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各种浓度高渗盐水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詹又佳 龚健 梁碧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5期52-53,5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在重型颅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各30例,四组高渗盐水浓度分别为23.4%、10%、7.5%、3%,监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电解质、血糖和尿素氮,并...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在重型颅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各30例,四组高渗盐水浓度分别为23.4%、10%、7.5%、3%,监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电解质、血糖和尿素氮,并计算大脑灌注压和血浆渗透压。结果 7.5%HS(高渗盐水)组颅内压降低幅度大于其他三组(P<0.05),7.5%HS组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均高于其他三组,而颅内压低、钠离子、氯离子和血浆渗透压均低于其他三组(均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高渗盐水对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方面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以7.5%HS效果最佳。短期内输注7.5%的高渗盐水对血钠浓度以及血浆晶体渗透压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脑外伤 脑灌注 血浆晶体渗透压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对血浆和肽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瑞君 杨希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4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对血浆和肽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86例ACS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对血浆和肽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86例ACS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术后观察组予拜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维持治疗,对照组予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维持治疗。观察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3和6个月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空腹血糖、血钠、血钾、尿素氮、血浆及肽素水平,计算血浆晶体渗透压。测评血浆和肽素水平与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相关性,探讨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者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者血浆和肽素的差异。结果观察组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T-proBNP、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空腹血糖、血钠、血钾、尿素氮、血浆晶体渗透压及血浆和肽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和6个月时,观察组NTproBN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空腹血糖、血钾、血浆晶体渗透压及血浆和肽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和肽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者,血浆和肽素变化率低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者(P <0.05)。结论 PCI术后对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能够更好地抑制血浆和肽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内手术 和肽素 血浆晶体渗透压 替格瑞洛
下载PDF
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与处置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梅云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脑出血 脑病 并发症 并发病 疾病 血浆晶体渗透压 甘露醇 多元醇 脑出血患者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与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许育伟 孙光裕 +1 位作者 曾宪杰 陈玉芳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2485-2487,共3页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与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相关性。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非高晶体渗透压)和对照组(高晶体渗透压)。对比并分析患者入院血浆晶体渗透压、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与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相关性。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非高晶体渗透压)和对照组(高晶体渗透压)。对比并分析患者入院血浆晶体渗透压、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平均晶体血浆渗透压(282.45±6.87)mOsm/(kg·H_2O),病例疗效有效43例(89.6%),无死亡病例;对照组平均晶体血浆渗透压(314.68±4.32)mOsm/(kg·H_2O),病例疗效有效21例(61.8%),死亡病例3例,其中2例为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1例为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合并恶性大脑中动脉综合征患者。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与其他常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高危因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 h内血浆晶体渗透压非升高组预后与升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病24 h内血浆晶体渗透压水平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发病24 h内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浆晶体渗透压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肾脏替代治疗时机对颅脑损伤患者高钠血症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鲁卫华 金孝岠 +3 位作者 姜小敢 沈光贵 吴敬医 王箴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60-762,共3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并发水和电解质失衡,其中高钠血症的发病率约为10.35%,病死率高达50%。Na^+是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高钠血症可引起体液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导致细胞脱水,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 颅脑损伤患者 高钠血症 治疗时机 血浆晶体渗透压 肾脏 电解质失衡 Na^+ 细胞内
原文传递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浆渗透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傅铖 易兴阳 张顺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801-1803,共3页
目的观察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方法选择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各50例,对进展性卒中的诊断根据起病到48 h内肌力下降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判断。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晶体及胶体渗透压的变... 目的观察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方法选择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各50例,对进展性卒中的诊断根据起病到48 h内肌力下降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判断。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晶体及胶体渗透压的变化。结果两组血浆晶体渗透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球蛋白和白蛋白均较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血浆胶体渗透压存在差异,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进展性卒中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
下载PDF
人体生理学综合练习1
7
作者 尹志英 《当代电大》 2003年第5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人体生理学 小管 重吸收 细胞分泌 糖尿病患者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上腺皮质激素 激素类药物 副交感神经 血浆晶体渗透压 细胞外 兴奋性 应激性 突触后膜 血糖浓度 心肌 血液凝固 红细胞膜 脊休克 脊震
下载PDF
血浆晶体渗透压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马瑞聪 茆诗源 +2 位作者 刘涛 杲建波 王志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浆晶体渗透压对心血管重症病房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CCU住院的STEMI患者,研究变量为血浆晶体渗透压。临床终点为院内全因死亡率。分析... 目的 探究血浆晶体渗透压对心血管重症病房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CCU住院的STEMI患者,研究变量为血浆晶体渗透压。临床终点为院内全因死亡率。分析包括Lowess曲线,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该研究总共纳入符合条件的STEMI患者582例。Lowess曲线和条形图显示血浆晶体渗透压与STEMI患者的院内全因死亡率呈U型关系,在调整与院内全因死亡率相关的临床特征后,血浆晶体渗透压是STEMI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6,95%CI:1.04~1.09,P<0.001)。ROC曲线显示血浆晶体渗透压水平对于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为0.70(95%CI:0.64~0.75,P<0.01)。结论 在心血管重症病房的STEMI患者中,血浆晶体渗透压可能是其院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发现血浆晶体渗透压与STE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率呈U型关系,对于其院内死亡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晶体渗透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短期预后
下载PDF
1998年下半年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理学试题
9
《考试与招生》 1999年第10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生理学 中心静脉 河北省 动作电位 肾小球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通透性 红细胞 节前纤维 血浆晶体渗透压
原文传递
《人体生理学》期末练习题
10
作者 薛梅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关键词 人体生理学 甲状腺激素 红细胞膜 血液凝固 葡萄糖 肾小管 血浆晶体渗透压 能量代谢 受血者 胆囊收缩素
下载PDF
血液透析佐治糖尿病高渗昏迷的研究
11
作者 李政 姚红 +2 位作者 管金艳 赵永智 刘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7期1812-1813,共2页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佐治糖尿病高渗昏迷的价值。方法 将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高渗昏迷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采用一般疗法 +血液透析 ,对照组采用一般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 6 ,2 4及 36h血尿...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佐治糖尿病高渗昏迷的价值。方法 将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高渗昏迷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采用一般疗法 +血液透析 ,对照组采用一般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 6 ,2 4及 36h血尿素氮、血糖、血钠、血钾及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 ;观察患者的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 6h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治疗后 2 4h ,除血糖外 ,治疗组各指标也低于对照组 ;治疗后 36h ,除血浆渗透压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外 ,余各项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存活者清醒时间方面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糖尿病高渗昏迷 并发症 血浆晶体渗透压 治疗
下载PDF
运动心理学
12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0年第10期5-6,共2页
G804.2 20003844力竭性运动对心脏影响的研究(综述)〔刊,中,A〕/赵敬国,王福文∥山东体育科技.-2000.-22(2).-42-46参29(TY) 超负荷训练∥生理反应∥心脏∥损伤∥影响本文对近15年来国外有关力竭性运动与心脏方面的研究分别从对形态结... G804.2 20003844力竭性运动对心脏影响的研究(综述)〔刊,中,A〕/赵敬国,王福文∥山东体育科技.-2000.-22(2).-42-46参29(TY) 超负荷训练∥生理反应∥心脏∥损伤∥影响本文对近15年来国外有关力竭性运动与心脏方面的研究分别从对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化代谢以及心肌炎症的影响等方面加以综述,目的是对今后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晶体渗透压 力竭性运动 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滤过指数 心脏影响 红细胞变形能力 形态结构 生理反应 超负荷训练 生理功能
下载PDF
课堂教学的“三A”技巧
13
作者 白琴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扮演好教师角色,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把繁多的内容简明扼要的授完,使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会学”的能力,确非一件易事。因此,探讨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边协...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扮演好教师角色,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把繁多的内容简明扼要的授完,使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会学”的能力,确非一件易事。因此,探讨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边协同”作用,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本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吸引”(Attraction)、“授渔”(Affording method)、“比喻”(Allegory)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浅谈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动脉血 三A 血浆晶体渗透压 心理素质 教学技巧 “自我” 注意力 开头语
下载PDF
人体生理学综合练习2
14
作者 尹志英 《当代电大》 2003年第5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人体生理学 血浆晶体渗透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
下载PDF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模拟题(三)
15
《社区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72-74,61,共4页
关键词 乡村医生 血浆晶体渗透压 模拟题 癫痫 脑病 肾综合征 出血热 受血者 执业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冯娟娟 李红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应用替格瑞洛效果。方法:选取95例接受PCI的ACS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再分别联合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对比两组血流动力...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应用替格瑞洛效果。方法:选取95例接受PCI的ACS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再分别联合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血浆晶体渗透压、血小板(PLT)聚集功能、P2Y12反应单位(PRU)与QT离散度(QTd)、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BV、PV、空腹血糖、血浆晶体渗透压、MPAR、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SPV、DPV、CFVR高于对照组(P<0.05);PRU、QTd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PCI术后的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可降低PRU、抑制PLT聚集,并降低血糖、调节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降低QTd,改善心肌损伤,减少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ACS 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血浆晶体渗透压与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翟傲 燕宪亮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32-635,640,共5页
目的研究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自发性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预测预后、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6月-2019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13例aSAH患者,... 目的研究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自发性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预测预后、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6月-2019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13例aSAH患者,根据患者出院1年时的随访结果,依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将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GOS<4分,共52例)及预后良好组(GOS5=4分,共16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晶体渗透压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影响aSAH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血浆晶体渗透压值分别为296.09±8.05、310.56±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晶体渗透压水平与Hunt-Hess评分(HH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479,P<0.001)。晶体渗透压水平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0.768-0.902),有统计学意义(P<0.05),阈值为303.035,对应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81.4%。不同预后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动脉瘤位置、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治疗方式、肺部感染、脑积水人数、年龄、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晶体渗透压水平、破入脑室、迟发性脑出血、脑血管痉挛人数、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渗透压>303.035、Hunt-Hess评分、破入脑室、收缩压水平、并发脑血管痉挛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治疗前血浆晶体渗透压水平与aSA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血浆晶体渗透压水平升高提示患者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晶体渗透压 自发性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下载PDF
钠钾钙镁类药物静脉给药应注意的问题
18
作者 魏广武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1年第12期43-45,共3页
钠钾钙镁离子是人体内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及神经肌肉兴奋性的重要阳离子,对维持机体的生理机能起重要作用。这些离子作为药物进入机体后也必将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若应用正确,可使机体早日康复。若使用不当,会带来危险。下面... 钠钾钙镁离子是人体内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及神经肌肉兴奋性的重要阳离子,对维持机体的生理机能起重要作用。这些离子作为药物进入机体后也必将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若应用正确,可使机体早日康复。若使用不当,会带来危险。下面就这些药物静脉给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给药 血浆晶体渗透压 神经肌肉 毫当量 钙镁离子 氯化钾注射液 配伍禁忌 葡萄糖酸钙 硫喷妥钠 静息电位
下载PDF
血浆渗透压与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海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渗透压的特点,探讨血浆渗透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65例住院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登记其在院资料及随访情况,按随访1年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进行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评分、血浆胶...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渗透压的特点,探讨血浆渗透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65例住院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登记其在院资料及随访情况,按随访1年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进行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评分、血浆胶体渗透压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MELD-Na评分,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血浆渗透压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各种并发症以及各评分对预后的评价能力。结果在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280 mmol/L、血浆胶体渗透压<25 mm Hg(1 mm Hg=0.133 k Pa)的患者中,腹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均高于渗透压正常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组的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评分、血浆胶体渗透压评分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均<0.05),而MELD评分以及MELD-Na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0.05)。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评分、MELD-Na评分、MELD评分、胶体渗透压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Youden指数以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评分最高,MELD-Na和MELD评分次之。结论血浆渗透压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症之间有密切联系,血浆渗透压可以作为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浆有效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MELD评分 MELD-Na评分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监测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纪明锁 任新生 徐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108-108,共1页
血浆晶体渗透压(COP)是指由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渗透压力,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子正常交换、电解质平衡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危重患者COP的变化对组织及器... 血浆晶体渗透压(COP)是指由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渗透压力,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子正常交换、电解质平衡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危重患者COP的变化对组织及器官的代谢影响明显,与患者病情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及时准确进行血浆COP的监测,对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进行脏器保护以及判断预后十分重要。2010年1月-2013年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晶体渗透压 危重症患者 形态功能 分子物质 电解质平衡 APACHE 预测价值 渗透压 心肺复苏术 营养不良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