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10年人参皂苷对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2
1
作者 王巍 苏光悦 +1 位作者 胡婉琦 赵余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736-3741,共6页
人参单体皂苷作为人参的主要活性物质,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肥大、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促进血管再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抗心律失常等。对近10年人参皂苷在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以人参皂苷为基础的心血管... 人参单体皂苷作为人参的主要活性物质,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肥大、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促进血管再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抗心律失常等。对近10年人参皂苷在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以人参皂苷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保护剂的新药开发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血管疾病 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再灌注 血管再生 心肌细胞凋亡 抗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人参皂甙Rg1诱导骨髓干细胞游走分化促进家兔心肌梗死后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王宁元 吕传江 +2 位作者 陈学海 凑口信也 藤原久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6-919,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能否促进骨髓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进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方法将家兔从髂骨处抽取骨髓液用赤色荧光色素DiI进行标记后输回家兔体内,然后将其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g1治疗组,测定两...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能否促进骨髓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进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方法将家兔从髂骨处抽取骨髓液用赤色荧光色素DiI进行标记后输回家兔体内,然后将其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g1治疗组,测定两组家兔缺血1周和2周末的左室功能及2周末的心肌梗死面积。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心肌缺血部位来自骨髓细胞的DiI阳性细胞率和血管内皮细胞的CD31阳性细胞率。另外还测定了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期间心肌间质的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水平。结果治疗组CD31染色阳性细胞中同时呈现DiI阳性的细胞比率明显增加,心肌间质G-CSF的浓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好转,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结论人参皂甙Rg1通过刺激心肌局部组织分泌G-CSF而诱导骨髓细胞游走至心肌组织进而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内皮细胞的再生直接对缺血心肌组织的毛细血管再生及血流供应的维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再生 骨髓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G—CSF 人参皂甙RG1 内皮细胞再生 心肌梗死模型 心肌血管 细胞分化
下载PDF
PI3K/AKT通路在电针促进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血管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珊珊 罗勇 武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488-249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的影响,探讨电针促进脑内缺血区血管再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SD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双侧"合谷"穴(LI4)为电针穴位,将8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的影响,探讨电针促进脑内缺血区血管再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SD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双侧"合谷"穴(LI4)为电针穴位,将8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30)、电针组(n=30)、电针+LY294002组(n=10)。模型组和电针组分别包括再灌注1、3、7d3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10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时间点大脑缺血半影区p-AKT1、AC133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AC133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总AKT1、p-AK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脑缺血组织p-AKT1蛋白表达增加(P<0.05),AKT1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AC133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p-AKT1蛋白表达于再灌注3、7d有明显增高(P<0.05),再灌注3、7dAC133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在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作用下,大鼠p-AKT1蛋白的表达较电针组显著减少(P<0.05),AC133蛋白表达阴性,AC133mRNA表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能加强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促进EPCs归巢至缺血组织区,从而促进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局灶脑缺血再灌注 PI3K/AKT AC133 血管再生 “合谷”穴
下载PDF
创伤愈合中血管再生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4
作者 彭瑞云 王德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7期48-49,共2页
血管再生是创伤愈合过程中重要内容之一,且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伤口愈合过程中血管再生规律及多种生长因子、多配体蛋白聚糖、整合素、热休克蛋白和理化因素等对其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创伤愈合 血管再生 调控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曾凯 陈良龙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01-203,共3页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目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它包括改善内皮功能.增加内皮源性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抗氧化.抗炎,稳定粥样斑块,促进血管再生,抑制免疫反应,抑制心肌肥厚和纤维化.保护肾功能等作用。它在心肌管疾病...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目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它包括改善内皮功能.增加内皮源性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抗氧化.抗炎,稳定粥样斑块,促进血管再生,抑制免疫反应,抑制心肌肥厚和纤维化.保护肾功能等作用。它在心肌管疾病的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概述他汀类药物非降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降脂作用 他汀类药物 研究新进展 内皮源性一氧化氮 抑制免疫反应 生物利用度 内皮功能 粥样斑块 血管再生 心肌肥厚
下载PDF
抑癌基因p53与肿瘤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贾春平 《生命科学》 CSCD 2008年第3期450-453,共4页
p53基因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与人类肿瘤发生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调控DNA修复、细胞周期停滞和诱导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和细胞稳定,抑制肿瘤生长;肿瘤血管再生、微小RNA(microRNA,miRNA)及肿瘤干细胞是近几年来... p53基因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与人类肿瘤发生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调控DNA修复、细胞周期停滞和诱导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和细胞稳定,抑制肿瘤生长;肿瘤血管再生、微小RNA(microRNA,miRNA)及肿瘤干细胞是近几年来肿瘤发生机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p53基因在肿瘤血管再生、miRNA、肿瘤干细胞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血管再生 MIRNA 肿瘤干细胞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机制 被引量:25
7
作者 宋世雷 陈跃平 章晓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8-415,共8页
背景: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对血管修复再生、成骨细胞分化增殖、破骨细胞骨分化有调控作用,这对治疗股骨头坏死来说至关重要。目的:就近年来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股骨头坏死相关机制的主要研究进展做一简要... 背景: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对血管修复再生、成骨细胞分化增殖、破骨细胞骨分化有调控作用,这对治疗股骨头坏死来说至关重要。目的:就近年来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股骨头坏死相关机制的主要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旨在为今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数据库、万方、CNKI、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12至2019年相关国内外文献,包括:①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及相关病因病机研究文献;②PI3K/AKT通路相关机制研究文献;③PI3K/AKT对血管修复再生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文献;④PI3K/AKT对成骨细胞分化增殖相关因素调控的研究文献;⑤PI3K/AKT对破骨细胞分化等功能相关因素的调控研究文献。共纳入62篇文献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PI3K/AKT信号通路经多项动物实验已证实可对血管修复再生、成骨细胞分化增殖凋亡与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因素进行有效调控,在认识这些通路机制基础上研发相关药物提高股骨头坏死早期保守治疗成功率具有远大发展前景及潜力,为未来治疗股骨头坏死开辟了新道路,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新希望;②而根据患者不同股骨头坏死情况如何运用PI3K/AKT信号通路指导治疗成为该项技术的突破点及挑战,需要后期更多研究去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PI3K/AKT 血管再生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黄义彬 陈柯 +2 位作者 张颖 熊华翠 刘彩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6-778,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疗效,以评价氢氧化钙糊剂介导牙髓感染的年轻恒牙血管再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1 1年1月~2012年1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就诊的34例均为外伤、龋病或非龋病等因素导致的牙髓感染、... 目的观察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疗效,以评价氢氧化钙糊剂介导牙髓感染的年轻恒牙血管再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1 1年1月~2012年1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就诊的34例均为外伤、龋病或非龋病等因素导致的牙髓感染、坏死、根尖周炎或根尖脓肿的年轻恒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7例。试验组局麻下将患牙进行常规开髓引流,冲洗消毒,并内封氢氧化钙糊剂以行血管再生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根尖诱导成形术。术后随访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4例分别于术后6~18个月复诊发现,根尖周病变愈合,根管腔变小,牙根形成,根尖孔闭合,10例术后12~18个月,根尖周病变愈合,牙根有延长,根管壁有增厚,根尖孔缩小,1例术后2个月出现疼痛和肿胀,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8个月出现疼痛,有牙龈瘘管形成,牙根发育停止。对照组1例根尖诱导12个月后根尖区病变消失,根端闭合,11例术后6~18个月后根尖孔有硬组织形成,根尖区病变区域缩小,但均未见牙根长度有明显改变;5例在诱导12~18个月后仍无明显的根尖屏障形成。两组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内封氢氧化钙糊剂的血管再生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的继续发育,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再生 年轻恒牙 氢氧化钙 牙髓疾病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贾中伟 余建平 +4 位作者 于翰 苏云星 蔚晋斌 任志兰 魏杰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高压氧治疗伴溃疡形成的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利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高压氧治疗的2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治疗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高压氧治疗伴溃疡形成的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利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高压氧治疗的2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治疗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利用高压氧治疗的2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术中于患侧胫骨中段内侧面上做一范围约2 cm×10 cm骨窗,安置专用横向外固定牵引架,同时行患足清创术,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多人高压氧舱治疗,压力为0.20 MPa,1次/d,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第5天开始缓慢横向搬移骨窗(1 mm/d);对照组行患足清创术,术后第1天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案同治疗组。观察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踝肱指数(ABI)及密歇根神经体征评分(MNSI)。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9.3个月,对照组中1例Wagner Ⅴ级患者创面未愈合,最终截肢,其余患者创面均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9.52±8.43)d,治疗组创面均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1.74±6.12) d;治疗组ABI由术前的0.56±0.18,术后3个月升至0.94±0.16,MNSI由术前的5.92±1.13,术后3个月降至4.11±1.25,对照组ABI由术前的0.54±0.21术后3个月升至0.81±0.20,MNSI由术前的5.74±1.26;术后3个月降至4.98±1.34。2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ABI及MNSI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可以重建患肢小腿以下微血管网,促进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恢复,结合高压氧可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手术简便、疗效确切,保肢成功率高的优点,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骨搬移 血管再生 高压氧
原文传递
缺氧预处理激活HIF-1α/MALAT1/VEGFA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存和血管再生 被引量:24
10
作者 侯婧瑛 于萌蕾 +2 位作者 郭天柱 龙会宝 吴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5-990,共6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缺氧预处理能够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存和改善其移植治疗效率,且此效应主要由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HIF-1α)介导,但下游机制未明。目的:体外观察缺氧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存和血管再...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缺氧预处理能够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存和改善其移植治疗效率,且此效应主要由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HIF-1α)介导,但下游机制未明。目的:体外观察缺氧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存和血管再生能力的影响,探讨HIF-1α/MALAT1/VEGFA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缺氧实验组(体积分数为1%O2)和常氧对照组(体积分数为20%O2),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以及血管形成情况以及HIF-1α、MALAT1和VEGFA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相应的siRNA抑制HIF-1α以及MALAT1的表达,以HIF-1αsiRNA scramble和MALAT1 siRNA scramble作为阴性对照,再进行缺氧预处理,检测并比较各组通路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①与常氧对照组相比,缺氧实验组细胞生存力明显增强,凋亡比例显著减少,血管管腔样结构明显增多(P<0.01),HIF-1α、MALAT1和VEGFA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②在抑制HIF-1α的基础上进行缺氧预处理,MALAT1和VEGF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而抑制MALAT1后,VEGFA的表达亦显著降低(P<0.01);③结果表明,缺氧预处理能够通过激活HIF-1α/MALAT1/VEGFA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存和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氧预处理 血管再生 缺氧诱导因子1Α 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下载PDF
麝香通心滴丸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和血管再生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吴刚 余德龙 +1 位作者 李磊 胡立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的:评价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IHF)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纤维化和血管再生的影响机制。方法:将140例患者按1∶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脱落、失访3例,剔除1例,完成66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 目的:评价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IHF)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纤维化和血管再生的影响机制。方法:将140例患者按1∶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脱落、失访3例,剔除1例,完成66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剔除1例,完成65例。两组患者参照指南给予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麝香通心滴丸模拟药,2丸/次,3次/d。观察组口服麝香通心滴丸,2丸/次,3次/d。均连续治疗24周。进行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室重构指数(LVRI);进行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 MWT),Lee氏心衰评分、气虚血瘀证评分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ST2(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2)。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77%(59/65),高于对照组的74.24%(49/66)(χ^(2)=6.179,P<0.05);观察组LVEF,CO和LVRI均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PW,LVM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 MWT多于对照组(P<0.01),Lee氏心衰、气虚血瘀证和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NT-proBNP,TGF-β1,sST2,M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TIMP-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GF-1,VEGF,Ang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Ang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没有发现服用麝香通心滴丸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麝香通心滴丸治疗IHF气虚血瘀证患者,可通过影响心肌纤维化和血管再生因子,改善心室重构,提高患者心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麝香通心滴丸 气虚血瘀证 心肌纤维化 血管再生 心室重构
原文传递
调节“脑中血海”法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郭建文 李俊雅 黄燕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763-768,共6页
目的:研究调节"脑中血海"中药脑脉1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BMSC)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再生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 目的:研究调节"脑中血海"中药脑脉1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BMSC)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再生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分为模型组、脑脉1号组、BMSC移植组、脑脉1号加BMSC移植治疗组,另选8只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假手术组。分别于造模3、7、14d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behavior rating scale,BRS),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BMSC移植、脑脉1号以及二者联合治疗对大鼠BRS有显著改善(P=0.000),但在该指标上两者无交互效应。与模型组相比,BMSC移植、脑脉1号以及二者联合可显著增加CD31表达(P=0.000),且两者联合使用存在交互效应,与观察时点存在交互效应(P<0.01)。结论:调节"脑中血海"的中药脑脉1号可促进接受BMSC移植治疗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血管再生,改善BRS,随着疗程的延长,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再生 中药疗法 大鼠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咏芳 刘少文 刘正湘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再生和心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将大鼠随机分为Rb1治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2周,4周后分别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TTC和...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再生和心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将大鼠随机分为Rb1治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2周,4周后分别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TTC和伊文思兰染色测定梗死区、缺血区的面积比值,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VEGF的表达量,VIII因子和SAM染色观察微血管密度和功能血管再生情况。结果人参皂甙Rb1治疗组心功能好转,心肌微血管密度和功能血管数量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区和梗死区的范围也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量也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甙Rb1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保护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管再生 侧支血管形成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表达的影响及其促进脑内血管再生的作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旺 罗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目的 探讨电针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缺血区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Sprague-Dawley大鼠84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按局灶性脑缺血1h再灌注后观察时间点,将模型组和模... 目的 探讨电针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缺血区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Sprague-Dawley大鼠84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按局灶性脑缺血1h再灌注后观察时间点,将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分为第1,3,7,14和21天5个亚组.取双侧合谷穴(LI4)为电针刺激穴位.再灌注第3,7,14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mRNA的表达;再灌注后各时间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DF-1α蛋白的表达,CD34标记微血管并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模型组、模型电针组缺血区大脑皮质SDF-1α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再灌注第3,7,14天,模型电针组缺血区大脑皮质SDF-1α mRNA表达增加(P<0.05).再灌注第1天,模型电针组缺血区大脑皮质SDF-1α蛋白表达增强,微血管计数增加,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第3,7,14,21天,模型电针组缺血区大脑皮质SDF-1α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微血管计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大脑皮质SDF-1α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而促进缺血区大脑皮质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血管再生 合谷穴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近10年国际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黄茂茂 胡月 +5 位作者 王彬川 张驰 谢羽婕 王剑雄 汪丽 胥方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725-3733,共9页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10年来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有了许多新的认知,因此有必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领域的研究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目的:旨在详细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康复领域发表的总文献,探讨近10年该领域的主要研...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10年来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有了许多新的认知,因此有必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领域的研究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目的:旨在详细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康复领域发表的总文献,探讨近10年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和研究现状,识别目前的研究热点及前沿知识点。方法:2020-02-01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中检索2010至2019年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相关文献,基于WoS全球文献以及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0篇文献分析,以了解有关年发文数量、作者、期刊、机构、国家/地区、资金资助以及引用相关数据。CiteSapace软件用于分析全球文献数据并生成可视化图谱。结果与结论:①总共检索到了3098篇文献,发文数量从2010年的175篇逐渐增多至2017年的442篇,2018和2019年分别发表了367篇和424篇;②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是资助研究最多的机构;总共有775个期刊发表该领域的文献;《Journal of Strok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150)是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引用次数最多的期刊是《Stroke》(5999);③总共有82个国家/地区,4015个机构,14676位作者发表该领域的文章;总发文量最多的前3个国家和机构分别是美国、中国、加拿大以及多伦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卡尔加里大学;KIRTON A和BERNHARDT J分别是最具生产力(发文数量25篇)和影响力(引用次数903次)的作者;FEIGIN VL等2014年发表在《Lancet》上的文章是最具代表性的参考文献;④引导式治疗机制、皮质脊髓束损伤、基于细胞治疗、共识核心推荐、运动功能恢复等是该领域的基础框架;该领域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患者个体化治疗、步态、细胞治疗等;治疗花费、一氧化氮合酶、功能磁共振成像、长时程增强效应、神经再生、失语等方向是研究前沿;⑤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分析发现该领域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 皮质脊髓束 细胞治疗 血管再生 神经保护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荣 刘咏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05-807,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和心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将大鼠随机分为Rg1治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2、4周后分别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免疫...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和心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将大鼠随机分为Rg1治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2、4周后分别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VEGF的表达量,Ⅷ因子和SAM染色观察微血管密度和功能血管再生情况。结果人参皂甙Rg1治疗组心功能好转,心肌微血管密度和功能血管数量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区和梗死区的范围也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量也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甙Rg1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保护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再生
下载PDF
年轻恒前牙感染根管内血管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钟小奕 杨亦萍 +2 位作者 陈文霞 张映娟 文春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根尖周炎模型观察年轻恒前牙根管内血管再生的组织学状况。方法选择4个半月龄杂种犬1只,建立上颌未发育完成的恒前牙根尖周炎模型,将6颗上颌恒前牙随机分组,对照组3颗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实验组3颗采用根管内血管再生术。... 目的通过建立根尖周炎模型观察年轻恒前牙根管内血管再生的组织学状况。方法选择4个半月龄杂种犬1只,建立上颌未发育完成的恒前牙根尖周炎模型,将6颗上颌恒前牙随机分组,对照组3颗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实验组3颗采用根管内血管再生术。将术后1、4、8周的X线片分别与术前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牙根继续发育及根尖炎症的愈合情况。术后8周处死动物,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根尖闭合情况及根管内容物的构成。结果 X线观察,术后1、4周,2组牙根的根尖孔大小及根尖透射区范围未见明显改变。术后8周,实验组根尖透射区范围缩窄较明显,并出现根尖孔缩窄的趋势,但管壁厚度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根尖透射区变化不一。组织学检查,实验组管腔内可见肉芽组织,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不规则的类牙本质、类牙骨质和类骨质样钙化物,钙化物以根尖部和管腔内侧壁尤为明显。对照组管腔未见软组织,根尖部有少量的硬组织沉积。结论血管再生术可促使年轻无髓恒前牙的慢性根尖周炎症消退,根管内再生的肉芽组织中有硬组织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根尖周炎 血管再生 根尖诱导成形术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 bFGF Ang-1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牛祥 王本孝 卜红伟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52例ACI...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5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6)。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血清VEGF、bFGF、Ang-1水平,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干预前的基线资料、NIHSS评分、MoCA评分、血清VEGF、bFGF、Ang-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MoCA评分与血清VEGF、bFGF、Ang-1水平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MoCA评分与血清VEGF、bFGF、Ang-1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丁苯肽能显著改善ACI患者的认知功能,升高血清VEGF、bFGF、Ang-1等血管生长相关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氯吡格雷 认知功能 血管再生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18
19
作者 卢利萍 桑德春 +6 位作者 白帆 陈慧 杨帆 褚宏宇 张晓钰 李欣 刘建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本院48例首次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在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6周后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并与33例正常体检者...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本院48例首次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在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6周后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并与33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VEG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康复治疗前及康复治疗6周后,病例组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540,P〈0.05),而且大面积脑梗死(最大梗死直径〉4 cm)组的VEGF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最大梗死直径≤4 cm)组(t=4.436,P〈0.05),短病程(≤1个月)脑梗死组的VEGF水平高于长病程(〉1个月)组(t=2.316,P〈0.05)。结论康复治疗前后,VEGF均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梗死 康复治疗 血管再生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文玉 董斌春 +3 位作者 王路 王晓红 杨鑫 宋春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为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经头部CT或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在入院2 d和治疗后12 d采静脉血,使用酶...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为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经头部CT或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在入院2 d和治疗后12 d采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VEGF较治疗前水平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EGF水平较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使用丹红治疗前后,血中VEGF含量可能有明显差异。(2)急性脑梗死后使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应用丹红治疗后患者血中VEGF可能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再生 血管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