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场景设计的美学演进——从《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到《发条橙》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相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共7页
电影场景设计,是电影美术乃至整个电影创作中的核心环节。场景设计极大地影响到电影的整体视觉风格,对于影片气氛的营造、风格的形成、戏剧性的构建,以及主题思想的诠释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电影场景设计受当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影... 电影场景设计,是电影美术乃至整个电影创作中的核心环节。场景设计极大地影响到电影的整体视觉风格,对于影片气氛的营造、风格的形成、戏剧性的构建,以及主题思想的诠释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电影场景设计受当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影响,从早期先锋派电影偏重于视觉化的场景设计风格,演变到好莱坞电影服务于叙事的场景设计理念,以及类型电影美学建立后场景设计出现工业化、标准化的演变过程。而现代主义电影产生后,电影场景设计回归电影本体,并汲取了设计艺术领域的新思潮,体现出深层次的互动,逐渐出现了后现代风格的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场景设计 设计艺术 表现主义电影 类型电影 现代主义电影
原文传递
作为类型神话的恐怖电影分析
2
作者 徐颖颖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5期47-51,共5页
长期以来,恐怖电影作为类型电影之一,一直有着固定的受众群体和制作模式。无论是20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发轫、美国大制片厂时代华纳恐怖片的风靡,还是现在3D特效给观众所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受……恐怖电影这一类型一直以其独特... 长期以来,恐怖电影作为类型电影之一,一直有着固定的受众群体和制作模式。无论是20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发轫、美国大制片厂时代华纳恐怖片的风靡,还是现在3D特效给观众所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受……恐怖电影这一类型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并表征着人们对内在灵魂和外在世界的基本看法。让观众在它营造的噩梦中经历生死、劫后重生,在体验快感的同时为心理上被压抑的情绪找到宣泄的出口,使其成为自我修复的强大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时代华纳 恐怖电影 表现主义电影 独特的魅力 自我修复 外在世界 受众群体
下载PDF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华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81-83,共3页
德国表现主义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世界先锋电影运动的肇始之流。在表现主义之前德国电影籍籍无名,本土产业弱小无助,德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让这个电影小国得到喘息机会来发展本土电影。表现主义影片特有的场面调度手段、风格化的影像特征... 德国表现主义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世界先锋电影运动的肇始之流。在表现主义之前德国电影籍籍无名,本土产业弱小无助,德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让这个电影小国得到喘息机会来发展本土电影。表现主义影片特有的场面调度手段、风格化的影像特征不仅塑造了彼时德国电影的概貌,也对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电影文本以及新的电影类型的出现影响深远。本文从德国表现主义运动之前德国的政治经济背景出发,发掘德国电影崛起的重要原因并分析表现主义电影的风格特征以及背后的文化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主义流派 表现主义电影 场面调度
下载PDF
都市矛盾之上的永恒和平想象——论弗里兹·朗的表现主义电影《大都会》
4
作者 王淑娇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3,共5页
弗里兹·朗的表现主义电影《大都会》,是一部展示现代工业城市未来科幻景象的想象性文本。本文旨在以《大都会》现代城市及其空间概念阐释的既有研究为基础,在魏玛传统文化主题、表现主义艺术风格、20世纪早期城市语境等更大时代性... 弗里兹·朗的表现主义电影《大都会》,是一部展示现代工业城市未来科幻景象的想象性文本。本文旨在以《大都会》现代城市及其空间概念阐释的既有研究为基础,在魏玛传统文化主题、表现主义艺术风格、20世纪早期城市语境等更大时代性语境中,探讨作为“协调者”的弗里兹·朗是如何在都市固有矛盾话语基础上,实现象征更高层面的总体性与完整性的永恒和平想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里兹·朗 表现主义电影 《大都会》 城市 现代
原文传递
表现主义电影特质分析——以《让子弹飞》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涛 《黑河学刊》 2011年第3期40-41,78,共3页
表现主义电影最为鲜明的三个特征就是对人物内心的异常关注和极端塑造,对形式感扭曲的、夸张的追求,对故事主题的阴郁化沉淀。《让子弹飞》在人物塑造上以镜像方式实现了对内心的关注,在场景和角色表演上实践了表现主义形式,故事的主题... 表现主义电影最为鲜明的三个特征就是对人物内心的异常关注和极端塑造,对形式感扭曲的、夸张的追求,对故事主题的阴郁化沉淀。《让子弹飞》在人物塑造上以镜像方式实现了对内心的关注,在场景和角色表演上实践了表现主义形式,故事的主题也有着表现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表现主义电影 飞的人 飞的物 飞的故事
下载PDF
表现主义电影中谜题景观的传播与叙事——《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解析
6
作者 曹梦雅 《新闻前哨》 2023年第21期79-80,共2页
心智游戏电影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横空出世,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早在无声电影时期,《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中就已出现了心智游戏电影的雏形。本文借重传播学反攻倒算的手法,在重述电影史的语境下,从新旧媒介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德国表... 心智游戏电影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横空出世,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早在无声电影时期,《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中就已出现了心智游戏电影的雏形。本文借重传播学反攻倒算的手法,在重述电影史的语境下,从新旧媒介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指出虽然表现主义电影运动在世界电影史上昙花一现,但是电影叙事的自我完善和革新从未终止,并在今天催生了心智游戏电影这一更为复杂的叙事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麦克卢汉 心智游戏电影 表现主义电影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下载PDF
《超级英雄》:用生命演绎一场盛大的英雄梦想
7
作者 姜庆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9-12,共4页
2018年上映的跨国制作影片《超级英雄》(又名《绝症女孩》,里卡利昂·瓦伊纳伊那Li k a rio n Wainaina,2018)。该片导演里卡利昂·瓦伊纳伊那,是一位年轻的肯尼亚电影人,《超级英雄》因其特殊的儿童题材和励志的主题倾向,吸引... 2018年上映的跨国制作影片《超级英雄》(又名《绝症女孩》,里卡利昂·瓦伊纳伊那Li k a rio n Wainaina,2018)。该片导演里卡利昂·瓦伊纳伊那,是一位年轻的肯尼亚电影人,《超级英雄》因其特殊的儿童题材和励志的主题倾向,吸引了德国著名电影创作者汤姆·提克威的参与,使得该片成为一部颇有影响力的跨国联合制作。作为一部代表肯尼亚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德、肯合拍片,《超级英雄》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且身患绝症的九岁小女孩Jo,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实现内心的英雄梦想而拼尽一切、向死而生的感人故事。提及德国电影及其发展历程,国内电影观众或许并不十分陌生。从20世纪20年代的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罗伯特·维内,1920)到室内剧电影《最卑贱的人》(F·W·茂瑙,1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加里博士 电影观众 合拍片 表现主义电影 德国电影 联合制作 茂瑙 向死而生
下载PDF
亚历山大·克鲁格与新德国电影运动创作的再反思
8
作者 邹雪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5-48,共4页
1929年,电影史上伟大的理论家爱森斯坦(Eisenstein)在完成了他的杰作《十月》之后,计划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资本论》搬上银幕,作为他表现主义电影理论实践的重要部分。但在与诸多朋友进行探讨之后,他最终未能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1]8... 1929年,电影史上伟大的理论家爱森斯坦(Eisenstein)在完成了他的杰作《十月》之后,计划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资本论》搬上银幕,作为他表现主义电影理论实践的重要部分。但在与诸多朋友进行探讨之后,他最终未能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1]80年后,一个作品以先锋性著称的德国导演却接过了堪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 Kluge)以片长接近10小时的鸿篇巨著《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马克思—爱森斯坦—资本论》,重新拾起了这场关于人类重要意识形态与电影表意形式的重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爱森斯坦 表现主义电影 克鲁格 《十月》 新德国电影运动 先锋性 鸿篇巨著
下载PDF
“影子”作为隐喻在表现主义影片中的重要性
9
作者 周希茜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2期113-114,共2页
以表现主义的内涵、表现主义在影片中的特征、"影子"在影片中的隐喻入手,对比分析三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主义体现,以及"影子"在影片中的深层含义。"影子"是表现主义影片的要素之一,表现主义影片的内涵也... 以表现主义的内涵、表现主义在影片中的特征、"影子"在影片中的隐喻入手,对比分析三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主义体现,以及"影子"在影片中的深层含义。"影子"是表现主义影片的要素之一,表现主义影片的内涵也需要依靠"影子"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电影 影子
下载PDF
表现主义的最后深化——表现主义电影的叙事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宁 孙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6-27,共2页
表现主义电影对场面调度、表演、剪辑、用光和摄影机操作等技巧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而恰恰是这些技巧,促成了表现主义风格的叙事模式。
关键词 表现主义电影 叙事特征 场面调度 表演 剪辑 用光 摄影机操作
下载PDF
赛壬沉默 歌声响起——《夜半歌声》与表现主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萌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3-90,共8页
本文探讨了1937年上映的影片《夜半歌声》与表现主义的渊源和关系。《夜半歌声》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一部恐怖片,也是表现主义电影的第一声东方回响。导演马徐维邦以表现主义的手法将叙事性恐怖与视听性恐怖相结合,把恐怖形象与心灵感... 本文探讨了1937年上映的影片《夜半歌声》与表现主义的渊源和关系。《夜半歌声》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一部恐怖片,也是表现主义电影的第一声东方回响。导演马徐维邦以表现主义的手法将叙事性恐怖与视听性恐怖相结合,把恐怖形象与心灵感应融合起来,使影片表现出一种渗透肌肤的焦虑、恐惧与强烈的哥特气息。影片中精心设计的画面超越了表象,唤醒了观众的潜意识,具有了一种深层的精神世界的美感与心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半歌声 表现主义电影 哥特风格 恐怖诡异
原文传递
一场异托邦里的逃亡之旅
12
作者 韶韵 《方圆》 2019年第23期64-65,共2页
随着二人组合的形成,警察、陪泳女群体、城中村里的商贩、皮条客等人物纷纷登场,一场属于南方深重夜色之下的聚会真正地开始了熟悉刁亦男的影迷都知道,他的每部电影里都有一个犯罪的故事。他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喜爱者,那种通过恐怖、... 随着二人组合的形成,警察、陪泳女群体、城中村里的商贩、皮条客等人物纷纷登场,一场属于南方深重夜色之下的聚会真正地开始了熟悉刁亦男的影迷都知道,他的每部电影里都有一个犯罪的故事。他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喜爱者,那种通过恐怖、灾难、犯罪等题材,运用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的素材,以夸张表演方式反映人物内心的孤绝与狂乱的精神状态,亦显眼地出现在他自身的作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主义电影 表演方式 异托邦 刁亦男 人物内心 精神状态
下载PDF
浅议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对黑色电影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邹皓美 《艺苑》 201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作为黑色电影的重要影响源之一,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有关黑色电影的论著中却被忽略。本文通过回顾20世纪40年代初至50年代末黑色电影的繁盛时期,从黑色电影的定义出发,剖析在德国电影移民的促成下,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对黑色电影的影响。而... 作为黑色电影的重要影响源之一,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有关黑色电影的论著中却被忽略。本文通过回顾20世纪40年代初至50年代末黑色电影的繁盛时期,从黑色电影的定义出发,剖析在德国电影移民的促成下,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对黑色电影的影响。而黑色电影接受、吸收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滋养,一定程度上是本着与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相比较的审慎的态度,因此黑色电影对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变奏亦在情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黑色电影 德国电影移民
下载PDF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20世纪20年代中德电影比较为中心的研究
14
作者 江萌 胡文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7,共5页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中国早期影坛的译介和放映,中国早期电影家对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模仿和借鉴,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和研究。立足于史料文献的基础、借鉴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方法,有助于重建那段过去所发生而如今仅留下印迹的电影史。...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中国早期影坛的译介和放映,中国早期电影家对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模仿和借鉴,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和研究。立足于史料文献的基础、借鉴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方法,有助于重建那段过去所发生而如今仅留下印迹的电影史。在中国早期电影发展最为重要的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家对于表现主义电影观念的领会,尤其是对于表现主义电影“尖锐而怪幻的美”的借鉴,促进了中国电影摄制在心理描写、氛围营造、影像构图等方面的艺术探索。这对于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非常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中国早期电影 电影艺术探索
下载PDF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语用学际遇
15
作者 潘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2,共9页
1920—1927年,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世界影坛大放异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尼伯龙根》《大都会》都曾在当时的中国都市公映。前者融神怪与史诗为一体,受大众热捧;后者的科幻类型与未来主题,更受智识阶层的青睐。这股电影风潮,也引发... 1920—1927年,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在世界影坛大放异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尼伯龙根》《大都会》都曾在当时的中国都市公映。前者融神怪与史诗为一体,受大众热捧;后者的科幻类型与未来主题,更受智识阶层的青睐。这股电影风潮,也引发了中国文艺批评者对电影本体的思考:田汉为表现派冷峻而怪幻的抽象之美所折服;刘呐鸥则更看重这些电影作者的光影探索对确立电影艺术独立地位的重要价值。当然,这些风格鲜明的表现主义作品,也影响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创作,费穆、吴永刚等业界精英在《联华交响曲之春闺断梦》《浪淘沙》等片中化用了其最具风格化的光影布景及先锋意蕴。当时中国的不同阶层对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形式及意义建构的不同预期,以及深蕴于中国本土观众及创作者内心的“影戏”传统、“中和之美”等文化图式最终决定了其在中国虽有萌芽却终未汇为潮流的跨文化语用学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30年代中国电影 比较电影 光影 布景 跨文化语用学
下载PDF
德国电影新现实主义潮流与东德身份认同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艾弓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3-97,共5页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拥有强大电影传统的国家,无论是上个世纪20年代发轫于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还是70年代兴盛的德国电影"新浪潮"——德国青年电影运动,或者德裔影人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历史中的强大存在,均证实着此点。自80年代中...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拥有强大电影传统的国家,无论是上个世纪20年代发轫于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还是70年代兴盛的德国电影"新浪潮"——德国青年电影运动,或者德裔影人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历史中的强大存在,均证实着此点。自80年代中期,德国青年电影运动渐现疲态。面对此一时期剧烈的历史变动,如柏林墙的倒塌,冷战结束与东西德迅速统一,德国电影却陷入十多年的沉寂。但从90年代末开始,世纪交替之际,德国电影重又以"罗拉"奔跑式的姿态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一系列获得全球公众与批评界认可的影片,令人目不暇接。承继德国青年电影运动现实主义的传统,一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德国年轻电影人出场,他们年轻并不稚嫩,关注现实,关注他们国家刚刚过去不久的历史,以创新的艺术手法和独特的历史视角来巧妙地处理历史与现实身份认同的问题。电影在这么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度,成为促进民族融合、反思历史的有力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德国青年电影运动 柏林学派 身份认同 怀旧 念旧
下载PDF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消逝是另一个电影新时代的开始
17
作者 吴了了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6期142-144,共3页
德国电影工业相比同期的意大利、丹麦、瑞士、法国等国家稍显滞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到各方面打击的德国电影业逐渐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电影形式——表现主义电影。一般普遍认为,1920年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为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 德国电影工业相比同期的意大利、丹麦、瑞士、法国等国家稍显滞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到各方面打击的德国电影业逐渐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电影形式——表现主义电影。一般普遍认为,1920年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为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表现主义电影以其荒诞恐怖等抽象因素表达着德国群众对现实的不满。1924年由保罗·莱尼拍摄的《蜡人馆》则象征着表现主义的衰落与消逝[1]。虽然表现主义电影流行时间较为短暂,其黄金年代仅有5—7年,但对后世电影产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可以说,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消逝是另一个新电影时代的开始。本文将从表现主义的背景、发展和价值影响等几个维度来分析这个短暂却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黑色电影 衰落与兴起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与好莱坞的文化耦合——表现主义导演在好莱坞
18
作者 程呈 《荆楚学刊》 2023年第5期12-18,共7页
现象学认为,意识与意指对象存在一种意向性结构,即意向活动和意向对象之间关系或结构。这种意向性结构既适合对个体的观察,也适合对“周围世界”的观察,表现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相遇。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导演进入好莱坞所进行的电影创作... 现象学认为,意识与意指对象存在一种意向性结构,即意向活动和意向对象之间关系或结构。这种意向性结构既适合对个体的观察,也适合对“周围世界”的观察,表现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相遇。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导演进入好莱坞所进行的电影创作,将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文化融入好莱坞,也接受着好莱坞已有文化的影响和筛选,由此构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相遇事件,促成了两种异质文化在交往中产生变异,形成一种文化耦合的全新形态,这个文化形态既有文化间的交融与共生,又有文化间的冲突与对抗。可见,好莱坞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系统,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对它们进行改造,将外来经验变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从而构建起自身的开放的文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化 意向性 相遇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好莱坞 文化耦合
下载PDF
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电影的叙述层分析
19
作者 高子棋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74,共5页
本文运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述层理论对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的叙述层展开分析,以揭示电影叙述层与电影语言表达途径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叙述层的分析,指出“元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解释关系,通过对影... 本文运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述层理论对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的叙述层展开分析,以揭示电影叙述层与电影语言表达途径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叙述层的分析,指出“元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解释关系,通过对影片《疲倦的死神》叙述层的分析,指出“元故事”与“故事”之间的纯主题关系;通过对影片《大都会》叙述层的分析,指出“元故事”与“故事”之间的阻扰关系。由此可见,电影的叙述层可通过任一或多种电影语言元素的综合运用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电影 叙述层 热拉尔热奈特 电影语言
原文传递
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被引量:3
20
作者 毛宇轩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9期154-154,共1页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从1919年第一部影片的拍摄到1924年最后一部影片的上映,其流行时间较为短暂,但其以独特的风格化、典型性对后来的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表现主义的一些表现形式,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德国电影 表现主义电影 电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