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8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株行距和种植密度对高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4
1
作者 张伟 张惠君 +2 位作者 王海英 谢甫绨 陈振武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287,共5页
选用辽宁省高油大豆品种辽豆14号和辽豆11号,探讨了不同株行距对两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减少,单株有效荚重降低,百粒重下降。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选用辽宁省高油大豆品种辽豆14号和辽豆11号,探讨了不同株行距对两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减少,单株有效荚重降低,百粒重下降。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呈下降趋势。品种、种植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行距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植密度 行距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行距对冬小麦麦田蒸发、蒸散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3
2
作者 孙宏勇 刘昌明 +2 位作者 张喜英 陈素英 裴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6,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行距对冬小麦田棵间蒸发、蒸散和产量的影响,于2002-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处理对棵间蒸发的影响在不同的冬小麦生育时期表现不同,在4月份呈现显著性差异,在12月-3月之间... 为了研究不同行距对冬小麦田棵间蒸发、蒸散和产量的影响,于2002-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处理对棵间蒸发的影响在不同的冬小麦生育时期表现不同,在4月份呈现显著性差异,在12月-3月之间,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其它时期7.5cm的行距处理与30cm行距的处理呈显著性差异,15cm的处理与它们均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整个生育期内,7.5cm的行距处理比15cm和30cm的行距处理分别减少棵问蒸发13.26和29.04mm,蒸散量减少22.76mm和51.88mm;7.5cm的行距处理比15cm和30cm的行距处理分别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0.11kg/m^3和0.23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行距 蒸发 蒸散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李猛 陈现平 +2 位作者 张建 朱德慧 程备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2-136,共5页
以郑单958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方式下玉米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间、不同密度间及不同行距与密度互作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度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量,随行距的扩大产量有降低的趋势,对紧凑型玉米而言,产量不... 以郑单958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方式下玉米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间、不同密度间及不同行距与密度互作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度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量,随行距的扩大产量有降低的趋势,对紧凑型玉米而言,产量不仅与种植密度密切相关,而且与种植方式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紧凑型 密度 行距
下载PDF
种植样式对高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株高整齐度的影响 被引量:60
4
作者 杨利华 张丽华 +3 位作者 张全国 姚艳荣 贾秀领 马瑞崑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在种植密度7万株/hm2条件下设置40、50、60、70cm等行距和40+80cm大小垄5种种植样式进行试验,以5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最高,较60、70和40+80cm处理增产5.15%~5.77%;4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次之;40+80cm大小垄与40、60、7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无... 在种植密度7万株/hm2条件下设置40、50、60、70cm等行距和40+80cm大小垄5种种植样式进行试验,以5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最高,较60、70和40+80cm处理增产5.15%~5.77%;4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次之;40+80cm大小垄与40、60、7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无显著差异。高密度夏玉米最佳种植样式应为50cm左右等行距,最优行株比约为1.821∶。行距缩小,公顷粒数、千粒重和株高整齐度呈提高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高密度种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负影响。5种种植样式的次生根层数与条数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行距 种植样式
下载PDF
穗型和行距对水稻冠层受光态势的影响 被引量:57
5
作者 王建林 徐正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2-426,共5页
提出了量化指标半消光深度(Ds)和冠层照光度(CLI)两个概念。利用这两项指标对不同行距下不同穗型水稻冠层的受光态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叶角是决定不同品种之间光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叶角越小,冠层受光越优越。在... 提出了量化指标半消光深度(Ds)和冠层照光度(CLI)两个概念。利用这两项指标对不同行距下不同穗型水稻冠层的受光态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叶角是决定不同品种之间光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叶角越小,冠层受光越优越。在齐穗期穗子成为影响冠层光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以弯穗型品种穗子遮光强烈而对冠层内光分布影响较大。灌浆期穗型的变化仍然是影响冠层光分布的主要因素:弯曲穗型由于穗子严重弯曲,上部受光良好,但下部并不比其他穗型优越。无论什么品种,在整个生育时期行距越宽,冠层受光越好。相同品种相同行距在不同生育时期光分布有明显变化,一般是在孕穗期光照条件比齐穗期优越,到灌浆期光照条件又有所改善。但不同品种变化规律不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型 行距 水稻 半消光深度 冠层照光度
下载PDF
不同行距配置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群体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6
作者 苌建峰 张海红 +2 位作者 李鸿萍 董朋飞 李潮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12,共9页
为探究行距配置方式对冠层微气象因子及群体抗逆性的影响,明确夏玉米适宜的行距配置方式,在方城和辉县设置大田试验,以3个不同株高类型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中秆品种郑单958、高秆品种先玉335和矮秆品种512-4),设置2个种植密度(60 000株h... 为探究行距配置方式对冠层微气象因子及群体抗逆性的影响,明确夏玉米适宜的行距配置方式,在方城和辉县设置大田试验,以3个不同株高类型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中秆品种郑单958、高秆品种先玉335和矮秆品种512-4),设置2个种植密度(6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研究了5种行距配置方式(50 cm、60 cm、70 cm、80 cm等行距和80 cm+40 cm宽窄行)下冠层结构和群体抗逆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株高类型杂交种在相同密度下,随行距扩大,株型变得松散,穗部叶片叶向值减小,并偏离种植行,向种植行垂直方向发展,冠层温湿度降低,群体抗逆性增强,但冠层光照截获率降低,产量也随之减少。对比发现,不同品种和密度下,60 cm等行距能够较好地协调冠层微气象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叶片分布适宜,冠层温湿度和光能分布合理,显著提高了中下部的光能截获率,病虫害和倒伏的发生率较低,获得最高产量的频率最高,且适宜机械化田间作业,建议作为适宜黄淮海地区推广的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密度 夏玉米 小气候 抗逆性 产量
下载PDF
行距对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冠层结构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7
作者 赵海新 杨丽敏 +4 位作者 陈书强 姜树坤 黄晓群 单莉莉 潘国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8-494,共7页
以寒地粳稻龙粳20(多蘖-弯穗型)和龙粳21(少蘖-半直立穗型)为试材,研究了行距对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冠层结构、形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与两种类型水稻成穗率呈先降后升的二次回归关系,与分蘖末期叶面积指数和单位面积最大茎... 以寒地粳稻龙粳20(多蘖-弯穗型)和龙粳21(少蘖-半直立穗型)为试材,研究了行距对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冠层结构、形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与两种类型水稻成穗率呈先降后升的二次回归关系,与分蘖末期叶面积指数和单位面积最大茎蘖数呈先升后降的二次回归关系。行距对龙粳20一次枝梗的影响大于二次枝梗,而龙粳21则相反;行距与参试品种的二次枝梗结实率和穗结实率均呈负相关,其中与龙粳20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行距与龙粳20产量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与龙粳21的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多蘖-弯穗型品种的株型性状更易受到行距的影响,其中行距与龙粳20的剑叶长、剑叶宽、倒1节间长、倒2节间长和穗长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龙粳21的各株型性状相关均不显著。较宽行距有利于多蘖-弯穗型品种穗、茎、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形成,龙粳20的最佳行距处理为30cm,而少蘖-半直立穗型品种龙粳21,窄行距更佳,最佳行距为21cm。分析认为宽行距移栽有利于改善多蘖-弯穗型品种的群体生态环境,窄行距有利于提高少蘖-半直立穗型品种的空间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多蘖-弯穗型 少蘖-半直立穗型 冠层结构 形态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2
8
作者 朱统泉 赵立尚 +2 位作者 贺建锋 李栋业 苗任重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豫中南地区小麦中后期雨水较多,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比较大。为了探讨在豫中南地区小麦种植最佳行距对半冬性品种豫麦69单行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对8个行距(5个等行距,3个宽窄行)的群体质量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小... 豫中南地区小麦中后期雨水较多,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比较大。为了探讨在豫中南地区小麦种植最佳行距对半冬性品种豫麦69单行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对8个行距(5个等行距,3个宽窄行)的群体质量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趋势以等行距23.3cm最高,而宽窄行以16.7cm与30.0cm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小麦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行距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吴玉娥 薛香 +2 位作者 郜庆炉 段爱旺 杨文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4-86,共3页
为了探讨行距对不同超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5个不同类型的超高产小麦品种在相同密度(基本苗225万/hm2)、不同行距条件下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小穗数、成穗数总的趋势是以16.67c... 为了探讨行距对不同超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5个不同类型的超高产小麦品种在相同密度(基本苗225万/hm2)、不同行距条件下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小穗数、成穗数总的趋势是以16.67cm行距时最高;不同品种要实现最大成穗数所要求的最佳行距不同:周麦16和矮早8以行距16.7cm时最高,温麦6-986和百农9711以行距20cm时最高,偃师4110以行距23.3cm时最高;行距的大小对超高产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无显著影响。在生产上可以根据不同超高产小麦品种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不同,通过调整行距、增加成穗数以获得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超高产小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密度和行距对早播小麦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张向前 陈欢 +4 位作者 赵竹 李玮 杜世州 乔玉强 曹承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筛选早播小麦的适宜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以济麦22为材料,设置了180×104株·hm-2(D1)和240×104株·hm-2(D2)两种种植密度和17cm(R1)、20cm(R2)、23cm(R3)和26cm(R4)四种行距配置,研究了行距和种植密度对早播小麦生... 为筛选早播小麦的适宜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以济麦22为材料,设置了180×104株·hm-2(D1)和240×104株·hm-2(D2)两种种植密度和17cm(R1)、20cm(R2)、23cm(R3)和26cm(R4)四种行距配置,研究了行距和种植密度对早播小麦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在密度D1和D2下,分别以行距R1和R2的株高、节间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产量最高。在相同行距下,D1的株高、节间长、叶绿素含量、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光合指标均大于D2,而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穗数和产量均低于D2。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组合有利于安徽淮北地区早播小麦生长和高产;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基本苗和行距分别为240×104株·hm-2和2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叶绿素含量 光合特性 光合有效辐射
下载PDF
行距和行向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余利 刘正 +3 位作者 王波 段海明 孟凡进 李秋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8-942,共5页
浚单20"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紧凑性高产玉米品种为充分发挥该品种在安徽种植区域的高产潜力,开展了种植密度行距和行向三者相配置的田间试验,在60 000株.hm 2和67 500株.hm 2两种种植密度下,研究了不同行距和行向对"浚单... 浚单20"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紧凑性高产玉米品种为充分发挥该品种在安徽种植区域的高产潜力,开展了种植密度行距和行向三者相配置的田间试验,在60 000株.hm 2和67 500株.hm 2两种种植密度下,研究了不同行距和行向对"浚单20"的田间小气候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行距增大,玉米群体内部的日均风速和日均光照强度逐渐增大,累计积温和日均相对湿度则呈下降趋势在同一种植密度和行距条件下,东西行向种植比南北行向种植的玉米群体日均风速较大日均光照强度较高累计积温较低和日均相对湿度较小,且产量高同一种植行向,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条件下,玉米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 2,东西行向种植,行距为50 cm时,玉米群体结构较为合理,所形成的田间小气候较有利于"浚单20"的生长发育,籽粒产量达到10 582.5 kg.hm 2通过研究阐明了行距行向和密度三者不同配置所形成的田间小气候与玉米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提高"浚单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浚单20 玉米 种植密度 行距 行向 群体结构 田间小气候 产量
下载PDF
播种行距和灌水量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杜文华 田新会 曹致中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81-87,共7页
研究了播种行距和灌水量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2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行距增大,株高下降,株高和种子产量呈负相关,R=-0.802*。2)行距和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行距对种子产量、... 研究了播种行距和灌水量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2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行距增大,株高下降,株高和种子产量呈负相关,R=-0.802*。2)行距和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行距对种子产量、有效分枝数/m2、花序数/枝条、豆荚数/花序和籽粒数/豆荚的影响较大;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均较小。3)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中,豆荚数/花序(x3)与种子产量极显著正相关,R2=0.882**;籽粒数/豆荚(x4)、花序数/枝条(x2)与种子产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和0.693*。种子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260.358+64.152x3+50.976x4+5.482x2。4)播种当年和生长第2年,行距为100cm、灌水量为900 m3/hm2时,有效分枝数/m2、花序数/枝条、豆荚数/花序、籽粒数/豆荚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2年间的种子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2=0.801*,回归方程为:y=772.563+0.521 5x+0.009 8x2-2.0×10-5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灌水量 紫花苜蓿 种子产量 影响
下载PDF
玉米空间布局种植方式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34
13
作者 吴雪梅 陈源泉 +4 位作者 李宗新 史学朋 王彬彬 高旺盛 隋鹏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21,共7页
通过调配种植株距、行距改变玉米种植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改善田间微环境,提高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玉米产量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在前人对空间种植方式改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玉米主要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包括单株等行距种... 通过调配种植株距、行距改变玉米种植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改善田间微环境,提高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玉米产量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在前人对空间种植方式改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玉米主要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包括单株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一穴多株种植及相邻行错位种植方式,对这4种种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由于空间微生境变化产生的竞争进行评述;分析不同空间布局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对下一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种植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方式 空间布局 行距 穴播
原文传递
机播条件下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赵竹 曹承富 +3 位作者 乔玉强 杜世州 张耀兰 张明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4-719,共6页
为给小麦优质高产机械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机播条件下,研究了密度、行距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基本苗对小麦籽粒产量均有影响。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基本苗240万.hm-2产量最高;... 为给小麦优质高产机械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机播条件下,研究了密度、行距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基本苗对小麦籽粒产量均有影响。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基本苗240万.hm-2产量最高;不同行距间产量差异显著,以20 cm行距产量最高;行距与密度互作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宽行距高密度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密度、年份及二者互作对部分籽粒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不同行距间籽粒品质差异不大。宽行距和低密度有利于小麦个体的生长发育,生育后期以行距24 cm、基本苗150万.hm-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在淮北地区适宜播期范围内,皖麦52优质高产栽培的适宜行距和基本苗分别为20 cm和240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机播 行距 密度 光合特性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行距对春玉米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1
15
作者 高亚男 曹庆军 +2 位作者 韩海飞 崔金虎 王洪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试验选用先玉335和军单8两个品种,设70、65、60、50cm4个行距水平,研究不同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光合作用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存在差异,70cm和50cm处理高于65cm和60cm处理,形成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秃尖长度;70cm和50cm... 试验选用先玉335和军单8两个品种,设70、65、60、50cm4个行距水平,研究不同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光合作用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存在差异,70cm和50cm处理高于65cm和60cm处理,形成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秃尖长度;70cm和50cm处理在生育后期较其他处理提高了穗位叶叶片的光合速率(Pn),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延迟了叶绿素的分解。说明不同行距处理可影响生育后期叶片活性,表现为光合速率的差别,最终影响秃尖长度,形成产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行距 产量 光合速率
原文传递
行距和肥力对川草2号老芒麦生产性能的作用 被引量:29
16
作者 游明鸿 张昌兵 +4 位作者 刘金平 王元福 李达旭 刘刚 张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69-72,共4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追肥、不同行距和不同基肥对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cv.chuancao No.2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拔节期追施120 kg/hm2复合肥可提高老芒麦生产性能;60 cm行距时老芒麦种子产...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追肥、不同行距和不同基肥对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cv.chuancao No.2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拔节期追施120 kg/hm2复合肥可提高老芒麦生产性能;60 cm行距时老芒麦种子产量最高达1 485 kg/hm2,30 cm行距时老芒麦产量最高达10 170 kg/hm2;施180 kg/hm2复合肥较施15 t/hm2牛粪更有利于老芒麦种子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草2号老芒麦 行距 肥料 生产性能
下载PDF
水稻宽窄行配置扩行增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姚永平 宋子洲 叶静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6期41-42,共2页
试验以单季晚粳 80 0 6为材料 ,研究栽插行距及配置方式对产量结构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当扩大行距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适宜 ,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多 ,产量提高 ;宽窄行方式扩行能提高成穗率 ,且比等行方式更能提高每穗颖花数、... 试验以单季晚粳 80 0 6为材料 ,研究栽插行距及配置方式对产量结构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当扩大行距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适宜 ,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多 ,产量提高 ;宽窄行方式扩行能提高成穗率 ,且比等行方式更能提高每穗颖花数、结实颖花数、结实率 ,协调穗粒重 ,从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宽窄行配置方式 行距 产量构成
下载PDF
穴播条件下株行距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显国 韩建国 +2 位作者 刘富渊 仲勇 鲍青龙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甘肃省酒泉市研究了穴播条件下不同株、行距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种第一年(2004年)行距和株距对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行距从60cm递增至100cm,种子产量也随之从1240 kg... 在甘肃省酒泉市研究了穴播条件下不同株、行距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种第一年(2004年)行距和株距对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行距从60cm递增至100cm,种子产量也随之从1240 kg/hm2下降到982 kg/hm2,而各株距处理的种子产量则从15 cm的1426 kg/hm2依次递减至60cm的807 kg/hm2;行距60cm和株距15cm组合的产量最高,为1833 kg/hm2,100cm行距和株距60cm组合的产量最低,为753 kg/hm2。株行距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枝条密度,但结荚花序数/枝条和荚果数/结荚花序却显著提高。品种间种子产量的差异不显著。品种间的结荚花序数/枝条、种子重量、正常种苗率、发芽势和硬实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距 行距 种子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种子质量
下载PDF
磷肥和行距对两种草坪草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蒋文兰 潘元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32,共3页
本试验运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磷肥和行距及其组合对草坪草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和行距及其组合不但可以提高草坪草种子产量,而且可以改善草坪草种子品质,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本试验运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磷肥和行距及其组合对草坪草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和行距及其组合不但可以提高草坪草种子产量,而且可以改善草坪草种子品质,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生长势和活力指数。磷肥和行距及其处理还可提高草坪草的每穗籽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磷肥 行距 种子 产量 草坪草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保军 由海霞 海江波 《陕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1-2,共2页
试验研究了三密一稀、等行距、4∶ 2式三种种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籽粒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群体茎蘖、品质性状的影响效果不同 ,其中以三密一稀的冬小麦产量最高 ,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最佳 ,籽... 试验研究了三密一稀、等行距、4∶ 2式三种种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籽粒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群体茎蘖、品质性状的影响效果不同 ,其中以三密一稀的冬小麦产量最高 ,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最佳 ,籽粒蛋白质含量高 ,为最佳种植方式 ,其次是等行距 ,而 4∶ 2式的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冬小麦 行距 小麦产量 茎蘖动态 籽粒蛋白质含量 籽粒品质 影响 产量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