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重组腺病毒简便快速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兵 黎军 +1 位作者 何国祥 李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02-403,407,F003,共4页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应用PCR技术从质粒PUHD AT2R中克隆出AT2R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胞,抽提经鉴定含有目...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应用PCR技术从质粒PUHD AT2R中克隆出AT2R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胞,抽提经鉴定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acⅠ酶切后用脂质体转染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 AT2R。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进行监测。结果:PCR检测表明重组腺病毒已含有目的基因AT2R,滴度为1.5×1012pfu/ml。结论: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腺病毒比传统的细胞内同源重组法具有成功率高、方法简便、快捷和实验周期短的优点。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血管紧张素2受体基因 同源重组 细菌
下载PDF
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AT2R的构建及其在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
2
作者 左玉梅 王媛 刘建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0-943,共4页
目的体外构建携带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ⅡType 2 Receptor,AT2R)基因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中的表达。方法以pUHD-10.3/AT2R质粒为模板,PCR扩增AT2R... 目的体外构建携带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ⅡType 2 Receptor,AT2R)基因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中的表达。方法以pUHD-10.3/AT2R质粒为模板,PCR扩增AT2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再将其克隆入载体pEGFP-N2,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AT2R。以基因转染技术,将AT2R导入原代VSMCs。倒置荧光显微镜观测转染后VSMCs生长变化及AT2R在其中的表达等情况。图像分析技术检测AT2R在VSMCs中的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AT2R基因的VSMCs表达其编码蛋白。RT-PCR法对AT2R基因修饰的VSMCs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AT2R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AT2R,该真核载体能携带AT2R基因转染并有效表达于VSMCs,其转染效率约40%,RT-PCR及Western blot均可检测到AT2RmRNA及蛋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高表达。结论成功地将克隆到的AT2R基因克隆入pEGFP-N2载体中,并实现了AT2R基因在原代VSMC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2受体基因 克隆 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钙拮抗剂降压效果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李传方 高东升 张绍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多态性与钙拮抗剂降压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为期8周的降压治疗,用PCR结合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基因测序方法检测患者血管紧...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多态性与钙拮抗剂降压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为期8周的降压治疗,用PCR结合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基因测序方法检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多态性。结果:257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女127例,男130例。在女性患者中基因型AA、AG和GG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压幅度及药物疗效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基因型AA和GG在降压幅度及药物疗效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山东地区高血压患者中,A1675G多态性可能不会影响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2受体基因 硝苯地平控释片 多态性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奎星 刘同宝 +2 位作者 徐秋霞 朱鼎良 黄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T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华东地区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AT1基因的启动子区、5′非翻译区、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和3′非翻译区设计引物进行分段扩增,采用直接测序法在20个随机...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T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华东地区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AT1基因的启动子区、5′非翻译区、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和3′非翻译区设计引物进行分段扩增,采用直接测序法在20个随机样本中检测AT1基因的SNP,选择所发现的SNP在213例单纯高血压、17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20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基因分型,以期探讨AT1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结果共检出8个SNP,其中6个在启动子区,1个在编码区,1个在3′非翻译区,分别对SNP6(A-153G)、SNP7(T573C)和SNP8(A1166C)行基因分型,显示位于启动子-153G等位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中的频率是17.8%,在对照组中是11.5%(P<0.05),而T573C和A1166C多态则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启动子-153位A被G替代可能与华东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受体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高血压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合并冠心病 启动子区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尚涛 王雁 +1 位作者 孙宛 孙福兰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多态性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与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1166C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文治勇 李晓东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CHF患者200例(心力衰竭组)及无CHF老年人100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CHF患者200例(心力衰竭组)及无CHF老年人100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ACE基因、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结果心力衰竭组ACE的DD基因型、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AT1R的AC基因型、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194例患者获随访,在随访结束时存活171例,1年生存率为88.14%(171/194);ACE的D等位基因(DD+ID)患者生存率为67.82%(118/174),低于I等位基因(II+ID)患者89.80%(88/98)(P<0.05);AT1R的A等位基因(AA+AC)患者生存率为73.98%(145/194),C等位基因(CC+AC)患者生存率为76.00%(38/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不同ACE基因型、AT1R基因型分布的患者左室射血指数(LEVF)、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ACE 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AT1R的A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明显高于正常人群,ACE D/I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AT1R A1166C的A/C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患者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预后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萍 汪师贞 +3 位作者 赵学信 陈健刚 蒲红伟 王笑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T1R)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了解该基因多态在维吾尔族群体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6例,正常血压者143例,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T1R)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了解该基因多态在维吾尔族群体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6例,正常血压者143例,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时入选样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AT1R基因A1166C多态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A、AC各基因型频率在维吾尔族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3%、27%和74.8%、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3.5%和12.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1R基因A1166C多态可能不是新疆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遗传易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维吾尔族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董昌武 董梅 +3 位作者 邢齐树 黄开泉 周雪梅 陈雪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旺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PCR方法检测AT1R...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旺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PCR方法检测AT1R基因多态性。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T1R基因AC+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医各证型中,AT1R基因AC+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在阴阳两虚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证型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阴阳两虚型可能与AT1R基因AC+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多态性 中医辨证
原文传递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国莉 赵耘 +1 位作者 王山米 魏丽惠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3-36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ngiotensinⅡ type 1receptor,AT 1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PIH)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检测90例妊高征患者和 90例正常...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ngiotensinⅡ type 1receptor,AT 1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PIH)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检测90例妊高征患者和 90例正常妊娠妇女的AT 1R基因型 ;同时以放免法测定其外周血的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AngⅡ )水平。结果 两组均存在A116 6C、C5 73T的基因多态性 ,而在 87、186、10 82和 15 17核苷酸位点均未发现基因多态性。其中妊高征组C 116 6等位基因、AC/C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5 73位点T等位基因、TT基因型的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Ang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T 1RA1166→C变异基因是妊高征发生的独立相关变量。结论 AT 1RA1166位点变异 (A→C)与妊高征的发生相关 ,可作为妊高征发病易感性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患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Ang RA 限制性酶切 位点 R基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青芳 俞敏 +1 位作者 王立新 陈雅萍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9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以及多种危险因素与EH的关系。方法选取125例健康者(对照组)和148例EH患者(EH组)作为研究对象作问卷...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以及多种危险因素与EH的关系。方法选取125例健康者(对照组)和148例EH患者(EH组)作为研究对象作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和血液生化项目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ACE基因的I/D多态性;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方法检测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并用Logistic回归筛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EH组和对照组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不显著。EH组的AC基因型频率23.0%,C等位基因频率1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8%和6.4%。EH组ACE基因DD型+AT1R基因AC型联合基因型频率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EH的危险因素主要有BMI、EH家族史和DD+AC联合基因型。结论ACE基因D等位基因可能与EH发病无关联;AT1R基因Al166C多态性可能是EH的重要遗传因素;DD+AC联合基因型对EH的发病有显著的联合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赛凤 程蔚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期192-194,共3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肾素基因 血管紧张素基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 血管紧张素受体基因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
12
作者 孙红霞 李咏梅 艾金霞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5年第4期3-4,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ACE基因多态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的Ⅰ受体基因 血管紧张素 相关性 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
13
作者 梁燕 平芬 +2 位作者 苏力 韩书芝 牛占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其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电泳分型方法对OSAHS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AT1R基因A1166/C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其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电泳分型方法对OSAHS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AT1R基因A1166/C位点的多态性进行观察,并结合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群及OSAHS患者的AT1R基因AA、AC、CC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8.2%、10.3%、1.5%和72.3%、26.3%、1.4%,两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OSAHS患者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62%、38%和80%、20%差异显著(P<0.05)。AC及CC基因型的OSAH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与AA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的发病与AT1R基因A/C多态性相关联,基因型AC和等位基因C可能是OSAHS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瘦素、白介素6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晓敏 牛旭东 +8 位作者 张宁 霍正浩 赵巍 张静 李仁达 于丽萍 周海燕 张丽 杨泽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瘦素(LEP)、白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 PCR-RFLP法检测105例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DM-O组)、22例不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DM-N组)及224例健康人(NC组)...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瘦素(LEP)、白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 PCR-RFLP法检测105例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DM-O组)、22例不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DM-N组)及224例健康人(NC组)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并测定相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DM-O组AG+GG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NC组;(2)DM-O组、DM-N组携A等位基因患者LEP显著高于携G患者。结论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伴有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LEP抵抗可能是未发生AGTR1基因A10208G位点A→G突变的2型糖尿病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糖尿病 2 瘦素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15
作者 王晖 黄峻 +3 位作者 杨志健 马根山 朱铁兵 王连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的A1166C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7例接受冠脉造影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二维超声测定其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A1166C多态性检测,分析造影...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的A1166C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7例接受冠脉造影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二维超声测定其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A1166C多态性检测,分析造影和临床资料,判定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心室重构与AT1RA1166C多态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中未发现CC基因型。在AT1R基因AA和AC两组基因型患者中,其冠状血管病变程度及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等因素无差异,具有可比性。与心室重构相关的心室射血分数在AA和AC基因型分别为(59.46±9.34)%和(61.00±8.61)%;左室舒张末内径分别为(52.93±5.23)mm和(51.00±3.30)mm;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的A1166C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不全及心室重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心肌梗死 基因多态性 心室重构
下载PDF
α-内收蛋白基因联合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包立宏 杜彦李 +2 位作者 李雨 李陈飚 于慧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77-79,共3页
探讨分析α-内收蛋白基因联合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课题纳入2019年09月至2020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对照组人群为同期我院体... 探讨分析α-内收蛋白基因联合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课题纳入2019年09月至2020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对照组人群为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人群40人,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人,性别、年龄、民族等与病例组患者相匹配,所有对照组人员均排除脑血管疾病、癌症、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有医务人员对其进记录,并采用分析校正法,判断其是否具有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基因联合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脑出血的发生机制。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高血压脑出血组、非高血压脑出血组以及正常人群组的ACE基因型中I/D等位基因频率经对比分析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基因型频率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高血压脑出血组、非高血压脑出血组以及正常人群组的ADD基因型中G/T等位基因频率经对比分析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基因型频率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D基因型与ACE基因型与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均可能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后续研究时可作为参考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α-内收蛋白基因 血管紧张素-2受体基因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与血管相关代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静 赵巍 杨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311-313,共3页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是人类编码AT1受体的基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3个关键基因之一,因为该基因与一些代谢性疾病相关,本文就近年来AGTR1基因与血管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现况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血管相关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
18
作者 于建青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72例,将其作为观察Ⅱ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68例患者作为观察Ⅰ组,随机选取来...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72例,将其作为观察Ⅱ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68例患者作为观察Ⅰ组,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21例作为对照组。3组参与者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管紧张素Ⅱ-I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参与者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A和AC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遗传因素,但A等位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存在相关性,而C等位基因可能直接作用于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脑梗死
下载PDF
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地区2型糖尿病与健康人的相关性
19
作者 谢晓敏 李玲 +8 位作者 李仁达 于丽萍 周海燕 张丽 曾斌 赵巍 张静 霍正浩 杨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0期10124-10127,共4页
目的: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可能存在着共同的遗传基础,AT1基因可能是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共同的候选基因,人类编码AT1受体基因是AGTR1基因。分析2型糖尿病与健康者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 目的: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可能存在着共同的遗传基础,AT1基因可能是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共同的候选基因,人类编码AT1受体基因是AGTR1基因。分析2型糖尿病与健康者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03/2007-03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68例,女59例,平均(54.86+11.05)岁,伴有腹型肥胖的2型精尿病患者105例,不伴有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实验,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健康对照组人群来自宁夏地区的健康志愿者224名,男117名,女107名,平均(56.68+11.39)岁。所有对象均无血缘关系,且两组人群在性别和年龄上均匹配,各项参数之间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105例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22例不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224例健康对照者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并测定相应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51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腹型肥胖糖尿病组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x^2=10.85,P<0.01;等位基因:x^2=5.57,P<0.05)。②腹型肥胖糖尿病组携G等位基因患者Homa-IR、Homa-β明显高于非腹型肥胖糖尿病组携G等位基因患者(P<0.05)。结论:①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尤其是伴有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②AGTR1基因A10208G位点A→G的突变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2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北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20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7-527,共1页
该文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北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对249例EH患者进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测定。结果:(1)检出CC基因型1例(0.49/6),AC基因型26例(10.4%),AA基因型222例(8... 该文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北京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对249例EH患者进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测定。结果:(1)检出CC基因型1例(0.49/6),AC基因型26例(10.4%),AA基因型222例(89.29,5);A等位基因频率为94.3;C等位基因为5.79/6。与林从容等的研究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受体基因 A1166C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北京地区 等位基因频率 AC基因 AT1R基因 AA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