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脑动脉夹层118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红兵 李竹浩 +5 位作者 洪华 刘刚 张爱武 张健 罗伯宁 曾进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6-371,共6页
目的 调查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脑动脉夹层(CA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年龄和性别对这些特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登记2008年8月-2015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住院的CAD患者资料.在排除非急性脑梗死、除CAD外还合并其他... 目的 调查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脑动脉夹层(CA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年龄和性别对这些特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登记2008年8月-2015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住院的CAD患者资料.在排除非急性脑梗死、除CAD外还合并其他潜在脑梗死病因、存在导致CAD明确病因或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后,将15 ~ 80岁的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CAD患者纳入本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118例患者人组,年龄(44.2±12.8)岁,男87例(73.7%),67例(56.8%)患者年龄<45岁.常见卒中危险因素包括:吸烟(41.5%)、高血压(25.4%)和高胆固醇血症(21.2%).高胆固醇血症在男性患者中更为多见(25.3%比9.7%,P=0.021);而高血压(39.2%比14.9%,P=0.005)和糖尿病(25.5%比4.5%,P=0.002)于≥45岁患者中较<45岁患者更多见.头/颈部疼痛症状在女性患者中更多见(67.7%比34.5%,P=0.002).CAD分布:前循环71例,后循环47例;颅内动脉59例,颅外动脉59例.大脑中动脉是颅内夹层最常累及的部位,且于男性患者中更常见(46.3%比11.1%,P=0.016);而颅内段颈内动脉夹层于<45岁患者中更常见(38.7%比0,P<0.001).CAD的管腔状态通常表现为狭窄(43.2%)或闭塞(41.5%),夹层动脉瘤(5.9%)和狭窄+夹层动脉瘤(9.3%)相对少见;但夹层动脉瘤于≥45岁患者中更多见(11.8%比1.5%,P=0.042).结论 本研究表明,与欧美人群相比,国人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CAD患者有其独特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且与性别和年龄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缺血性卒中 血管影像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血管影像学及其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凌锋 刘树山 +1 位作者 赵保钢 王大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0-131,T007,共3页
从1984年至1993年,做300余例脊髓血管造影,检出13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9例肿瘤位于颈部,4例位于胸部和胸腰部。血管造影的主要特征是肿瘤为实质性肿块,有丰富的血管床,由多簇扩张的毛细血管团组成,有明确包膜,与... 从1984年至1993年,做300余例脊髓血管造影,检出13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9例肿瘤位于颈部,4例位于胸部和胸腰部。血管造影的主要特征是肿瘤为实质性肿块,有丰富的血管床,由多簇扩张的毛细血管团组成,有明确包膜,与正常脊髓有清楚的边界。除1例外均行肿瘤切除。7例栓塞后可明显减少肿瘤血供,减少张力,便于烧灼分离,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其中10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7例恢复正常,1例明显改善,4例维持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影像学 脊髓肿瘤
原文传递
脑干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影像学特点及栓塞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孟祥靖 凌锋 +5 位作者 沈春森 李萌 王大明 宋庆彬 徐小林 郝蔓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31-334,共4页
报告十年来治疗的300例脑动静脉畸形中,12例脑干动静脉畸形的栓塞体会及影像学特点,12例均采用显微导管技术,治愈3例(含栓塞加手术1例),AVM减少80%以上3例,50%~80%2例,50%以下4例,无死亡及严重并... 报告十年来治疗的300例脑动静脉畸形中,12例脑干动静脉畸形的栓塞体会及影像学特点,12例均采用显微导管技术,治愈3例(含栓塞加手术1例),AVM减少80%以上3例,50%~80%2例,50%以下4例,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作者认为尽管脑干AVM治疗十分困难,但若掌握了脑干AVM的解剖特点,根据其供血形式,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及术后处理,在功能试验和脑干诱发电位的监测下,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动静脉畸形 血管影像学 栓塞
原文传递
儿科肝移植术前的血管影像学检查
4
作者 Ravindra K.V. Guthrie J.A. +2 位作者 Woodley H. M.D. Stringer 贺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2期32-33,共2页
Background/Purpose: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the use of vascular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children scheduled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Duplex Doppler ultrasound scan (US), magn... Background/Purpose: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the use of vascular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e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children scheduled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Duplex Doppler ultrasound scan (US),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and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are used to varying extents. The authors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preoperative vascular imaging studies with operative findings to determine their accuracy and usefulness. Methods: Results of preoperative vascular imaging in 37 consecutive children undergoing cadaver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operative findings. Those undergoing relatively elective transplant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 and MRA (group 1), whereas those requiring urgent transplants were assessed only by US (group 2). Results: The median age of the cohort (15 boys; 22 girls) was 4 years (19 days to 16 years) and the median weight was 17 kg (2.9 to 82 kg). In group 1 (n = 26), 20 children had a normalcaliber, patent portal vein at transplant and 6 had a narrow but patent portal vein requiring venous reconstruction in 4.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RA in the detection of an abnormally narrow portal vein were 100% (6/6) and 95% (19/20), respectively. If reversed or absent flow in the portal vein on US was taken as an indication of a potentially abnormal vein,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oppler US were 83% (5/6) and 95% (19/20), respectivel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revealed arterial anomalies in 4 children but failed to detect small accessory hepatic arteries in 5. The single patient with an aberrant vena cava was identified by MRA. In group 2 (n = 11), venous findings at operation and on US were concordant in 10 (91% ) cases; one infant with reversed flow in the portal vein on US had a thrombosed vein at surger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was useful in 2 patient groups: those with reversed flow on Doppler US or suspected portal vein thrombosis in whom an abnormal portal vein was present in 86% (6/7) and infants with the biliary 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影像学检查 血管影像学 术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MRA检查 US检查 二维多普勒 门静脉异常 儿科
下载PDF
脑干动静脉畸形的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启胜 刘建民 +3 位作者 许奕 洪波 黄清海 赵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干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脑血管影像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12例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畸形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然后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或放射治疗。结果12例患者... 目的探讨脑干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脑血管影像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12例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畸形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然后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或放射治疗。结果12例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AVM完全消失4例(含栓塞加X刀1例);减少70%以上2例,40%~70%2例,40%以下4例。2例行X刀治疗,4例临床治愈,1例因治疗时间短未复查。结论脑干动静脉畸形,发病年龄不等,出血危险性大,畸形团小,位置深,供血动脉多,引流静脉单一,栓塞治疗效果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脑动静脉畸形 诊断 血管影像学 栓塞术
下载PDF
脑干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策略分析
6
作者 钟文军 张昊 +1 位作者 全伟 曹志恺 《广州医药》 2014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干动静脉畸形在临床治疗上各种有效方法的应用。方法11例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详细了解血管畸形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根据不同的血管影像学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脑干动静脉畸形在临床治疗上各种有效方法的应用。方法11例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详细了解血管畸形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根据不同的血管影像学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栓塞治疗、手术切除、放射性治疗和观察、或以上几种方法中两种和两种以上相结合的治疗策略。结果11例患者中行介入栓塞治疗的6例(含栓塞术加伽马刀治疗2例),术后畸形团体积减少66%以上的2例,减少33%~66%的3例,33%以下的1例;手术切除的1例,单纯γ-刀治疗2例,观察的2例。所有患者随诊均无再出血或临床症状加重。结论脑干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十分困难,但可根据其血管影像学特点,采取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动静脉畸形 血管影像学
下载PDF
肺癌血管影像学——21世纪肺癌影像学的热点
7
作者 缪競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21世纪 肺癌 血管影像学 临床发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造影联合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互补价值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中娟 倪建明 +1 位作者 吴文娟 姜春娟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89-790,共2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指由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管腔狭窄,从而产生的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对冠脉管腔狭窄的影像学评价是当今心血管影像学的重点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指由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管腔狭窄,从而产生的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对冠脉管腔狭窄的影像学评价是当今心血管影像学的重点研究之一。目前,多排螺旋CTCA、SPECT MPI作为无创影像学诊断手段已广泛用于筛选冠心病的高危人群。笔者就两者联合诊断冠脉狭窄的互补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SPECT 冠状动脉造影 显像诊断 心肌灌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价值 血管影像学
原文传递
2005年心血管疾病防治回顾并展望2006年 被引量:14
9
作者 许玉韵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大方面的进展:心血管流行病学及预防、心血管病诊疗、心血管影像学及基因学的诊断治疗。
关键词 血管流行病 疾病防治 血管影像学 血管 诊断治疗 基因
下载PDF
进展性卒中与疱疹病毒感染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明林 何俊瑛 +2 位作者 王永祥 李冬梅 高玉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的 :探讨进展性卒中 (SIP)的临床特点及与人疱疹类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为 SIP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 47例 SIP患者进行 CT、 MRI、MRA、 DSA及颈动脉超声检查 ,分析影像学和临床特征 ;采用金标斑点法检测静脉血清人巨细胞病毒 (... 目的 :探讨进展性卒中 (SIP)的临床特点及与人疱疹类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为 SIP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 47例 SIP患者进行 CT、 MRI、MRA、 DSA及颈动脉超声检查 ,分析影像学和临床特征 ;采用金标斑点法检测静脉血清人巨细胞病毒 (HCMV)和人疱疹病毒 (HSV) Ig M,并与非脑血管病患者组 (193例 )进行比较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的 HCMV基质蛋白 PP6 5抗原 ;加用磷甲酸钠 (PFA)抗病毒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SIP患者 CT显示的脑梗死灶 90 .91%位于不同脑叶皮质、皮质下 ,呈单发或多发性不规则小斑片状低密度影 ;全部受检者均存在脑供血主要动脉或主要分支的狭窄或闭塞 ;HCMV和 HSV Ig M阳性率 90 .9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加用抗病毒药物 (PFA)疗效显著。结论 :脑 CT显示皮质、皮质下不规则小斑片状脑梗死灶 ,脑主要供血动脉或 /和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 ,是 SIP的影像学特征 ;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SIP与人疱疹病毒感染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CT 血管影像学 磷甲酸钠 金标斑点法 进展性卒中 疱疹病毒感染 相关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心脏影像学对左室射血分数的评估 被引量:9
11
作者 丁磊 范大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4-700,共7页
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是每搏心输出量占左室舒张末容量的百分数,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它不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唯一参数,还受到负荷、瓣膜返流等因素的影响,也并非绝对准确代表... 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是每搏心输出量占左室舒张末容量的百分数,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它不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唯一参数,还受到负荷、瓣膜返流等因素的影响,也并非绝对准确代表心肌收缩力,但它仍然是临床心脏影像学最重要且最常用的参数。LVEF与心脏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可以预测愈后,衡量治疗效果,是心脏病诊断治疗的最重要指标[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 心室 血管影像学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和CT灌注成像特征与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关系
12
作者 秦晋辉 程相杰 +5 位作者 朱星阳 王晓丽 宋元贞 胡义平 张青 赵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影像学和CT灌注成像(CTP)特征与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颅内大血管...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影像学和CT灌注成像(CTP)特征与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未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和CTP特征差异,分析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和CTP特征预测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存在腔隙、脑白质高信号(WMH)比例分别为91.43%和100.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腔隙个数、Fazekas评分和脑小血管病影像(CSVD)总负荷评分分别为4(2,6)个、3(2,4)分和3(2,4)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对血流通过实践(rMTT)和相对对比剂达峰时间(rTTP)分别为(1.26±0.13)和(1.20±0.14),高于对照组(P<0.05);脑小血管病影像参数有腔隙、WMH、腔隙个数、Faezkas评分、CSVD总负荷评分预测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0.661、0.986、0.903和0.901,其中腔隙个数预测价值最高;CTP参数rMTT和rTTP预测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和0.823,其中rMTT预测价值最高。结论术前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和CTP特征预测颅内大血管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中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参数腔隙个数、CTP参数rMTT预测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影像学 CT灌注成像 颅内大血管狭窄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下载PDF
论大数据背景下的多模态心血管影像学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世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5-908,共4页
1895年物理学家伦琴无意中为夫人戴戒指的手拍下的人类史上第一张X线片,预示着医学这个古老的学科开始引入影像医学这个新分支。100多年来,作为此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心血管影像学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循序渐进地跨越过了几个重要阶段... 1895年物理学家伦琴无意中为夫人戴戒指的手拍下的人类史上第一张X线片,预示着医学这个古老的学科开始引入影像医学这个新分支。100多年来,作为此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心血管影像学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循序渐进地跨越过了几个重要阶段。早期发展阶段,鉴于检查方法单一,X线平片和心血管造影是临床检查的主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了以CT、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MR(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为代表的革命性成像技术,以及其他创新性的先进技术,如核医学领域的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迄今为止仍为主流检查技术的格局,更主要的是在临床层面解决了诸多难题,改变了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传统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新的影像学技术如血管内超声成像(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心血管医学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影像学 多模态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成像 SPECT 血管疾病诊断
原文传递
心脏CT检查新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占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621-623,共3页
心血管影像学,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分支,在近20年经历了由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程。心血管疾病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疾病之一,因此心血管影像学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与时俱进,如何利用先进的心血管影像技术及... 心血管影像学,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分支,在近20年经历了由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程。心血管疾病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疾病之一,因此心血管影像学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与时俱进,如何利用先进的心血管影像技术及诊断理念更好的服务大众,这是每一位从事心血管影像诊断的医生都应为之考虑以及探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影像学 心脏CT检查 新技术 述评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立仁 刘玉清 +3 位作者 凌坚 戴汝平 朱杰敏 黄连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本文分析120例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所见,着重讨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及其诊断价值,动脉(ⅠA)和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ⅣDSA)方法对主动脉夹层主要征象的显示和诊断效果:显示内膜破口和主动脉分支病变,ⅠA法优于Ⅳ法,显示假腔全貌... 本文分析120例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所见,着重讨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及其诊断价值,动脉(ⅠA)和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ⅣDSA)方法对主动脉夹层主要征象的显示和诊断效果:显示内膜破口和主动脉分支病变,ⅠA法优于Ⅳ法,显示假腔全貌和内膜片负影,Ⅳ法略优于ⅠA法。对Ⅰ或Ⅱ型夹层的诊断ⅠA法明显优于Ⅳ法,Ⅲ型夹层一般Ⅳ法可满足诊断,按手术适应证和治疗的需要可选择应用ⅠA法。结合本组DSA和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效用,本文简要讨论了主动脉夹层影像学综合诊断及优选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影像学 血管 CT
下载PDF
心血管影像学——百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玉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9期809-81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影像学 X线诊断 血管疾病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的脑血管影像学特点及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力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3期113-113,115,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脑血管影像学特点以及缺血性脑卒中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6例,将神经功能出现恶化的患者分入进展性脑卒中组,未出现恶化的患者分入非进展性脑卒中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脑血管影像学资...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脑血管影像学特点以及缺血性脑卒中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6例,将神经功能出现恶化的患者分入进展性脑卒中组,未出现恶化的患者分入非进展性脑卒中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脑血管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与多发动脉狭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底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与多发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发生恶化的关键原因,可把它们当作一种导致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影像学 动脉狭窄 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血管影像特点和危险因素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小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4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血管影像特点,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11—2014-12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65例,实施颈部和颅内血管螺旋CT血管造影,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血管影像特点,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11—2014-12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65例,实施颈部和颅内血管螺旋CT血管造影,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多发病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发病灶,有显著性差异(P<0.05);44例患者未发现明显颅内外动脉闭塞或狭窄,血管无异常率明显高于血管异常患者(P<0.05);前循环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循环,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循环供血区域深穿支动脉是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高发区域,其中动脉硬化同本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均是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和针对性控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 血管影像学检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应重视在诊断性检查中对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 被引量:3
19
作者 C.RichardConti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0,共4页
RichaaConti教授曾任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主席,多年担任ACCEL主编和临床心脏病学杂志总编辑。他是国际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Conti教授1987年首次访华,近十年来每年出席长城国际心脏病... RichaaConti教授曾任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主席,多年担任ACCEL主编和临床心脏病学杂志总编辑。他是国际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Conti教授1987年首次访华,近十年来每年出席长城国际心脏病学术大会,作了重要的学术演讲,主持中青年优秀论文评审和病例讨论,并在多所医学院校与我合作,作了如何成为合格临床医生的演讲(讲稿已发表在临床心脏病学杂志)。在2010年的“长城会”上,我特邀Conti教授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撰稿,并商定了本文的内容。我国心血管影像学发展很快,发挥其在筛查、评估、诊断和治疗作用的同时,如何趋利避害,控制电离辐射隐患,应引起影像专业之外的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明确强调,目前状态的导管或CT技术不宜用于无症状人群的筛查。加强影像专业之外的临床医生的影像学培训是本届分会主抓的一项中心工作,这项全员培训工程中应含有电辐射伤害的内容。作为一位资深的临床医学家,Conti教授提出将患者接受电辐射的病史,如同用药、手术治疗、吸烟史一样记录入病历。这一建议应引起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医院与专业学会和专业人员的充分重视。在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机制中存在的趋利性和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弊端日益显现的情况下,更应规范使用心血管影像技术。我特别呼吁,避免对心血管病低危人群,尤其是中青年女性不恰当应用CT与导管造影。若不引起重视,不仅对患者无益,反而会增加他们患癌症的风险。国内一些豪华体检中心,不是以公众健康和广大患者的利益为本,个体化设计体检方案,而是根据患者的经济支付能力推出少到数千元,多则几万元的含有数项具电辐射危害的检查项目的“豪华套餐”。这种检查如年年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损伤 诊断性检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美国心脏病 临床医 血管影像学 中青年女性 防护
原文传递
心血管影像教学在心血管介入医师培训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康 李全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8-9,共2页
心血管影像是心血管临床介入医师的必备基础,在心血管临床疾病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心血管影像教学在心血管临床介入医师的继续教育中长期未被系统开展,甚至未被重视,严重影响了心血管临床介入医师的培训效果。通过分析心血管... 心血管影像是心血管临床介入医师的必备基础,在心血管临床疾病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心血管影像教学在心血管临床介入医师的继续教育中长期未被系统开展,甚至未被重视,严重影响了心血管临床介入医师的培训效果。通过分析心血管影像教学在心血管介入培训中的必要性和现存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提高心血管介入医师培训质量提出PBL教学法综合3D多媒体技术演示心脏影像学课程,以心血管介入计算机仿真模拟器作为考核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总结:心血管影像应成为心血管临床介入医师重要的培训内容,PBL教学法综合3D多媒体技术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心血管介入计算机仿真模拟器可作为考核手段,使教学的效果更易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医师培训 血管影像学 应用体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