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隋河北道行台省及相关问题考论
- 1
-
-
作者
苏小华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唐史论丛》
2023年第1期121-138,共18页
-
文摘
隋开皇二年(582)正月“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1]。河北道行省是史上第二次以河北命名的最高级地方行政单位[2],第一次是曹魏始设的都督河北诸军事。行省和都督区无论其设置背景还是政治功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行省属行政区而都督区为军政区。其次,河北道行台省的治所不在河北而在一山之隔的晋阳,也彰显了这一制度设计之苦心。再次,作为关中政权统治原北齐区域的措施,河北行省并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其最后一次的行政尝试。以河北行省为中点,观察在此之前、之后的大区级行政设置,对于理解当时的政治与地缘政治关系大有裨益。恰杨谅事变、窦建德之乱成为每次更改行政设置的节点,所以对于这两个历史事件也予以考述,以展示地方行政制度、政治史与地域史之间的联动关系。
-
关键词
窦建德
地域史
行台尚书省
行台省
都督区
政治史
杨谅
地方行政制度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K24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丰州之印”与“贞祐钞版”》读后
- 2
-
-
作者
景爱
-
机构
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
-
出处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3年第S2期168-168,167,共2页
-
文摘
《内蒙古金融研究》1989年第9期(钱币专刊总第19期),刊有《"丰州之印"与"贞祐钞版"》一文。内称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单台子发现金代"丰州之印",在印背刻有"行陕西东部造"、"正大三年十二月日"等字款。作者认为,该印背刻之"行陕西东部"即"陕西东路",并援引"贞祐钞版"中之"陕西东路"作为证明,"说明二物同出于一处"。编者在文末按语中,赞同作者的意见,并补充说,"无独有偶",陕西凤翔县博物馆收藏的"义军都统之印",印背刻有"东行部造",亦可为证。作者和编者的上述看法,都是将金代的行省与路混淆为一,有悖于史实,属于误解。
-
关键词
陕西
丰州
行省
金代
内蒙古
金融研究
行尚书省
行台尚书省
行部
东部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论金代的行省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孟宪军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76-79,共4页
-
文摘
金代行省是金代官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金代行省之设,对于金朝政局来说消极因素多于积极因素,但对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影响极大。
-
关键词
金
行省
行台尚书省
行尚书省
-
分类号
D691.4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江苏灌云县板浦出土“提控之印”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尤振尧
-
出处
《考古》
1988年第2期188-,178,共2页
-
文摘
1978年冬,灌云县板浦镇水利工程中出土一方"提控之印"。后为县图书馆所征集(现存淮阴市博物馆)。据县图书馆所提供的材料称:该印铜质,边长7.7、厚1.6、通纽高5.3厘米,重975克。从所附印文看,印面刻九叠篆书"提控之印"四字。纽边右旁刻有"丁亥年行尚书省造"八字,左旁刻有"提控之印"四字。 "提控之印"过去曾在河北满城出土过一方,但江苏尚属首次发现。关于它的具体年代及其价值问题。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
-
关键词
行尚书省
县图书馆
出土
首次发现
水利工程
行台尚书省
价值问题
博物馆
灌云县
淮阴市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金上京出土的二方官印
- 5
-
-
作者
张连峰
-
出处
《北方文物》
1983年第3期74-76,共3页
-
文摘
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南四里金上京故址中,曾出土多方金代官印,现仅试考二方,以见金末官制之一斑。一、上京路总押荒字号印上京路总押荒字号印,1964年出土,现藏于阿城县文物管理所。铜质,方形,边长6.3、厚1.6厘米,重670克。梯形纽,高3.2、宽2.8、厚1.5厘米。印面为九叠篆文,九字:“上京路总押荒字号印”(图一)。印身上侧阴刻楷书四字:“总押荒字”。
-
关键词
上京路
金上京
官印
金朝
金代
金末
行台尚书省
参知政事
行尚书省
官制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金代医官《雷时泰墓志》考述
- 6
-
-
作者
党斌
-
机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研究所
-
出处
《碑林集刊》
2022年第1期113-117,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新出唐代墓志整理与研究(2007—2020)”(项目编号:20XZS010)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金代《雷时泰墓志》拓本,长111、宽52厘米。额篆书3行,满行3字,题“前行省医官雷君墓志”。志文楷书28行,满行43字,题“大金故前陕西行台尚书省医官雷君墓志铭”。
-
关键词
行台尚书省
金代
墓志铭
医官
考述
志文
-
分类号
K877.4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6.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唐初行台省浅析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叶文飞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4-90,共7页
-
文摘
唐初的行台尚书省是金元行省的前身,实际上维持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并未能转化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唐初行台省设置被废除而未转为固定机构的原因有二:第一,行台长官手握重兵。军政合一使地方将领拥兵自重,易于发生叛乱,因此被撤除。第二,唐初六道行台设置目的不同。正常的统治秩序中同一级机构的地位、作用大体相同,但唐初六道中,虽然陕东等道设置目的中包含行政功能,然而显州、东南以及山东道行台的设置却另有原因。
-
关键词
行台尚书省
设置背景
设置目的
-
Keywords
proto-province
establishment background
establishment purpose
-
分类号
K242.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辽金少数民族中央政权建设历史补遗
- 8
-
-
作者
周子豪
-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
-
出处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9年第4期95-96,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下,国内各民族间关系成为史学研究的重点方向,这势必影响高考命题和中学教学方向。但是,现行的各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论述较少且分散。因此,笔者认为梳理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发展史实以补充教材是相当必要的。作为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融合、大变革的时期,宋代因少数民族政权众多而颇显重要,汉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复杂而多变。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适应统治需要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架构,以实现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
关键词
北枢密院
勃极烈制
金海陵王
最高行政机关
行台尚书省
南面官
-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怎样评价完颜亮的功过——兼与刘肃勇同志商榷
- 9
-
-
作者
董克昌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方史研究所
-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2-68,共7页
-
文摘
海陵王完颜亮杀熙宗完颜亶而登极坐殿,又在世宗完颜雍政变后而被杀,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应当如何评价他,已为世人所关注。刘肃勇同志的《谈完颜亮杀人和用人二事》(以下简称“刘文”),对拙著《关于评价完颜亮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异议,读后很受启发。不过,有些问题尚可研究。本文就怎样评价完颜亮的功过,谈谈看法,请刘同志与学者们斧正。
-
关键词
海陵王完颜亮
皇统
女真人
阿骨打
太宗
行台尚书省
权力之争
政变
参知政事
改革派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在宋金战争中的兀术
- 10
-
-
作者
吴泰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3年第9期90-95,共6页
-
文摘
提起民族英雄岳飞,人们自然会想起金将兀术。他究竟是一位怎么样的人物,他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请看这里介绍的——在宋金战争史上。
-
关键词
兀术
宋金战争
金朝
陕西地区
宋军
请看
顺昌
讹里朵
行台尚书省
富平之战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4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省”从何时开始
- 11
-
-
-
出处
《文史天地》
2021年第3期92-92,共1页
-
文摘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
-
关键词
行省制
路府州
行台尚书省
金朝
派出机构
蒙古人
入主中原
统辖
-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辽金少数民族政权建设历史补遗
- 12
-
-
作者
周子豪
-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
-
出处
《高考》
2018年第35期221-221,共1页
-
文摘
在近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下,国内各民族间关系成为史学研究的重点方向,这势必将影响高考命题和中学教学方向。同时,现行的各种高中历史教材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论述较少且分散。因此,笔者认为梳理古代少数民族发展史实以补充教材是相当必要的。作为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融合、大变革的时期,宋代因少数民族政权众多且复杂而颇显重要,汉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复杂。本文主要是对辽金少数民族政权政治建设的概述。
-
关键词
北枢密院
勃极烈制
金海陵王
头下军州
最高行政机关
行台尚书省
州县制
南面官
-
分类号
G634.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