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被引量:423
1
作者 黄晓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54-556,共3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已知引起IFI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曲霉菌属和白色念珠菌,然而非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微生物亦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进一步规...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已知引起IFI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曲霉菌属和白色念珠菌,然而非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微生物亦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进一步规范IF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特约国内有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参照国外相关的标准,制定出适合国人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现予以公布,供国内广大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同时希望广大读者在实施过程中对本草案提出修改意见,以供再次修订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恶性肿瘤 侵袭性真菌感染 IFI 真菌
原文传递
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89
2
作者 东文霞 乔爱珍 李新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 (PICC)和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 :30例经肘窝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组为A组 ,30例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组为B组 ,记录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 (PICC)和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 :30例经肘窝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组为A组 ,30例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组为B组 ,记录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管时间、液体流速及并发症。结果 :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 93 .3 % ,B组为 76 .7% ,P <0 .0 1;A组平均操作时间12min ,B组为 2 4min ,P <0 .0 1;A组平均留管时间为 6 6d ,B组为 39d ,P <0 .0 1;A组并发症 6 .7% ,B组并发症为 2 3 .3 % ,P <0 .0 1;A组的液体流速最大为 2 75ml/h ,B组为 5 5 8ml/h ,P <0 .0 1;PICC导管的价格是锁骨下静脉导管的 3~ 4倍。结论 :PICC组较锁骨下静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 ,节省时间和人力 ,留管时间长 ,并发症低 ,病人痛苦时间短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但锁骨下静脉双腔导管在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护理 异基因骨髓移植 治疗 白血 PICC插管 锁骨下静脉插管 血液病
原文传递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 被引量:249
3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7-610,共4页
诊断标准 一、定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由于IFI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 诊断标准 一、定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由于IFI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治疗原则 恶性肿瘤患者 血液病 标准 诊断 修订 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规范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建议 被引量:220
4
作者 陈信义 麻柔 李冬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0-1041,共2页
关键词 中医 血液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西医理论体系 学术交流 临床工作者 全国性会议 专业委员会
下载PDF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次修订版) 被引量:207
5
作者 黄晓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4-709,共6页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标准、美国抗感染学会(IDSA)指南及欧洲白血病抗感染委员会指南,对我国原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了再次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 治疗原则 诊断标准 恶性肿瘤患者 血液病 修订 侵袭性真菌感染 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三次修订) 被引量:196
6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1-454,共4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IFIC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有关标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治疗原则 诊断标准 恶性肿瘤患者 血液病 修订 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次修订版) 被引量:173
7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3-459,共7页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组(EORTC...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组(EORTC—ID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标准、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指南及欧洲白血病抗感染委员会(ECIL)等指南,对我国2013年版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了再次修订。在本版诊治原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 治疗原则 诊断标准 恶性肿瘤患者 血液病 修订 感染性疾 侵袭性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 被引量:156
8
作者 黄晓军 孙于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4-763,共10页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在2005年首次制定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并先后经历多次修订。近年来,血液肿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等),使得IFD的高危人群、IFD的流行病学、IFD诊治策...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在2005年首次制定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并先后经历多次修订。近年来,血液肿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等),使得IFD的高危人群、IFD的流行病学、IFD诊治策略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IFD的诊断方法累积了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基于这些变化,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组(EORTC-ID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标准、美国抗感染学会(IDSA)指南及欧洲白血病抗感染委员会(ECIL)指南对我国原有IFD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了再次修订。本版诊治原则对流行病学部分进行了相应修订;诊断体系上保留了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未确定的诊断分层;治疗方面则仍按预防治疗、经验治疗、诊断驱动治疗及目标治疗的策略进行修订;新增体外药敏试验、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 诊断 治疗 血液病 肿瘤
原文传递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3
9
作者 何越 孙艳萍 +1 位作者 李宁 沈继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血液恶性肿瘤患者62例,其中PICC组31例,VAP组31例,两组分别统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3个月、6个月及12个...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血液恶性肿瘤患者62例,其中PICC组31例,VAP组31例,两组分别统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VAP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7.1%,PICC组为93.5%(P>0.05);VAP组留置时间1年以上的患者为30例,PICC组为2例(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VAP组为6.4%,PICC组为29.0%(P<0.05)。结论 VAP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通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导管插入术 外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原文传递
中国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1
10
作者 闫晨华 徐婷 +17 位作者 郑晓云 孙洁 段显林 谷景立 赵川莉 朱骏 吴玉红 吴德沛 胡建达 黄河 江明 李娟 侯明 王椿 邵宗鸿 刘霆 胡豫 黄晓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0月20日至2015年3月20日来自全国11家血液病中心发生粒缺伴发热的连续血液病患者发热情况及危险性因素。结果1 139... 目的了解中国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0月20日至2015年3月20日来自全国11家血液病中心发生粒缺伴发热的连续血液病患者发热情况及危险性因素。结果1 139例患者共发生784例次粒缺伴发热,粒缺持续21 d时发热的累积发生率为81.9%。多因素分析显示中心静脉置管(P〈0.001,HR= 3.407,95% CI 2.276-4.496 )、胃肠道黏膜炎(P〈0.001,HR=10.548, 95% CI 3.245-28.576)、既往90 d内暴露于广谱抗生素(P〈0.001,HR=3.582,95% CI 2.387-5.770)和粒缺持续时间〉7 d (P〈0.001,HR= 4.194,95% CI 2.572-5.618)是粒缺伴发热的危险因素。无任何危险因素、具备1项、2项、3-4项危险因素患者发热的累计发生率依次增加(35.4%、69.2%、86.1%及95.6%,P〈0.001)。784例次粒缺伴发热中,不明原因发热253例次(32.3%),临床证实的感染429例次(54.7%),微生物学证实的感染102例次(13.0%)。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肺(388例次,49.5%)、上呼吸道(159例次,16.0%)、肛周组织(77例次,9.8%)、血流(60例次,7.7%)。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44.54%),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7.99%)和真菌(17.47%)。发热与未发热患者相比,两组之间总体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对4.8%,P=0.09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P=0.047 ,HR=5.000 ,95% CI 0.853-28.013 )、血流动力学不稳(P=0.001,HR=13.185, 95% CI 2.983-54.915)、既往耐药菌的定植或感染(P=0.005 ,HR=28.734, 95% CI 2.921-313.744)、血流感染(P=0.038 ,HR=9.715, 95% CI 1.110-81.969)和肺部感染(P=0.031, HR=25.905, 95% CI 1.381-507.006)是与总体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液病
原文传递
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封管效果比较 被引量:104
11
作者 陶丽敏 高永芬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5期284-285,共2页
为了扩大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应用范围 ,将 79例 ( 196例次 )血液病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用生理盐水和肝素钠液作为封管液。结果 :两种封管液使用效果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两组病人出血倾向比较 ,有显著差异性 (... 为了扩大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应用范围 ,将 79例 ( 196例次 )血液病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用生理盐水和肝素钠液作为封管液。结果 :两种封管液使用效果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两组病人出血倾向比较 ,有显著差异性 ( P<0 .0 1)。提示 :用生理盐水替代肝素钠液作为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 ,可以避免加重病人出血倾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静脉留置针 生理盐水 肝素钠 封管液
下载PDF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1
12
作者 丁小萍 夏彩莲 +2 位作者 李红梅 刘娟 李文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5-416,共2页
目的总结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应用的经验,并探索其应用规律。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 PICC 的置管时机、置管静脉与部位、置管长度、留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结果 60例患者穿刺成功... 目的总结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应用的经验,并探索其应用规律。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 PICC 的置管时机、置管静脉与部位、置管长度、留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结果 6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3.3%,置管长度为(46.45±5.85)cm,留管时间最长达570d。主要并发症有渗血、静脉炎、不完全堵管和导管异位。结论 PICC 穿刺时机宜选择在首次化疗时,穿刺部位应首选右侧贵要静脉,实际置管长度应比体表测量值短 (2.50±1.68)cm,良好的维护能延长置管时间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药物疗法 血液病 护理
原文传递
常见血液病的中医分类与命名 被引量:83
13
作者 蓝海 侯丽 +2 位作者 郎海燕 陈信义 陈志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50-753,778,共5页
通过组织全国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血液病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部分专家讨论,就临床常见血液病分类与中医命名形成一致意见。依照继承、创新、类聚三原则,针对古代用多种病证名涵盖一类疾病的情况,从中找出符合现代血液病特... 通过组织全国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血液病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部分专家讨论,就临床常见血液病分类与中医命名形成一致意见。依照继承、创新、类聚三原则,针对古代用多种病证名涵盖一类疾病的情况,从中找出符合现代血液病特征的病证名予以继承;古代病名结合现代血液病特点赋予具有创新性的名称;多种血液疾病有不同的中医病证名,按照类聚原则,统一在疾病名称前加定语以示区别。具体命名方法包括:对古代文献中明确、实用,或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专家共识的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沿用保留;对没有明确中医病名的常见血液病及新拓展的血液疾病,经专家讨论予以新的病证名;属现代医学独立的血液疾病,确定为中医病名,由于血液学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疾病,则确定为中医"证"名。最终列出6个系统23个病种及其亚病种的中西医病名对照,并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中医疾分类 中医证命名
原文传递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被引量:70
14
作者 马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443-1444,共2页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20世纪90年代 流行 血液系统恶性疾 真菌感染率 器官移植患者 1993年 2004年 2003年 死亡 感染调查 80年代 住院患者 调查结果 医院统计 临床研究 发生率 血液病 研究所 哈尔滨 增多
原文传递
第23届国际儿科大会各专业及专题学术交流概述 被引量:75
15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9,共16页
关键词 儿科 儿童保健 心血管 神经 新生儿 呼吸 肾脏 血液病 学术会议
原文传递
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8
16
作者 杨岚 彭道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2-183,共2页
血液病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方法 通过对 45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现状调查 ,对疑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泌物和体液等的培养。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者占医院感染病例的12 .16 % ;感染部位以口腔感染占首位 ... 血液病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方法 通过对 45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现状调查 ,对疑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泌物和体液等的培养。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者占医院感染病例的12 .16 % ;感染部位以口腔感染占首位 ,其次为肺部和肠道 ;真菌感染的类型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克柔念珠菌、酵母菌和热带念珠菌 ;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原发病、大量免疫抑制药物和激素的应用 ,抗生素的反复、长期使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用药是减少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减少平均住院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真菌 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血液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8
17
作者 范芸 常乃柏 胡云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04-1005,共2页
目的 调查血液科真菌感染现状 ,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6月血液科合并真菌感染的 4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真菌培养结果 ,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部位以肠道为主(6 4 .4 % ) ,呼吸道次... 目的 调查血液科真菌感染现状 ,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6月血液科合并真菌感染的 4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真菌培养结果 ,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部位以肠道为主(6 4 .4 % ) ,呼吸道次之 (4 4 .4 % ) ;感染菌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占首位 (4 3.4 % ) ,光滑假丝酵母菌占第 2位(2 2 .6 % )。结论 本组病例发生院内真菌感染与原发肿瘤性疾病、反复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医院感染 真菌
下载PDF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血液病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的研究 被引量:58
18
作者 丁小萍 周立 +5 位作者 周雪琴 郑红薇 鲍慧芳 顾丽虹 茅菊平 黄琳淼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 :探讨粒 -巨噬细胞集落因子 (GM—CSF)悬液应用于血液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 (OM )的效果 ,并与常规使用的口腔药膜比较。方法 :随机将 10 0例血液病化疗后发生OM的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用CM—CSF悬液局涂或予口腔药膜外贴 ,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粒 -巨噬细胞集落因子 (GM—CSF)悬液应用于血液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 (OM )的效果 ,并与常规使用的口腔药膜比较。方法 :随机将 10 0例血液病化疗后发生OM的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用CM—CSF悬液局涂或予口腔药膜外贴 ,比较两组不同部位和程度的OM的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同部位的Ⅰ、Ⅱ、Ⅲ度OM的愈合时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P <0 .0 1) ,对Ⅳ度OM的愈合时间也有差异 (P <0 .0 5 )。两组不同部位的愈合时间顺序无差异 (P >0 .0 5 ) ,唇部OM愈合最早 ,硬腭部OM愈合最晚。结论 :GM—CSF悬液对不同口腔部位Ⅰ、Ⅱ、Ⅲ及IV度化疗所致的OM的作用明显优于常规的口腔药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化学疗法 不良反应 口腔黏膜炎 粒-巨噬细胞集落因子
原文传递
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群测定及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53
19
作者 乐家新 丛玉隆 +2 位作者 兰亚婷 彭文红 冉宝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 确定健康成年人网织红细胞 (简称网红 )计数与分群的参考值范围 ,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用BayerAdvia 1 2 0血液分析仪检测 6 5 5例健康成人和 71例血液病患者的网红计数与分群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网红百分数 (RET)... 目的 确定健康成年人网织红细胞 (简称网红 )计数与分群的参考值范围 ,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用BayerAdvia 1 2 0血液分析仪检测 6 5 5例健康成人和 71例血液病患者的网红计数与分群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网红百分数 (RET)与绝对数 (RET #)在男性与女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男性RET 0 .0 1 4 5± 0 .0 0 4 3,RET #(71 .86± 2 2 .71 )× 1 0 9/L ,女性分别为 0 .0 1 2 2± 0 .0 0 4 1和 (5 5 .36± 2 0 .2 3)× 1 0 9/L。低荧光强度 (LFR)、中荧光强度 (MFR)和高荧光强度 (HFR)的网红百分数在两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溶血性贫血 (HA)患者的RET #及HFR显著增高 ;白血病化疗后骨髓受抑的患者RET #、HFR不同程度减低。缺铁性贫血 (IDA)患者铁剂治疗一周后 ,RET #及HFR中度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患者的RET #重度减低 ,HFR中度增高。结论 健康成年人网红百分数及网红绝对数的参考值范围与性别有关 ,网红分群与性别无关 ;血液病患者的RET #及HFR与健康成年人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计数 血液病 分群 测定 临床应用 血液分析仪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 被引量:48
20
作者 林欢 孙春红 +3 位作者 樊婷 姚建娜 刘芳 郭彩利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PICC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PICC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2.03%降至9.38%,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由38.78%降至7.8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PICC并发症 品管圈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