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企业家与社会政策创新 被引量:105
1
作者 朱亚鹏 肖棣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76,242,共21页
不断推动地方政策创新并将成功经验推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制定的显著特征。既有研究较好地解释了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及为什么可能创新,但关注创新理念产生、被政策参与者接受并最终成为政策实践的过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南国市医... 不断推动地方政策创新并将成功经验推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制定的显著特征。既有研究较好地解释了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及为什么可能创新,但关注创新理念产生、被政策参与者接受并最终成为政策实践的过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南国市医保政策创新为例,运用政策企业家理论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过程,尤其关注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主体及其互动。研究发现,为提升组织地位,争取更多的行政资源,行政官僚在创新过程中扮演了政策企业家角色。凭借知识和技术专长,他们不仅构建政策议题、提出创新理念、设计政策方案,还通过营销、结盟、制造政绩等策略来获得其他政策参与者尤其是地方领导人的认可和支持,从而推动政策创新的形成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创新 社会政策 政策企业家 行政官僚
原文传递
两江总督与江南河务——兼论18世纪行政官僚向技术官僚的转变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凤云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30,39,共14页
清初,河务由工部总其责,并委以河道总督专其职。进入18世纪,随着人口压力所形成的社会整体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事务更加重视。两江总督由临时性的介入河务,到通过官僚制度的规定将责权确定下来,在这一过程中... 清初,河务由工部总其责,并委以河道总督专其职。进入18世纪,随着人口压力所形成的社会整体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事务更加重视。两江总督由临时性的介入河务,到通过官僚制度的规定将责权确定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提高,即向技术官僚的转变。它所揭示的,一是18世纪的社会环境需要有才干的经世官僚和技术人才,而社会环境为行政官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大的舞台。二是,官僚政治体制中的积极因素、官僚个人素质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专制皇权正是通过对这些复合型的官僚,把握着国家与各级政府的行政命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江总督 江南河务 行政官僚 技术官僚
原文传递
试析春秋战国之际史官群体的演变分化 被引量:9
3
作者 丁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6期93-96,共4页
春秋战国之际,史官群体经历了激烈的演变分化,主要表现为史官向行政官僚的转变、史官向学术群体的转化。理解了先秦史官的这种演变,对我们认识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有重要的意义。从晋国史官可以看出春秋战国之际史官群体分化的轨迹及其... 春秋战国之际,史官群体经历了激烈的演变分化,主要表现为史官向行政官僚的转变、史官向学术群体的转化。理解了先秦史官的这种演变,对我们认识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有重要的意义。从晋国史官可以看出春秋战国之际史官群体分化的轨迹及其对传统史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秋战国时期 行政官僚 学术群体 史官群体
原文传递
政治影响力、行政官僚与行政管理费支出——以我国地方政府为例的行政成本实证检验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志广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40,155-156,共10页
本文以支出项目意义上的行政管理费支出为行政成本指标,考察了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成本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政治类影响因素。本文证实,地区政治影响力、县均行政官僚、地方财政分权等都促成行政管理费的扩张,其中政治影响力还对县均行政官僚... 本文以支出项目意义上的行政管理费支出为行政成本指标,考察了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成本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政治类影响因素。本文证实,地区政治影响力、县均行政官僚、地方财政分权等都促成行政管理费的扩张,其中政治影响力还对县均行政官僚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政治影响力大的,一定县均行政官僚能够促成更多的行政管理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成本 行政管理费 政治影响力 行政官僚 地方政府
下载PDF
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的历史演化及其特质——基于人性假设视角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戴昌桥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1,共7页
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是借助特定的学科分析方法和人性假设来探讨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的理论,其历史演化是:萌芽阶段的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古典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行为主义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新公共管理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当代... 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是借助特定的学科分析方法和人性假设来探讨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的理论,其历史演化是:萌芽阶段的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古典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行为主义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新公共管理行政官僚行为动机理论;当代公共服务动机理论。其特质是:动态发展性;多学科性;以人性假设为理论基石;价值与缺点并存。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向行政官僚综合行为动机理论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官僚 行为动机理论 历史演化 述评 人性假设
下载PDF
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志明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5,共5页
作为技术理性及其文化的产物,行政之恶是行政官僚在正当的和合法的程序中制造出来的邪恶,也是一种被高度掩盖了的邪恶。中国社会的行政之恶也普遍存在,并体现在肮脏的手、专家的乱象、"污名化"的处理、"美名化"的... 作为技术理性及其文化的产物,行政之恶是行政官僚在正当的和合法的程序中制造出来的邪恶,也是一种被高度掩盖了的邪恶。中国社会的行政之恶也普遍存在,并体现在肮脏的手、专家的乱象、"污名化"的处理、"美名化"的错位、守法的官僚等情形之中。治理行政之恶必须破除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尊崇,强化公共行政的伦理反思,建构参与基础上的合作治理,实施全面而有深度的问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恶 行政之恶 行政官僚 官僚体制
下载PDF
从政策问题建构权看社会治理体系的演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康之 向玉琼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9,共8页
近代以来,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可以在政策问题建构权的转移过程中加以认识,在三权分立的框架中,政策问题建构权掌握在立法部门。立法部门从事政策问题建构和制定政策,行政部门只负责政策执行。19世纪的"党争"破坏了三权分立的... 近代以来,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可以在政策问题建构权的转移过程中加以认识,在三权分立的框架中,政策问题建构权掌握在立法部门。立法部门从事政策问题建构和制定政策,行政部门只负责政策执行。19世纪的"党争"破坏了三权分立的政体框架,以至于在民主政体的重建中发展出政治—行政二分原则,使行政被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来加以建构,并规定政治部门是决策部门,掌握政策问题建构权,而行政部门则是执行部门。随着行政部门的发展以及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出现了政策问题建构权向行政部门转移的趋势,并形成了"行政国家"。其中,"新政"时期是行政部门攫取政策问题建构权最为关键的阶段,自此,行政部门独大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伴随着这一现象的发生,出现了民主政治的衰落和宪政体制的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问题建构 立法部门 行政部门 行政官僚
下载PDF
日本的行政官僚们为何能“稳坐钓鱼船”?
8
作者 北京原人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0年第4期114-116,127,共4页
近年来,日本政坛内阁更替频繁,人员变化不断,但是,日本政坛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动荡,政坛的走马换将并未导致社会其它领域的无序和混乱。究其原因,是日本的文官常任制度保证了日本政坛有一个成熟和有效的国家管理集团,高层的更换对... 近年来,日本政坛内阁更替频繁,人员变化不断,但是,日本政坛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动荡,政坛的走马换将并未导致社会其它领域的无序和混乱。究其原因,是日本的文官常任制度保证了日本政坛有一个成熟和有效的国家管理集团,高层的更换对整个文官的影响并不突出。此外,文官具有的治国专业技术,使得无论谁人组阁,都要对文官有所依仗,日本特有的“年勤序列制”,又进一步鼓励了文官专心专职工作,最终形成了内阁人员走马换,文官“稳坐钓鱼船”的稳定政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行政官僚 内阁更迭 稳定
下载PDF
行政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评估模型之探
9
作者 蓝志勇 秦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6,共9页
行政体系是强大的社会控制手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进行了九次大规模行政改革,从简政放权、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到政府职能改变,增强经济、金融、外汇、外贸管理功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改善政府服务与工... 行政体系是强大的社会控制手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进行了九次大规模行政改革,从简政放权、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到政府职能改变,增强经济、金融、外汇、外贸管理功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改善政府服务与工作流程;再到系统反腐和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加强党对重点难点行业的领导,行政改革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行政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难以妥善评估。通过梳理我国行政改革的历程的回顾、经验的总结、数据的分析以及提炼国内外相关一般性行政改革理论,构建“改革—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框架,探讨行政改革、改革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细化行政改革的评估模型,可为行政改革的实证评估探索新的路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视角、检验、构建模型和采集数据的出发点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控制 行政官僚体系 机构改革
下载PDF
强化政府治理能力:香港地区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重要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伟星 段聿舟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2年第4期102-109,共8页
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经历了多次重大管治与社会危机冲击。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强治理效能,不仅需要中央行使全面管治权,而且需要特区政府强化治理能力。近年来,通过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实施、香港选举制度的修改完善、“爱国者... 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经历了多次重大管治与社会危机冲击。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强治理效能,不仅需要中央行使全面管治权,而且需要特区政府强化治理能力。近年来,通过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实施、香港选举制度的修改完善、“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的有效落实、香港地区重要管治力量(选委会、立法会)的重建等举措,香港地区逐步形成了新管治架构。这些举措在制度层面解决“谁治理”的问题,而在治理体系运行层面“如何治理”和“治理得怎样”的问题亟待解决。香港地区治理体系在治理效能、领导能力、社会信任等方面仍有制度性弊端。对此问题的解决重点是改革和完善香港地区行政官僚体制,特区政府行政官僚系统内要组建一个爱国、团结并有远见、魄力、担当的管治队伍;强化管治队伍的治理能力;完善公务员队伍的问责制度及考核与激励机制。香港地区行政官僚体系深受回归前港英当局政治文化影响,存在规范性缺失。对此问题的解决重点是重建香港地区行政官僚系统与国家的情感链接,真正确立对国家的政治忠诚。未来要继续深化行政官僚体系改革,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提高香港地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决定,切实树立中央的管治权威,开启香港地区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爱国者治港”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管治架构 行政官僚体系
下载PDF
从明初法制看中国封建社会之走向衰落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荞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明朝是极为中央集权的朝代。明初的法制建设服务于强化皇权 ,巩固统治的目的 ,其制度设计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 ,潜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危机。分别从行政法、刑法、民商法方面的具体制度设计等方面 ,并结合法的实行来探讨中国封... 明朝是极为中央集权的朝代。明初的法制建设服务于强化皇权 ,巩固统治的目的 ,其制度设计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 ,潜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危机。分别从行政法、刑法、民商法方面的具体制度设计等方面 ,并结合法的实行来探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法制 中国 封建社会 中央集权 行政官僚体制 税收制度 茶法 盐法
下载PDF
信息社会中行政官僚组织变革的思考
12
作者 李智 《前沿》 2004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长期形成的等级式的行政官僚组织有其理性一面 ,也有其非理性的一面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 ,这种非理性不断加剧 ,面临变革的要求。对于全新的社会应对有几点想法 :首先 ,以集成为原则 ,重构组织的一体化 ,改变过去条块分割的鸽笼式结构 ;... 长期形成的等级式的行政官僚组织有其理性一面 ,也有其非理性的一面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 ,这种非理性不断加剧 ,面临变革的要求。对于全新的社会应对有几点想法 :首先 ,以集成为原则 ,重构组织的一体化 ,改变过去条块分割的鸽笼式结构 ;其次 ,以交流为手段 ,促成知识联网 ,形成全新的网络化的层级形式 ;最后 ,以分权决策为趋势 ,确立组织规模理念 ,形成理性化行政组织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社会 行政官僚组织 集成 知识联网 分权
原文传递
民主行政的建构逻辑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凡宏 胡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67-74,101,共9页
民主行政是民主与行政的耦合,是一直拘囿于政治领域的民主价值在行政领域的拓展与渗透,它是学者们对代议制的立法权衰落、责任脱节、参与不足以及官僚制的行政权扩张、责任缺失、排斥参与的回应。民主行政的建构切入点有组织制度、伦理... 民主行政是民主与行政的耦合,是一直拘囿于政治领域的民主价值在行政领域的拓展与渗透,它是学者们对代议制的立法权衰落、责任脱节、参与不足以及官僚制的行政权扩张、责任缺失、排斥参与的回应。民主行政的建构切入点有组织制度、伦理责任、行为活动三个层面,形成了以行政权的分立与制衡、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分权视角,以官僚机构承担宪法、公益、公平、代表性等伦理责任的责任视角,以公民和下级官僚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活动的参与视角。三个视角之间既有差异,也有共识,共同致力于解决代议制和官僚制的双重困境与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行政官僚行政代议制分权责任参与
下载PDF
后发展国家的结构性腐败与行政组织重塑
14
作者 张毅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后发展国家往往通过国家引导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庞大的官僚系统来实施经济指导功能,这种政治经济模式导致了深刻的结构性腐败,进而影响了国家的自主性和引导经济的能力。行政官僚体制可以通过重塑自身组织特征来保持其行动能力,... 后发展国家往往通过国家引导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庞大的官僚系统来实施经济指导功能,这种政治经济模式导致了深刻的结构性腐败,进而影响了国家的自主性和引导经济的能力。行政官僚体制可以通过重塑自身组织特征来保持其行动能力,包括基于开放型,良性互动的政策网络的合作;明晰组织边界;内部协调;学习型组织与知识型官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能力 制度性腐败 行政官僚体制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把握工会群众性 做好党的职工群众工作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赞杰 李业文 +3 位作者 吴晓瑞 王世玉 刘磊 刘合生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阶级性与群众性是工会的根本属性。现阶段我国工会的群众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吸收职工群众自愿加入工会;二是要以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和根本宗旨;三是要以牢固的群众工作理念为指导;四是要在工作中突... 阶级性与群众性是工会的根本属性。现阶段我国工会的群众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吸收职工群众自愿加入工会;二是要以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和根本宗旨;三是要以牢固的群众工作理念为指导;四是要在工作中突出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新时期加强工会群众性研究,既是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也是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需要,还是维护工人阶级团结统一的需要。当前群团组织中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的问题,工会组织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变现为:工会组织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和干部服务职工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会组织的代表性不强,吸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职工不够;工作中职工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赋予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不到位。为了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的群众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一是凝聚职工群众,加强阵地建设,大力健全工会基层组织;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真正转变作风,充分发挥好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从群众需要出发,最广泛地代表职工群众意愿,不断提高工会组织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水平;四是以群众为中心,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提高工会工作运行机制;五是把握"五型工会"目标,大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着力打造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会 群众性 党的群众工作 工会的行政化、官僚 中国梦
下载PDF
中国模式的价值内核:集中高效
16
作者 弗朗西斯·福山 《党政论坛》 2009年第20期39-39,共1页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可概括为:负责任的权威体制。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可概括为:负责任的权威体制。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官僚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和门第操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内核 中国模式 行政官僚体制 政治传统 中央集权 中央政府 国家机器 考试制度
原文传递
百姓是直接受益者
17
作者 夏学銮 《中国信息界》 2003年第12X期38-38,共1页
政府公务员将不再是办公室的官老爷,而是在社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正的人民公仆。
关键词 政府公务员 网上评议 互联网 行政官僚体制 办公服务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