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雾病的遗传学和病理生理学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道宾 张皆德 +2 位作者 吕芳 秦超 韦维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或)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颅底小血管代偿增生形成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推测,MMD可能为多基因...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或)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颅底小血管代偿增生形成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推测,MMD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炎症、免疫反应、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内皮祖细胞改变以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与MMD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文章对MMD的遗传学和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疾病遗传易感性 血管生成蛋白质 内皮细胞 炎症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相关生长因子及凋亡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铭 郭志辉 +5 位作者 谢义德 周亚宽 陈小松 江成鸿 詹明坤 王立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病灶内相关生长因子及凋亡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年龄≤3个月、血管瘤病灶位于肢体或隐蔽部位、家属要求手术治疗但具备单独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条件、排除用药禁忌...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病灶内相关生长因子及凋亡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年龄≤3个月、血管瘤病灶位于肢体或隐蔽部位、家属要求手术治疗但具备单独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条件、排除用药禁忌证、先前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39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夹取血管瘤体组织活检,然后口服普萘洛尔(每次1mg/kg,每12h服药一次)8周,继而手术切除瘤体。通过HE染色观察用药前后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用药前后病灶组织内ADRB1、ADRB2、ERK、Akt、NF-κB、VEGFA、Cyclin D1、Cyclin E1、Ki-67、Bax、Bcl-2、caspase-8、Fas、Fas L、caspase-9、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分别用CD34、Ki-67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检测用药前后病灶内新生血管密度(MVD)、细胞增殖情况(Ki-67阳性率)以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口服普萘洛尔后血管瘤病灶内ADRB1、ADRB2、ERK、Akt、NF-κB、VEGFA、Cyclin D1、Cyclin E1、Ki-67、Bcl-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Fas、Fas L、caspase-8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病灶内MVD、Ki-67阳性率明显下降(P<0.01),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普萘洛尔可通过调节MAPKs和PI3K-Akt通路抑制血管瘤增殖,促进内源性凋亡,但对外源性凋亡途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血管 血管生成蛋白质 凋亡诱导因子
下载PDF
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通过ERK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生成 被引量:6
3
作者 曹玉净 吕秋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对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EGFL7过表达载体,转染人细胞。应用即时定量PCR法检测EGFL7mRNA表达水平及Westernblot检测EGFL7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对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EGFL7过表达载体,转染人细胞。应用即时定量PCR法检测EGFL7mRNA表达水平及Westernblot检测EGFL7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划痕实验法、Matrigel法观察EGFL7对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生成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内皮细胞转染EGFL7过表达载体和空载体0、10、30和60min后,p-AKT、AKT、p-ERK和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GFL7过表达组可以显著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血管生成;EGFL7可以激活ERK信号通路,但对AKT信号通路几乎无影响;抑制ERK信号通路后,EGFL7对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均显著下降。结论EGFL7通过ERK信号通路影响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蛋白质 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迁移分析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组织中Angptl4与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彭雷 林英英 +3 位作者 汪伟 姚琪 李贵森 张萍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8-96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组织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与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MCD)组11例、膜性肾病(MN)组1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9例,收集患者肾组织...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组织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与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MCD)组11例、膜性肾病(MN)组1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9例,收集患者肾组织进行Angptl4及足细胞损伤标志物desmin免疫荧光染色,计算荧光强度。将Angptl4分别与足细胞标志物synaptopodin、系膜细胞标志物CD90、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及基底膜标志物laminin进行双染以观察Angptl4与各类细胞的重合度。收集患者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及血清肌酐等资料,对Angptl4表达与desmin免疫荧光染色定量、24 h蛋白尿定量、血脂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性别、年龄、血清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sPGN组相比,MCD及MN组肾小球Angptl4表达增加(P<0.05),增加的Angptl4与足细胞重合度最高。肾小球中Angptl4表达与desmin表达及24 h尿蛋白定量相关(P<0.01),与血清三酰甘油及血清总胆固醇不相关(P>0.05)。结论在原发性MCD及MN患者中,肾小球Angptl4表达增加且与足细胞损伤和蛋白尿相关,与血脂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蛋白质 肾病综合征 肾病 脂性 肾小球肾炎 膜性 足细胞 蛋白尿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下载PDF
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宇潇 倪成铭 +9 位作者 张金梦 孙瑞凤 陈婷 张治宣 宫海凤 杨薇 赵涵 蔡维维 邱丽颖 冯磊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7年第2期97-101,共5页
血管生成拟态(VM)是指不依赖内皮细胞的,由侵袭性肿瘤细胞构成的功能性血管样结构。乳腺癌中,VM参与了肿瘤的血液供应、转移和耐药等过程,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笔者主要论述了血管性信号通路、上皮-间质转化(EMT)及HER-2、钠氢交换子调... 血管生成拟态(VM)是指不依赖内皮细胞的,由侵袭性肿瘤细胞构成的功能性血管样结构。乳腺癌中,VM参与了肿瘤的血液供应、转移和耐药等过程,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笔者主要论述了血管性信号通路、上皮-间质转化(EMT)及HER-2、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NHERF1)、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等关键蛋白在乳腺癌VM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诊疗策略的优化及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 病理性 乳腺肿瘤 血管生成蛋白质
原文传递
脑缺血后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健 曾进胜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50,共5页
血管生成是脑缺血后自身修复和重塑的重要机制,在促进脑缺血后局部血液循环、保护神经元、改善神经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生成素、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型激肽释放酶、抗血管生成蛋白等多种分子和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 血管生成是脑缺血后自身修复和重塑的重要机制,在促进脑缺血后局部血液循环、保护神经元、改善神经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生成素、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型激肽释放酶、抗血管生成蛋白等多种分子和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该过程的调控。文章综述了这些分子和信号转导通路在脑缺血后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新生血管 生理性 细胞分化 细胞运动 血管生成蛋白质 内皮细胞 卒中
原文传递
循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在糖脂代谢方面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申晓平 魏依兰 +1 位作者 窦志杰 张晓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0-1222,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疾病。既往大量研究均表明,糖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8作为一种最近发现的激素,它与脂质代谢,2型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抵...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疾病。既往大量研究均表明,糖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8作为一种最近发现的激素,它与脂质代谢,2型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近期的研究也表明,血清ANGPTL8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呈正相关[1-2]。并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进一步深入研究证明循环ANGPTL8能够对动脉粥样硬化未来发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ANGPTL8有望成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血清ANGPTL8含量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将这一新的糖脂代谢调控因子ANGPTL8,在糖脂代谢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的机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生成蛋白质 葡萄糖代谢障碍 脂代谢障碍
下载PDF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人胃癌血管生成表型及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翡 罗金红 +3 位作者 李琦 李宁 杨丽娟 王理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Ⅲ(nitric oxide synthaseⅢ,NOSⅢ)与血管生成表型、转录因子Sp1表达的关系,以及它对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个胃癌病例组织样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NOSⅢ、Sp1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表达...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Ⅲ(nitric oxide synthaseⅢ,NOSⅢ)与血管生成表型、转录因子Sp1表达的关系,以及它对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个胃癌病例组织样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NOSⅢ、Sp1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表达水平。结果:在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中,NOSⅢ的表达远远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在原发肿瘤中,NOSⅢ表达与Sp1(P=0.001)表达及MVD(P=0.001)的状态高度相关。与Sp1表达阴性的患者相比,Sp1表达强阳性的患者高度表达NOSⅢ和MVD。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OSⅢ、Sp1及MVD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NOSⅢ、Sp1高表达以及分期较晚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NOSⅢ在胃癌的血管生成及浸润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Ⅲ型 血管生成蛋白质 胃肿瘤 预后
下载PDF
血管生成因子AGGF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方瑜洁 张明丽 《胃肠病学》 2018年第6期347-350,共4页
背景: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AGGF1是一个新发现的血管生成因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目的:探讨AGGF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8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的... 背景: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AGGF1是一个新发现的血管生成因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目的:探讨AGGF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8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以免疫组化法检测AGGF1表达。分析癌组织AGGF1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以Cox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结肠癌组织AGGF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7.5%对32.5%,P<0.05),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淋巴管浸润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AGGF1阴性表达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AGGF1阳性表达患者(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AGGF1与结肠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OR=2.09,95%CI:1.67~4.45,P=0.011;OR=1.98,95%CI:1.72~4.59,P=0.000)。结论:结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AGGF1表达显著升高,并与肿瘤转移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是一个潜在的预后指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蛋白质 AGGF1 结肠肿瘤 预后
下载PDF
血管生成拟态与恶性黑素瘤生物学行为
10
作者 贺立娟 蔡丽敏 王永晨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血管生成拟态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恶性肿瘤血供方式,由肿瘤细胞自身发生基因逆转,通过重塑、变形及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形成管道系统,为恶性肿瘤如恶性黑素瘤供应血液及营养。恶性黑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调节机制十分复杂且不... 血管生成拟态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恶性肿瘤血供方式,由肿瘤细胞自身发生基因逆转,通过重塑、变形及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形成管道系统,为恶性肿瘤如恶性黑素瘤供应血液及营养。恶性黑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调节机制十分复杂且不完全清楚,其调节相关因子,如: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层粘连蛋白-5γ2、磷酸肌醇3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通过其各自的调节途径参与恶性黑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且多数调节相关因子对恶性黑素瘤的生物学行为起促进作用,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血管生成蛋白质 调节蛋白质
原文传递
DNA结合抑制因子-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11
作者 黄玉秀 郑秀 +1 位作者 刘林芳 吴桂珠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DNA结合抑制因子-1(inhibitors of DNA binding-1,Id-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以及与肿瘤血管生成、临床病理因素、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 目的探讨DNA结合抑制因子-1(inhibitors of DNA binding-1,Id-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以及与肿瘤血管生成、临床病理因素、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d-1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d-1阳性表达的图像分析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0.1260±0.0335与0.0723±0.0318及0.0910±0.0162比较,P<0.05);Id-1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浸润肌层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Id-1高表达者CD105-MVD高于Id-1低表达者,且Id-1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Id-1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但2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1子宫内膜腺癌中存在着过表达,并且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促进血管生成可能是Id-1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的一个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血管生成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静 陈晓岚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8年第1期172-174,F0003,共4页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Angptl4)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家族中重要一员,与葡萄糖、脂类代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生成及细胞分化等密切相关.肾病综合征以蛋白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外周血中Angptl4是连接这两大临床表现...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Angptl4)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家族中重要一员,与葡萄糖、脂类代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生成及细胞分化等密切相关.肾病综合征以蛋白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外周血中Angptl4是连接这两大临床表现的关键分子,足细胞Angptl4在MCD、MN的蛋白尿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Angptl4也与足细胞损伤相关的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有望成为这类足细胞病的特异性标志蛋白.An-gptl4参与肾脏疾病尤其是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为足细胞损伤相关的肾脏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血管生成蛋白质 肾病综合征
原文传递
QRS波群时限联合血清angptl2、angptl7、sST2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美燕 黄恒贵 袁仕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QRS波群时限联合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2、angptl7、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AHF患者104例为病例组,记录其基线资料,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Ⅱ...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QRS波群时限联合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2、angptl7、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AHF患者104例为病例组,记录其基线资料,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本院同期9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心电图机测量QRS波群时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ngptl2、angptl7、sST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RS波群时限联合血清angptl2、angptl7、sST2水平对A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QRS波群时限及血清angptl2、angptl7、sST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QRS波群时限及血清angptl2、angptl7、sST2水平依次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NYHA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波群时限及血清angptl2、angptl7、sST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QRS波群时限,血清angptl2、angptl7、sST2及联合预测AHF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73、0.767、0.833、0.743、0.907。高NYHA分级和高sST2是AH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HF患者QRS波群时限,血清angptl2、angptl7、sST2水平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NYHA分级、sST2是A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性病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质 预后 QRS波群时限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下载PDF
血清ANGPTL2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秦雯 陈泰文 +2 位作者 郑海平 杨建宇 朱小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4-260,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临床起病隐匿,患者确诊时大多数已属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因此,寻找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胰腺癌诊...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临床起病隐匿,患者确诊时大多数已属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因此,寻找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125例胰腺癌患者和6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NGPTL2水平;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胰腺癌患者血清ANGPTL2水平高低与临床病理参数、CA19-9水平的关系以及胰腺癌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2、血清CA19-9以及两者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平均ANGPTL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6.52 ng/mL vs.3.78 ng/mL,P<0.05);胰腺癌患者血清ANGPTL2水平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远处转移无关(均P>0.05);血清ANGPTL2水平与CA19-9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72,P<0.001);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P=0.016)和ANGPTL2(P=0.014)是引起胰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NGPTL2、CA19-9及两者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AUC分别为0.939、0.953、0.966,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4%与95.7%、84.8%与91.9%、98.5%与96.4%。结论:胰腺癌患者血清ANGPTL2水平升高,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ANGPTL2与CA19-9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质 血清学试验 生物标记 肿瘤
原文传递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育红 邵春林 张江虹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03-408,共6页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s)是一类与血管生成素结构相似的分泌型糖蛋白,其在实体肿瘤的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局部乏氧是肿瘤微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其介导多个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肿瘤的进展以及治疗...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s)是一类与血管生成素结构相似的分泌型糖蛋白,其在实体肿瘤的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局部乏氧是肿瘤微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其介导多个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肿瘤的进展以及治疗效果。ANGPTLs家族中的部分蛋白可作为乏氧诱导因子1的下游靶基因,调节肿瘤的生理功能。因此,阐明ANGPTLs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对提高肿瘤治愈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概述了ANGPTLs家族的生物学特征、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肿瘤乏氧微环境中可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质 肿瘤发生 肿瘤发展 乏氧微环境
原文传递
治疗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新药:evinacumab
16
作者 高清 刘建立 王作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3,共4页
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是一种罕见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异常高的遗传性疾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新靶点,evinacumab(Evi)是ANGPTL3抑制剂。Evi于2021年2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 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是一种罕见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异常高的遗传性疾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新靶点,evinacumab(Evi)是ANGPTL3抑制剂。Evi于2021年2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作为其他降低LDL-C疗法的辅助药物,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成人和儿童患者。目前临床研究表明,Evi能有效降低HoFH患者的LDL-C水平,常见不良反应是鼻咽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inacumab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质 胆固醇 LD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