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 被引量:78
1
作者 罗锡文 《农机科技推广》 2011年第2期17-20,共4页
我国高原和丘陵地区面积6.66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9.4%,丘陵山区县级行政区数占全国的2/3,拥有全国54.2%的人口。全国有11个省(市、区)的丘陵和山地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大于60%,依次是贵州(95.6%)、云南(92.3%)、四川(91... 我国高原和丘陵地区面积6.66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9.4%,丘陵山区县级行政区数占全国的2/3,拥有全国54.2%的人口。全国有11个省(市、区)的丘陵和山地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大于60%,依次是贵州(95.6%)、云南(92.3%)、四川(91.4%)、重庆(85.3%)、福建(78.9%)、广西(73.3%)、江西(70.3%)、浙江(70.0%)、广东(63.8%)、湖北(62.5%)、湖南(62.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农业机械化 耕地面积 丘陵地区 山地面积 行政区 区县级 公顷
下载PDF
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 被引量:59
2
作者 罗伯特.D.普特南 杨蓉 哈佛大学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9年第3期60-63,共4页
在相互利益上无法达成合作从本质上讲并不像霍布斯以来的哲学家们强调的那样意味着无知、非理性或恶意。休谟描述的农夫的困境(指的是农夫为了从对方获得帮助或好处,就必须给予对方同样的回报)并不是因为农夫木讷、疯癫或罪恶,而是... 在相互利益上无法达成合作从本质上讲并不像霍布斯以来的哲学家们强调的那样意味着无知、非理性或恶意。休谟描述的农夫的困境(指的是农夫为了从对方获得帮助或好处,就必须给予对方同样的回报)并不是因为农夫木讷、疯癫或罪恶,而是因为他们无法摆脱这种困境。社会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公民参与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公民精神 经济增长 社会网络 行政区 公共品 社会资本形成
下载PDF
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初探 被引量:30
3
作者 龙开元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4,共5页
本文从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其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认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应主要包括:总体协调机制与系统,共同市场与环境,地域分工与协作机制及其... 本文从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其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认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应主要包括:总体协调机制与系统,共同市场与环境,地域分工与协作机制及其网络等几个部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发展历程与体系建设的障碍与问题。之后,针对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 创新体系建设 地域分工 共同市场 创新主体 政策建议 协作机制 初探 创新活动 网络
下载PDF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配置与水资源综合管理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西庆 陈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回顾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作进展,论述了我国水资源配置的特点及其与联合国倡导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提出我国开展的水资源配置在重视公众参与的基础... 回顾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作进展,论述了我国水资源配置的特点及其与联合国倡导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提出我国开展的水资源配置在重视公众参与的基础上,与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一致的。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流域层面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水资源配置的基础。长江水资源综合管理应该遵循水文系统优先的原则,使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在流域层面上首先达到优化状态。环境用水需求是一个重要课题,它是流域层面水资源配置的基础,急待开展大量的研究。在流域系统优先原则下,各行政区与水用户参与者在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共同的准则、目标和具体措施,在不损害它方利益的前提下都能取得自己的利益。具体细化新《水法》中提出的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开展长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关键。《长江法》的制定应该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流域与地方水利机构的体制改革是十分重要的,它应该为开展水资源综合管理创造条件。在我国国情条件下,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用户参与应该如何开展,需要研究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综合管理 中国 水资源配置 行业 行政区 需求 层面 流域 长江 江水
下载PDF
“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边缘经济” 被引量:23
5
作者 安树伟 张素娥 《生产力研究》 CSSCI 2004年第7期24-26,共3页
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 ,行政区划、政府职能、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发展和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产生明显的刚性约束。因此中国不仅存在“行政区经济”现象 ,而且存在“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边缘经济”既... 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 ,行政区划、政府职能、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发展和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产生明显的刚性约束。因此中国不仅存在“行政区经济”现象 ,而且存在“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边缘经济”既是两种不同的空间经济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 行政区经济 行政区边缘经济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组织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程雄 熊华 易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13,19,共3页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规划成果数据的获取、应用和维护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有特色的土地规划成果数据组织方式。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数据组织 分区 分层 拓扑关系 信息管理 行政区
下载PDF
中国滑坡崩塌危险性区划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仁志 倪晋仁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1期9-18,共10页
中国滑坡、崩塌灾害日趋严重,对这两种突发性泥沙灾害进行危险性区划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滑坡崩塌发生机理选择危险度的基本指标,建立了基于县市行政区的形成条件数据库和重大灾害数据库.采用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快速区划方法将中国分为... 中国滑坡、崩塌灾害日趋严重,对这两种突发性泥沙灾害进行危险性区划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滑坡崩塌发生机理选择危险度的基本指标,建立了基于县市行政区的形成条件数据库和重大灾害数据库.采用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快速区划方法将中国分为高危险度区、较高危险度区、中危险度区、较低危险度区和低危险度区.通过图形的叠加计算,对区划结果与形成条件分布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重大历史灾害分布统计,直接验证了快速区划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崩塌 中国 区划方法 危险度 灾害危险性 灾害数据库 崩塌灾害 基本指标 发生机理 泥沙灾害 形成条件 叠加计算 分布统计 历史灾害 条件分布 突发性 行政区 相关性 可靠性
下载PDF
从行政区和经济区关系演化探析我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曾冰 张朝 +1 位作者 龚征旗 章成帅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2,52,共7页
省际交界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区域,而如何实现其有效发展又是最为关注的区域问题之一。以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基本范畴为出发点,及两者间发展关系变化的时间序列为主线,对我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 省际交界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区域,而如何实现其有效发展又是最为关注的区域问题之一。以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基本范畴为出发点,及两者间发展关系变化的时间序列为主线,对我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省际交界区发展是交织和渗透于行政区和经济区关系演化中,其经济滞后性发展本质上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难以调和的重要体现和必然结果。因此,应从管理体制、制度组织、行政区划等方面实现行政区和经济区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地区 行政区 经济区 行政区经济 经济区经济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26
9
作者 黄宝荣 欧阳志云 +3 位作者 张慧智 郑华 徐卫华 王效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7-337,共11页
从自然条件、人类胁迫、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响应4个主题出发,构建了包含28个指标的中国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法为各主题层中的指标赋权。分别用各主题层中的指标和对应的权重,采用加权平均... 从自然条件、人类胁迫、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响应4个主题出发,构建了包含28个指标的中国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法为各主题层中的指标赋权。分别用各主题层中的指标和对应的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构建自然条件(NSI)、人类胁迫(HPI)、生态环境效应(EEI)和社会响应(SR I)4个分指数,然后用这4个分指数通过灰色关联法构建综合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指数(CEI),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同时论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造成各指数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和评价中指标赋权的合理性。最后以4个分指数作为变量,采用快速样本聚类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聚类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各生态环境指数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自然条件从东南到西北呈明显的由优到劣的过渡趋势,降雨量、年均气温、森林覆盖率和水网密度4个指标是导致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人类胁迫东部发达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生态环境效应西北地区最为显著,同各地区自然条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人类活动干扰下,自然条件差的地区更容易发生生态损害与退化;社会响应无明显的地域分析规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其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区域综合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由区域NSI、HPI、EEI和SR I共同决定,综合评价得到2003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排序情况,其中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最强的几个地区为海南、云南、广西、江西等地,最弱的几个地区为内蒙古、宁夏、上海、西藏、新疆等地。最后,聚类分析把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聚为生态环境特点各异的六大类,可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 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 指数 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论流域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及其优化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湘满 刘君德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7-70,共4页
流域区和行政区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区域 ,但都有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部分功能 ,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两类区域之间关系处理的不适当 ,导致了区域开发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文章最后提出了流域区和行政区关系优化协调的... 流域区和行政区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区域 ,但都有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部分功能 ,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两类区域之间关系处理的不适当 ,导致了区域开发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文章最后提出了流域区和行政区关系优化协调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区 行政区 优化
下载PDF
功能区与行政区“双轨制”:城市政府空间管理与创新——以南京市区为例 被引量:27
11
作者 陈浩 张京祥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9-67,共9页
以南京市区为例,研究了功能区发展的发展历程、功能区与行政区的特征差异和相互关系,及功能区涌现所折射的城市政府空间重组趋势。研究表明:(1)功能区具有区别于行政区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它成为了传统行政区体系的重要补充,两者之... 以南京市区为例,研究了功能区发展的发展历程、功能区与行政区的特征差异和相互关系,及功能区涌现所折射的城市政府空间重组趋势。研究表明:(1)功能区具有区别于行政区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它成为了传统行政区体系的重要补充,两者之间在空间上的互补关系、在职能上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是主要的,不良竞争是相对次要的。(2)功能区的大量涌现折射和推动了城市政府空间组织的三重战略性转型趋势——城市政府空间组织的焦点从空间中生产转向空间生产的管理;政府空间组织的逻辑从适应总体性管理转向弹性专业化;政府空间组织结构从等级化转向准网络化。三重转型表征的结果是,中国城市政府空间并未经历类似西方的明显消退过程,甚至于出现了一定的扩张与强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 行政区 城市治理 国家空间 管理创新 南京
原文传递
东京墨田区的雨水利用及其补助金制度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延恺 《北京水利》 2005年第6期44-46,共3页
墨田区是日本首都东京都23区之一,位于东京都的中部,区内人口22.6万,11万户家庭.该区是日本开展雨水收集与利用工作较早和业绩突出的行政区.
关键词 东京都 雨水利用 雨水收集 行政区 日本 中部 人口 业绩
原文传递
中国暴雨泥石流危险性区划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仁志 倪晋仁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4期346-360,共15页
泥石流是一种典型的突发性泥沙灾害,而中国是暴雨泥石流多发的国家之一.基于全国县市行政区的暴雨泥石流形成条件数据,运用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快速区划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中国暴雨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区划结果按照泥石流危险度分为高、... 泥石流是一种典型的突发性泥沙灾害,而中国是暴雨泥石流多发的国家之一.基于全国县市行政区的暴雨泥石流形成条件数据,运用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快速区划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中国暴雨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区划结果按照泥石流危险度分为高、较高、中、较低、低五类区.文中对区划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通过敏感性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最后将区划结果与采用其他区划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通过相似性和t 检验间接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暴雨 区划方法 形成条件 危险度 突发性 危险性 中国 行政区 中国
下载PDF
跨行政区域的旅游整合开发与管理的观念创新 被引量:15
14
作者 涂建华 张立明 胡道华 《经济与管理》 2004年第5期11-13,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行政区旅游开发与管理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表现,探讨了行政区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利弊作用与发展趋势,提出跨行政区域的旅游整合开发与管理的观念创新:从行政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转向经济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从旅游产... 本文通过分析行政区旅游开发与管理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表现,探讨了行政区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利弊作用与发展趋势,提出跨行政区域的旅游整合开发与管理的观念创新:从行政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转向经济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从旅游产业区的发展理念转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理念;要从旅游企业联盟走向区域联盟;要从只重视旅游产业一体化转向旅游产业一体化与制度一体化的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 行政区 旅游整合开发与管理 观念创新
下载PDF
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冲突与张力整合——区域公共治理的视角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荣娟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区域经济的发展引发和促生了大量区域公共问题,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冲突既是导致区域公共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又是影响区域公共问题解决的体制障碍。要想实现良好的区域治理,必须调整行政区的张力,从立法、行政、司法和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多... 区域经济的发展引发和促生了大量区域公共问题,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冲突既是导致区域公共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又是影响区域公共问题解决的体制障碍。要想实现良好的区域治理,必须调整行政区的张力,从立法、行政、司法和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多个角度加强行政区的功能整合,才能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中行政区的治理职能,同时保证行政区边界的相对稳定和经济区边界的自由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 经济区 区域 治理
下载PDF
论区域旅游发展中旅游区与行政区的矛盾与融合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郑向敏 林美珍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0-114,共5页
旅游区与行政区在区域划分目的、区域划分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旅游区与行政区在区域旅游发展的运作与管理中的诸多矛盾,阻碍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旅游区与行政区的本质与差异,分析了旅游区与行政区... 旅游区与行政区在区域划分目的、区域划分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旅游区与行政区在区域旅游发展的运作与管理中的诸多矛盾,阻碍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旅游区与行政区的本质与差异,分析了旅游区与行政区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矛盾,研究了如何消除这些矛盾,并通过利益的协调达到区域间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行政区 旅游区 矛盾与融合
下载PDF
论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协调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克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论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协调周克瑜(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中心,上海)1概念及问题的提出1.1行政区、经济区的概念与区别行政区与经济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域类型。行政区是指为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治理与建设国家,对... 论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协调周克瑜(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中心,上海)1概念及问题的提出1.1行政区、经济区的概念与区别行政区与经济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域类型。行政区是指为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治理与建设国家,对领土进行合理的分级划分而形成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 经济区 协调
下载PDF
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的国际经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学工 《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25期37-48,共12页
公共服务的效率原则。Oate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当一个行政区的大小刚好能够内部化公共服务的收益与成本时,这时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最高。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更了解当地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提供更符合当地需要的公共服务的水... 公共服务的效率原则。Oate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当一个行政区的大小刚好能够内部化公共服务的收益与成本时,这时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最高。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更了解当地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提供更符合当地需要的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内容。如有些地区更需要交通网络系统的建设,而另外一些地区则可能更需要供水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供给 国际经验 财权划分 政府事权 20世纪70年代 交通网络系统 效率原则 当地居民 地方政府 供水设施 内部化 行政区 成本 收益
下载PDF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实践逻辑、典型模式与取向选择 被引量:17
19
作者 蔡之兵 张可云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41,共12页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必然举措。基于经济区与行政区的概念辨析,提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目标是要破除“区对区的分割”,而非实现“区与区的分开”...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必然举措。基于经济区与行政区的概念辨析,提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目标是要破除“区对区的分割”,而非实现“区与区的分开”。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既包含纵向层面的“高放低”“普变特”“低升高”三种模式,又包含横向层面的通过“趋高”来实现“趋同”和通过“趋新”来实现“趋同”两种模式。现阶段,纵向层面与横向层面的改革模式分别面临系统性不足、区域合作积极性与有效性难以保障的困境。为此,应分别从遏制地方无序发展、构建动态的发展权限配置体制、鼓励采用高效精简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基础、优化政绩考核机制、强化政策协同支持等方面来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区 行政区 适度分离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合作机制构建刍论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任宗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必须协调好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关中—天水经济区合作的制度框架只能是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合作博弈;合作机制的实现,要有实施合作行为的制度环境和组织载体;关中—天水经济区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具有一定规范... 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必须协调好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关中—天水经济区合作的制度框架只能是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合作博弈;合作机制的实现,要有实施合作行为的制度环境和组织载体;关中—天水经济区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具有一定规范的、具有法律地位的区域合作组织来管理跨区域的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 经济区 行政区 合作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