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及其适用 被引量:44
1
作者 黄先雄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123,共11页
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是指法院在司法审查的过程中,应尊重行政机关对行政事务作出优先判断及处理的权力;对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法院一般只能在行政机关进行首次判断之后,才能进行审判。该理论源起于日本,其最初被创立的目的在于否... 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是指法院在司法审查的过程中,应尊重行政机关对行政事务作出优先判断及处理的权力;对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法院一般只能在行政机关进行首次判断之后,才能进行审判。该理论源起于日本,其最初被创立的目的在于否定课予义务诉讼和预防性不作为诉讼;后来,该理论趋于"缓和",其主要作用变为限制前述两类诉讼。该理论的正当性依据是权力分立原则、司法国家体制下司法权的特性以及行政权的优势等。我国行政审判法官们已开始运用该理论来裁判案件,但存在不太恰当甚至错误适用该理论的情形。今后,我国应进一步借鉴域外这一理论,从立法上明确课予义务判决中尊重行政机关首次判断权的情形,修正该类判决中否定行政机关首次判断权的路径,并确立预防性不作为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审查 行政首次判断 课予义务判决 预防性不作为诉讼
原文传递
论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及其司法适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荣珍 王南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33-140,共8页
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是指在司法审查过程中,如果行政机关对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并未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则法院不可以代替行政机关提前处理,而是需要等待行政机关自行先予处理后,再对其做出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这体现的是司法... 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是指在司法审查过程中,如果行政机关对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并未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则法院不可以代替行政机关提前处理,而是需要等待行政机关自行先予处理后,再对其做出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这体现的是司法权对于行政权的尊重。然而,在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的司法适用中,还存在错误理解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的适用前提、错误使用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以及缺少对行政首次判断权的限制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明确适用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的情形,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审查力度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性不作为诉讼等方式来解决,以实现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首次判断 司法审查 事实问题 法律问题 预防性不作为诉讼
下载PDF
行政诉讼履行判决的类型与适用——基于“不履行法定职责”类型化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明喆 《环球法律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44,共16页
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包含不予答复申请、违法拒绝合法申请和违法拒不作出依职权行政行为三种类型。与此相对,履行判决实际上包含要求答复申请的履行判决、要求同意申请的履行判决和要求作出依职权行政行为的履行判决三种类型。... 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包含不予答复申请、违法拒绝合法申请和违法拒不作出依职权行政行为三种类型。与此相对,履行判决实际上包含要求答复申请的履行判决、要求同意申请的履行判决和要求作出依职权行政行为的履行判决三种类型。要求答复申请的履行判决适用于行政机关不予答复的情形,在判决方式上,出于最大限度尊重行政机关首次判断权的考量,应采用程序性判决。要求同意申请的履行判决适用于行政机关违法拒绝合法申请的情形。在行政机关违法拒绝合法申请时,法院原则上应当作出撤销并重作判决,如果发现无需行政机关调查以及裁量,则应当作出实体性履行判决。要求作出依职权行政行为的履行判决是法院要求行政机关对第三人作出干预行为的判决。这类判决的适用条件应当比前两类履行判决更加严格,不仅应当满足无需调查及裁量要件,而且需要满足重大性要件和补充性要件,在判决方式上应当采用实体性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行判决 不履行法定职责 行政首次判断 裁量收缩为零
原文传递
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的适用困境与纾解——以金钱给付行政判决为视角
4
作者 高云龙 梁嘉铭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3-49,57,共8页
基于对150篇样本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在金钱给付之诉行政案件中的适用范围正逐步扩大且所涉行政行为类型精细化、多样化,但因缺乏规范指引以及在行政诉讼中司法审查重心产生偏移导致判决说理不充分,案件上诉率和申诉... 基于对150篇样本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在金钱给付之诉行政案件中的适用范围正逐步扩大且所涉行政行为类型精细化、多样化,但因缺乏规范指引以及在行政诉讼中司法审查重心产生偏移导致判决说理不充分,案件上诉率和申诉率高,服判率低;加之司法工作人员对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的曲解以及对合法性审查原则较为机械地运用,使得程序空转等问题突出。欲纾解上述困境,应通过建立典型案例库来弥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结合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和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理念,对行政首次判断权的理论价值予以本土化修正与改造,并以能动司法为导向构造与之相契合的适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首次判断 金钱给付之诉 行政判决 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赔偿中的确认违法程序 被引量:2
5
作者 杜仪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192,共12页
在《国家赔偿法》删除“依法确认”条款后,确认违法程序在我国行政赔偿制度中依然存在。除有助于维护时效统一外,确认违法程序中的行政确认和司法确认也分别是行政首次判断权和第一次权利保护优先理论在我国的体现。实践中,确认违法程... 在《国家赔偿法》删除“依法确认”条款后,确认违法程序在我国行政赔偿制度中依然存在。除有助于维护时效统一外,确认违法程序中的行政确认和司法确认也分别是行政首次判断权和第一次权利保护优先理论在我国的体现。实践中,确认违法程序会使得行政赔偿制度中的违法行为在范畴和性质上发生改变,这是因为现行确认违法程序对于理论存在适用偏差且忽视了其内在变迁。建议在我国行政赔偿中保留确认违法,并在原则上将其定位为程序意义上的前置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赔偿 确认违法 行政违法 行政首次判断 第一次利保护优先
原文传递
行政诉讼恢复效力判决的反思与修正
6
作者 梁君瑜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102,共15页
恢复效力判决由我国司法解释所创,但目前该判决类型尚无法对应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既有判决方式。在司法解释中,恢复效力判决与责令重作复议决定判决被置于同一条款且二者的适用条件未被严格区分。当复议改变决定实质违法、达到可... 恢复效力判决由我国司法解释所创,但目前该判决类型尚无法对应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既有判决方式。在司法解释中,恢复效力判决与责令重作复议决定判决被置于同一条款且二者的适用条件未被严格区分。当复议改变决定实质违法、达到可撤销程度且已消灭原行政行为的效力,同时满足原行政行为合法或虽违法但须保留效力的条件的,才有适用恢复效力判决的余地。作为积极形成类判决,恢复效力判决与尊重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存在某种冲突,但引入“裁量权缩减至零”作为隐含适用条件,可有效缓和上述紧张关系。尽管在法律规范层面,恢复效力判决已构成诉外裁判,但我国尚无禁止诉外裁判的原则性规定,且在具体条款中兼有隐含禁止或允许诉外裁判理念的实例。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为原告提供更彻底的保护是此种判决方式被允许诉外裁判的正当性基础。未来应从以下方面对恢复效力判决进行修正:细化该判决与责令重作复议决定判决的区分适用情形、引入“裁量权缩减至零”的隐含条件、为人民法院增设通知受原行政行为不利影响的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效力判决 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积极形成类判决 行政首次判断 诉外裁判
下载PDF
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的理念与实务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丽琛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79-83,共5页
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近年来被国内行政法学者引入,并在行政法学理论研究与审判实务中得到应用。从行政首次判断权的法理基础出发,探究该原则在我国行政诉讼各个环节中的适用和问题,并就该原则的适用范围、程度等提出有关建议,以期更好地... 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近年来被国内行政法学者引入,并在行政法学理论研究与审判实务中得到应用。从行政首次判断权的法理基础出发,探究该原则在我国行政诉讼各个环节中的适用和问题,并就该原则的适用范围、程度等提出有关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司法机关正确行使监督权,有效处理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首次判断 原则 正当性
下载PDF
论预防性行政诉讼的制度空间 被引量:1
8
作者 邱伯静 《荆楚学刊》 2019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主要是种事后权益保护,预防性的权利保护欠缺,这种权利保护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所需,故将预防性行政诉讼纳入行政诉讼救济体系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防止司法权过度干预行政权以及诉讼滥用泛化的风... 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主要是种事后权益保护,预防性的权利保护欠缺,这种权利保护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所需,故将预防性行政诉讼纳入行政诉讼救济体系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防止司法权过度干预行政权以及诉讼滥用泛化的风险,可以将行政行为即将作出或在作出过程中、损害重大且难以恢复、原告具有特别利益、其他方式不足以提供有效救济作为预防性行政诉讼的诉讼要件,只有在同时满足这四个要件的情况下才允许提起预防性行政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行政诉讼 事前救济 行政首次判断
下载PDF
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司法实践的研究
9
作者 张子艳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起源于日本,历经全盘否定、部分肯定和一般肯定三个阶段,最终在《行政事件诉讼法》中增加为课予义务诉讼和预防不作为诉讼两种诉讼类型。该理论遵循了权力相对独立、自由裁量权和司法权中立性原则,符合行政专业化要... 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起源于日本,历经全盘否定、部分肯定和一般肯定三个阶段,最终在《行政事件诉讼法》中增加为课予义务诉讼和预防不作为诉讼两种诉讼类型。该理论遵循了权力相对独立、自由裁量权和司法权中立性原则,符合行政专业化要求高的实际,具有较强应用价值。近年来,该理论逐渐被引用在我国的司法判决中,但还存在适用范围较小、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存在错误适用的问题。可借鉴国外实践经验,完善实践机制:(一)明确其司法实践运用的条件;(二)以成文法的形式予以确立;(三)构建预防性行政诉讼以平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首次判断理论 司法适用 预防性诉讼
下载PDF
行政诉讼的类型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视角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建顺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6-39,共14页
发展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牵涉到诸多领域的诸多权力配置和观念养成,更多地反映为司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反映为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统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演进。从行政诉讼的角度来考察法院审判权的范围及其对行政的统制功能,是传... 发展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牵涉到诸多领域的诸多权力配置和观念养成,更多地反映为司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反映为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统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演进。从行政诉讼的角度来考察法院审判权的范围及其对行政的统制功能,是传统行政法学中司法权的界限论所坚持的重要方法论。考察司法权的界限论,就不能避开尊重行政的首次性判断权的法理。于是,围绕着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以行政的首次性判断权和司法对行政的统制这对矛盾的剖析为主要线索,以行政诉讼的类型和诉的利益为素材,从比较法的视角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便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的类型 司法的界限论 行政首次判断 诉的利益 原告适格 利救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