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血液安全监测——基于事实、重在改进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谢东甫
朱永明
-
机构
上海市血液中心
-
出处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40-1543,共4页
-
文摘
血液安全监测(HV)就是持续地收集和分析与输血和献血有关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R/AE),调查AR/AE的原因和后果,从而预防其发生或再发生。HV是血液质量管理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从献血者到受血者(所谓"从血管到血管")的整个血液链。建立行之有效的HV系统要基于正确的理念与途径,至关重要的是坚持"从差错中学习"的"非惩罚性原则",也就是从理念到行动,或"从大脑到血管"。国内应尽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HV的先进经验,通过制订政策、规划、模式与相关标准和指南,在我国逐步推进HV工作,进而建立HV系统。
-
关键词
血液安全监测
献血者
受血者
血液链
不良反应/不良事件
非惩罚性原则
-
Keywords
hemovigilance
blood donor
blood recipient
blood chain
adverse reaction / adverse event
non-punitive principle
-
分类号
R457.1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 2
-
-
作者
钟高贤
姜亚平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3年第6期446-448,共3页
-
文摘
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机制,目前比较倾向于认为血液凝集链的激活所伴随的凝血酶释放是启动脑水肿形成的“扳机点”。凝血酶、血肿占位效应、缺血、某些血肿成分的毒性作用以及受损脑组织产生的各种血管和细胞损伤因子等共同促成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形成机制
研究进展
血液凝集链
凝血酶
细胞损伤因子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