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供”考 被引量:4
1
作者 盛朝晖 《敦煌学辑刊》 1996年第2期99-102,共4页
“细供”考盛朝晖唐五代敦煌籍帐文书中有许多关于归义军衙内招待使节、僧客及祭祀赛神以供吃用的记载。招待的规格档次不一,因人而异,因事而又有所不同。如文书中关于“细供”的材料,实为归义军招待重要人物与举行重大活动所用之上... “细供”考盛朝晖唐五代敦煌籍帐文书中有许多关于归义军衙内招待使节、僧客及祭祀赛神以供吃用的记载。招待的规格档次不一,因人而异,因事而又有所不同。如文书中关于“细供”的材料,实为归义军招待重要人物与举行重大活动所用之上等待遇,由此也能看出归义军政权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义军政权 甘州回鹘 胡饼 《敦煌学辑刊》 周边民族 唐五代 敦煌文书 于阗 《册府元龟》 衙内
下载PDF
包公现象的成因与故事叙事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如法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69-74,共6页
包公,作为历史上的公众人物,是值得研究的一种社会现象。 历史人物如果不活在后代人的心中,那是真正地死去了。包公,却跨越丁重重的历史门槛,一直成为小民崇敬的对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现象还将继续存在。左修职郎充庐州州学教授括... 包公,作为历史上的公众人物,是值得研究的一种社会现象。 历史人物如果不活在后代人的心中,那是真正地死去了。包公,却跨越丁重重的历史门槛,一直成为小民崇敬的对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现象还将继续存在。左修职郎充庐州州学教授括苍吴祗若,于绍兴二十七年九月望日书道:“孝肃包公,名塞宇宙,小夫贱隶,类能谈之”(《包拯集》第149页)。《癸辛杂志》云:“开封府题名,独包孝肃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宋人轶事汇编》第415页)至今,各种民间传说、文艺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公现象 包待制 叙事模式 衙内 社会传播 学士 公众需要 社会现象 民间传说 为民作主
下载PDF
《陈州粜米》与河南淮阳流传的包公放粮故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春祥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81-87,共7页
无名氏的《陈州粜米》,是一个取材于民间故事写成的优秀的元人杂剧,在以包公放粮故事为题材的传统戏曲中,它是最早的优秀作品之一。在河南的淮阳,至今尚流传的包公放粮故事,却又很明显地受到杂剧的影响。 古代的陈州,就是现在河南的淮... 无名氏的《陈州粜米》,是一个取材于民间故事写成的优秀的元人杂剧,在以包公放粮故事为题材的传统戏曲中,它是最早的优秀作品之一。在河南的淮阳,至今尚流传的包公放粮故事,却又很明显地受到杂剧的影响。 古代的陈州,就是现在河南的淮阳。《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陈州》条记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公 淮阳 陈州粜米 杂剧 国舅 河南 衙内 下陈 元史 土地爷
原文传递
也说“衙内”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英德 长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5-39,共5页
半个世纪前,朱东润先生曾发表了《说‘衙内’》一文(1935年《文学杂志》第一卷第四期,近收入《中国文学论集》卷二).此文认为,元杂剧的“衙内”是“一种有权有势,彻上彻下的世袭武职”.这一概括大体上是确切的.然而,当进一步“臆测”“... 半个世纪前,朱东润先生曾发表了《说‘衙内’》一文(1935年《文学杂志》第一卷第四期,近收入《中国文学论集》卷二).此文认为,元杂剧的“衙内”是“一种有权有势,彻上彻下的世袭武职”.这一概括大体上是确切的.然而,当进一步“臆测”“衙内”的社会内涵时,却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此文还认为:“‘衙内’是当时的蒙古族兵官,而‘衙内’的行为,是蒙古兵官对于异族的迫害.”其根据有四点:一、“武职世袭的制度,直到元代,才算建立”;二、打死人不偿命,“是元代蒙古人法定的特权”;三、“打猎,这是蒙古人——也许连色目人——所有的特权”;四、“当时的蒙古军到处驻扎,所以蒙古兵官的势力,普遍地深入于一般社会,其虐害的影响,也连带地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内 豪势 元剧 世袭 驸马 蒙古贵族 《元史》 武职 色目 《鲁斋郎》
下载PDF
《望江亭》中谭记儿的形象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凌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5期46-48,共3页
《望江亭》中谭记儿的形象韩凌关汉卿的杂剧,以塑造封建社会各阶层的妇女形象见长。在封建势力的重重压迫下,这些妇女的命运是悲惨痛苦的,但她们决非逆来顺受,而是奋起反抗。喜剧《望江亭》中的谭记儿就是一个典型的叛逆者形象。一... 《望江亭》中谭记儿的形象韩凌关汉卿的杂剧,以塑造封建社会各阶层的妇女形象见长。在封建势力的重重压迫下,这些妇女的命运是悲惨痛苦的,但她们决非逆来顺受,而是奋起反抗。喜剧《望江亭》中的谭记儿就是一个典型的叛逆者形象。一谭记儿形象的核心是为追求和维护美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特征 衙内 误会法 矛盾冲突 望江 戏剧冲突 核心冲突 爱情生活 妇女形象 合理使用
下载PDF
照耀人心的双日——论元杂剧中的“包公戏”和“水浒戏” 被引量:2
6
作者 佘大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70-75,共6页
在元杂剧的繁荣时期,有一大批作家(包括一些成就很高的作家)经常以包公故事和水浒故事为题材写作剧木,以至于在元人杂剧中形成了“包公戏”和“水浒戏”两大门类。过去,一些研究元人杂剧的学者大都把包公戏和水浒戏当作两种截然不同类... 在元杂剧的繁荣时期,有一大批作家(包括一些成就很高的作家)经常以包公故事和水浒故事为题材写作剧木,以至于在元人杂剧中形成了“包公戏”和“水浒戏”两大门类。过去,一些研究元人杂剧的学者大都把包公戏和水浒戏当作两种截然不同类型的杂剧看待,认为前者属于“清官戏”,虽然肯定它们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但同时提出了许多批评;认为后者属于“反映农民革命”的戏,给予了许多溢美之词,大有拔高之嫌。其实,如果我们把这两类戏加以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们无论是在思想内容或反映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内 包公戏 元杂剧 水浒戏 人民群众 豪势 元代社会 双献功 污吏 孔目
下载PDF
向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处开掘——《陈州粜米》包拯形象再议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登庸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9-93,共5页
《陈州粜米》中,包拯形象的成功,主要方法之一是作者把包拯放在当时特定的客观社会中,让他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土壤,面对现实社会客观复杂的环境,真实细致地描写包拯内心的复杂矛盾及其变化过程,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开掘,使我们能透过那张黑脸... 《陈州粜米》中,包拯形象的成功,主要方法之一是作者把包拯放在当时特定的客观社会中,让他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土壤,面对现实社会客观复杂的环境,真实细致地描写包拯内心的复杂矛盾及其变化过程,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开掘,使我们能透过那张黑脸,看到他的心脏跳动,从而增加了包拯形象的生动性与真实性。 一般的包公戏,包拯几乎都是从第三,四折、由左右随从簇拥而上,读上场诗。上场诗的内容一为宣扬自己声势威严,诸人生死由己。二是宣扬自己能激浊扬清,正法清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内 陈州粜米 人物内心世界 豪势 范仲淹 上场诗 学士 枉法 包待制 包公戏
下载PDF
介绍《陈州粜米》(第一折)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星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72-75,96,共5页
元人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官调的直接影响下融会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戏剧;同时也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韵文和散文结合成熟的文学剧本。它通过歌唱、说白、动作、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并有... 元人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官调的直接影响下融会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戏剧;同时也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韵文和散文结合成熟的文学剧本。它通过歌唱、说白、动作、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并有音乐伴奏。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幕)。有的还有“楔子”。折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又是音乐组织的单位。每一折可分若干场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角色名目主要分为“旦”、“末”两类。“旦”扮女性,有“正旦”、“贴旦”、“搽旦”等;“末”扮男性,有“正末”、“副末”等,还有“净”、“孤”、“卜儿”、“孛老”、“徕儿”等。“正末”、“正旦”分别扮演正面人物,全剧只由主要演员一人独唱。剧本由曲词、宾白(对话和独白)和科泛(动作和表情)三都分组成。每折限用同一官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配角只有说白,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内 陈州粜米 第一折 宾白 正旦 大斗 豪势 包公 枉法 曲词
下载PDF
象征着民族之魂的元杂剧中的包拯形象
9
作者 周中明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5期90-95,共6页
关键词 元杂剧 民族之魂 包待制 历史人物 人民群众 中华民族精神 象征着 封建统治 衙内 清官戏
下载PDF
元杂剧《陈州粜米》略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修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93-95,共3页
《陈州粜米》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作品。明代臧懋循编《元曲选》收入此剧,标无名氏撰。元代另一无名氏作品《盆儿鬼》杂剧中曾称赞包公“也曾三勘王家蝴蝶梦,也曾独粜陈州老仓米,也曾智赚灰阑年少儿,也曾诈斩鲁斋衙内职,也曾断开双赋... 《陈州粜米》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作品。明代臧懋循编《元曲选》收入此剧,标无名氏撰。元代另一无名氏作品《盆儿鬼》杂剧中曾称赞包公“也曾三勘王家蝴蝶梦,也曾独粜陈州老仓米,也曾智赚灰阑年少儿,也曾诈斩鲁斋衙内职,也曾断开双赋后庭花,也曾追还两纸合同笔。”由此可以想到,这几个敷演包公故事的剧目在当时是人民群众非常熟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内 包公 陈州粜米 元杂剧 豪势 略说 作品 《录鬼簿》 无名氏 灾民
下载PDF
论元杂剧水浒戏的艺术特色
11
作者 王诗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2-75,共4页
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发生在山东、江苏一带的宋江农民起义,在以后的800年中,一直是小说和戏曲创作的重要题材。早在宋末元初,水浒故事已成为艺人们讲述、演唱的重要内容。南宋罗烨《醉翁谈录》中“小说开辟”有“公案类石头孙立”... 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发生在山东、江苏一带的宋江农民起义,在以后的800年中,一直是小说和戏曲创作的重要题材。早在宋末元初,水浒故事已成为艺人们讲述、演唱的重要内容。南宋罗烨《醉翁谈录》中“小说开辟”有“公案类石头孙立”、“扑刀类青面兽”、“杆棒类花和尚、武行者”等,显然是水浒故事最早的段落。元代杂剧兴起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水浒戏 李逵 农民起义军 双献功 鲁智深 人物形象 水浒故事 衙内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林冲——《水浒》人物论之二
12
作者 吕致远 《青海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65-71,29,共8页
林冲是《水浒》中所描写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作者从正面描写最早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多年来,论者较多,并被视为逼上梁山的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但是从林冲典型性格上着墨较多,至于林冲为什么会从封建统治阶级营垒里分化出来(包括分化的困难... 林冲是《水浒》中所描写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作者从正面描写最早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多年来,论者较多,并被视为逼上梁山的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但是从林冲典型性格上着墨较多,至于林冲为什么会从封建统治阶级营垒里分化出来(包括分化的困难性和必然性);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社会意义,对《水浒》主题思想的深刻揭示,以及在揭示《水浒》所描写的水泊梁山起义军产生的社会原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着墨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冲 鲁智深 《水浒》 上梁山 王伦 人物论 封建统治 教头 衙内 太尉
下载PDF
李笑非——川剧名丑
13
作者 雷文 《上海戏剧》 1999年第7期40-41,共2页
看过川剧《谭记儿》的观众,无不对剧中杨衙内这个角色的创造赞不绝口,巴金先生曾撰文写道:“……今天还在我的眼前,‘活灵活现’的就只有一个杨衙内;那是由于川剧名丑同志精彩的演技”。这位川剧名丑就是李笑非。 李笑非9岁时曾拜万斌... 看过川剧《谭记儿》的观众,无不对剧中杨衙内这个角色的创造赞不绝口,巴金先生曾撰文写道:“……今天还在我的眼前,‘活灵活现’的就只有一个杨衙内;那是由于川剧名丑同志精彩的演技”。这位川剧名丑就是李笑非。 李笑非9岁时曾拜万斌武为师,后又拜陈淡然为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 衙内 丑角 韩信 理川 导演 巴金 观众 人物性格 剧目
下载PDF
近代汉语语辞考释
14
作者 袁庆述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26,共4页
【保山】媒人。《辞源》释为保人,(?)。《金瓶梅词话·九十一》:“(月娘)便问孟二姐:“奴有件事儿来问你,外边有个保山媒人,说是县中小衙内清明那日曾见你一面,说你要往前进,端的有此话么?”同卷:“保山,你休怪我叮咛盘问,你这媒人... 【保山】媒人。《辞源》释为保人,(?)。《金瓶梅词话·九十一》:“(月娘)便问孟二姐:“奴有件事儿来问你,外边有个保山媒人,说是县中小衙内清明那日曾见你一面,说你要往前进,端的有此话么?”同卷:“保山,你休怪我叮咛盘问,你这媒人们说谎的极多。”此二例.“保山”与“媒人”並称。同书同卷还有两例:“月娘便问:‘保山来有甚事?’那陶妈妈便道:‘小媳妇无事不登三宝殿,奉本县正宅衙内分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辞 近代汉语 衙内 方言 《五灯会元》 太平广记 洪迈 贾芸 湖南长沙 裹足
下载PDF
读《灌园叟晚逢仙女》
15
作者 王立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81-83,共3页
《灌园叟晚逢仙女》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一篇名作。白话小说初盛于宋,再盛于明。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于明天启(1621—1627)时,因“贾人之请”将其所搜集的古今小说选一百二十种先后纂辑成书,即《喻世明言》、《... 《灌园叟晚逢仙女》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一篇名作。白话小说初盛于宋,再盛于明。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于明天启(1621—1627)时,因“贾人之请”将其所搜集的古今小说选一百二十种先后纂辑成书,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后人简称为“三言”。它是我国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作品的总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女 拟话本 白话短篇小说 作品 正话 衙内 《喻世明言》 “三言” 《警世通言》 花卉
下载PDF
银幕上的明清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中国当代第一部被搬上银幕的明代短篇小说
16
作者 孟犁野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4年第4期213-214,共2页
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明清小说,是影视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个题材大宝库。但在1949年新中国电影起步之初,由于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作了狭隘的理解——只能表现工农兵的斗争生活,因此,丰富多彩的中国古典小说搬上银幕的事,迟迟... 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明清小说,是影视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个题材大宝库。但在1949年新中国电影起步之初,由于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作了狭隘的理解——只能表现工农兵的斗争生活,因此,丰富多彩的中国古典小说搬上银幕的事,迟迟提不到电影题材规划的议事日程上。直到1956年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提出以后,人们的这个期望才成为事实。有意思的是,第一个被改编成电影的古典小说,不是当时最走红的《水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幕 明清小说 仙女 仙子 短篇小说 中国当代 新中国电影 影片 衙内 拂尘
下载PDF
古代“衙内”的那些事儿
17
作者 陶易 《文史天地》 2013年第11期52-55,共4页
古代的“衙内”们仗着有权有势的爹,为非作歹,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但愿现代版的“衙内”不再粉墨登场,让它永远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吧。
关键词 古代 "衙内" 中国 历史
原文传递
试论关汉卿的喜剧艺术
18
作者 傅瑶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3年第2期55-60,共6页
元代出现了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件幸事。关汉卿不仅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也是中国戏曲由形成发展走向成熟的不朽的里程碑。他不仅写出了《窦娥冤》这样感天动地的大悲剧,也创作了《望江亭》、《拜月亭》一类洋溢着轻松愉快气氛的喜... 元代出现了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件幸事。关汉卿不仅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也是中国戏曲由形成发展走向成熟的不朽的里程碑。他不仅写出了《窦娥冤》这样感天动地的大悲剧,也创作了《望江亭》、《拜月亭》一类洋溢着轻松愉快气氛的喜剧性剧作。其思想之深刻,抨击现实黑暗之尖锐,语词之本色,技巧运用之灵活娴熟,形成了关剧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即列于世界最优秀的戏剧家之林亦毫无愧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性 关汉卿 喜剧艺术 望江 《救风尘》 衙内 《金线池》 第一折 悲剧 悲喜交融
原文传递
一部绝妙的喜剧——关汉卿《望江亭》杂剧欣赏
19
作者 王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4-92,共9页
关汉卿的《望江亭》杂剧,是一部杰出的喜剧。剧中塑造的那个谭记儿,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杰出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表达了作家的进步理想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她的机智和勇敢,她的乐观主义和斗争精神,... 关汉卿的《望江亭》杂剧,是一部杰出的喜剧。剧中塑造的那个谭记儿,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杰出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表达了作家的进步理想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她的机智和勇敢,她的乐观主义和斗争精神,至今仍令人振奋,令人赞叹。而塑造了谭记儿这样光辉的正面喜剧形象的《望江亭》,不愧为我国古代喜剧的典范。它的喜剧艺术,永远值得我们欣赏,学习。 一、夸张、滑稽多智,但又不违背生活逻辑 刚出现在舞台上的谭记儿,是一个年青的寡妇。她的丈夫三年前就死了。这时她内心充满着苦痛和矛盾:失侣的悲哀,使她“气吁的片片飞花纷似雨,泪洒的珊珊翠竹染成斑”;长年的孤独生活,使她感到“这愁烦恰似海来深,可兀的无边岸”。改嫁吧,却怕再也找不到“似我男儿知重我的”知心友;不改嫁吧,自己年纪青青的而又处境恶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内 姑姑 喜剧 望江 关汉卿 杂剧 文书 观众 正旦 花花太岁
下载PDF
论林冲形象的塑造——兼谈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发展的关系
20
作者 宋力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28-33,共6页
林冲是《水浒》中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人物主一。几百年来,他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一部文学作品,一个人物形象,其所以能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当然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所反映的主题有重大关系,但也与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作者塑... 林冲是《水浒》中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人物主一。几百年来,他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一部文学作品,一个人物形象,其所以能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当然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所反映的主题有重大关系,但也与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分不开。《水浒》吸取了我国古典小说故事性强的传统,并把叙述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密切结合起来,使故事情节成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因而读了《水浒》我们不光是想起一个个生动曲折的故事,而更多的是看到一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豹子头”林冲就是其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其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性格,正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丰满起来的。本文就是针对作者如何通过情节来刻画林冲的性格,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冲 人物性格 王伦 故事情节 形象的塑造 衙内 农民革命 教头 禁军 反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