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其生命预后 被引量:25
1
作者 毛振邦 王思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4-205,共2页
本文综合分析了15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其生命预后,表明,脑出血破入脑室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与血肿量、中线移位呈正相关;脑出血破入脑室生命预后尤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但与血肿量,中线移位并不呈正相关;血肿侵入脑室系统的范围、血液量... 本文综合分析了15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其生命预后,表明,脑出血破入脑室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与血肿量、中线移位呈正相关;脑出血破入脑室生命预后尤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但与血肿量,中线移位并不呈正相关;血肿侵入脑室系统的范围、血液量及其呈现的物理状态是影响生命预后的决定因素。清除脑室内积血,改善脑脊液循环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破入脑室 血肿消除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孙艳辉 刘浩然 +1 位作者 张淑娜 刘春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39-142,共4页
观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实验组与对比组,实验组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组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结果:... 观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实验组与对比组,实验组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组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结果: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清炎症水平、血肿消除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危急,采取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康复缓慢,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安全性更强,患者康复进程随之改善,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醒脑静注射液 血清炎症水平 血肿消除
下载PDF
93例脑出血立体定向血肿消除分析
3
作者 陈小飞 朵振顺 《中华综合医学》 2002年第10期883-884,共2页
目的:研究血肿消除对脑出血液物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对35例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病人(手术组)及至27例内科保守治疗的脑出血病人(保守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并对手术组15例及保守组12例进行治疗前,治疗后3天,7... 目的:研究血肿消除对脑出血液物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对35例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病人(手术组)及至27例内科保守治疗的脑出血病人(保守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并对手术组15例及保守组12例进行治疗前,治疗后3天,7天,14天不同时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动态观察。结果:(1)手术组及保守组两组脑出血病人治疗前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保守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无明显下降(P<0.05)。而手术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球压积均明显下降(P<0.01);(3)两组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均增高并持续至发病后两周仍高,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液处于浓粘聚凝状态,血肿清除可改善血液物化特性,但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立体定向 血肿消除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伟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1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和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对照组)和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和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对照组)和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57.63%,死亡率为6.78%;对照组优良率为44.07%,死亡率为1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02±0.37)h,术中出血(48.51±5.08)ml,住院时间(10.08±1.65),d,对照组手术时间(2.79±1.08)h,术中出血(187.23±11.87ml,住院时间(21.39±4.68)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恢复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神经功能及ADL能力恢复均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显微术 微创颅内血肿消除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毛洋明 沈洲明 程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8年来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消除术56例(A组),其中发病至手术时间≤8 h有24例,>8 h有32例;行小骨窗开...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8年来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消除术56例(A组),其中发病至手术时间≤8 h有24例,>8 h有32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5例(B组),其中发病至手术时间≤8 h有23例,>8 h有22例;行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34例(C组),其中发病至手术时间≤8 h有21例,>8 h有13例。观察各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脑水肿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ADL分级、脑水肿程度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C组(P<0.05),C组患者脑水肿程度和术中出血量较A组严重(P<0.05);早期执行手术的患者ADL分级、脑水肿程度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晚期执行手术者(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早期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脑出血 大骨瓣开颅血肿消除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5
6
作者 魏玲 王凯杰 +5 位作者 洪军 张晓飞 洪铭岩 刘爱军 王海波 崔建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13-14,共2页
背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以手术为主,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否可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开展了诸多临床研究。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 背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以手术为主,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否可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开展了诸多临床研究。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33%)与对照组(94.00%)相当(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啦量明显减少(P〈0.05),其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2.00%vs6.67%)明显降低(P〈0.05),这说明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血肿的清除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且其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方式 微创颅内血肿消除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微创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建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 穿刺术 开颅血肿消除
下载PDF
开颅血肿消除术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石先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8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究临床将开颅血肿消除术联合安宫牛黄丸应用于重症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并观察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6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消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 探究临床将开颅血肿消除术联合安宫牛黄丸应用于重症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并观察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6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消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临界力、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神经元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化蛋白β(S100β)]、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较对照组的73.3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管临界力(9.60±1.27)kPa低于对照组的(10.38±1.52)kPa,血流速度(97.42±1.39)cm/s、血流量(14.95±4.30)ml/s高于对照组的(86.54±1.60)cm/s、(12.07±4.23)ml/s(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15.26±1.63)ng/ml、S100β(0.96±0.27)μg/L低于对照组的(18.78±2.34)ng/ml、(1.18±0.31)μg/L(P<0.05)。治疗后,观察组mRS评分(2.17±0.15)分低于对照组的(2.91±0.26)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19.56±2.87)分高于对照组的(16.71±3.15)分(P<0.05)。结论 临床将开颅血肿消除术联合安宫牛黄丸应用于重症脑出血治疗中方法可行,其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调节神经元因子,使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血肿消除 安宫牛黄丸 重症脑出血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蒋向东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该院神经外科治疗的急性颅内血肿患者5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均28例。对照组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该院神经外科治疗的急性颅内血肿患者5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均28例。对照组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穿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等级Ⅰ级10例明显大于对照组Ⅰ级5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20±0.31)h、住院时间(8.93±0.23)d明显比对照组手术时间(3.97±1.66)h、住院时间(12.36±1.03)d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例,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9例,32.1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27例,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21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能有效地消除患者颅内血肿,手术方式简单,时间短,费用少,值得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 基层神经外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兵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0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颅内血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目的分析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颅内血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13±0.34)h、住院时间为(8.99±0.35)d,均短于对照组的(3.99±1.78)h、(12.94±1.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27.13±1.54)、(28.12±1.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0.08±1.13)、(30.05±1.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 基层神经外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对比分析细孔钻颅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勇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10期1354-135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细孔钻颅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细孔钻颅(A组)及小骨窗血肿清除术(B组)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8.5±3.9)min,显... 目的对比分析细孔钻颅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细孔钻颅(A组)及小骨窗血肿清除术(B组)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8.5±3.9)min,显著少于B组的(63.4±17.8)min(P<0.05);2组的血肿清除率在拔管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1 d时A组显著优于B组(P<0.05);术后2组患者再出血及颅内感染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显著少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组生活自理能力优秀率为74.29%,显著高于B组的40.00%(P<0.05)。结论细孔钻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细孔钻颅 小骨窗血肿消除术疗效对比
下载PDF
脑镜直视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进军 姜汝明 +2 位作者 辛昌明 徐广明 唐秀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21-23,共3页
介绍一种直视脑手术镜,并提出脑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新方法。经23例应用,证实脑镜可经颅骨钻孔穿刺,采用光导活动式光源,在直视下穿刺并完成吸引、止血、分离等操作。手术创伤小,适应症广泛,疗效显著。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消除 脑镜
下载PDF
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自制透明鞘管辅助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一科 方水桥 徐力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2977-2978,共2页
目的:探究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自制透明鞘管辅助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推广的价值,为疾病的治疗、康复提供依据。方法:经严格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性选取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58例,按照患者的意愿... 目的:探究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自制透明鞘管辅助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推广的价值,为疾病的治疗、康复提供依据。方法:经严格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性选取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58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的方法清除血肿,而观察组采用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自制透明鞘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记录结果并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GOS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自制透明鞘管辅助治疗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额锁孔入路 神经内镜血肿消除 透明鞘管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下载PDF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急性颅内血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景重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颅内血肿治疗中应用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 目的探究急性颅内血肿治疗中应用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等级。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8.59±1.20)d、手术时间(2.31±0.52)h均短于对照组的(12.39±1.53)d、(3.89±1.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内血肿治疗中应用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 急性颅内血肿 神经外科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消除术的护理及体会
15
作者 许平华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血肿消除 护理
下载PDF
跨学科卒中单元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16
作者 何婷 王桂波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5期125-126,共2页
近年来,国内外对急性脑血管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如缺血性脑血管病:提出了迟发性神经元坏死、自由基损伤、细胞内钙超载和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作用等理论,提出的治疗时间窗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对急性脑血管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如缺血性脑血管病:提出了迟发性神经元坏死、自由基损伤、细胞内钙超载和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作用等理论,提出的治疗时间窗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脑出血,应用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微创血肿消除术、亚低温治疗、介入治疗等。然而,循证医学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脑血管疾病医疗的临床思维模式。根据《英国医学杂志》2000年公布的应用循证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 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疾病 跨学科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英国医学杂志》 微创血肿消除 急性脑血管病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任伟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38-39,共2页
探讨微创手术脓肿清除术与脑部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预期效果。方法:挑选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问诊的86例血压高致使脑溢血患者,随意分为脑部手术组和消融手术组,各43例。脑部手术组选用常规的小骨窗开颅手术,消融手术组选用... 探讨微创手术脓肿清除术与脑部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预期效果。方法:挑选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问诊的86例血压高致使脑溢血患者,随意分为脑部手术组和消融手术组,各43例。脑部手术组选用常规的小骨窗开颅手术,消融手术组选用微创手术脓肿清除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平均值脓肿消散時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2组总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手术组脓肿消散時间、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脑部手术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脓肿清除术和脑部手术均是降血压、控制溢血的有效手术方法,但消融手术损害小,可用于一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消除 开颅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功效
下载PDF
48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的麻醉处理
18
作者 曾祥刚 崔道矩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麻醉 开颅血肿消除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与开颅血肿消除术联合治疗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
19
作者 杜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6-19,共4页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与开颅血肿消除术联合治疗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60例患者,以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给予开颅血肿消除术治疗)和观察组(n30,基于对照组实施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与开颅血肿消除术联合治疗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60例患者,以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给予开颅血肿消除术治疗)和观察组(n30,基于对照组实施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中枢特异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可溶性Fas及配体指标、肢体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血清中枢特异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可溶性Fas及配体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通过在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状态下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开颅血肿消除术治疗,患者于接受护理后的症状改善效果更明显,可大大降低血清异常指标水平,患者于接受治疗后因脑出血产生的肢体功能障碍现象也可得到显著改善,另外,可降低手术或其他病症的并发症产生,使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控制性减压 开颅血肿消除 重症脑出血
下载PDF
CT引导立体定向在脑出血中的运用
20
作者 迮明栋 顾征 粱培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8期1188-1189,共2页
关键词 CT引导立体定向 脑出血 开颅血肿消除 立体定向技术 穿刺抽吸 直接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