期节段型白癜风患者抗黑素细胞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白癜风患者体内广泛存在抗黑素细胞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机制可能在寻常型和节段型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黑素细胞 表面抗原 白体抗原检测
原文传递
中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38
6
作者 刘崇柏 苏崇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7-378,共2页
我国乙型肝炎(乙肝)血源疫苗于1985年底正式投产。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1985~1990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上海、广西等5省(市、自治区)约100万人群中进行了大面积的新生儿免疫观察。证明免疫后14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 我国乙型肝炎(乙肝)血源疫苗于1985年底正式投产。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1985~1990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上海、广西等5省(市、自治区)约100万人群中进行了大面积的新生儿免疫观察。证明免疫后14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由免疫前的15.2%下降到1.64%,疫苗总保护率为89.2%。疫苗的保护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1]。以阻断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的围产期传播而言,10 μg×3(0、1、6月免疫程序),其阻断效果为42.9%;20 μg×3为67.4%;第一针30 μg,第二、三针10 μg的保护率为75.6%;第一针30 μg,第二、三针为20 μg的保护率为80.2%;30 μg×3的保护率为82.3%。因此剂量效应明显。如果以母亲HBsAg阳性为指标,阻断效果10 μg×3为53.5%,30 μg×3增至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乙型肝炎 疫苗 免疫 表面抗原 抗原携带率
原文传递
HBsAg、HBcAg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功遂 王曼曼 +4 位作者 谢秋里 明朗 姜湘宁 陈乐无 刘梅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 探讨HBsAg、HBcAg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细胞内的表达,及其与血浆HBVDNA定量、肝组织病理和临床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PCR检测351例CHB患者血浆HBV DNA定量,肝穿刺活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肝细胞内HBsAg、HBcAg的表达。 ... 目的 探讨HBsAg、HBcAg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细胞内的表达,及其与血浆HBVDNA定量、肝组织病理和临床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PCR检测351例CHB患者血浆HBV DNA定量,肝穿刺活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肝细胞内HBsAg、HBcAg的表达。 结果 在CHB患者肝细胞内HBsAg和HBc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3%和76.9%。HBcAg浆膜型(75.6%)和胞核型(24.4%)分别见于肝组织炎症较活跃和较静止期CHB。HBsAg表达强度与血浆HBV DNA定量呈较低正向关联(rp=0.24,P=0.0129)、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呈较低负向关联(rp=-0.22,P=0.0279和rp=-0.23,P=0.0186)。HBcAg的表达强度随着血浆HBV DNA定量的增加而增加,呈较强正向关联(rp=0.52,P<0.0001),随着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减弱,呈较强的负向关联(rp=-0.33,P<0.0001和rp=-0.34,P<0.0001)。 结论 在CHB肝组织免疫损伤的免疫应答中,HBcAg是靶抗原,HBsAg不一定是靶抗原。HBsAg是筛查HBV感染的较敏感指标,HBcAg是评价HBV复制程度的较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HBCAG 慢性乙型肝炎 CHB 免疫应答 抗原 肝纤维化 免疫组织化学 核心抗原 表面抗原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李荣成 杨进业 +7 位作者 王树声 龚健 李艳萍 农艺 陈荣修 曹惠霖 刘崇柏 徐志一 《中国计划免疫》 1996年第2期56-60,共5页
为探讨我国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癌高发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广西隆安县对儿童和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大规模免疫。免疫后10年,于1995年对1~39岁人群进行了调查,并用RIA法检测了乙肝HBsAg、抗-HBs和抗-HB... 为探讨我国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癌高发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广西隆安县对儿童和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大规模免疫。免疫后10年,于1995年对1~39岁人群进行了调查,并用RIA法检测了乙肝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表明,1~39岁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42.4%;HBsAg阳性率为9.5%,其中7~9岁的HBsAg年龄高峰已消失,尤其在1~8岁人群下降了100.0%~83.0%,人群的抗-HBs阳性率1~2岁组婴幼儿最高,为85.5%,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在1~19岁人群中,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1985年的相同年龄组。表明儿童大规模免疫后,紧接着实行新生儿逐年进行计划免疫,是加速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源疫苗 表面抗原
原文传递
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何小维 赵喜红 +1 位作者 刘晓云 黄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胶体金技术 快速诊断技术 免疫金银染色 扫描电镜 ELISA 标记技术 沙门氏菌 表面抗原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筛选300种中草药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徐燕萍 郑民实 李文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0-21,共2页
从300种中草药初筛出有效药物9种,若按5种不同剂量(0.3、0.6、1.2、2.5、5.0mg/100μl)的药物、2种不同浓庆的HBsAg(10.92、14.26P/N值)与3种不同接触时间(立即、lh、2h)的... 从300种中草药初筛出有效药物9种,若按5种不同剂量(0.3、0.6、1.2、2.5、5.0mg/100μl)的药物、2种不同浓庆的HBsAg(10.92、14.26P/N值)与3种不同接触时间(立即、lh、2h)的10项P/N值均数来综合评价药效指数时,9时有效药物的次序为半边莲、旋覆花、没食子、灯芯革、百荔草、莲须、紫苏、铁扫帚、桑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ELISA
下载PDF
50种治疗肝炎中草药与制剂体外抑制HBA... 被引量:33
11
作者 蒋锡源 杨珍珠 《现代应用药学》 CSCD 1992年第5期208-211,共4页
关键词 中草药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原文传递
苦味叶下珠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徐大文 马海伦 +1 位作者 任中原 李冬田 《天津医药》 CAS 1994年第12期717-721,共5页
利用我国长江流域产天然植物苦味叶下珠全草进行了体外、2.2.15细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三方面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研究。将该药水及其无水乙醇提取物,分别在体外与HBsAg、HBeAg阳性血清在不同浓度、温度、时间作用后,用ELISA药盒... 利用我国长江流域产天然植物苦味叶下珠全草进行了体外、2.2.15细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三方面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研究。将该药水及其无水乙醇提取物,分别在体外与HBsAg、HBeAg阳性血清在不同浓度、温度、时间作用后,用ELISA药盒检测HBsAg、HBeAg滴度改变,计算抑制率,结果分别为47.62%和49.09%。该药水提取物可抑制HBV-DNA转染的2.2.15细胞,在培养液中对HBsAg、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64.58%和39.17%。慢性乙肝患者口服其干粉制剂8~12周,60%HBeAg转阴及抗-HBe转阳,作用明显,但有反跳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可望成为有潜力的抗HBV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苦味叶下珠 表面抗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刘妍 成军 +5 位作者 董菁 李克 夏小兵 王刚 杨继珍 王琳 《肝脏》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表面抗原中蛋白羧基末端缺失突变体 (MHBst)的反式激活功能。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截短的HBV表面抗原中蛋白 (MHBst167)基因 ,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中 ,转染COS 7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表面抗原中蛋白羧基末端缺失突变体 (MHBst)的反式激活功能。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截短的HBV表面抗原中蛋白 (MHBst167)基因 ,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中 ,转染COS 7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细胞MHBst167蛋白的瞬时表达 ;与报告质粒 pSV lacZ共转染COS 7细胞 ,检测 β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 结果 构建成含有约 5 0 0bp基因的质粒 pcDNA3 .1(-) Mt ,在COS 7细胞表达出相应蛋白 ,对pSV lacZ的表达具有反式激活作用。 结论 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 ,并具有反式激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截短 反式激活 表面抗原 MHBs^t
下载PDF
上海、天津、太原三市部分农村人群HBsAg阳性者某些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李敬云 鲁晏希 +11 位作者 鲍作义 张习坦 田辛 朱元彬 蒋宏亮 连振华 陈玲宜 王洪莉 张士勇 王俊升 王素萍 张志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6-269,共4页
1993年7~10月份,分别在上海郊区场北村、天津郊区北湖村、太原郊区西蒲村进行了一次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三个村庄HBsAg的年龄标化阳性率分别为6.2%、3.3%和4.9%,场北村最高。除此之外,场北村与... 1993年7~10月份,分别在上海郊区场北村、天津郊区北湖村、太原郊区西蒲村进行了一次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三个村庄HBsAg的年龄标化阳性率分别为6.2%、3.3%和4.9%,场北村最高。除此之外,场北村与北湖村和西蒲村相比,HBsAg阳性者在其年龄、性别、HBsAg阳性率、抗-HBe阳性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与1980年上海地区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相比,场北村10岁以下儿童HBsAg的阳性率显著下降。分析认为,导致场北村HBsAg阳性者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是由于近几年场北村儿童广泛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血清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高灵敏电位型免疫传感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袁若 唐点平 +4 位作者 柴雅琴 张凌燕 刘颜 钟霞 戴建远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9-286,共8页
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为模型免疫蛋白,对传染病的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吸附在铂电极表面Nafion膜中负电性的磺酸基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分子中的氨基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实现抗体的结合,同时通过纳米金(Au)增... 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为模型免疫蛋白,对传染病的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吸附在铂电极表面Nafion膜中负电性的磺酸基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分子中的氨基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实现抗体的结合,同时通过纳米金(Au)增加抗体的固定量,以及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的笼效应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和纳米金固定在铂电极上,从而制得高灵敏、高稳定电位型免疫传感器(PVB/Au/HBsAb/Nafion/Pt).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免疫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响应时间快(<3 min)、稳定性好、寿命长(>4个月)、选择性高等特点,将其用于病人的血清样品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型免疫传感器 NAFION 聚乙烯醇缩丁醛 纳米金 铂电极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诊断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与乙肝表面抗原融合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文忠 杜念兴 +1 位作者 李光地 汪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4-80,共7页
将生长抑素(ss)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融合基因(ss/HBs)克隆到痘苗病毒表达质粒pGJP-5中,通过与痘苗病毒天坛株体内重组和蚀斑挑选技术获得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它保持痘苗病毒原有的感染性,并能表达出 ss 和 HBsAg 产物.表达产物呈表面... 将生长抑素(ss)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融合基因(ss/HBs)克隆到痘苗病毒表达质粒pGJP-5中,通过与痘苗病毒天坛株体内重组和蚀斑挑选技术获得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它保持痘苗病毒原有的感染性,并能表达出 ss 和 HBsAg 产物.表达产物呈表面带 ss 决定簇的 HBsAg 杂合颗粒,并分泌到感染细胞之培养液中.杂合颗粒的大小和密度与报道的 HBsAg 颗粒相似。本文还对该重组痘苗病毒可能作为 ss 活载体苗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制素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痘苗病毒
下载PDF
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玉乐 王晋芳 +2 位作者 邱并生 赵淑珍 田波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2-255,共4页
本文报道了将乙型肝炎病毒(adw亚型)表面抗原基因导入植物中并得到了表达。将人乙型肝炎病毒(adw亚型)表面抗原(HBs Ag)基因插入植物双元载体pRoK Ⅱ的CaMV 35S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RoK Ⅱ-HBs ag,将此质粒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利... 本文报道了将乙型肝炎病毒(adw亚型)表面抗原基因导入植物中并得到了表达。将人乙型肝炎病毒(adw亚型)表面抗原(HBs Ag)基因插入植物双元载体pRoK Ⅱ的CaMV 35S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RoK Ⅱ-HBs ag,将此质粒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利用农杆菌感染叶盘的方法转化烟G-140品种,得到了抗卡那霉素的转化植株,并进一步获得了后代植株。酶联免疫分析表明转化植株及其后代均能产生具免疫活性的HBs Ag;免疫吸附电镜观察表明,转化植株产生的HBS Ag呈典型的直径为22 nm的颗粒。本文显示了用植物廉价生产HBs Ag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抗原 转基因烟草 乙型肝炎病毒
原文传递
四川省≤3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 被引量:29
18
作者 刘青恋 杨超美 +5 位作者 方刚 周新 何惠 曾义学 罗湘蜀 李健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3期139-141,共3页
为了解四川省≤ 3岁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 ,采用组群抽样法 ,全省分成三层 ,城市一层 ,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为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 ,于 2 0 0 2年 5~ 7月对 35 5 8名适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 为了解四川省≤ 3岁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 ,采用组群抽样法 ,全省分成三层 ,城市一层 ,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为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 ,于 2 0 0 2年 5~ 7月对 35 5 8名适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1~ 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9 93%、5 5 11%、6 6 13%、5 0 12 % ;城市儿童的四项接种率均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 (χ2 =2 6 6 870、371 2 6 8、71 170、30 2 387,P均 <0 0 1)。<1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86 4 9%。城市 <1岁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为 79 0 2 % ,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 (χ2 =4 0 4 98,P <0 0 1)。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6 6 6 7%和 2 2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4 77 0 96 ,P <0 0 0 1)。该人群HBsAg携带率为 3 0 6 % ,较 1992年同年龄组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了 6 0 2 1% ;城市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贫困农村儿童 (χ2 =8 0 95 ,P <0 0 5 ) ;有接种史的儿童其HBsAg携带率非常明显地低于无接种史的儿童 (χ2 =31 997,P <0 0 0 1)。因此 ,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 ,提高农村 ,特别是贫困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儿童 乙型肝炎 疫苗 接种率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携带率 调查
原文传递
HCV核心蛋白与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协同反式激活功能 被引量:28
19
作者 刘妍 成军 +6 位作者 王刚 李克 段惠娟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 探讨HCV核心蛋白与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协同反式激活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HCV核心蛋白的重组质粒 pcDNA3.1(-)-core和表达截短型 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1(-)-Mt;转染HepG2细胞,从转录和翻译水平鉴定病毒基... 目的 探讨HCV核心蛋白与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协同反式激活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HCV核心蛋白的重组质粒 pcDNA3.1(-)-core和表达截短型 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1(-)-Mt;转染HepG2细胞,从转录和翻译水平鉴定病毒基因的瞬时表达;与报告质粒pSV—lacZ共转染HepG2细胞,检测β-半乳糖苷酶(β-gal)表达活性,酶的活性反映了表达的肝炎病毒蛋白对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增强子)功能的影响。结果 构建成HCV核心蛋白及截短型HBV 表面抗原中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core、pcDNA3.1(-)-Mt;在HepG2细胞均能瞬时表达相应的病毒蛋白;单独的共转染实验中pcDNA3.1(-)-core、pcDNA3.1(-)-Mt组的β-gal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的4.6和3.2倍,两种质粒共同转染时酶的表达是对照组的8.4倍;表达质粒对β-gal表达的激活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HepG2细胞中表达的HCV核心蛋白和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均具有反式激活SV40早期启动子(增强子)的功能,并且两种蛋白的反式激活功能具有协同特性。本实验有助于解释HCV、HBV感染,尤其是共同感染的致病(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HBV 表面抗原 核心蛋白 反式激活 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致病机理 病毒性肝炎
原文传递
求医的HBsAg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吴创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6-306,305,共2页
HBsAg携带者及慢性肝炎患者在我国有一亿四千万人,由于目前缺乏对该病有效的根治药物,患者又具有传染性,加之社会对该病认识的片面性,可能使该类人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本文应用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对该类患者进... HBsAg携带者及慢性肝炎患者在我国有一亿四千万人,由于目前缺乏对该病有效的根治药物,患者又具有传染性,加之社会对该病认识的片面性,可能使该类人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本文应用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对该类患者进行了调查。对象和方法对象深圳市南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携带者 心理健康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