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豉异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研究
1
作者 吉义平 何静 汪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7-42,共6页
以豆豉异黄酮与大豆卵磷脂的复合物复合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豆豉异黄酮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以无水乙醇为反应溶剂,异黄酮质量浓度为6.3 mg/mL,异黄酮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1.5,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5 h,复合... 以豆豉异黄酮与大豆卵磷脂的复合物复合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豆豉异黄酮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以无水乙醇为反应溶剂,异黄酮质量浓度为6.3 mg/mL,异黄酮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1.5,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5 h,复合物复合率达86.5%。同时对该复合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分析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等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表明,复合物的形成依赖于豆豉异黄酮与卵磷脂某些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没有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且复合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有了一定的改善,对豆豉异黄酮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异黄酮 磷脂复合物 光谱性质 表观油水系数
下载PDF
水飞蓟宾在不同介质中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49
2
作者 张婷婷 徐文 +1 位作者 胡生亮 何仲贵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69-1571,共3页
目的测定水飞蓟宾在水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水飞蓟宾在水、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了水飞蓟宾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 目的测定水飞蓟宾在水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水飞蓟宾在水、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了水飞蓟宾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7℃水飞蓟宾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51.06 mg.L-1,在碱性缓冲液中溶解度增大;聚山梨酯80和泊洛沙姆188对水飞蓟宾有较强的增溶能力;水飞蓟宾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989.0。结论水飞蓟宾的水溶性较差,提高其口服制剂的溶出度可能会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淫羊藿苷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42
3
作者 王亚乐 贾晓斌 +1 位作者 陈彦 李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7-779,共3页
目的:测定淫羊藿苷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淫羊藿苷在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了淫羊藿苷在正辛醇-水/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25℃下淫羊藿苷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 目的:测定淫羊藿苷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淫羊藿苷在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了淫羊藿苷在正辛醇-水/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25℃下淫羊藿苷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15.04mg/L,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77.31(logPapp=1.89);常用有机溶剂甲醇和乙醇对淫羊藿苷溶解性较好,分别为1 930.80mg/L和187.61mg/L。结论:淫羊藿苷的水溶性差,增大pH值可增加淫羊藿苷的溶解性,在正辛醇/p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油水分配系数最大[113.14(logPapp=2.05)];水溶性差可能是影响淫羊藿苷肠吸收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35
4
作者 徐文 孙进 +3 位作者 张婷婷 马博 陈大为 何仲贵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测定冬凌草甲素在各种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25℃冬凌草甲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 目的测定冬凌草甲素在各种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25℃冬凌草甲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75 g.L-1,在碱性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更低;在常用的油中的溶解度小于1 g.L-1;冬凌草甲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为45.8(lgPapp=1.66)。结论冬凌草甲素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都较差,并且具有中等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灯盏花素的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石森林 徐莲英 +3 位作者 毛展凯 叶娇云 李万里 高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3-847,共5页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研究温度、pH及抗氧剂等对其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灯盏花乙素的HPLC测定方法,测定灯盏花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与不同pH条件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以10 h...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研究温度、pH及抗氧剂等对其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灯盏花乙素的HPLC测定方法,测定灯盏花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与不同pH条件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以10 h的药物含量变化率为指标考察介质、温度、pH及抗氧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方法学考察表明,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等均符合要求;灯盏花素在生理盐水,蒸馏水,pH7.0磷酸盐缓冲液(PBS),pH7.5 PBS,Ringer'S液,甲醇及乙醇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20.68±1.12),(79.35±0.68),(7 954.62±34.90),(18 708.17±253.05),(3 670.40±27.64),(210.71±0.74),(184.34±1.47)mg.L-1;灯盏花素在pH 3.0,4.0,5.0,6.5,7.0下的Papp分别为5.362,0.542,0.371,0.328,0.143;灯盏花素在Ringer'S液中的稳定性差;温度、pH升高,其稳定性均显著降低;EDTA-2Na能显著提高灯盏花素溶液的稳定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灯盏乙素HPLC测定方法专属性较好、简便,灯盏花素的Papp随着pH增大而减小,在水性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随着pH增大而增大,但是pH增大,灯盏花素水溶液的稳定性显著降低,EDTA-2Na可以作为灯盏花素溶液剂的抗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雷公藤甲素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及其对吸收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薛璟 贾晓斌 +3 位作者 谭晓斌 贾东升 蒋俊 张陆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560-1563,共4页
目的测定雷公藤甲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通过大鼠肠灌流实验印证其在体内吸收情况的预测。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雷公藤甲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对雷公藤甲素在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在正辛醇-水体系中,雷... 目的测定雷公藤甲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通过大鼠肠灌流实验印证其在体内吸收情况的预测。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雷公藤甲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对雷公藤甲素在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在正辛醇-水体系中,雷公藤甲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ogP=0.58,在正辛醇-缓冲液中分配系数受溶液的pH值影响不大。雷公藤甲素在大鼠肠道内有较好的肠吸收,各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和10cm肠段吸收百分比(10cm%ABS)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摇瓶法能准确测定雷公藤甲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由此推测的体内吸收情况通过大鼠肠灌流实验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在体肠灌流模型 吸收
原文传递
甘草次酸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30
7
作者 郭波红 程怡 +1 位作者 林绿萍 林德晖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测定甘草次酸的平衡溶解度及其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设计甘草次酸新剂型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在不同pH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甘草次酸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 目的测定甘草次酸的平衡溶解度及其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设计甘草次酸新剂型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在不同pH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甘草次酸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37℃下甘草次酸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6.32 mg·L-1,随着pH值增大,甘草次酸的平衡溶解度增大;甘草次酸在正辛醇-水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P)=48 978(lgP=4.69);随着缓冲盐溶液的pH值增大,甘草次酸在正辛醇-缓冲盐溶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减小。结论甘草次酸为溶解度小的亲脂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枳实中黄酮成分及其提取物大鼠肠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辛然 陈彦 +2 位作者 贾晓斌 谭晓斌 王晋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850-1854,共5页
目的:考察枳实中3种活性黄酮成分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及枳实提取物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肠灌流模型和肠道酶共孵育实验研究各成分及提取物在大鼠肠道的吸收代谢特性,同时测定各成分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柚皮... 目的:考察枳实中3种活性黄酮成分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及枳实提取物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肠灌流模型和肠道酶共孵育实验研究各成分及提取物在大鼠肠道的吸收代谢特性,同时测定各成分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及枳实提取物在大鼠肠道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值均较小,柚皮苷在0.140~0.252,橙皮苷在0.156~0.268,新橙皮苷在0.154~0.285,化合物在不同肠段中的Peff值无显著差异,不同浓度间的Peff值也无显著差异;相同浓度下,枳实提取物中各成分的Peff值高于相应单一成分。各成分与肠道酶共孵育均未检测到代谢物。测得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分别为0.36,0.40,0.48,且pH对其影响不大。结论: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在大鼠肠道的渗透性较差是其吸收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枳实提取物中各成分较相应单一成分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有提高,表明可能存在成分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其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黄酮成分 提取物 吸收 大鼠肠灌流 肠道酶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洋川芎内酯Ⅰ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21
9
作者 熊耀坤 梁爽 +2 位作者 杜焰 田凤 冯怡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44-1647,共4页
目的:测定洋川芎内酯Ⅰ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设计洋川芎内酯Ⅰ新剂型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洋川芎内酯Ⅰ的浓度,使用Megres-C18色谱柱(5μm,4.6 mm×100 mm),以乙腈-水(1∶3,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 目的:测定洋川芎内酯Ⅰ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设计洋川芎内酯Ⅰ新剂型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洋川芎内酯Ⅰ的浓度,使用Megres-C18色谱柱(5μm,4.6 mm×100 mm),以乙腈-水(1∶3,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78 nm,测定洋川芎内酯Ⅰ在水和不同pH缓冲液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其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7℃下洋川芎内酯Ⅰ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34.31 mg.mL-1;洋川芎内酯Ⅰ在pH≥9.0的缓冲液溶剂体系中不稳定。在正辛醇-水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13.43(lgPapp=1.13);pH值对洋川芎内酯Ⅰ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影响不大。结论:洋川芎内酯Ⅰ水溶性好,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适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借此解析其快速入血入脑过程,预测洋川芎内酯Ⅰ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洋川芎内酯Ⅰ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酸碱稳定性 药物体内过程预测
原文传递
黄芩苷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理化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19
10
作者 何琳 丁沐淦 +3 位作者 卢秀霞 李志棠 袁飞 龙晓英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考察黄芩苷在不同pH值中的平衡溶解度与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摇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温度为25和37℃时,黄芩苷在不同pH值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目的考察黄芩苷在不同pH值中的平衡溶解度与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摇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温度为25和37℃时,黄芩苷在不同pH值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25℃时,黄芩苷在pH=2.0,3.0,4.0,5.0,6.0,6.8,7.4,8.0和9.0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0.032,0.034,0.119,0.873,3.329,12.96,11.49,4.605和11.87mg.mL-1,相应条件下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值分别为0.363,0.244,0.292,0.137,0.057,0.046,0.036,0.028和0.029。37℃时,黄芩苷在pH=2.0,3.0,4.0,5.0,6.0,6.8,7.4,8.0和9.0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0.028,0.048,0.095,0.950,4.881,14.15,26.65,14.48和17.89mg.mL-1,相应条件下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值分别为0.234,0.224,0.365,0.103,0.074,0.049,0.034,0.034和0.035。结论黄芩苷的平衡溶解度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受温度影响很小,在碱性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黄芩苷在酸性条件下的P值比在碱性条件下大,Pmax=0.363(T=25℃,pH=2),Pmax=0.365(T=37℃,pH=4),随着碱性的增加P值变化不明显,且温度对黄芩苷的P值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HPLC-DAD测定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严建业 王元清 +5 位作者 黄丹 韩彬 张陈 向荣 孙琴 夏新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28-2632,共5页
目的测定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g Papp)。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在不同p H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在正辛醇-水及缓冲盐溶液中... 目的测定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g Papp)。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在不同p H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在正辛醇-水及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虎杖苷、白藜芦醇均在p 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最大,大黄素在p H为6.5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最大;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在正辛醇饱和的水中lg Papp值分别为0.98、2.69、0.99,在不同p H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虎杖苷、白藜芦醇与大黄素的油水分配系数范围分别为0.84-1.01、2.34-2.89、0.97-1.27。结论在胃肠道生理条件下,虎杖苷与大黄素的吸收较好,白黎芦醇的吸收较差;从溶解性能看,大黄素的溶解性能较差,可改善其溶解性能进一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白藜芦醇 大黄素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HPLC-DAD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及pH值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姚媛 廖琼峰 +3 位作者 曾丽英 张蕾 马燕 曾元儿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10-1612,共3页
目的: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体内吸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 目的: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体内吸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浓度。结果:37℃下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3.90(log Papp=0.59)和19.75(log Papp=1.30)。结论:pH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pH值增加可使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减小。穿心莲内酯在pH6的磷酸盐缓冲液时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最大[2.62(log Papp=0.42)],脱水穿心莲内酯则在pH5时达到最大[25.19(log Papp=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荆芥内酯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慧 耿婷 +2 位作者 张丽 单鸣秋 丁安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144-3146,共3页
目的:测定荆芥内酯的平衡溶解度和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荆芥内酯在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荆芥内酯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25℃时荆芥... 目的:测定荆芥内酯的平衡溶解度和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荆芥内酯在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荆芥内酯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25℃时荆芥内酯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910 mg.L-1,常用有机溶剂甲醇对荆芥内酯的溶解性较好,为93 855 mg.L-1;25℃时荆芥内酯的正辛醇-水的表观分配系数为49.35(lnKow=1.69)。结论:荆芥内酯在石油醚中几乎不溶,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较低,在甲醇中的平衡溶解度较高,在酸性至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表观分配系数变化不大,碱性条件下的表观分配系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内酯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原文传递
酮洛芬自乳化制剂的释药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华 李三鸣 +2 位作者 袁悦 郎轶咏 刘凯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酮洛芬自乳化制剂 (SEDDS)的体外释药性能。方法测定酮洛芬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并用HPLC法测定经释放介质稀释后药物含量的变化。采用反向透析技术测定体外释药性能 ,并对其释药曲线进行拟和。结果酮洛芬在 pH... 目的探讨酮洛芬自乳化制剂 (SEDDS)的体外释药性能。方法测定酮洛芬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并用HPLC法测定经释放介质稀释后药物含量的变化。采用反向透析技术测定体外释药性能 ,并对其释药曲线进行拟和。结果酮洛芬在 pH 6. 8PBS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较大 ,药物释放较快 ,1 5h释放可达 90 %。经稀释后 4h内药物含量未改变。释药曲线符合Hixson -Crowell方程。结论酮洛芬的油水分配系数与释药速率有关 ,释药过程中 ,酮洛芬SEDDs乳化后乳滴粒径和表面积均发生改变 ,药物透膜过程属于被动扩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洛芬 自乳化 体外释放 反向透析技术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氧氟尿苷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立军 潘岳峰 张多婷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12期923-926,共4页
目的测定去氧氟尿苷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去氧氟尿苷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去氧氟尿苷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7℃,pH=7时去氧氟尿苷在水中的平衡溶... 目的测定去氧氟尿苷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去氧氟尿苷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去氧氟尿苷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7℃,pH=7时去氧氟尿苷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2.570 1 g.L-1,在pH<5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较低;去氧氟尿苷在正辛醇和水相中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为0.97;当pH<7时,受pH影响不显著,表现为亲水性。结论去氧氟尿苷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与介质的pH值有关,可以通过改变pH值,增加该药物新剂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氧氟尿苷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阿魏酸-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梁娜 石凯 +3 位作者 王永圣 于英伟 冯丽莉 崔福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3-168,共6页
目的制备阿魏酸-磷脂复合物,提高阿魏酸的脂溶性,以期进行进一步的制剂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魏酸-磷脂复合物,并以单因素法优化制备工艺,对复合物进行红外及X-衍射分析,考察阿魏酸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变化。结果阿魏酸磷脂复... 目的制备阿魏酸-磷脂复合物,提高阿魏酸的脂溶性,以期进行进一步的制剂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魏酸-磷脂复合物,并以单因素法优化制备工艺,对复合物进行红外及X-衍射分析,考察阿魏酸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变化。结果阿魏酸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为: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药物-磷脂投料摩尔比为1∶1,室温下磁力搅拌4 h,真空干燥;红外及X-衍射图谱验证了复合物的形成;阿魏酸-磷脂复合物在0.1 mol.L-1HCl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显著提高。结论阿魏酸磷脂复合物提高了阿魏酸的脂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磷脂复合物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灵芝三萜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及其在体肠吸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陆慧 贾晓斌 +2 位作者 韦英杰 陈彦 谭晓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16,共5页
目的:测定灵芝三萜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推测其体内吸收情况,并通过在体肠吸收进行验证。方法:将灵芝三萜划分为酸性三萜和中性三萜,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两者在不同pH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 目的:测定灵芝三萜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推测其体内吸收情况,并通过在体肠吸收进行验证。方法:将灵芝三萜划分为酸性三萜和中性三萜,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两者在不同pH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选取几个成分考察其在不同肠段的消除率研究三萜的肠吸收特性。结果:37℃时酸性三萜和中性三萜的平衡溶解度均<100 mg.L-1,log P分别为1.83,1.52,两者口服肠吸收均可以,中性三萜相对较好。结论:灵芝酸性三萜和中性三萜水溶性均较差,溶出是其吸收的限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三萜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在体肠灌流
原文传递
石榴皮中活性成分鞣花酸的平衡溶解度与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施洋 孙芸 +1 位作者 谢莉 田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考察鞣花酸在25℃和37℃下不同p 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与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鞣花酸在不同p H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鞣花酸的Papp值。结果 25℃时鞣花酸在p H值为1.2、... 目的考察鞣花酸在25℃和37℃下不同p 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与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鞣花酸在不同p H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鞣花酸的Papp值。结果 25℃时鞣花酸在p H值为1.2、2.5、5.0、5.8、6.8、7.4、7.8~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2.77、4.97、8.14、6.16、1.22、1.33、1.01 g/mL,相应条件下Papp值分别为-3.20、-2.36、-2.49、-2.50、-2.48、-2.37、-2.22;37℃时鞣花酸在上述p H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为3.25、5.08、8.04、6.39、1.02、1.54、1.14g/mL,相应条件下的Papp值分别为-2.38、-2.32、-2.38、-2.41、-2.44、-2.38、-2.18。结论鞣花酸在酸性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随p H值的升高而增大,在中性及弱碱性溶液中其溶解度较小。在p H值为1.2~8.0时,鞣花酸的Papp值均〈-2,表明鞣花酸不易透过生物膜,推测其在胃肠道的吸收不好,且温度对鞣花酸的Papp值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银杏酸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小明 梁健 +1 位作者 王驰芳 高倩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86-2587,共2页
目的测定银杏酸在水、缓冲溶液、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银杏酸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银杏酸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25℃银杏酸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 目的测定银杏酸在水、缓冲溶液、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银杏酸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银杏酸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25℃银杏酸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8868mg·L-1;在酸性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较水中略有增加;在碱性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随pH上升增加显著。银杏酸在甲醇、乙醇、正丁醇和正辛醇中平衡溶解度均大于35g·L-1。37℃银杏酸的正辛醇-水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14.2(lgPapp=1.15);在正辛醇-pH2.0磷酸盐缓冲液中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较大[307.2(lgPapp=2.49)]。结论银杏酸的脂溶性好,水溶性差,增大pH值可增加银杏酸的水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酸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天山雪莲提取物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邢建国 谢敏 +3 位作者 王新春 马晓莉 袁勇 黄川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测定天山雪莲提取物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天山雪莲提取物在水和7种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天山雪莲提取物在正辛醇-水/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分别以绿原酸和芦丁为指标,天山... 目的:测定天山雪莲提取物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天山雪莲提取物在水和7种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天山雪莲提取物在正辛醇-水/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分别以绿原酸和芦丁为指标,天山雪莲提取物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400.81mg.L-1和559.65mg.L-1,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0.57(logPapp=-0.24)和0.61(logPapp=-0.22),甲醇中溶解度较大,分别为974.73mg.L-1和2 413.64mg.L-1。结论:天山雪莲提取物的脂溶性较好,其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受pH的影响较大,为天山雪莲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雪莲 绿原酸 芦丁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