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障服务的供需困境及其破解策略——基于制度逻辑的视角
1
作者 亓彩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5,237,共16页
我国“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的工作成果显著,但始终未达到供需匹配的理想状态。既有研究多关注于资源环境和技术环境以及单一规制性要素的不足,忽视了复杂制度系统中不同制度要素及其结合的力量。基于实地调研,文章以新制度主义的... 我国“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的工作成果显著,但始终未达到供需匹配的理想状态。既有研究多关注于资源环境和技术环境以及单一规制性要素的不足,忽视了复杂制度系统中不同制度要素及其结合的力量。基于实地调研,文章以新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为切入点,从制度要素冲突与行动脱耦两方面对残障服务供需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规制性制度要素、规范性制度要素与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一致性是保证残障服务场域有效运转的前提。实践中,政府强有力的规制性要素提供了充分的合法性支持并统领着制度运行,但规范性要素内部行政逻辑、市场逻辑和助残社会规范的矛盾,文化-认知性要素内部消极残障观和积极残障观的矛盾以及两者与规制性要素的冲突,构成了残障服务供需困境的内在基础。面对要素内部及要素间的冲突,行动者采取脱耦行动策略,导致服务供需的矛盾。残障服务供需困境的破解策略包括:形成助残社会规范,建立积极的残障认知,改革规制性运作逻辑,以实现要素内部统一与要素间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服务 供需困境 制度要素冲突 行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