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冰川区表碛厚度估算及其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勇 刘时银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06-1620,共15页
表碛覆盖型冰川是中国西部分布较为广泛的冰川类型,其典型特征是冰川消融区部分或全部覆盖了一层厚度不一的表碛。与裸冰或雪相比,表碛覆盖层下冰的融化过程有独特性,表碛厚度空间分布对一条冰川的消融、物质平衡和径流过程的影响有别... 表碛覆盖型冰川是中国西部分布较为广泛的冰川类型,其典型特征是冰川消融区部分或全部覆盖了一层厚度不一的表碛。与裸冰或雪相比,表碛覆盖层下冰的融化过程有独特性,表碛厚度空间分布对一条冰川的消融、物质平衡和径流过程的影响有别于无表碛覆盖型冰川。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表碛厚度分布及其影响的研究,通过对这些进展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明晰表碛影响研究的方向;同时着重介绍了近期发展的基于遥感影像热红外波段和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大气—表碛层—冰川界面能量平衡过程的表碛厚度估算方法和表碛覆盖综合评估模型,结合地面观测,分析了以遥感反演的表碛层热阻系数表征表碛厚度的精度,介绍了这类模型在表碛覆盖型冰川物质平衡和径流研究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在综合评估流域/区域尺度表碛影响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该模型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改进的研究方向,为实现中国西部区域表碛影响的系统评估奠定基础,从而提升对区域水资源和冰川灾害的模拟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冰川 热阻系数 消融 水资源 中国
原文传递
1990—2019年贡嘎山地区典型冰川表碛覆盖变化及其空间差异 被引量:8
2
作者 廖海军 刘巧 +1 位作者 钟妍 鲁旭阳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47-2659,共13页
表碛覆盖型冰川是中国西部较为常见的冰川类型。表碛层存在于大气—冰川冰界面,强烈影响大气圈与冰冻圈之间的热交换。表碛厚度的空间异质性可极大地改变冰川的消融率和物质平衡过程,进而影响冰川径流过程和下游水资源。基于Landsat TM/... 表碛覆盖型冰川是中国西部较为常见的冰川类型。表碛层存在于大气—冰川冰界面,强烈影响大气圈与冰冻圈之间的热交换。表碛厚度的空间异质性可极大地改变冰川的消融率和物质平衡过程,进而影响冰川径流过程和下游水资源。基于Landsat TM/TIRS数据,运用能量平衡方程反演了贡嘎山地区冰川表碛厚度,研究了贡嘎山地区冰川在1990—2019年间表碛覆盖范围及厚度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了东西坡差异。结果表明:①贡嘎山地区冰川表碛扩张总面积达43.824 km^(2)。其中,海螺沟冰川扩张2.606 km^(2)、磨子沟冰川1.959 km^(2)、燕子沟冰川1.243 km^(2)、大贡巴冰川0.896 km^(2)、小贡巴冰川0.509 km^(2)、南门关沟冰川2.264 km^(2),年均扩张率分别为3.2%、11.1%、1.5%、0.9%、1.0%和6.5%;②海螺沟冰川、磨子沟冰川、燕子沟冰川、大贡巴冰川、小贡巴冰川、南门关沟冰川表碛平均增厚分别为5.2 cm、3.1 cm、3.7 cm、6.8 cm、7.3 cm和13.1 cm;③西坡冰川表碛覆盖度高,表碛覆盖年均扩张率低,冰川末端退缩量小;东坡冰川表碛覆盖年均扩张率高,但表碛覆盖度总体低于西坡,冰川末端退缩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冰川 覆盖冰川 厚度 冰川变化 贡嘎山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及周边冰川区表碛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勇 刘时银 王欣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0-913,共14页
青藏高原及周边冰川区表碛分布十分广泛,其通过地-气-能-水交换、反照率变化等影响冰川消融及空间特征,导致表碛覆盖型冰川物质平衡响应机制、水文效应及其致灾过程不同于无表碛覆盖型冰川。本文在系统梳理青藏高原及周边冰川区表碛空... 青藏高原及周边冰川区表碛分布十分广泛,其通过地-气-能-水交换、反照率变化等影响冰川消融及空间特征,导致表碛覆盖型冰川物质平衡响应机制、水文效应及其致灾过程不同于无表碛覆盖型冰川。本文在系统梳理青藏高原及周边冰川区表碛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表碛对冰川区消融、物质平衡和水文过程的影响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过程,并系统分析了表碛影响观测与模拟的研究进展。目前不同尺度冰川物质平衡和径流模型对表碛影响的考虑依然不足,导致应用现有模型开展表碛分布及动态变化和评估气候变化条件下表碛影响面临诸多挑战。展望未来,深入认识气候-冰川-表碛系统相互作用与反馈机制,发展考虑多物理过程的冰川-表碛系统协同演化的动态模型,预估气候变化驱动下的冰川区表碛动态影响及趋势,进而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冰川 影响 消融 水资源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表碛覆盖型冰川参数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卫永 许民 +2 位作者 韩惠 韩海东 康世昌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1期347-362,共16页
表碛的存在影响了大气与冰川间的能量传输过程,一方面,促进了冰面湖(塘)、冰崖的发育;另一方面,改变了冰川的消融过程和水文模式。利用表碛各项属性和物理参数模型化气候-表碛-冰川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能够正确认识表碛覆盖型冰川变... 表碛的存在影响了大气与冰川间的能量传输过程,一方面,促进了冰面湖(塘)、冰崖的发育;另一方面,改变了冰川的消融过程和水文模式。利用表碛各项属性和物理参数模型化气候-表碛-冰川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能够正确认识表碛覆盖型冰川变化的过程和机理,有助于准确估算和预测冰川物质平衡,进而判断冰川未来演变趋势。本文系统总结和对比了识别表碛范围、提取冰川流速以及获取表碛物理参数的各种技术手段,介绍了表碛覆盖影响下冰川消融模型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同时还对这些方法或模型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表碛覆盖型冰川所处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表变化复杂,为遥感方法识别表碛范围和提取冰川流速带来了诸多困难,如现有表碛识别方法仍无法克服固有干扰因素的影响,而流速提取方法需具备较强抗干扰能力,且配对影像时间基线需尽可能短。当前表碛覆盖型冰川相关研究中关键参数、数据存在大量空缺的状况有望在将来得到改善,冰川动力学过程和表碛动态变化的模型描述将更为精细,冰川物质平衡、径流量等指标的评估和预测也将更为真实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冰川 参数提取 冰川流速提取 冰川物质平衡 能量平衡模
下载PDF
基于SAR干涉数据的东帕米尔高原冰川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唯娜 柯长青 范宇宾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90-1801,共12页
冰川变化监测对生态灾害预防、区域水资源调控、气候变化研究等意义重大。利用冰川在雷达干涉影像上表现出失相干这一特性,选用1998年ERS 1/2与2018年Sentinel-1A重轨单视复数SAR数据,通过相干系数取阈值的方法获取东帕米尔高原两个时... 冰川变化监测对生态灾害预防、区域水资源调控、气候变化研究等意义重大。利用冰川在雷达干涉影像上表现出失相干这一特性,选用1998年ERS 1/2与2018年Sentinel-1A重轨单视复数SAR数据,通过相干系数取阈值的方法获取东帕米尔高原两个时期的冰川边界,以Landsat TM/OLI影像和全球陆地冰川空间监测计划发布的数据验证本文冰川边界提取的精度,从而分析冰川变化。结果表明:①拟合研究区相干系数图上相干系数γ与对应像元个数的曲线关系,冰川区像元个数会在低相干区域积累形成一个小的波峰。曲线一阶导数变缓的点(冰川区向非冰川区过渡的转折点)即为所选阈值点,利用SAR相干系数取阈值法提取的冰川边界与光学遥感影像结合RGI6.0数据提取的验证冰川边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AR干涉相干系数提取冰川边界的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ERS 1/2与Sentinel-1A提取的冰川总面积精度均在90%以上,而且SAR数据能够有效提取光学遥感影像难以识别的冰川表碛覆盖;②1998年和2018年东帕米尔高原冰川总面积减少了318.59 km^2,年平均变化速率为-15.93 km^2/a,冰川退缩面积占冰川总面积的23%;③对大、中型规模冰川来说,表碛覆盖型冰川退缩较其他冰川明显;从坡向上来看,20年各个坡向冰川均有所退缩,其中东南坡冰川退缩最多,西坡冰川退缩最少;从海拔上来看,1998年冰川集中分布在4519~5421 m海拔区间内,2018年集中分布在4682~5320 m海拔区间内;在3325~5710 m海拔区间内冰川退缩明显,4915 m海拔附近达到退缩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S1/2 Sentinel-1A 相干系数 覆盖冰川 冰川边界 东帕米尔高原 坡向 海拔
原文传递
2009年贡嘎山海螺沟冰川表碛空间分布数据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勇 刘时银 王欣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年第4期41-50,共10页
冰川消融区表碛厚度空间分布对一条冰川的消融、物质平衡和径流过程的影响有别于无表碛覆盖型冰川。然而,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仅少数冰川有表碛厚度的实测资料,导致区域表碛影响尚不清楚。海螺沟冰川是一条典型的表碛覆盖型冰川,位于青... 冰川消融区表碛厚度空间分布对一条冰川的消融、物质平衡和径流过程的影响有别于无表碛覆盖型冰川。然而,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仅少数冰川有表碛厚度的实测资料,导致区域表碛影响尚不清楚。海螺沟冰川是一条典型的表碛覆盖型冰川,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贡嘎山东坡。本研究基于ASTER影像的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波段和太阳辐射数据,获取了海螺沟冰川消融区表碛层热阻系数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空间分辨率为90 m,用其作为消融区表碛厚度空间分布的代用指标。通过对比ASTER反演的表碛层热阻系数和冰川区表碛厚度实测资料发现,表碛层热阻系数的空间分布与表碛厚度实测分布趋势较为一致。本数据集可作为发展基于物理机制的表碛覆盖下冰川消融模型的驱动数据,同时为实现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表碛覆盖型冰川区表碛影响的系统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冰川 热阻系数 海螺沟冰川 ASTER
下载PDF
藏东南嘎隆拉冰川表碛冻融过程与零点幕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伦 朱立平 +3 位作者 王永杰 杨威 旦增 张宏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1-760,共10页
冰川表碛区冻融过程的观测分析有助于厘清各层之间能量和水分传输的关系,从而为构建相应的能量平衡模型以及冰川径流模型提供理论支持。基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嘎隆拉冰川表碛区自动气象站气象资料,对表碛区冻融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 冰川表碛区冻融过程的观测分析有助于厘清各层之间能量和水分传输的关系,从而为构建相应的能量平衡模型以及冰川径流模型提供理论支持。基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嘎隆拉冰川表碛区自动气象站气象资料,对表碛区冻融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碛中出现冻土中常见的秋季和春季零点幕效应,秋季零点幕持续时间32天,春季零点幕持续58天;春季零点幕期间,气温和地表温度均呈现清晨低,午后高的日变化特征,而表碛层内温度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其体积含水率呈"脉冲式"变化;春季零点幕效应结束,底层冻结层破坏后,冰川冰消融才开始;嘎隆拉冰川表碛对冰川冰消融的影响不仅是因为表碛较厚,在消融量上抑制了冰川冰的消融,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碛产生零点幕效应,延迟了表碛下冰川冰开始消融的日期,在时间上抑制了冰川冰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冰川 冻融过程 零点幕 温度 体积含水率
下载PDF
表碛型冰川的时序InSAR识别方法与形变监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淞波 常占强 +2 位作者 谢酬 田帮森 杨箐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11,120,共11页
为了对表碛覆盖型冰川边界进行识别并掌握其变化,以伦道夫(RGI6.0)冰川编目为基础,基于Sentinel-1数据运用时序InSAR技术对昆仑山东段表碛覆盖型冰川进行了形变监测。根据2014年10月至2020年9月表碛覆盖下冰川的时序形变情况,将InSAR形... 为了对表碛覆盖型冰川边界进行识别并掌握其变化,以伦道夫(RGI6.0)冰川编目为基础,基于Sentinel-1数据运用时序InSAR技术对昆仑山东段表碛覆盖型冰川进行了形变监测。根据2014年10月至2020年9月表碛覆盖下冰川的时序形变情况,将InSAR形变与光学影像相结合验证冰川边界。结果表明:对昆仑山东段研究区域内280条冰川边界的研究中,探测到3处表碛覆盖型冰川,对边界进行调整后冰川面积分别增加0.19、0.1、0.18 km^(2)。根据时序形变,发现冰川表碛形变呈现明显的季节周期性,形变与温度、坡向显著相关。另外,表碛覆盖型冰川的变形幅度在(-5,5)cm范围内,暖季变形幅度最大,且地形对突变幅度造成影响。这表明时序InSAR技术可对表碛覆盖型冰川进行形变监测与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InSAR 覆盖冰川识别 形变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