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定量分析技术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崔志敏 陈宏伟 +2 位作者 童耀英 姚选军 羊镇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848-3849,共2页
目的:评价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定量分析技术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85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靶病变血管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和效果。结果:术中发现单支病变患者48例(56%),双支病变患者20例(24%),三支病变患者1... 目的:评价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定量分析技术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85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靶病变血管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和效果。结果:术中发现单支病变患者48例(56%),双支病变患者20例(24%),三支病变患者12例(14%),完全阻塞性病变5例(6%)。结论:运用平板DSA血管定量分析技术提高了冠脉分析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冠脉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平板DSA 血管定量分析技术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特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1
2
作者 戴全 邱海英 +3 位作者 孙伟薇 戴海鹏 刘琦 武金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8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VPQ)技术在评价颈动脉斑块所致血管狭窄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2例颈动脉斑块患者共130处颈动脉斑块,应用实时三维超声VPQ技术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最窄处斑块厚度、面积狭窄率、标...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VPQ)技术在评价颈动脉斑块所致血管狭窄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2例颈动脉斑块患者共130处颈动脉斑块,应用实时三维超声VPQ技术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最窄处斑块厚度、面积狭窄率、标化壁指数(NWI)及斑块回声强度,根据局部面积狭窄率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并与CTA所测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对照。结果实时三维超声VPQ测得颈动脉局部管腔轻度狭窄15处、中度狭窄78处,重度狭窄37处;CTA测得颈动脉局部管腔轻度狭窄11处,中度狭窄71处,重度狭窄48处。实时三维超声与CTA对颈动脉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程度的一致性检验为Kappa=0.765;实时三维超声VPQ技术测得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者间NWI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三维超声VPQ分析技术能够准确测定颈动脉斑块所致血管狭窄程度,并可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实时 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 CTA
下载PDF
应用QIMT及QAS技术对中青年高血脂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逯彦飞 郑春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QIMT)技术及血管硬度定量分析(QAS)技术评价中青年高血脂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弹性改变及血脂与血管弹性的关系。方法分别获取70例高血脂组患者颈总动脉IMT和颈总动脉血管僵硬度参数... 目的探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QIMT)技术及血管硬度定量分析(QAS)技术评价中青年高血脂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弹性改变及血脂与血管弹性的关系。方法分别获取70例高血脂组患者颈总动脉IMT和颈总动脉血管僵硬度参数:脉搏波传播速度(PWV)、僵硬度(β)、顺应性系数(CC),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脂组颈总动脉IMT、PWV、β高于对照组,C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PWV及β数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2、0.8401及0.9492(P<0.001);CC与总胆固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91(P<0.001)。结论 QIMT及QAS技术能够自动、实时、准确检测高血脂患者颈总动脉IMT和血管弹性的变化,可为临床评价动脉结构和功能提供较为准确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 血管硬度定量分析技术 颈总动脉 高血脂
下载PDF
血管内中膜检测和血管硬度定量分析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逯彦飞 欧志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QIMT)技术和血管硬度定量分析(QAS)技术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和颈总动脉弹性参数:脉搏波传播速度(PWV)、血管僵硬度(β)及顺应性... 目的探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QIMT)技术和血管硬度定量分析(QAS)技术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和颈总动脉弹性参数:脉搏波传播速度(PWV)、血管僵硬度(β)及顺应性系数(C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并将颈总动脉弹性参数与患者的空腹血糖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PWV及β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PWV及β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45、0.8389和0.9501(P<0.01);CC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411(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和各弹性参数明显高于健康者;QIMT和QAS技术可早期反映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和弹性改变,有利于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为临床评价动脉结构和功能提供较为准确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 血管硬度定量分析技术 颈总动脉 内-中膜厚度 糖尿病 2型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特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慧 邓娜 钟祥兰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17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RT-3DU)检测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观察其临床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0例作为实验对象,以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RT-3DU)检测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观察其临床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0例作为实验对象,以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对照,即以64层螺旋CT扫描仪和血管分析仪来进行颈动脉斑块确定和体积测定,然后对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测,以观察其斑块特征。就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下的斑块体积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种不同检测方式的斑块检出状况进行确定。所有患者均经过颈动脉造影术检查确诊。结果:在造影检查中,30例患者共有42个斑块,RT-3DU检测下斑块体积为(583.21±203.42)mm3,其测得40个斑块,检出率为95.24%,无误诊现象;在CTA检测下测定的斑块体积为(603.32±182.43)mm3,其测得39个斑块,检出率为92.86%,无误诊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来检测颈动脉斑块,可对其体积进行准确测定,检出斑块个数,分析其不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 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 颈动脉斑块 影像特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QIMT及QAS技术评价颈总动脉粥样硬化与左心功能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相广财 叶春媚 +2 位作者 陈晨 陈明 方少兵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1259-1260,共2页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颈总动脉硬化程度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QIMT和QAS技术对CAS患者75例与健康人群50例自动测量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血管扩张性系数(DC)、血管顺应性系数(CC)、僵硬度参数(β)和脉搏波传...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颈总动脉硬化程度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QIMT和QAS技术对CAS患者75例与健康人群50例自动测量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血管扩张性系数(DC)、血管顺应性系数(CC)、僵硬度参数(β)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质量(LVM)、射血分数(EF)、E/A、E/E'。对比所测量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AS患者颈总动脉IMT、β、PWV显著高于健康人群,DC、CC显著低于健康人群;CAS患者IVSd、LVM、E/E'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患者IMT、PWV及β与CC呈负相关,与E/E'呈正相关。结论 CAS患者动脉僵硬度增高,同时伴有左室舒张功能受损,二者之间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 (QIMT) 血管硬度定量分析技术 (QAS) 颈总动脉粥样硬化 左心室
下载PDF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7
作者 康佳 沙晓溪 +1 位作者 康彧 何兰芳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9-12,共4页
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查以及颈动脉CT... 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查以及颈动脉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声像图特征以及斑块性质情况。结果显示,不同狭窄程度患者N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斑块性质NWI以及GS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厚度、斑块体积、最大面积狭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发现,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该检查方案无创、方便、快捷,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 颈动脉CTA 颈动脉斑块性质 颈动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定量分析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结构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宪莉 肖新广 +1 位作者 谷梅兰 李润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8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不同类型冠心病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和结构组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入我院诊断冠心病患者共112例,其中稳定型30例,不稳定型55例,急性心肌梗死27例。采用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 目的研究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不同类型冠心病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和结构组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入我院诊断冠心病患者共112例,其中稳定型30例,不稳定型55例,急性心肌梗死27例。采用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估是否为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直径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MLA)、正性重构(PR)和点状钙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管腔直径狭窄率明显高于不稳定型组,不稳定型组明显高于稳定型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和点状钙化比例明显高于不稳定型组,不稳定型组明显高于稳定型组;急性心肌梗死组MLA值明显小于不稳定型组,不稳定型组明显小于稳定型组;急性心肌梗死组PR值明显大于不稳定型组,不稳定型组明显大于稳定型组(P<0.05)。结论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能够无创、重复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和结构组成,对分析疾病发生规律和严重程度能够提供更多重要斑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定量分析技术 冠心病 粥样硬化斑块 易损性
下载PDF
运用三维超声VPQ技术评价针灸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黄熙畅 叶思婷 +5 位作者 戚芷琪 孟令萃 周婷 周俊合 赵琳 符文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6期1229-1233,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超声VPQ技术客观评价针灸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斑块结构变化。方法:门诊招募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组各20例,每周治疗2次,共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双侧颈动脉斑块总体积(PV)、灰阶中位值(GSM)、内中膜厚度(I... 目的:通过三维超声VPQ技术客观评价针灸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斑块结构变化。方法:门诊招募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组各20例,每周治疗2次,共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双侧颈动脉斑块总体积(PV)、灰阶中位值(GSM)、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治疗后PV较前减小,而假针组较前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左侧GSM较前升高,而假针组较前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右侧GSM治疗前后差值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也有升高趋势。结论:针灸疗法可以减小颈动脉斑块体积,稳定斑块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针灸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