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董瑞国 刘春风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常规全身体表降温诱导亚低温的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降温方法,目前已在欧美诸多医疗机构得到推广应用。它具有诱导过程快、温度维持精确和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特点。文章对其技术原理和... 常规全身体表降温诱导亚低温的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降温方法,目前已在欧美诸多医疗机构得到推广应用。它具有诱导过程快、温度维持精确和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特点。文章对其技术原理和临床应用现状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血管降温 卒中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梁恩和 洪健 +3 位作者 陈荷红 曹德晨 张国斌 只达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对比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内降温组和体表降温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降温速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偏离目标温度0.2℃的时间百分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 目的 对比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内降温组和体表降温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降温速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偏离目标温度0.2℃的时间百分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以及肌颤发生率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并发症以及预后等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血管内降温组患者中心温度降低迅速,并能准确维持目标温度(33℃~35℃),变异范围小;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率以及肌颤发生率与程度明显低于体表降温组;血管内降温组颅内压下降出现更早,并发症较少,预后优于体表降温组.结论 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维持目标温度稳定,复温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管降温 亚低温治疗
原文传递
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国敏 马明远 +4 位作者 张云海 区智凤 胡惠娟 赖慧晶 冼凤仪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 观察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体表降温方法,观察组在体表降温基础上... 目的 观察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体表降温方法,观察组在体表降温基础上配合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目标体温35℃,降温持续时间3~5 d,复温采取自然复温法,控制复温0.1~0.5℃/h,复温至36.0~37.3℃.比较2组患者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维持目标体温过程的稳定性、寒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心律失常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躁动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72 h后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及护士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降温速度、达目标体温时间、维持目标体温过程的稳定性分别为(1.3±0.2)℃/h、(2.3±0.2)h、(6.5±1.8)%,对照组分别为(0.5±0.1)℃/h、(3.6±0.6)h、(11.3±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2.112、2.408,P〈0.05).观察组寒战、心律失常、皮肤损伤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3.33%(11/33)、9.09%(3/33)、6.06%(2/33)、27.27%(9/33),对照组分别为84.85%(28/33)、15.15%(5/33)、33.33%(11/33)、54.55%(1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2.733,P〈0.05).观察组治疗72 h后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体温、GCS评分分别为(68.31±3.73)次/min、(16.60±1.52)次/min、(136.35±3.71)mmHg(1 mmHg=0.133 kPa)、(34.61±1.05)℃、(9.91±4.05)分,对照组分别为(58.31±3.62)次/min、(19.81±1.83)次/min、(150.66±2.70)mmHg、(35.65±1.36)℃、(7.63±3.1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5~3.035,P〈0.05).观察组更换冰块时间及翻身时间分别为(14.03±3.11)、(15.08±3.07)min/h,对照组分别为(38.12±2.70)、(26.16±2.54)min/h,2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 血管降温
原文传递
重症颅脑损伤高热患者热交换导管血管内降温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香风 谭丽萍 袁利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80-1781,共2页
关键词 血管降温 颅脑损伤 高热 护理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亚低温治疗方法——血管内降温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虎 梁恩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重型颅脑创伤的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水肿,从而增加脑灌注压,同时可以保护血脑屏障,阻断毒性代谢产物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国内外神经... 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重型颅脑创伤的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水肿,从而增加脑灌注压,同时可以保护血脑屏障,阻断毒性代谢产物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国内外神经外科医生开始将亚低温治疗应用于颅脑创伤患者的治疗中,并研究出了一整套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临床降温方法[1-7].目前国内外有条件的医院已将亚低温治疗方法列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治疗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治疗方法 血管降温 颅脑创伤患者 重型颅脑创伤 脑保护作用 毒性代谢产物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血管内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玉波 李贞伟 +4 位作者 王红光 马琳 韩煜 于明圣 黄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传统亚低温组(n=20)和血管内降温组(n=11)。两个治疗组31病人均于伤后20 h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3~34℃,治疗持续4~7 d,当颅内压降... 目的研究血管内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传统亚低温组(n=20)和血管内降温组(n=11)。两个治疗组31病人均于伤后20 h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3~34℃,治疗持续4~7 d,当颅内压降至正常后24 h,停止亚低温治疗。同时床旁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等。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三组病人的年龄及GCS评分等临床特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第7天,两组亚低温治疗的病人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基本降至正常。经6个月随访,两组亚低温治疗病人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与传统亚低温治疗效果相似,其可减少肌松药和镇静药的使用及机械通气所带来的并发症。该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血管降温 亚低温
下载PDF
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血管内降温治疗病人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及护理 被引量:8
7
作者 邬闻文 金奕 徐旭东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4年第3期1005-1006,共2页
血管内降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降温技术,相比于传统降温方法,其降温速率更快,且目标温度波动小[1].目前研究表明,血管内降温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有脑保护的功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2].但血管内降温在... 血管内降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降温技术,相比于传统降温方法,其降温速率更快,且目标温度波动小[1].目前研究表明,血管内降温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有脑保护的功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2].但血管内降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多种并发症,血钠水平失常就是其中之一[3],包括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但据研究,高钠血症较低钠血症者更少见[4].我们自2012年2月—2012年11月共收治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血管内降温并发高钠血症病人,经过精心护理,血钠状况好转,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管降温 高钠 原因 护理
下载PDF
血管内降温技术及其治疗热射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高建新 黎檀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热射病以核心体温升高(>40℃)及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是热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快速有效地降低核心体温是临床治疗的首要措施,而冷却速率是决定热射病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血管内降温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重... 热射病以核心体温升高(>40℃)及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是热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快速有效地降低核心体温是临床治疗的首要措施,而冷却速率是决定热射病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血管内降温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重症医学领域的一种新的降温技术,可直接对血液进行降温或复温,较传统降温方式能提供更高的冷却速率。该文就血管内降温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对热射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血管降温 治疗措施
下载PDF
血管内降温在重症中暑临床救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夏诗语 林国东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530,共6页
重症中暑(HS)指在高温、高湿且空气流通缓慢的环境下或剧烈运动后导致患者核心体温高于40.5℃,同时合并脏器功能损伤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降温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重症中暑的降温... 重症中暑(HS)指在高温、高湿且空气流通缓慢的环境下或剧烈运动后导致患者核心体温高于40.5℃,同时合并脏器功能损伤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降温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重症中暑的降温措施可分为血管外降温及血管内降温,血管外降温主要为体表物理降温,血管内降温主要用于不适宜物理降温或因资源短缺导致诊治不及时的患者,尤其对重症中暑降温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管内降温措施主要包括血管内输注降温、血管内温度管理装置降温及持续血液净化等。该文主要从血管内降温的类别、机制、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中暑 物理降温 致伤机制 血管降温
下载PDF
血管内降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恩和 曹德晨 +6 位作者 张国斌 冯珂珂 王虎 徐鹏 洪健 张赛 只达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对血管内降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共30例患者,均于伤后12h内行血管内降温治疗,体内温度控制在33℃~35℃,持续4—7d,平均(121.5±13.7)h。患者均于伤后6个月时根据GOS评估... 目的对血管内降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共30例患者,均于伤后12h内行血管内降温治疗,体内温度控制在33℃~35℃,持续4—7d,平均(121.5±13.7)h。患者均于伤后6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经6个月随访,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例。本组患者没有出现与血管内降温系统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目标温度维持稳定、波动性小以及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优点。对于重型颅脑创伤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管降温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治疗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保全 李保林 刘晓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0期33-34,共2页
目的对比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对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内降温组和体表降温组,每组各18例,对比2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偏离目标温度1℃患者的比率、寒战、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比... 目的对比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对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内降温组和体表降温组,每组各18例,对比2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偏离目标温度1℃患者的比率、寒战、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预后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均较安全,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血管内降温组中心温度降低迅速,并能准确维持目标温度在35℃,变异范围小;血管内降温组预后与体表降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维持目标温度、复温简单、易护理等优点,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血管降温 亚低温
下载PDF
基于柯氏模型构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培训体系
12
作者 周立民 程斐然 +2 位作者 冯英璞 李翔 冯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6期814-820,共7页
目的 依据柯氏模型框架构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降温在职培训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其次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目的 依据柯氏模型框架构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降温在职培训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其次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条目,构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降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有15名专家参加咨询,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93.75%,收回的问卷均为有效问卷,专家积极性较高;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3、0.863,咨询结果较可靠;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11、0.289,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最终确定的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33项三级指标。结论 我国神经重症护士培训工作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又复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本研究基于柯氏模型构建的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以及神经重症专科的特色,可为开展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提供参考。由于时间的限制,该评价体系尚未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各级指标的测评方式及具体内容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氏模型 在职培训 神经重症护士 血管降温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刚 李智 林凌 《生命科学仪器》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归纳了亚低温疗法的几种常见降温方法,从其适用的病人、降温的时间、对温度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详细的总结了基于热交换导管的血管内亚低温疗法,它的临床应用及其成果,最后指出了亚低温疗法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亚低温 血管降温 热交换导管 冰毯 静脉灌注 退热剂
下载PDF
血管腔内降温新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高热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利群 贡志刚 兰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8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技术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高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GCS评分为4~8分,伤后应用CoolGard体温控制系统以及Icy导管(全部导管均为美国ALSIUS公司提供)即:血管内降温技术。控制膀胱温度在35℃...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技术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高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GCS评分为4~8分,伤后应用CoolGard体温控制系统以及Icy导管(全部导管均为美国ALSIUS公司提供)即:血管内降温技术。控制膀胱温度在35℃~36℃之间,持续3~7 d,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凝血功能、血常规、血气及血电解质。结果降温期间,患者体温能快速达到并维持在目标温度,临床评估无一例发生由血管内降温带来的并发症。4例患者中一例死亡,3例经积极救治意识状况转为清醒,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血管腔内降温新技术能迅速且平稳地将患者体温降到目标温度,无不良反应发生。对实施亚低温脑保护并进而改善患者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亚低温 血管降温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降温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康 马青变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11-514,共4页
亚低温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体温管理技术,由于其能够改善危重症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预后,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脏骤停复苏后治疗、脑卒中及颅脑损伤等领域。根据诱导体温下降的方式不同,亚低温治疗主要分为:体表降温、静脉输注冰盐水和... 亚低温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体温管理技术,由于其能够改善危重症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预后,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脏骤停复苏后治疗、脑卒中及颅脑损伤等领域。根据诱导体温下降的方式不同,亚低温治疗主要分为:体表降温、静脉输注冰盐水和血管内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降温 亚低温治疗 心脏骤停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实施规范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康 杜兰芳 +6 位作者 李姝 郑亚安 葛洪霞 李硕 谢蕊 葛宝兰 马青变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7期588-592,共5页
目标温度管理是心脏骤停复苏后昏迷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减轻神经系统损伤,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我国心脏骤停后的目标温度管理起步较晚,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充分,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是国内率先开展目标... 目标温度管理是心脏骤停复苏后昏迷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减轻神经系统损伤,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我国心脏骤停后的目标温度管理起步较晚,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充分,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是国内率先开展目标温度管理的单位之一,制定了标准化的实施规范和针对常见并发症的应对策略。本实施规范是本单位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分享规范旨在为同行开展目标温度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自主循环恢复 目标温度管理 血管降温 治疗规范
下载PDF
应用控制性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术后患者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昊 张华忠 +1 位作者 张劲松 孙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可使用的控制性低温方法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保护中的治疗价值。尤其对暂无新型温度反馈调控装置的单位,观察此体表体内联合控温方法的应用,以期对临床救治提供一种有效且可实施的控制性低温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8月... 目的:探讨临床上可使用的控制性低温方法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保护中的治疗价值。尤其对暂无新型温度反馈调控装置的单位,观察此体表体内联合控温方法的应用,以期对临床救治提供一种有效且可实施的控制性低温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本科住院的心肺复苏术后采用联合控温法患者10例。记录低温启动时间、温度达标时间、低温维持时间以及复温时间,降温方法、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10例从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到低温启动时间为30~200 min,平均(95.0±71.6)min;均采取体表联合血管内降温方法;温度达标时间为45~180 min,平均(101.0±37.6)min;低温维持时间为24~72 h,平均(38.2±17.0)h;控制核心体温在34.0~35.8℃,波动范围在(0.7±0.2)℃;复温至37℃持续时间为8~14 h,平均(11.6±1.6)h;发生不良反应3例,其中1例肺部感染加重,1例血小板下降,1例低血钾。10例中存活7例,出院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结果(75.6±103.3)ng/mL;出院时,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ies,CPC)在3~5分。结论:体表体内联合控温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该方法降温合理,控温平稳,不良反应少,能够改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预后以及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温 目标温度管理 心肺复苏 脑保护 血管降温
下载PDF
低温对猪心肺复苏模型脑保护中电解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红 李春盛 丁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5-629,共5页
目的:通过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模型,观察复苏后72 h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电解质的动态变化,以及低温治疗(hypothermia therapy)12 h对各指标的影响,为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TH)在脑复苏中的临... 目的:通过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模型,观察复苏后72 h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电解质的动态变化,以及低温治疗(hypothermia therapy)12 h对各指标的影响,为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TH)在脑复苏中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更为确凿有力的依据。方法制作了标准的猪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8 min模型,复苏成功动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温组和 MTH 组,MTH 组在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后立即以1℃/h速率给予血管内降温,核心温度达33℃后维持12 h,继之以0.5℃/h速率被动复温至38℃。复苏成功后24 h和72 h以双盲法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对猪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分,且分别动态观察两组在心脏停搏前、复苏成功后0.5 h、复苏成功后6 h、复苏成功后12 h、复苏成功后24 h和复苏成功后72 h血清钾和钠离子水平。结果ROSC成功率为84.2%,MTH 组24 h 和72 h 存活率分别为75%和62.5%,常温组分别为37.5%和25%,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TH组和常温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平均动脉压、心排量、肺动脉楔压、中心静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组在复苏后24 h血清钾明显低于常温组(3.41&#177;0.11)(P<0.01),各个检测时间点两组者血清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趋势比较两组血清钠和血清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组的NDS在24 h和72 h分别为112.5(98.75~126.25)和61(50~75),常温组分别为230(225~235)和207.5(165~250),低温组的NDS均显著低于常温组(P<0.01)。结论低温对血清钾钠的影响不大,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因此低温治疗在临床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室颤动 心脏骤停 低温疗法 血管降温 血流动力学 自主循环恢复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原文传递
血管内降温治疗对复苏后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洋洋 陈立旻 +1 位作者 华天凤 杨旻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8-89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治疗对心脏停搏(CA)家猪复苏后综合征(PRS)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家猪15只,诱颤后维持心室纤颤(VF)8 min,然后进行标准心肺复苏(CPR)。将复苏成功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温组维持动... 目的探讨血管内降温治疗对心脏停搏(CA)家猪复苏后综合征(PRS)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家猪15只,诱颤后维持心室纤颤(VF)8 min,然后进行标准心肺复苏(CPR)。将复苏成功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温组维持动物核心体温在(38.0±0.5)℃并持续12 h;亚低温组复苏成功后5 min启动亚低温治疗,应用体温控制系统快速血管内降温至(33.0±1.0)℃并维持到复苏后6 h,然后以0.7℃/h的速度缓慢复温至(38.0±0.5)℃。持续监测动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于VF前和复苏后1、2、4、6、12、24 h取右侧股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E-选择素、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观察家猪复苏后24 h存活情况,对存活家猪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然后处死家猪取脑、心、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5只家猪经8 min VF后成功复苏14只,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各7只,复苏成功率为93.3%。两组动物体重、核心体温、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等基础生理学参数及CPR时间和除颤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常温组动物核心体温均控制在(38.0±0.5)℃;亚低温组在复苏后1 h降至预定低温范围(33.0±1.0)℃,维持到6 h后缓慢升温达到基础体温(38.0±0.5)℃。与VF前比较,两组动物在复苏后HR明显增快,而MAP及CO降低,之后逐渐恢复正常;两组各时间点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VF前比较,两组动物复苏后1 h血清E-选择素、sTM水平即明显升高,6 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IL-1β随时间延长呈持续升高趋势。常温组与亚低温组VF前E-选择素(μg/L:1.34±0.52比1.60±0.61)、sTM(μg/L:19.13±0.34比1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血管降温 复苏后综合征 血管皮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亚低温治疗—血管内降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仲元 孙晓云 任雅丽 《工企医刊》 2014年第2期703-704,共2页
血管内降温是一种新型降温技术,其具有降温速度快、目标温度维持稳定、波动性小以及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优点,也可避免体表冷却造成皮肤冻伤。本文对血管内降温的方法、并发症及临床应用的现状做了简述。
关键词 血管降温 复温 静脉灌注 热交换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