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效果及对UAS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STAT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邹宇 吕欣桐 唐清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自血疗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外周血T淋巴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自血疗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外周血T淋巴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自血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疗法,评估两组疗效及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情况,采用UAS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荨麻疹风团数量及瘙痒程度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留取外周血,测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CD3^+、CD4^+、CD8^+、CD4^+/CD8^+)及STAT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治疗4周,两组瘙痒程度、皮损分布、风团大小、皮损红斑、皮损数量等中医症状及体征积分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4周,两组UAS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U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4周,两组CD4^+上升,CD8^+降低,CD4^+/CD8^+上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STAT3 mRNA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CD4^+、CD4^+/CD8^+、STAT3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自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可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提高治疗效果,降低UAS评分,改善其免疫功能,下调外周血T淋巴细胞STAT3 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血虚 针灸 自血疗法 STAT3 mRNA
下载PDF
刺络放血疗法联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策 张福蓉 +2 位作者 王栩芮 周丽君 郭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口服消风散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89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以刺络放血疗法联合内服消风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消风...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口服消风散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89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以刺络放血疗法联合内服消风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消风散加减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瘙痒、风团、心烦易怒、不易入睡等症状缓解,综合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个月内的复发率治疗组(37.50%)与对照组(53.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络放血疗法联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的口服消风散疗效,在防止复发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刺络放血疗法 血虚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艳春 龚丽萍 +2 位作者 杨美平 谢娟 章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3-915,918,共4页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IgE,IL-4及IFN-γ客观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5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8例)、西药组(27例)及中西医结合组(30例),观察其...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IgE,IL-4及IFN-γ客观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5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8例)、西药组(27例)及中西医结合组(30例),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三组患者IgE,IL-4及IFN-γ水平。结果治疗14天及28天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分别为29.63%,77.78%和60.00%及84.00%,75.86%和96.55%。治疗14天,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均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治疗28天,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治疗结束后28天,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分别为33.33%,60.00%和31.57%,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为21.43%,29.63%和10.00%,中西医结合组均明显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5)。治疗28天,三组血清IgE,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IFN-γ明显升高(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血虚 止痒胶囊 盐酸依匹斯汀胶囊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沈亚琴 吴艳华 江善明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第7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对照1组40例给予西替利嗪片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2组40例单用天王补心汤...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对照1组40例给予西替利嗪片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2组40例单用天王补心汤治疗。3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1组为90.0%,对照2组为87.5%,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较单纯西药或中药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血虚 中医药疗法 天王补心汤 火针
原文传递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雷晴 王建国 黄德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外用苦参汤熏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确诊的69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以局部外用苦参汤熏洗联...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外用苦参汤熏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确诊的69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以局部外用苦参汤熏洗联合内服消风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外用苦参汤熏洗治疗,疗程均为4周,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肛周瘙痒、肛门潮湿、皮损肥厚等症状缓解以及复发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汤外用熏洗联合口服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肛门湿疹安全、有效,且优于单纯苦参汤外用熏洗的疗效,在改善患者肛周瘙痒、肛门潮湿、皮损肥厚等症状以及减少复发率方面更有优势。慢性肛门湿疹的治疗应审症求因、分型论治,重视联合疗法,其中配合口服汤剂治疗疗效叠加作用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门湿疹 中药内服外用 苦参汤 血虚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当归饮子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乔新 刘凤云 李春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探究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行当归饮子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介质、补体C_3、C_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探究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行当归饮子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介质、补体C_3、C_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6)给予依巴斯汀片治疗,研究组(n=46)加用当归饮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血清炎症介质(TNF-α)、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_P)、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补体C_3、C_4水平。结果研究组有效率(82. 61%)高于对照组(63. 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各症状评分、血清炎症介质及补体C_3、C_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均降低,补体C_3、C_4水平均升高,其中研究组瘙痒面积、瘙痒程度、继发性皮损评分及血清TNF-α、EC_P、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血清补体C_3、C_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当归饮子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可明显上调患者血清补体C_3、C_4水平,抑制血清炎症介质释放,改善患者症状,临床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虚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当归饮子 依巴斯汀片
下载PDF
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强 张跃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探讨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应用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依巴斯... 目的探讨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应用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采取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评分、皮肤屏障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有效率为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与睡眠评分及SCORAD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经皮失水率(TEWL)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角质层含水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活动、工作学习、自觉症状、业余休闲、人际关系和治疗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血虚风燥型AD应用健脾祛风汤联合针刺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皮损状况,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 针刺 血虚 特应性皮炎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煜 陈岚 +1 位作者 程宏斌 钟以泽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6-48,97,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以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当归饮子治疗,2组疗程均为60 d。结果:治疗60 d后,...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以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当归饮子治疗,2组疗程均为60 d。结果:治疗6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血虚 穴位埋线 当归饮子
下载PDF
非索非那定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俞晓 韩婷梅 +3 位作者 芦洁 郭晓光 王利杰 赵宾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非索非那定片60 mg/次,2次/d,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仅口服... 目的观察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非索非那定片60 mg/次,2次/d,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仅口服非索非那定片,剂量同治疗组。2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4周和8周时评价疗效,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时,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7.1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15%和48.1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能够显著提高非索非那定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血虚 盐酸非索非那定 止痒胶囊
下载PDF
当归饮子方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31、SP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钱轶雯 郭敏骅 蔡茂庆 《四川中医》 2018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方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介素-31 (IL-31)、P物质(S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2组均给予...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方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介素-31 (IL-31)、P物质(S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2组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基础干预,在此基础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当归饮子方治疗。观察2组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瘙痒程度、皮肤病生活质量,统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L-31、S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EASI、VAS、DLQ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 54%显著高于对照组79. 10%(P <0. 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IL-31、S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当归饮子方能够有效改善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L-31、S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方 血虚 湿疹 白介素-31 P物质
下载PDF
皮肤瘙痒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丽霞 《河南中医》 2002年第3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气血两燔 脾虚卫弱 肝肾亏损 血热生 血虚
下载PDF
祛风养血润燥汤联合针刺拔罐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30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国灿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1期139-141,共3页
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导致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发病率高[1]。风团、红斑是荨麻疹的主要症状,发作时往往伴有剧烈的瘙痒,发作后皮肤不留痕迹,通常会反复发作,难以根治[2]。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且持... 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导致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发病率高[1]。风团、红斑是荨麻疹的主要症状,发作时往往伴有剧烈的瘙痒,发作后皮肤不留痕迹,通常会反复发作,难以根治[2]。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且持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3]。西医药对慢性荨麻疹症状缓解以及病情控制具有一定效果,但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虚 养血润 针刺拔罐 拔罐疗法 慢性荨麻疹
下载PDF
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对中医血虚风燥型患者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温伟伦 吴艳华 孟珍珍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7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评价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对中医血虚风燥型患者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患者10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 目的:评价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对中医血虚风燥型患者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患者10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替利嗪片口服与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治疗1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血虚风燥型患者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较单纯西药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中药汤剂 神经性皮炎 血虚
下载PDF
润肤保湿软膏对血虚风燥证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干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汪海珍 张予晋 杨志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寻润肤保湿软膏对银屑病血虚风燥型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60例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润肤保湿软膏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尿素软膏治疗,4周后依据PASI评分法判定疗效;使用Soft5.5皮肤六参... 目的探寻润肤保湿软膏对银屑病血虚风燥型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60例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润肤保湿软膏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尿素软膏治疗,4周后依据PASI评分法判定疗效;使用Soft5.5皮肤六参数测试仪,对用药前后患者皮损角质层含水量、皮肤中油脂水平及p H值进行测定,通过薄层层析、BIO-RAD Ge1Doc凝胶成像系统、Quantity One软件分析及RT-PCR、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分析治疗前、后皮损神经酰胺(Cer)、水通道蛋白(AQP-3)的含量;比较分析两组间及组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探寻润肤保湿软膏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一定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p H值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p H值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水通道蛋白(AQP-3)、神经酰胺(Cer)的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脂含量、p H值、AQP-3、Cer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肤保湿软膏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有显著调节及修复作用,有可能是通过神经酰胺和水通道蛋白对皮肤屏障功能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虚 润肤保湿软膏 皮肤屏障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108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海潭 《天津药学》 2003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银屑病 皮肤病 疗效 血热 血虚 血瘀
下载PDF
经方辨证对比抗组胺药治疗湿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雷鸣 姚斌 +2 位作者 刘瑞 王雯晶 胡艳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0-49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方辨证对比抗组胺药治疗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经方辨证(试验组)对比抗组胺药(对照组)治疗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改... 目的:系统评价经方辨证对比抗组胺药治疗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经方辨证(试验组)对比抗组胺药(对照组)治疗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共计18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湿热蕴肤型[OR=5.67,95%CI(3.44,9.33),P<0.00001]、脾虚湿蕴型[OR=4.23,95%CI(1.89,9.46),P=0.0004]、血虚风燥型[OR=3.57,95%CI(2.36,5.41),P<0.00001]患者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湿热蕴肤型[OR=0.72,95%CI(0.21,2.41),P=0.59]、脾虚湿蕴型[OR=0.31,95%CI(0.01,13.57),P=0.54]、血虚风燥型[OR=1.08,95%CI(0.18,6.59),P=0.93]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湿热蕴肤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SMD=-1.67,95%CI(-2.04,-1.31),P<0.00001]、白细胞介素6[SMD=-1.53,95%CI(-1.88,-1.17),P<0.00001]、白细胞介素8[SMD=-1.75,95%CI(-2.28,-1.21),P<0.00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4+水平[SMD=1.51,95%CI(-0.37,3.38),P=0.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方辨证治疗湿疹的效果显著优于抗组胺药治疗,且安全性相当;龙胆泻肝汤加减可显著降低湿热蕴肤型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辨证 湿热蕴肤 脾虚湿蕴 血虚 抗组胺药 湿疹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艺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0期146-148,共3页
目的 分析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血透伴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血透伴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瘙痒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瘙痒评分(15.60±2.30)分低于对照组的(24.50±3.50)分,生活质量评分(88.50±4.50)分高于对照组的(70.80±4.5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血透伴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瘙痒症状,提高患者预后,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加减 血虚 皮肤瘙痒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特异性皮炎的辨证论治 被引量:8
18
作者 饶美荣 魏跃钢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327-328,共2页
特异性皮炎多发于儿童,其特征为瘙痒剧烈,反复发作,并常有家族史。中医认为与先天禀赋有关,涉及脾、心脏腑,治疗以清热利湿止痒,清心培土,祛风润燥为主。
关键词 特异性皮炎 心火亢盛 湿热内蕴 脾虚湿盛 血虚 胎热
下载PDF
复方甘草油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珊珊 孙雯雯 +8 位作者 闫英 徐国梅 张晶 韩晓丽 宋雪 聂晶 李慧文 裴聪聪 鲍身涛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7期704-706,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采取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安慰剂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麻油、复方甘草油和0. 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疗程均为2周。在治疗结束第1周、第2周时,分别对3组患者不同部...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采取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安慰剂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麻油、复方甘草油和0. 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疗程均为2周。在治疗结束第1周、第2周时,分别对3组患者不同部位的EASI积分、瘙痒VAS积分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3组患者EASI积分和瘙痒VAS积分在2周后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部位瘙痒VAS评分方面,以躯干部下降最显著。3组均取得一定疗效,治疗组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治疗组躯干部疗效最佳,有效率为84. 8%。结论复方甘草油能够很好地改善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皮损症状,且缓解躯干部瘙痒症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复方甘草油 血虚
下载PDF
160例慢性湿疹患者的舌象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志华 张玉环 +5 位作者 姜智浩 于志峰 赵静 陆程 王学民 陆小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患者舌象特点及其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治慢性湿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湿疹患者16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脾虚湿蕴型80例,血虚风燥型80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舌象采集仪和临床结合...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患者舌象特点及其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治慢性湿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湿疹患者16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脾虚湿蕴型80例,血虚风燥型80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舌象采集仪和临床结合的方法进行舌象的采集分析。[结果]从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这4个方面对采集舌象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患者的舌形、苔色及苔质和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舌色、舌形、苔色及苔质和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证型慢性湿疹患者舌象之间比较显示,舌色、苔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湿疹患者的舌象和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证型之间的舌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舌诊信息的综合运用在慢性湿疹的诊断和中医证候的区分上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为慢性湿疹的诊断和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舌象采集仪 舌象 脾虚湿蕴 血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