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0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微循环流速和血管口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8
1
作者 荆金忠 刘红 +7 位作者 李敏 苑庆勇 李靖 陈绍宗 李学拥 许龙顺 李望舟 程飙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12期1848-1849,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增加创面血供的机理。方法以兔耳背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分别给予- 5.32、- 9.98、- 14.63和- 19.95 kPa负压引流,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施加负压前后创缘血管网的血流速度和微血管口径的变化,并用微循环图...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增加创面血供的机理。方法以兔耳背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分别给予- 5.32、- 9.98、- 14.63和- 19.95 kPa负压引流,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施加负压前后创缘血管网的血流速度和微血管口径的变化,并用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施加负压后,- 9.98、- 14.63和- 19.95kPa压力组的流速较负压前有非常显著的增加 (P< 0.01);- 19.95和- 14.63kPa负压吸引后微血管口径增大,与吸引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01)。结论封闭负压引流能提高创面微循环血流速度,扩张微血管,从而增加创面血供,改善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血管 创面 微环境 血液供应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双向分化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组织微阵列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郝希山 孙保存 +1 位作者 张诗武 赵秀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 探讨在双向分化肿瘤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并模拟产生血管样通道而达到自身血液供应的方式 ,即血管生成拟态 (VM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PAS双重染色技术研究双向分化肿瘤内血管的生成模式 ,收集双向分化肿瘤恶性黑色素... 目的 探讨在双向分化肿瘤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并模拟产生血管样通道而达到自身血液供应的方式 ,即血管生成拟态 (VM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PAS双重染色技术研究双向分化肿瘤内血管的生成模式 ,收集双向分化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高度恶性 30例、低度恶性 30例 ) ,滑膜肉瘤 (高度恶性 2 3例、低度恶性 13例 ) ,间皮肉瘤 (2 6例 ) ,上皮样肉瘤 (4例 )及具有双向分化倾向的腺泡型横纹肌肉瘤 (高度恶性 16例、低度恶性 16例 )共 15 8例 ,制作成组织芯片 ,进行CD31和PAS双重染色 ,通过网格计数法比较这些肿瘤中CD31和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 ,以其差异研究血管生成拟态。并且比较高度恶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差异。结果 双向分化肿瘤中CD31和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同时观察到细胞异型性小的双向分化肿瘤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例数明显少于瘤细胞异型性大的双向分化肿瘤形成血管生成拟态例数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在明显具有血管生成拟态的点阵中见PAS阳性的血管样图案内无内皮细胞衬覆但有红细胞存在 ,并可见双向分化肿瘤的瘤细胞可表达CD31抗原和PAS阳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 肿瘤血管组织 双向分化肿瘤 血管生成拟态 血液供应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胫腓骨骨折固定物与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3
作者 徐佳明 艾自胜 张长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63-671,共9页
背景:研究表明,血液供应和坚强牢固的骨折内固定存在不少冲突。胫骨和腓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时人工内植物固定方式的选择,业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课题。目的:回顾近年来不同类型胫骨和腓骨骨折固定物及固定方式的文献研究,为胫... 背景:研究表明,血液供应和坚强牢固的骨折内固定存在不少冲突。胫骨和腓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时人工内植物固定方式的选择,业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课题。目的:回顾近年来不同类型胫骨和腓骨骨折固定物及固定方式的文献研究,为胫骨和腓骨骨折临床治疗实践中客观合理地选择固定物提供参考和评价标准。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于1990年1月至2012年5月有关胫腓骨骨折手术固定治疗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检索关键词分别为"tibiofibularfracture,fixationmethod,researchprogress"和"胫腓骨骨折,固定方法,研究进展",排除发表时间较早或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①胫骨和腓骨拥有自己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骨折固定稳定及血液供应保障,应在胫骨和腓骨骨折的治疗中首先考虑,手术之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骨折恢复所必要的过程,也将很大程度上依赖骨折固定的稳定性。②以何种方式固定胫骨和腓骨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创伤污染程度、软组织损伤程度等多种因素决定。③严格执行经典AO骨折的固定和生物骨折固定的改良理论和技术显得非常重要。新型系列钢板和外固定支架的出现亦是值得研究的临床方向,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使用以及序贯治疗概念的提出有待进一步大样本实践研究。④解剖复位困难或严重损害邻近关节的特殊病例,关节镜或关节置换可以有效地提高骨折的预后并改善术后生活功能。通过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间接复位技术,降低了伤口愈合不良、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等不良后果的发生率,正逐渐成为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最佳选择,而配合符合生物学骨折内固定原则的锁定加压钢板器械设计使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得以成为值得推广的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关节植入物综述 胫骨 腓骨 骨折 骨折部位 骨折类型 固定物 微创 稳定性 血液供应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距骨的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7
4
作者 邵云潮 张光健 周建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57-460,共4页
本文观察了24侧尸体足标本,均无已知临床血管疾病。在死后36~48小时之间行动脉灌注ABS填充剂,以化学腐蚀和手工剔除的方法清除软组织。距骨的血供来自小腿下部三根主要动脉的分支,即跗骨管动脉和三角支、近端和远端跗骨窦... 本文观察了24侧尸体足标本,均无已知临床血管疾病。在死后36~48小时之间行动脉灌注ABS填充剂,以化学腐蚀和手工剔除的方法清除软组织。距骨的血供来自小腿下部三根主要动脉的分支,即跗骨管动脉和三角支、近端和远端跗骨窦动脉、颈上支及后结节血管丛。跗骨管动脉常发自足底内侧动脉,而三角支多单独自胫后动脉发出;跗骨管动脉通常比三角支和跗骨窦动脉都来得细小。以上的这些动脉相互吻合,形成了一个骨膜血管网,覆盖于全部的距骨非关节面上。而且,环绕着跗骨管、跗骨窦、距骨颈的上面和距骨体部的内侧面,由三角支、跗骨管动脉、跗骨窦动脉、颈上支及其相互之间的吻合血管网形成了一个不定形的距骨动脉环。本文还讨论了距骨缺血性坏死与动脉环的可能关系,距骨骨折脱位或手术后的缺血性坏死是由于距骨动脉环的毁损或功能受影响所致。三角支在距骨骨折脱位时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或手法复位时应注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血液供应 缺血性坏死
原文传递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5
作者 蒋梁华 李晓林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属于关节囊外骨折。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如仅考虑骨折愈合,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固定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颈基底 股骨粗隆部 骨折不愈合 血液供应 骨折愈合
下载PDF
献血者保留:建立安全与稳定的血液供应长效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47
6
作者 高东英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9-721,共3页
近几年来,血液供应紧张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去年以来,血液供应紧张呈现了从个别省市到多个省市的态势。一些媒体(有传统的大众媒体、更多为网络新媒体)对直接或间接“涉血”事件的负面报道,个别“公众人物”、“意见... 近几年来,血液供应紧张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去年以来,血液供应紧张呈现了从个别省市到多个省市的态势。一些媒体(有传统的大众媒体、更多为网络新媒体)对直接或间接“涉血”事件的负面报道,个别“公众人物”、“意见领袖”对现行“献血一用血”制度的质疑,导致社会对血液行业的疑惑与拷问纷纷而起,甚至使无偿献血的公信体系有动摇之虞。反过来这又增加了血站开展献血者社会动员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保留 血液供应 安全 稳定 无偿献血 长效机制
下载PDF
跟腱微血管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明法 任国良 姚作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5-87,共3页
通过动脉灌注,对26侧成人新鲜尸体下肢跟腱的微血管进行了研究。跟腱的血供主要来自肌支、健旁组织血管以及骨和骨膜的血管.腱外膜血管丛发小支穿入腱质,腱内血管为束间纵行吻合血管和梯形吻合血管。跟腱在其止点近侧的腹侧约1/... 通过动脉灌注,对26侧成人新鲜尸体下肢跟腱的微血管进行了研究。跟腱的血供主要来自肌支、健旁组织血管以及骨和骨膜的血管.腱外膜血管丛发小支穿入腱质,腱内血管为束间纵行吻合血管和梯形吻合血管。跟腱在其止点近侧的腹侧约1/2~2/3为无血管区。对跟腱血供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血液供应 血管 解剖学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月经周期正常的卵巢血流状况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安华 Alan Castle +3 位作者 杨秋红 高露露 白新华 彭永霞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目的 探讨正常生理周期卵巢的动脉血流变化及其与卵巢功能、形态和激素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已婚妇女 70人 ,其中 5 0名中国人 ,2 0名英国人 ,经腹部超声均未发现子宫及卵巢疾病 ,在月经周期的卵泡前期、排卵期、黄体期和月... 目的 探讨正常生理周期卵巢的动脉血流变化及其与卵巢功能、形态和激素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已婚妇女 70人 ,其中 5 0名中国人 ,2 0名英国人 ,经腹部超声均未发现子宫及卵巢疾病 ,在月经周期的卵泡前期、排卵期、黄体期和月经前期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①正常人卵巢动脉血流与排卵周期有同步、相应的变化 ,阻力指数 (RI)在排卵时达最低点 (0 .44± 0 .0 4) ,在卵泡前期为最高点 (0 .5 4± 0 .0 4) ;②黄体期血流丰富且出现动静脉分流 ;③优势卵泡达 10mm时周边出现血流。结论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巢动脉血流呈现相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周期 卵巢 血液供应 彩超
原文传递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供与侧支的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于中麟 于淑霞 +3 位作者 张澍田 冀明 贺文 王海燕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errowcomputedtomography,MDCT)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与之相关的侧支循环,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51例临床证实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其中胃...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errowcomputedtomography,MDCT)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与之相关的侧支循环,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51例临床证实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其中胃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51例,伴胃底静脉曲张3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DCT血管成像,重点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相关侧支循环。结果MDCT血管成像能清晰地显示肝硬化门体侧支血管,并显示所有食管静脉曲张。MDCT显示胃底静脉曲张32例(62.7%),与胃镜检查结果(31/51,60.8%)比较,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76。食管曲张静脉几乎全部由胃左静脉供血,30例(58.8%)单纯由胃左静脉前支供血,21例(41.2%)伴有食管旁静脉;24例(75%)胃底曲张静脉为单纯胃左静脉供血,3例(9.4%)由胃短(胃后)静脉供血,5例(15.6%)为胃短(胃后)和胃左静脉双重供血,双重供血者因胃底静脉曲张和食管静脉曲张常相互交通,所以这些病例胃短(胃后)静脉也同时参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结论MDCT能较清晰地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侧支循环。食管静脉曲张主要由胃左静脉供血,大部分由前支经贲门进入曲张静脉,部分伴有食管旁静脉。胃底静脉曲张大部分由胃左静脉供血,但小部分则由胃短系统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 侧支循环 血液供应 多层螺旋CT MDCT
原文传递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 被引量:31
10
作者 郭宇宁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9期535-536,540,共3页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髓造血细胞 细胞变性 血液供应 病理过程 脂肪细胞 骨细胞 骨坏死
下载PDF
鞍区手术中微血管保护与视神经功能保留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世亭 潘庆刚 +3 位作者 沈峰 刘宁涛 刘忠 张迅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探讨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方法。方法 对14个尸体头颅标本进行鞍区微血管的显微解剖研究,找出供应视神经与视交叉的穿动脉的解剖特征。并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1年7月间经手术治疗的24例鞍区肿瘤。术前8... 目的 探讨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方法。方法 对14个尸体头颅标本进行鞍区微血管的显微解剖研究,找出供应视神经与视交叉的穿动脉的解剖特征。并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1年7月间经手术治疗的24例鞍区肿瘤。术前8例视神经功能完全正常,16例视神经功能已经被不同程度损害。结果 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及大部切除者分别为19例(79%)、3例(13%)和2例(8%)。术中视神经均解剖保留,术后视觉功能好转、不变和恶化者分别为11例(69%)。3例(19%)和2例(12%),无死亡。结论 掌握鞍区微血管的显微解剖特点,并在术中保护视神经的供血动脉,可减少或预防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手术 微血管保护 视神经功能保留 血液供应 手术方法 脑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全程规范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唐晓雯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19,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出现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心肌因严重的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而出现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出现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心肌因严重的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而出现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规范化护理 预后 冠状动脉病变 缺血性坏死 临床治疗效果 血液供应
原文传递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皮肤缺损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玉发 朱清远 +2 位作者 李峰永 李锐 张为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研究利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下肢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以内踝上缘至股骨内髁连线为轴线,根据受区大小、形状及部位设计皮瓣,修复7例下肢皮肤缺损。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经6-10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 目的研究利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下肢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以内踝上缘至股骨内髁连线为轴线,根据受区大小、形状及部位设计皮瓣,修复7例下肢皮肤缺损。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经6-10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颜色与受区皮肤接近;7例均恢复了负重、行走和原先工作。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具有可靠的血液供应,操作简便,为下肢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皮肤缺损 皮瓣修复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 血管蒂皮瓣 研究利用 部分坏死 受区皮肤 血液供应
原文传递
股骨头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4
作者 赵德伟 邱兴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568-570,共3页
自20世纪50年代起,解剖学家通过股骨头血管灌注研究证实,股骨头的血供主要来自于股骨颈部的支持带动脉,尤其是上支持带动脉。Trueta等[1]及Tucher[2]的观点认为上支持带动脉的外骺分支是股骨头内最重要的供血动脉。多项股骨头灌注的研... 自20世纪50年代起,解剖学家通过股骨头血管灌注研究证实,股骨头的血供主要来自于股骨颈部的支持带动脉,尤其是上支持带动脉。Trueta等[1]及Tucher[2]的观点认为上支持带动脉的外骺分支是股骨头内最重要的供血动脉。多项股骨头灌注的研究均发现,外骺动脉与股骨头韧带动脉的终末支存在相互交通吻合,据此认为,股骨头内应该有大量自由血管吻合存在。自19世纪20年代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血液供应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肝癌供血的特点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15
作者 高宗恩 张承勋 +1 位作者 庞闽厦 孙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449-1451,共3页
肝癌是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充分了解肝癌的供血方式,对提高介入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肝癌一般有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85%~90%来源于肝动脉(以腹腔—肝动脉型供血最常见,占80%),异位... 肝癌是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充分了解肝癌的供血方式,对提高介入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肝癌一般有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85%~90%来源于肝动脉(以腹腔—肝动脉型供血最常见,占80%),异位肝动脉供血约占20%,非肝动脉供血较少见,以膈下动脉常见。肝癌门静脉供血成分较少,但当肝动脉栓塞后门静脉血流将增加,因而提出肝癌的介入治疗采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栓”的做法。肝动脉—门静脉瘘及肝动脉—肝静脉瘘对肝癌的血供亦具影响,但并非肝动脉栓塞的禁忌证。对门静脉癌栓予以积极地超选择性化疗加栓塞,将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液供应 治疗 化学栓塞
下载PDF
骨膜血供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姚作宾 任国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通过动脉灌注,对成人尸体肢体42侧(上肢6侧和下肢36侧)的骨膜血供进行了研究。骨膜血供主要有骨膜固有血管、肌骨膜血管和筋膜骨膜血管,附加的有皮质毛细血管吻合。在骨的非关节面外周,骨膜的血管组成一连续的骨膜血管网。通过此网与肌... 通过动脉灌注,对成人尸体肢体42侧(上肢6侧和下肢36侧)的骨膜血供进行了研究。骨膜血供主要有骨膜固有血管、肌骨膜血管和筋膜骨膜血管,附加的有皮质毛细血管吻合。在骨的非关节面外周,骨膜的血管组成一连续的骨膜血管网。通过此网与肌、筋膜和骨的血管相连,使骨膜获得血供。对骨膜血供的临床意义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动脉 血液供应 骨膜移植
下载PDF
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窦晓青 郭宗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卵巢功能 子宫动脉 阔韧带 骨盆 子宫切除 输卵管 血液供应 角部 漏斗
下载PDF
南宁市采供血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陆祝选 钟春平 蔡海岩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对南宁市血液采集供应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为制定无偿献血措施及临床用血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南宁市血液采集量、城市与农村献血人数、献血量、血液常见传染病检测阳性率、临床用血量与供血情况进行统... 目的对南宁市血液采集供应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为制定无偿献血措施及临床用血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南宁市血液采集量、城市与农村献血人数、献血量、血液常见传染病检测阳性率、临床用血量与供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宁市2005~2009年无偿献血人次年增长率为12%~18%,采血量年增长率为14%~22%,人均用血量逐年增长。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血液需求逐年增加,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确保血液安全、足量供应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采集 血液供应 调查分析 南宁市
下载PDF
骨干骨折治疗理念与技术的演变 被引量:20
19
作者 曾炳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6,共4页
骨折治疗理念的演变骨折的治疗是创伤骨科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内固定研究学会成立的时候,其提出骨折治疗的原则是解剖复位,重建稳定性,同时保护血液供应,使患肢能够早期活动。当时对任何骨折都强调绝对的坚强内固定... 骨折治疗理念的演变骨折的治疗是创伤骨科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内固定研究学会成立的时候,其提出骨折治疗的原则是解剖复位,重建稳定性,同时保护血液供应,使患肢能够早期活动。当时对任何骨折都强调绝对的坚强内固定,追求骨折的直接愈合,为的是使肢体能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治疗 演变 坚强内固定 重建稳定性 研究学会 解剖复位 血液供应 早期活动
原文传递
扩张皮肤微循环变化特征及其对血供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友彬 邱玉金 +3 位作者 唐胜建 戚可名 赵敏 宋玉萍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2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研究扩张皮肤微循环变化特征 ,确定其稳定血供形成时间。方法 用微循环显微成像、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等形态学研究手段 ,对扩张皮肤微血管直径、密度、血流速度、流量等指标进行观测。结果 扩张组各观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 目的 研究扩张皮肤微循环变化特征 ,确定其稳定血供形成时间。方法 用微循环显微成像、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等形态学研究手段 ,对扩张皮肤微血管直径、密度、血流速度、流量等指标进行观测。结果 扩张组各观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微血管直径、血流量从第 1~ 3周逐渐增加 ,此后呈下降趋势 ;微血管密度在第 1~ 4周逐渐增加 ,第 5周出现下降 ;血流速度则在较高水平维持。结论 皮肤扩张后微循环功能增强 ,早期以血管增生扩张为主 ,以后逐渐稳定并向正常组织微循环状态转化 ,其稳定血供的形成至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微循环 血液供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