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吕佳宁 范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6年第5期557-560,共4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特征,神经影像学上显示以双侧大脑后部白质为主的水肿区,经及时...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特征,神经影像学上显示以双侧大脑后部白质为主的水肿区,经及时有效治疗后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改变可以完全恢复,一般不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核磁共振新技术的发展,突出显示了血管源性水肿的特点,有助于RPLS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血管水肿 ADC图
原文传递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红丽 李峰 马翊竑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影像学表现重于临床表现。临床上常见症状有头痛、抽搐发作、视觉障碍、意识改变...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影像学表现重于临床表现。临床上常见症状有头痛、抽搐发作、视觉障碍、意识改变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神经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为对称性的、大脑后部以白质为主的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肿,且临床观察发现同一个患者很少会反复发作RPLS。因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易被误诊,从而导致永久性不可逆性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临床综合征 神经系统受损 精神行为异常 血管水肿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神经影像学
原文传递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15
3
作者 敬佩凤 陈秋惠 +1 位作者 张医芝 张颖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4-507,共4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多病因、多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影像学上以大脑后部白质改变为主,预后一般较好,绝大多数患者神经系统损伤症...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多病因、多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影像学上以大脑后部白质改变为主,预后一般较好,绝大多数患者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能够完全恢复,但治疗不及时,也可造成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本文就RPLS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血管水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高血压脑病的MRI表现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志华 李威 张云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病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8例经临床诊断高血压脑病患者,行MRT1WI和T2WI检查,其中4例加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血压变化、MRI表现及ADC值变化。结果发病时平均血压199.63/123.5mmHg(1mmHg=0.133kPa),平均升高25.73...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病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8例经临床诊断高血压脑病患者,行MRT1WI和T2WI检查,其中4例加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血压变化、MRI表现及ADC值变化。结果发病时平均血压199.63/123.5mmHg(1mmHg=0.133kPa),平均升高25.73%/28.71%。MRI上病变主要呈T1稍低、T2稍高信号,以顶枕叶、小脑半球多见。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ADC值较正常平均升高58%。仅1个病灶DWI出现明显高信号,ADC值减低。结论MRI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DWI是将其与急性脑梗死区分开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病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血管水肿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与脑水肿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焦方舟 龚作炯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9-202,206,共5页
水通道蛋白4(AQP4)是脑内最主要的水通道蛋白,广泛分布于脑实质与脑液体成分(脑脊液、血液)的交界处细胞膜上,AQP4的分布特点表明其可能参与调节脑组织的水分进出。近些年研究发现AQP4在脑水肿的形成与消除方面起重要作用,AQP4调节剂为... 水通道蛋白4(AQP4)是脑内最主要的水通道蛋白,广泛分布于脑实质与脑液体成分(脑脊液、血液)的交界处细胞膜上,AQP4的分布特点表明其可能参与调节脑组织的水分进出。近些年研究发现AQP4在脑水肿的形成与消除方面起重要作用,AQP4调节剂为临床治疗脑水肿提供新思路。该文将AQP4的结构、分布、功能和调控以及AQP4与脑水肿(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水肿)、AQP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细胞毒水肿 血管水肿 AQP4抑制剂
下载PDF
脑出血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殷小平 张苏明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9-501,共3页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治疗 手术 脑出血治疗 病灶周围水肿 血管水肿 治疗方法 病灶形成 血清成分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洪远 胡为民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331-337,共7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确诊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及诊疗、转归情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确诊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及诊疗、转归情况。结果均有不同基础疾病,急性起病,常见症状为视觉障碍、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影像学表现:病灶呈对称性,累及后部脑白质,DWI多呈低信号,ADC呈高信号,治疗后病灶可逆。结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一组病灶以累及后部脑白质为主、积极治疗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可逆的临床神经影像综合征,但延误诊治可导致不可逆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后部脑病综合征 血管水肿
原文传递
子痫性脑病的CT和MRI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徐玉琴 徐小辉 +3 位作者 徐浩 陈慧 王恩 程文君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子痫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经临床确诊为子痫性脑病患者的头部CT和MRI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CT表现及MRI中FLAIR、DWI、ADC值变化。结果5例患者头颅CT发现异常,以顶枕叶皮... 目的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子痫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经临床确诊为子痫性脑病患者的头部CT和MRI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CT表现及MRI中FLAIR、DWI、ADC值变化。结果5例患者头颅CT发现异常,以顶枕叶皮质或皮质下白质内基本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为主;8例患者头颅MRI发现异常,病变主要呈T1稍低、T2稍高信号、FLAIR较高信号,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ADC值升高,病变主要以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及脑干多见,且为可逆性改变。结论本病头部可逆性的影像学改变为血管性水肿所致,常累及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等后循环系统皮质下白质,特别是CT显示后循环对称性低密度灶,MRI中FLAIR、DWI、ADC等有助于子痫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脑病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血管水肿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文 周妍 +1 位作者 武亚男 汤其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女8例,男4例。子痫/先兆子痫6例,...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女8例,男4例。子痫/先兆子痫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肾病综合征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1例。12例患者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以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或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2例行腰穿检查,脑脊液细胞数正常、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11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病灶多以双侧枕、顶叶白质为主,部分可累及额颞叶;11例患者病灶均为等或长T1WI信号,长T2WI信号;5例行Flair检查均为高信号;4例DWI为低信号、ADC高信号,增强未见强化。经降压/对症支持治疗后,6例患者头颅MRI随访病灶明显改善或消失。10例患者症状改善或明显缓解。1例失访,1例随访死亡。结论 RPLS的原发病复杂多样,早期治疗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多数可逆,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后部白质脑病 临床特征 血管水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一例
10
作者 俞立丰 张仪 +1 位作者 杨巧莲 胡薇薇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89-92,共4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ES)临床常见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精神异常等表现,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多好发于大脑半球后部白质区,以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肿改变为主要特征,头颅磁共...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ES)临床常见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精神异常等表现,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多好发于大脑半球后部白质区,以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肿改变为主要特征,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可见长T1长T2信号。本文报道了1例急性脑梗死合并RPLES的诊治过程,该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而影像学损害严重,结合文献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加深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大脑半球 亚急发病 精神异常 血管水肿 头颅磁共振成像 视觉障碍
原文传递
急性有机磷中毒后脑水肿MRI表现和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怀军 杨艳梅 +6 位作者 王藏海 颜立群 王勇 吴朔春 贺丹 吴艳凯 李林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建立有机磷农药皮下染毒急性猫中毒模型,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害MR影像学表现的发生发展规律,比较影像学表现与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将25只健康猫分为3组,对照组、染毒治疗组、染毒未治疗组。对照组(5只):腹部皮下4点等量... 目的建立有机磷农药皮下染毒急性猫中毒模型,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脑损害MR影像学表现的发生发展规律,比较影像学表现与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将25只健康猫分为3组,对照组、染毒治疗组、染毒未治疗组。对照组(5只):腹部皮下4点等量注射生理盐水0.3ml/kg。染毒治疗组(简称染毒组)(15只):腹部皮下4点等量注射40%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硫代磷酸酯(氧化乐果)0.3ml/kg。染毒后2min肌内注射0.5mg/kg硫酸阿托品,然后视动物流涎、流泪情况酌情肌内注射阿托品。染毒未治疗组(5只):腹部皮下4点等量注射40%氧化乐果0.3ml/kg。对染毒后3、6、24h脑MRI表现与相应时间点脑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氧化乐果皮下染毒制作猫急性中毒模型,染毒后6、24hMR图像出现脑水肿。HE染色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观察,3h开始即出现广泛水肿表现,同时存在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三者形态学表现相一致。电镜观察显示血脑屏障出现形态学变化,延髓6、24h电镜切片中观察到神经元细胞质近三角形类晶体样物质。结论氧化乐果染毒急性脑水肿模型成功建立,中毒后脑水肿为混合性水肿,MRI出现异常表现稍晚于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表现 中毒后 实验研究 有机磷中毒 脑组织病理改变 透射电子显微镜 影像学表现 氧化乐果 发生发展规律 血管水肿 细胞毒水肿 中毒模型 肌内注射 有机磷农药 硫代磷酸酯 硫酸阿托品 光学显微镜 形态学表现
原文传递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MRI与脑组织VEGF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云亭 全冠民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2期898-901,共4页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 (VBE)的MRI表现及其与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后VBE模型 ,MRI动态观察VBE征象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结果 :VBE...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 (VBE)的MRI表现及其与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后VBE模型 ,MRI动态观察VBE征象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结果 :VBEMRI表现为缺血脑组织体积增加T2 WI信号增高 ,在缺血后 1~ 2d达到高峰。 12h~ 3d免疫组化染色见缺血区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胶质细胞阳性染色 ,血管内皮细胞染色强度在 12h~ 3d呈递增趋势 ,与VBEMRI征象改变呈正相关 (r =0 .82 0~ 0 .994)。结论 :MRI可动态观察脑缺血后VBE ,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VEGF表达与VBEMRI征象的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 血管水肿 MRI 脑组织 VEGF表达 水肿
下载PDF
缺血后血脑屏障开放与血管源性水肿的MR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全冠民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2年第4期221-224,共4页
血管源性水肿(VBE)是急性脑缺血后重要病理生理学改变。MRI检查能够在活体早期发现并监测缺血造成BBB的开放与VBE的进展。综述了缺血后VBE的病理学改变及DWI、T_2WI、弛豫时间测量及增强T_1WI在VBE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缺血后 血脑屏障开放 磁共振成像 脑缺血 水肿 血管水肿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方超 李国忠 钟镝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4年第4期413-415,共3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锌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并可特异性的降解细胞外基质。脑梗死急性期MMP-9的表达显著增加并参与了血脑屏障的破坏、血管源性水肿、缺血再灌注及出血性转化等病理过程,且其血浆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锌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并可特异性的降解细胞外基质。脑梗死急性期MMP-9的表达显著增加并参与了血脑屏障的破坏、血管源性水肿、缺血再灌注及出血性转化等病理过程,且其血浆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溶栓后出血转化等显著相关。现就MMP-9与脑梗死的相关关系进行综述,以更好地了解外周血MMP-9水平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梗死急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MMP-9 血管水肿 细胞外基质 蛋白水解酶 出血转化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病CT和MRI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小辉 徐浩 +2 位作者 陈慧 徐玉琴 程文君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高血压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头部CT和MRI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CT表现及MRI中FLAIR、DWI、ADC值变化。结果3例患者头颅CT发现异常,10例患者头... 目的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高血压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头部CT和MRI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CT表现及MRI中FLAIR、DWI、ADC值变化。结果3例患者头颅CT发现异常,10例患者头颅MRI发现异常,病变主要呈T1稍低、T2稍高信号、FLAIR较高信号,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ADC值升高,病变主要以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及脑干多见。结论本病的头部影像学改变为血管性水肿所致,常累及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等后循环系统皮质下白质,特别是MRI中FLAIR、DWI、ADC等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病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血管水肿
下载PDF
12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
16
作者 仝莹 袁丽品 +1 位作者 张钱林 张元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6—2016-09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2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临床特征:本组女11例,男1例。子...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6—2016-09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2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临床特征:本组女11例,男1例。子痫10例,合并血小板减少7例;原发性高血压2例。10例出现癫痫发作,7例出现头痛,6例视物障碍。影像学特点:病灶大多为对称性,主要位于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少数位于额顶叶、基底节区、胼胝体、小脑及其他部位。在CT呈低密度影,MRI呈长T_1、长T_2,FLAIR呈高信号,DWI大部分呈低信号,ADC大部分呈高信号。4例复查后病灶完全恢复,呈完全可逆性。实验室检查:LDH升高11例,其中血小板减少伴白细胞升高、肌酸激酶升高7例。结论 RPLS是一种女性好发,以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影像学表现为可逆的血管源性水肿的神经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可能为其病因之一,经积极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血管水肿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杏 张婧 +3 位作者 陈芬 陈扬 周长宁 陈昆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146,共4页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种常见、可危及生命的疾病,脑水肿是影响TBI病死率和其后续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而血管源性脑水肿是其主要的存在形式。常规磁共振在鉴别水肿类型和范围方面能力有限。随着磁共振功能序列...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种常见、可危及生命的疾病,脑水肿是影响TBI病死率和其后续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而血管源性脑水肿是其主要的存在形式。常规磁共振在鉴别水肿类型和范围方面能力有限。随着磁共振功能序列的日益创新,各种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在研究TBI后血管源性脑水肿中各有其独特之处。相关研究应用了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自由水扩散张量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等fMRI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他fMRI如磁化转移和磁敏感成像在这一领域也显示出应有的作用。本文对TBI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MRI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综述,以期为TBI后的血管源性水肿监测、治疗和预后提供更新、更全面的理论基础及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脑损伤 水肿 血管水肿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输血相关的不典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慧敏 徐佳慧 张力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8期758-759,F0003,共3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由Hinchey等[1]首先描述的一种临床影像综合征,通常累及枕叶和顶叶的脑白质血管源性水肿。PRES的临床特征为头痛、意识障碍、视力障碍和癫痫发作等[2]...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由Hinchey等[1]首先描述的一种临床影像综合征,通常累及枕叶和顶叶的脑白质血管源性水肿。PRES的临床特征为头痛、意识障碍、视力障碍和癫痫发作等[2]。输血相关并发症较多,但PRES相对罕见[3]。本文报道1例继发于输血的不典型PRES,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意识障碍 临床影像 输血相关 血管水肿 视力障碍 脑白质 癫痫发作
下载PDF
以可逆性皮层盲为主要表现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三例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力勇 贾建平 +2 位作者 车林海 张倩 张津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主要表现为皮层盲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主要表现为可逆性皮层盲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例、先兆子痫和子痫患者各1例的临床、腰椎穿刺和影像学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出... 目的探讨主要表现为皮层盲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主要表现为可逆性皮层盲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例、先兆子痫和子痫患者各1例的临床、腰椎穿刺和影像学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出现急性双侧完全性皮层盲,伴有高血压、头痛,1例伴有癫痫发作。腰椎穿刺示轻度颅内压增高。头颅MRI示双侧枕叶皮层或皮层下对称性异常信号,T2WI、FLAIR为高信号,DWI为低或等信号,ADC为高信号,提示血管源性水肿。3例患者均诊断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经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等治疗,皮层盲在2天内均完全好转,2周后复查头MRI病灶完全消失。结论可逆性皮层盲是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最为特征性的症状之一,是由于双侧枕叶皮层或皮层下血管源性水肿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盲 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枕叶 血管水肿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与血脑屏障开放相关性的MRI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军 程敬亮 +5 位作者 张勇 张敏 孙晓劼 陈伟 任翠萍 张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和血脑屏障(BBB)开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 鼠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6h模型,应用T2WI和增强T1WI分别对血管源性水肿和BBB开 放进行动态监测。分别测量再灌注前(0h...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和血脑屏障(BBB)开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 鼠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6h模型,应用T2WI和增强T1WI分别对血管源性水肿和BBB开 放进行动态监测。分别测量再灌注前(0h)和再灌注后1h、2h、3h、4h、5h及6h感兴趣区(ROI)的信号强度,计 算其在T2WI上的信号强度变化率(Rc)和在T1WI上的强化率(Re),并分析Rc、R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c比Re 先升高,在Re开始出现升高前Rc、Re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e升高后Rc、Re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且T2WI 和增强T1WI上高信号出现的部位及范围相互吻合。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源性水肿和BBB开放之 间具有相关性,利用增强MRI评价早期BBB轻度开放的敏感性有限。综合运用T2WI和增强T1WI检测脑缺血再 灌注损伤能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缺血 血管水肿 血脑屏障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