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分化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组织微阵列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郝希山 孙保存 +1 位作者 张诗武 赵秀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 探讨在双向分化肿瘤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并模拟产生血管样通道而达到自身血液供应的方式 ,即血管生成拟态 (VM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PAS双重染色技术研究双向分化肿瘤内血管的生成模式 ,收集双向分化肿瘤恶性黑色素... 目的 探讨在双向分化肿瘤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并模拟产生血管样通道而达到自身血液供应的方式 ,即血管生成拟态 (VM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PAS双重染色技术研究双向分化肿瘤内血管的生成模式 ,收集双向分化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高度恶性 30例、低度恶性 30例 ) ,滑膜肉瘤 (高度恶性 2 3例、低度恶性 13例 ) ,间皮肉瘤 (2 6例 ) ,上皮样肉瘤 (4例 )及具有双向分化倾向的腺泡型横纹肌肉瘤 (高度恶性 16例、低度恶性 16例 )共 15 8例 ,制作成组织芯片 ,进行CD31和PAS双重染色 ,通过网格计数法比较这些肿瘤中CD31和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 ,以其差异研究血管生成拟态。并且比较高度恶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差异。结果 双向分化肿瘤中CD31和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同时观察到细胞异型性小的双向分化肿瘤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例数明显少于瘤细胞异型性大的双向分化肿瘤形成血管生成拟态例数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在明显具有血管生成拟态的点阵中见PAS阳性的血管样图案内无内皮细胞衬覆但有红细胞存在 ,并可见双向分化肿瘤的瘤细胞可表达CD31抗原和PAS阳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 肿瘤血管组织 双向分化肿瘤 血管生成拟态 血液供应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肝细胞肝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赵秀兰 杜静 +3 位作者 张诗武 刘易欣 王欣 孙保存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并进一步阐述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9例手术切除并死于HCC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与CD31双重染色以及CD105、CD31、Hepatocyte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并进一步阐述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9例手术切除并死于HCC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与CD31双重染色以及CD105、CD31、Hepatocyt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CC中是否存在VM。结果 12.12%(12/99)的患者HCC具有VM。Edmondson分级Ⅰ~Ⅱ级HCC中VM阳性率(2.5%)低于Ⅲ~Ⅳ级HCC中VM阳性率(18.64%)(x2=4.416,P<0.05);VM组的国际癌症病期分期与无VM组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VM组更易于发生远处转移(x2=-8.87 3,P<0.01)。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显示VM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VM阴性组(P<0.01)。结论 HCC中存在VM,恶性度越高HCC形成拟态的能力越强。具有VM的HCC易发生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血管生成拟态
原文传递
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朱芳 李振宇 +2 位作者 任精华 伍钢 彭纲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了解VEGF与肿瘤形成血管生成拟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三维细胞培养模型中观察细胞株LO2、HepG2、SMMC-7721和A549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能力;RT-PCR半定量检测以上4种细胞株中VEGF表达情况。结果:在三维细胞培养模型中,HepG2... 目的:了解VEGF与肿瘤形成血管生成拟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三维细胞培养模型中观察细胞株LO2、HepG2、SMMC-7721和A549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能力;RT-PCR半定量检测以上4种细胞株中VEGF表达情况。结果:在三维细胞培养模型中,HepG2和A549细胞可以出现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而LO2和SMMC-7721细胞不能出现血管生成拟态现象;RT-PCR结果显示,LO2、HepG2、SMMC-7721和A549细胞中VEGF165/GAPDH分别为0.212±0.011、0.208±0.013、0.117±0.009、0.214±0.012;VEGF121/GAPDH分别为0.186±0.018、0.192±0.014、0.050±0.010、0.196±0.017。LO2、HepG2和A549细胞中VEGF165、VEGF121表达明显较SMMC-7721细胞高(P<0.05)。结论:VEGF低表达的细胞株不出现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EGF高表达的细胞株不一定出现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而有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细胞株VEGF表达高,说明VEGF与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有一定关系,只有VEGF表达高的细胞才有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潜能,但是,其不一定为独立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肿瘤 血管生成拟态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肺癌细胞血管拟态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35
4
作者 汪丛丛 庄静 +5 位作者 冯福彬 魏峻玉 孙月 吕庆亮 韩海娥 孙长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肺癌细胞A549血管拟态生成及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株,0、2.5、5、10、20和40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24h,应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肺癌细胞A549血管拟态生成及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株,0、2.5、5、10、20和40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24h,应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形成血管拟态能力,RT-PCR法检测细胞内β-cateni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选取Wnt/β-catenin特异性抑制剂XAV939,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姜黄素组和XAV939组血管生成基因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对肺癌A549细胞株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约为17.5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含药组血管拟态形成数目减少,呈剂量依赖性;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V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47;与XAV939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肺癌细胞的血管拟态形成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实现的,这将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肺癌 血管生成拟态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CD82/KAI1和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被引量:33
5
作者 武世伍 承泽农 +2 位作者 俞岚 宋文庆 陶仪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918-925,共8页
背景与目的新近研究显示血管生成拟态存在于多种高侵袭性肿瘤中,并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特性有关,在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肿瘤中有多种基因表达异常。本研究旨在寻找能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浸润、转移及... 背景与目的新近研究显示血管生成拟态存在于多种高侵袭性肿瘤中,并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特性有关,在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肿瘤中有多种基因表达异常。本研究旨在寻找能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浸润、转移及术后生存率的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法和特殊组织化学法检测160例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CD82/KAI1的表达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情况。结果在正常肺组织中HIF-1α、CD82/KAI1的表达率和VM分别为0、95.0%和0,在NSCLC组织中分别为48.8%、37.5%和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术后生存期有关(P<0.01);CD82/KAI1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以及VM呈负相关,HIF-1α的表达水平与VM呈正相关(P<0.05);CD82/KAI1、HIF-1α的表达以及VM均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有关联性(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HIF-1α的过表达和VM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阳性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而CD82/KAI1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MVD≥22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MVD<22的的生存率(P<0.01)。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CD82/KAI1、HIF-1α的表达以及VM是影响NSCL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 CD82/KAI1、HIF-1α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VM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均有关,CD82/KAI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D82/KAI1 HIF-1Α 血管生成拟态 预后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体外通过抑制Wnt/β联蛋白通路阻止胃癌SGC7901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烨婷 唐有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8-523,共6页
目的:探索人参皂苷Rg3体外对胃癌SGC7901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g3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SGC7901细胞分为BML-284组、XAV-939组、Rg3组、Rg3+BML-284组和空白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 目的:探索人参皂苷Rg3体外对胃癌SGC7901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g3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SGC7901细胞分为BML-284组、XAV-939组、Rg3组、Rg3+BML-284组和空白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成管实验观察细胞管样结构的形成,ELISA检测细胞MMP-9和MMP2分泌变化,qPCR检测细胞中GSK-3β、Wnt2B m RNA表达水平,WB检测细胞中β联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β联蛋白进入细胞核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3可以时间-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与空白组相比,40 mg/L Rg3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侵袭和迁移(均P<0.05)、VM的形成(P<0.05),同时细胞中GSK-3β、Wnt2B mRNA和β联蛋白的表达及其进核行为均受到显著抑制(均P<0.05);Rg3+BML-284组细胞的侵袭、迁移以及VM的形成情况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Rg3通过抑制SGC7901细胞中Wnt/β联蛋白通路激活从而抑制细胞的侵袭、迁移以及VM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胃癌 SGC790细胞 血管生成拟态 Wnt/β联蛋白通路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三维细胞培养及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静 黄江生 +3 位作者 杨爱军 王晨昱 刘伟 李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存在于恶性肿瘤中的血液供应方式。拟态血管由肿瘤细胞围成,无内皮细胞衬覆的管道样结构,其间有血液通过。目前对拟态血管的研究多局限在高侵袭性、双向分化的恶性肿... 背景与目的: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存在于恶性肿瘤中的血液供应方式。拟态血管由肿瘤细胞围成,无内皮细胞衬覆的管道样结构,其间有血液通过。目前对拟态血管的研究多局限在高侵袭性、双向分化的恶性肿瘤,对上皮来源的肿瘤很少涉及。本研究通过细胞三维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并探讨其形成过程及结构特点。方法:建立肝癌细胞株HepG2的三维培养模型,并收集15例肝癌石蜡包埋样本进行过碘酸雪夫氏(PAS)及CD31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以及PAS与Ferritin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观察肝细胞肝癌中的血管生成拟态。结果:肝癌细胞三维培养两天时伸出细长突起,培养7天时彼此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网络样、环状结构。15例肝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血管内皮CD31染色均为阳性,肝癌细胞Ferritin染色均为阳性。其中7例免疫组织化学与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可见CD31阴性Ferritin阳性的肝癌细胞围成管道样结构,一层PAS阳性物质将肿瘤细胞同管腔分隔,肿瘤细胞构成的管腔中可见红细胞存在。并观察到分化良好的肝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少于分化差的肝癌,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肝癌细胞逐渐出现CD31着色阳性倾向。结论:肝癌细胞具有进行自身变形并与胶原蛋白相互作用,形成血管样通道的能力。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管生成拟态结构获得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HEPG2细胞 血管生成拟态 三维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化学
下载PDF
鳖甲煎丸通过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血管形成拟态的生成 被引量:22
8
作者 安海燕 林俊豪 +6 位作者 孙海涛 许梨梨 苏嘉琪 何春雨 曾嘉敏 梁佩湘 贺松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7-1001,共5页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作用及其对RhoA/ROCK通路信号分子和VE-cadherin、PI3K表达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抑制肝细胞肝癌(HCC)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鳖甲煎丸高(H)、中(M...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作用及其对RhoA/ROCK通路信号分子和VE-cadherin、PI3K表达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抑制肝细胞肝癌(HCC)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鳖甲煎丸高(H)、中(M)、低剂量(L)及生理盐水(N)灌胃,4 d后采血,制备药物血清。肝癌HepG2细胞体外Matrigel三维培养,药物血清及RhoA/ROCK抑制剂Y-27632(P)干预24 h后,应用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检测各组VM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细胞RhoA和ROCK1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VE-cadherin、PI3K的含量。结果鳖甲煎丸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VM的生成,且VM管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Y-27632完全抑制了HepG2细胞VM的生成(P<0.01);同时,鳖甲煎丸和Y-27632都能够抑制HepG2细胞中RhoA、ROCK1的表达(P<0.05),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VEcadherin、PI3K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鳖甲煎丸可抑制肝癌细胞VM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三维培养的Hep G2细胞中RhoA/ROCK通路信号分子及VE-cadherin、PI3K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拟态 肝癌细胞 鳖甲煎丸 Rho/ROCK PI3K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和HIF-1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韩义明 王静 +1 位作者 王国平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4例人肺癌石蜡包埋样本,进行PAS及CD34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检测肺癌中是否存在VM;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4例人肺癌石蜡包埋样本,进行PAS及CD34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检测肺癌中是否存在VM;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肺癌中VM和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7.50%(24/64)、57.81%(37/6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0/15)(P<0.05)。VM在低分化肺癌组(56.67%)高于高-中分化肺癌组(20.59%),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也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VM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5,P<0.05)。结论肺癌中存在VM,HIF-1α高表达可能促进VM。VM与HIF-1α高表达可能是肺癌浸润、转移重要生物学标志。VM与HIF-1α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生成拟态 低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卵巢癌超声造影与血管生成拟态和MVD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小琪 刘慧 向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92-1796,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裸鼠卵巢癌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M)密度、微血管密度(MVD)及其CEUS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建立生长21天组、28天组裸鼠移植瘤模型,每组10只,对两组移植瘤模型行CEUS检查,分析各组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应用CD31...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裸鼠卵巢癌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M)密度、微血管密度(MVD)及其CEUS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建立生长21天组、28天组裸鼠移植瘤模型,每组10只,对两组移植瘤模型行CEUS检查,分析各组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应用CD31及PAS双重染色检测卵巢癌中VM表达及MVD。对两个时期移植瘤造影的峰值强度(PI)与相应的VM密度及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功制备移植瘤模型。CEUS显示,21天组、28天组的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持续时间(T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检测显示,21天组、28天组VM密度、M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1天组PI与VM密度、MVD均呈正相关(r=0.657、0.652,P均<0.05);28天组PI与VM密度无相关性(P>0.05),PI与MVD呈正相关(r=0.687,P=0.03)。结论不同时期卵巢癌CEUS与VM密度或MVD密切相关,对卵巢癌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血管生成拟态 血管密度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中血管生成拟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郄硕 张诗武 +3 位作者 张丹芳 郭华 张利华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4例GIST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CD31/PAS双重染色结合CD117、CD31免疫组化染色证实VM存在,分析VM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84例GIST中21例具有VM;核分裂数≥...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4例GIST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CD31/PAS双重染色结合CD117、CD31免疫组化染色证实VM存在,分析VM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84例GIST中21例具有VM;核分裂数≥5个/50HPF组和<5个/50HPF组和有无肝转移组间VM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8)。极低危/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三组VM阳性率分别为5.9%,12.5%,39.5%,三组之间V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2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有VM组和无VM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有VM、肿瘤大小≥10cm和出血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0,0.005,0.032)。结论:GIST中存在VM,VM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有VM的患者易发生肝转移,预后比无VM的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血管生成拟态 预后
下载PDF
卵巢上皮癌中血管生成拟态和E-钙黏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2
作者 俞岚 武世伍 +2 位作者 宋文庆 周蕾 承泽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20-2125,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在人卵巢上皮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80例EOC标本和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和组织化学法...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在人卵巢上皮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80例EOC标本和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和组织化学法检测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M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在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M和E-ca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0%和48.7%、75.0%,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VM及E-cad的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级、腹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PTNM分期有关(P<0.05);VM与E-cad在EO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78,P<0.01)。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腹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VM和E-cad的表达是影响EO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VM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3%和88.2%,E-cad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1.8%和9.8%,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具有VM的EOC组织分化低,患者临床预后差;VM与E-cad的表达水平与EOC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管生成拟态 E-钙黏蛋白 预后
下载PDF
肿瘤细胞主导的血管生成拟态与肿瘤侵袭转移 被引量:17
13
作者 饶慕圣 曹胜华 +2 位作者 徐兴东 王刚 王学成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1期60-63,共4页
实体肿瘤的生长依赖于从现有血管中产生新血管,即肿瘤血管新生。恶性肿瘤在侵袭转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物质,为满足自身需求,肿瘤细胞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新的脉管系统,以供应营养和氧气,以及消除自身代谢废物。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由... 实体肿瘤的生长依赖于从现有血管中产生新血管,即肿瘤血管新生。恶性肿瘤在侵袭转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物质,为满足自身需求,肿瘤细胞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新的脉管系统,以供应营养和氧气,以及消除自身代谢废物。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由肿瘤细胞自身主导的血管生成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模式,其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血管生成拟态与肿瘤侵袭转移、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肿瘤侵润 血管生成拟态
原文传递
蜂毒素抗骨肉瘤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对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高启龙 陈永强 +1 位作者 李柏 凌昌全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讨蜂毒素抗裸鼠骨肉瘤的作用及对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matrigel胶三维培养系统,观察蜂毒素对骨肉瘤UMR-106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的影响;建立裸鼠骨肉瘤胫骨移植瘤模型,分为0.9%氯化... 目的:探讨蜂毒素抗裸鼠骨肉瘤的作用及对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matrigel胶三维培养系统,观察蜂毒素对骨肉瘤UMR-106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的影响;建立裸鼠骨肉瘤胫骨移植瘤模型,分为0.9%氯化钠溶液组、蜂毒素组(320μg/kg)、顺铂组(2mg/kg),瘤内注射给药10d,观察小鼠的肿瘤抑制率和瘤体质量抑制率;用CD34与PAS双重染色观察骨肉瘤VM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蜂毒素在体外可以破坏骨肉瘤细胞的血管状结构;体内对骨肉瘤的瘤体质量抑制率为38.92%,体积抑制率为43.04%。蜂毒素组VM密度、HIF-1α、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P<0.01)。结论:蜂毒素能明显抑制UMR-106骨肉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MMP-2蛋白的表达、抑制骨肉瘤VM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蜂毒肽 血管生成拟态 小鼠
下载PDF
VEGF-α诱导对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俊艳 王立 +3 位作者 孙涛 赵秀兰 赵楠 孙保存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VEGF-α诱导对卵巢癌SKOV-3和OVCAR-3细胞系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卵巢癌SKOV-3和OVCAR-3细胞系,通过三维培养来观察卵巢癌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以划痕实验和侵袭...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VEGF-α诱导对卵巢癌SKOV-3和OVCAR-3细胞系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卵巢癌SKOV-3和OVCAR-3细胞系,通过三维培养来观察卵巢癌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以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来判断细胞因子诱导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三维培养结果表明在VEGF-α组SKOV-3和OVCAR-3细胞可观察到大量、明显的血管样网状结构;细胞划痕试验结果表明卵巢癌细胞系经细胞因子诱导后,其迁移能力明显增强;体外侵袭实验表明VEGF-α能够明显增强卵巢癌SKOV-3和OVCAR-3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论 VEGF-α能促进卵巢癌细胞系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并明显增强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α 卵巢癌 血管生成拟态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血管生成拟态及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明 郭满 +2 位作者 张浩 李伟汉 张子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M)、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首次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女性TNB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为观察对象,另收集...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M)、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首次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女性TNB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为观察对象,另收集同期30例女性良性乳腺增生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CD31及过碘酸-希夫液双重染色法检测TNBC及良性乳腺增生组织中VM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NBC及良性乳腺增生组织中OPN、MMP-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TNBC组织中VM、OPN、MMP-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TNBC组织中VM、OPN、MMP-2阳性表达分别为32例(26.7%)、30例(25.0%)、86例(71.7%),良性乳腺增生组织中VM、OPN、MMP-2阳性表达分别为0例(0.0%)、1例(3.3%)、5例(16.7%);TNBC组织中VM、OPN、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增生组织(χ~2=10.169、6.872、30.425,P<0.05)。VM、OPN及MMP-2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及家族史无关(P>0.05)。TNBC组织中VM与OPN、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9、0.296,P<0.05),OPN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192,P<0.05)。结论 VM、OPN及MMP-2在TNBC组织中高表达,并在其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同时检测三者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TNBC的增殖转移特征,对TNBC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血管生成拟态 骨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益气化瘀解毒方及其单味药对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血管拟态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曾普华 郜文辉 +6 位作者 潘敏求 蒋益兰 朱克俭 李勇敏 梁慧 王佳佳 唐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及其单味药对人肝癌移植瘤血管拟态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瘤细胞接种建立人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益气化瘀解毒方组(全方组)、黄芪组、莪术组、重楼组、壁虎组、顺铂组及模型组,除模型组外,各给药组予相应...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及其单味药对人肝癌移植瘤血管拟态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瘤细胞接种建立人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益气化瘀解毒方组(全方组)、黄芪组、莪术组、重楼组、壁虎组、顺铂组及模型组,除模型组外,各给药组予相应药物干预。21d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E-钙黏附蛋白(E-cad)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血管生成拟态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瘤组织Twist1、Bcl-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各给药组瘤体积减小(P<0.05),全方组优于黄芪组、重楼组、壁虎组(P<0.05);各组血管生成拟态结构荧光表达稀少,模型组、顺铂组最为明显;除黄芪组外,各给药组HIF-1α及MMP-9、MMP-2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组最为明显;全方组、黄芪组E-cad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组、重楼组、壁虎组与模型组比较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中全方组Bcl-2表达明显优于其他给药组(P<0.05);全方组、莪术组、重楼组、顺铂组Twist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及其单味药通过下调HIF-1α、Twist1、Bcl-2、MMP-2、MMP-9及上调E-cad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拟态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解毒方 HEPG2细胞 移植瘤 血管生成拟态 裸鼠
下载PDF
马钱子碱抑制乳腺癌细胞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索明珠 李平 +3 位作者 张梅 朱耀东 徐梦冉 李为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1-247,共7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等多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现象,可能导致传统的抗血管治疗效果不理想。马钱子碱是马钱子的主要生物碱单体,具有潜在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马钱子碱对人乳腺癌细...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等多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现象,可能导致传统的抗血管治疗效果不理想。马钱子碱是马钱子的主要生物碱单体,具有潜在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马钱子碱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马钱子碱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AnnexinⅤ-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Hoechst 33342/PI(HO/PI)染色进行细胞死亡检测。在Matrigel基质胶上三维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研究在体外是否可以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并观察马钱子碱对这一过程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生成拟态相关标志分子表达的变化,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EphA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MMP)。结果:马钱子碱可有效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且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与坏死比例增大,细胞死亡率升高;马钱子碱可抑制乳腺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呈剂量依赖性;马钱子碱处理后血管生成拟态标志蛋白(VEGF/VE-cadherin/EphA2/MMP-9/MMP-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马钱子碱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诱导其凋亡,并抑制其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VEGF/VE-cadherin/EphA2/MMP-9/MMP-2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乳腺癌 细胞凋亡 血管生成拟态
下载PDF
血管生成拟态——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被引量:11
19
作者 岳伟英 陈忠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4-916,共3页
在研究黑色素瘤过程中,Maniotis报道了一种独立于肿瘤血管生成的新的肿瘤微循环模式——血管生成拟态:强调它是无内皮细胞参与、细胞外基质界限的管道,肿瘤细胞沿管道外壁排列。Folberg等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确认了血管生成拟态的7种PAS... 在研究黑色素瘤过程中,Maniotis报道了一种独立于肿瘤血管生成的新的肿瘤微循环模式——血管生成拟态:强调它是无内皮细胞参与、细胞外基质界限的管道,肿瘤细胞沿管道外壁排列。Folberg等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确认了血管生成拟态的7种PAS染色阳性管道模式,并归纳为二类,即中空的和实芯的PAS阳性网络结构。研究认为PAS染色阳性的血管生成拟态网状管道结构可能是肿瘤微循环的一种模式,不同于血管生成,也不同于肿瘤间充质反应。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报道还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胶质母细胞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嗜铬细胞瘤和细胞滋养层形成胎盘的过程。黑色素瘤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瘤细胞呈现遗传学失调和可塑性,其血管生成拟态调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包括VE-cadherin、EphA2、laminin5γ2、MMPs、VEGF-C、LYVE1、TF、和NOTCH蛋白等。血管生成拟态概念的提出及其分子生物学调控机制的探讨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能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生成拟态 PAS染色 肿瘤细胞可塑性 肿瘤治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拟态与VEGF、COX-2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4
20
作者 廖丹 邓亚丽 +1 位作者 禹正扬 唐梅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7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研究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标本60例及临床病理资料,CD34-PAS双重染色证实VM存在,分析VM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进... 目的研究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标本60例及临床病理资料,CD34-PAS双重染色证实VM存在,分析VM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6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COX-2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在有VM组与无VM组之间的差异来探讨其在VM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13例标本中存在VM,阳性率21.7%。具有VM的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VEGF、COX-2表达强度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存在VM的子宫内膜癌中VEGF、COX-2表达水平更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存在VM;VM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VEGF、COX-2在子宫内膜癌VM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血管生成拟态 VEGF COX-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