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73
|
|
2
|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及其启示 |
陈旭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57
|
|
3
|
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 |
郭可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3
|
|
4
|
我们能走多远──关于主持人话题的胡思乱想 |
白岩松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6 |
44
|
|
5
|
在悬念中叙事——论电视节目中的悬念意识 |
李兴国
余跃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5
|
|
6
|
论新中国喜剧电影的艺术变迁 |
周星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4
|
|
7
|
诗歌底格律 |
孙大雨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56 |
29
|
|
8
|
致友人的一封信 |
章明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0
|
|
9
|
后现代消费文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
管宁
魏然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10
|
“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年流行文化 |
高亚萍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
2003 |
17
|
|
11
|
正确的作品解释是音乐表演创造的基础 |
张前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2
|
|
12
|
体育新闻娱乐化——娱乐因素及表现方式 |
刘红霞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5 |
21
|
|
13
|
中日委婉表达方式比较 |
魏晓阳
|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14
|
艾略特:改变表现方式的天才 |
陆建德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8
|
|
15
|
试析美国国会的监督功能 |
金灿荣
|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16
|
我看喜剧片 |
黄建新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8
|
|
17
|
制造业ERP系统中BOM表现形式研究 |
胡双胜
陶松桥
杨明忠
|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
|
2005 |
7
|
|
18
|
传统文化意蕴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方式 |
郭志强
|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7
|
|
19
|
“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 |
马学清
|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6
|
|
20
|
VML在WebGIS图形显示中的应用研究 |
周泽兵
|
《测绘信息与工程》
|
200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