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针灸对穴位组织温度和血流灌注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先菊 曾常春 +2 位作者 刘汉平 刘颂豪 刘良钢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0-264,共5页
本文在Pennes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激光针灸治疗对穴位组织的温度和血流灌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激光与脉冲激光针灸都能使穴位组织的温度和血流灌注率升高,随着激光的功率密度升高则穴位组织的温度和血流灌注率亦升高。通过这些研究... 本文在Pennes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激光针灸治疗对穴位组织的温度和血流灌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激光与脉冲激光针灸都能使穴位组织的温度和血流灌注率升高,随着激光的功率密度升高则穴位组织的温度和血流灌注率亦升高。通过这些研究为激光针灸的临床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针灸 温度分布 血流灌注 激光热效应
下载PDF
影响冷冻外科冻结过程的物理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洁 华泽钊 陈儿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63-167,共5页
本文在Pennes生物传热方程的基础上,应用变时间步长法对冷冻外科手术中平面接触式冷刀周围生物组织的冻结过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冷冻外科手术时生物组织中各时刻的温度场分布和相变界面的移动速率。进一步分析了冷刀壁面保持恒定降温... 本文在Pennes生物传热方程的基础上,应用变时间步长法对冷冻外科手术中平面接触式冷刀周围生物组织的冻结过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冷冻外科手术时生物组织中各时刻的温度场分布和相变界面的移动速率。进一步分析了冷刀壁面保持恒定降温速率时,不同介质初始温度和冷刀壁面初始温度对相变区发展的影响,及在冷刀壁面温度随时间非线性变化的边界条件下,血流灌注率和代谢产热对相变区温度分布和相变界面移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外科手术时,适当降低被冻介质初始温度,预冷冷刀对冻结过程有利。血流灌注率的大小对组织冻结过程的影响较显著,而代谢产热的影响则不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外科 生物组织 相变传热 生物传热方程 血流灌注
下载PDF
基于热传导模型的血流灌注率无损量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长玉 戴海燕 +1 位作者 张继锋 李细霞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42-1848,共7页
建立了多层皮肤组织的热传导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发现当在皮肤组织表面进行常热流量加热时皮肤组织表面最终恒定温度和血流灌注率的大小有关,利用ExpAssoc函数进行拟合得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并且根据此关系曲... 建立了多层皮肤组织的热传导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发现当在皮肤组织表面进行常热流量加热时皮肤组织表面最终恒定温度和血流灌注率的大小有关,利用ExpAssoc函数进行拟合得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并且根据此关系曲线设计了血流灌注率无损量测装置,对人体皮肤组织的血流灌注率进行了量测,发现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趋势一致,并且和其他文献报道的结果吻合度较高。此方法简单有效,也可应用于其它生物组织血流灌注率的无损量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灌注 无损量测 温度场 热传导
原文传递
数值分析法研究血流灌注率和活体组织温度震荡效应的关系
4
作者 朱天淳 冯秀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82-183,193,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流灌注率对活体生物组织温度变化模式的关系。方法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血流灌注率对延迟型生物传热方程的影响。结果 不同参数绘出的曲线中 ,显示了什么数值的血流灌注率能引起活体生物组织的温度发生振荡。
关键词 活体组织 血流灌注 数值分析 温度 震荡效应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谭鑫 赵芳芳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811-1813,共3页
目的分析脑CT灌注成像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间段本院收治的轻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脑CT灌注成像,对比两组不同部位脑血容量(CBV)、脑血流灌注率(CBF)及平... 目的分析脑CT灌注成像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间段本院收治的轻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脑CT灌注成像,对比两组不同部位脑血容量(CBV)、脑血流灌注率(CBF)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后结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成预后良好组、预后较差组,比较两组CBV、CBF及MTT差异,分析各项指标和GOS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额叶、顶叶、脑干和基底节的CBV及CBF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额叶、顶叶、脑干和基底节的MTT均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较差组的CBV、CBF低于预后良好组,MT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CBV、CBF和GOS评分之间为正相关关系,MTT和GOS评分之间为负相关关系。结论脑CT灌注成像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CT灌注成像 重型颅脑损伤 脑血容量 血流灌注 平均通过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