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张的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血管增压在面颈部瘢痕整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云菡 黄昕 +7 位作者 李海洲 高雅姗 顾舒晨 邝依敏 骆申英 张泽伟 顾斌 昝涛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320,共8页
目的总结扩张的胸廓内动脉穿支(IMAP)皮瓣联合血管增压在面颈部瘢痕整复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2年9月—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2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创伤后面颈部瘢痕患者,其... 目的总结扩张的胸廓内动脉穿支(IMAP)皮瓣联合血管增压在面颈部瘢痕整复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2年9月—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2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创伤后面颈部瘢痕患者,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1~58岁,均采用扩张的IMAP皮瓣整复。Ⅰ期根据瘢痕部位和范围在前胸置入1个或2个合适额定容量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中注意保护IMAP、锁骨上动脉胸支和胸外侧动脉,术后注入生理盐水进行扩张。Ⅱ期行皮瓣转移术,术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明确优势IMAP。切除面颈部瘢痕,形成面积为9 cm×7 cm~28 cm×12 cm的创面,术中注意保留颞浅动静脉或面动静脉穿支。以优势IMAP为蒂,根据瘢痕切除后创面面积和位置设计皮瓣:对于中小面积的创面,采用IMAP单蒂皮瓣转移修复;对于缺损面积较大者,利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评价前胸各血管的供血范围,当IMAP不足以供养整块皮瓣时,利用锁骨上动脉胸支或胸外侧动脉进行血管增压,设计双蒂皮瓣。根据供受区间的距离,选择带蒂或游离转移皮瓣。转移皮瓣后再次行ICGA判断皮瓣血供。将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统计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个数、额定容量、注射生理盐水量和扩张周期,优势IMAP位置,采用皮瓣总个数和不同血管蒂类型皮瓣个数、皮瓣面积,Ⅱ期术后皮瓣存活情况、供受区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共置入25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额定容量为200~500 mL,注射生理盐水量855~2055 mL,扩张周期4~16个月。术前在第2肋间(20侧)或第3肋间(5侧)探及优势IMAP。共切取25个扩张皮瓣,其中2个IMAP带蒂皮瓣、11个IMAP游离皮瓣、4个锁骨上动脉胸支带蒂+IMAP游离皮瓣、8个IMAP+胸外侧动脉游离皮瓣,皮瓣面积10 cm×8 cm~30 cm×14 cm。Ⅱ期术后3例患者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面部 瘢痕 穿支皮瓣 胸廓内动脉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血管增压
原文传递
血管增压和超回流技术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朝波 裴世杰 +5 位作者 孔令福 黄泽晓 吴育煜 陈华佑 陈绵川 王望任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增压和超回流技术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四肢软组织缺损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4~76岁,平均40岁,均切取携带旋股外侧动脉(LCFA)降... 目的探讨血管增压和超回流技术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四肢软组织缺损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4~76岁,平均40岁,均切取携带旋股外侧动脉(LCFA)降支与斜支两组血管的游离ALTF进行移植并应用血管增压和超回流技术进行创面修复。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5 cm~22 cm×10 cm,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23 cm×11 cm,供区直接缝合。采用皮瓣内增压(或超回流)术式15例,采用皮瓣外增压(或超回流)术式16例。术后经门诊、电话、微信或上门定期随访,评估创面修复术后疗效。结果本组31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术后创口轻度感染,予拆线换药处理,术后供区及受区创面均完全愈合。术后随访3~55个月,受区皮肤质地、色泽、外观良好,皮瓣TPD为7~12 mm。结论血管增压和超回流技术在游离ALTF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中,疗效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血管增压 超回流 降支 斜支 旋股外侧动脉
原文传递
大鼠背部单一穿支蒂皮瓣远端非牛理性增压方法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大木 陈绍 +5 位作者 丁健 蒋良福 褚庭纲 李志杰 陈星隆 高伟阳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动脉血对多血管体穿支皮瓣远端静脉进行增压后对皮瓣成活的影响。 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采用大鼠背部单侧三血管体穿支皮瓣模型共2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2只)。两组均以旋髂深动脉(DCIA)穿支为蒂,其中实验... 目的探讨利用动脉血对多血管体穿支皮瓣远端静脉进行增压后对皮瓣成活的影响。 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采用大鼠背部单侧三血管体穿支皮瓣模型共2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2只)。两组均以旋髂深动脉(DCIA)穿支为蒂,其中实验组采用动脉血对皮瓣远端静脉进行增压,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增压方式。连续观察7 d后,检测并对比两组皮瓣的成活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血管密度检测、氧化铅明胶造影显示皮瓣血管结构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检测结果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照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为(77.36±1.12)%,明显低于实验组(98.46±0.12)%(P〈0.01);实验组II区皮瓣HE染色示其血管密度为(33.21±3.52)个/mm2,而对照组为(18.16±5.24)个/mm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皮瓣远端无HE染色,实验组皮瓣11例完全染色;造影结果示实验组远端血管造影剂明显多于对照组,血管扩张明显,对照组远端血管结构大部分消失;计算累积吸光度值,实验组和对照组IA值分别为5165.35±408.84和2539.31±791.09,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采用动脉血对多血管体穿支皮瓣远端静脉进行增压后能明显提高其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动脉化静脉皮瓣 血管增压 血管 大鼠
原文传递
扩展穿支皮瓣血供范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代明 黄昕 +1 位作者 昝涛 吴志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穿支皮瓣是临床广泛应用的组织缺损修复技术,但因穿支血管的管径细小,供区面积有限,使得穿支皮瓣在体表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从穿支皮瓣血管解剖、血供特点,以及增加皮瓣血运和促进组织血管化的相关治疗策略出发,对扩... 穿支皮瓣是临床广泛应用的组织缺损修复技术,但因穿支血管的管径细小,供区面积有限,使得穿支皮瓣在体表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从穿支皮瓣血管解剖、血供特点,以及增加皮瓣血运和促进组织血管化的相关治疗策略出发,对扩展穿支皮瓣血供范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瓣延迟 血管增压 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