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分支形态的影像学及流态功能改变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丽华 张文普 +1 位作者 姜卫香 钱玉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4-601,633,共9页
目的:利用MDCT的CTPA图像和超声肺动脉测压数据,模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状态下的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内流动状态;了解肺动脉分支直径随压力变化的情况和敏感度。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胸部... 目的:利用MDCT的CTPA图像和超声肺动脉测压数据,模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状态下的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内流动状态;了解肺动脉分支直径随压力变化的情况和敏感度。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胸部心电门控CTPA检查,同时收集超声心动图测量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近端双期血流参数。对CTPA原始图像分别进行心脏收缩期及舒张期薄层MPR重建,测量肺动脉分支的直径和长度;利用坐标网格,生成二维网格,导入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和二维流态模拟。结果:共进行13例COPD患者研究,CTPA显示,主肺动脉分叉前和左、右肺动脉近端直径在收缩期均较舒张期小。右上叶前段动脉舒张期直径较收缩期增大,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的长度在收缩期和舒张期都无显著性差异,而主肺动脉右肺动脉的弯曲度和跨度间距在舒张期均较收缩期增大。COPD比较正常对照组的右肺动脉近端、远端及左肺动脉近端,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直径均增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舒张期仅主肺动脉分叉前出现直径增大;收缩期后基底段动脉,左后基底段动脉COPD组较正常变细;两组间长度未见显著性差异。流态分析显示,COPD舒张期高压场较正常组扩散的趋势更明显,影响范围更大。右下叶动脉出口压力收缩期最高,舒张期也较左下叶动脉高,是所有动脉出口中承受压力最高且波动最大者,出口流速变化差异最大。结论:利用CTPA重建MPR图像和相关模拟软件结合,是研究肺动脉分支内血流变化的可行方法。CTPA测量右肺动脉远端直径可能成为肺动脉高压诊断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放射摄影术 肺动脉/放射摄影术 高血压 肺性/病理生理学 肺动脉 血流模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构建颈内动脉瘤双向流固耦合模型的血流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吕绍茂 钟华 +1 位作者 陈丽君 段少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背景:动脉瘤血液动力学变化为动脉瘤的治疗与其破裂的预防研究提供了前提与条件,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目的:构建颈内动脉瘤的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并进行相关血流模拟。方法:利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颈内动脉瘤C... 背景:动脉瘤血液动力学变化为动脉瘤的治疗与其破裂的预防研究提供了前提与条件,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目的:构建颈内动脉瘤的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并进行相关血流模拟。方法:利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颈内动脉瘤CT血管造影数据,分别在mimics10.01软件上进行三维模型的实体构建,ansys+fluent软件进行流固耦合及血流模拟与仿真。结果与结论:构建了颈内动脉瘤瘤壁和流场的有限元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解剖形态,并与实体模型一致。模拟展示整个心动周期的血流变化:瘤体血流呈漩涡样,瘤体部流速较瘤颈部慢;血流引起动脉瘤壁的形变、壁面剪切力、压力及应力以瘤颈部最大,瘤顶部最小。模拟值以0.16 s(快速射血期)时刻为最高值,0.74 s(舒张期)为最低值。结果显示基于CT血管造影扫描数据进行颈内动脉瘤的双向流固耦合建模,其方法简单、实用。模拟动脉瘤血流接近人体的生理状态,结果为研究动脉瘤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瘤 有限元建模 血流模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超声多普勒术中及浅表血流模拟系统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靖 冯磊 李丹 《医疗装备》 2016年第5期35-36,共2页
本研究为解决超声多普勒术中或浅表血液流速测量系统的测试和校准问题,特研制超声多普勒术中血流模拟系统。该系统有别于传统超声多普勒血流模拟装置的结构,通过液晶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输出校准过的模拟血液流速、... 本研究为解决超声多普勒术中或浅表血液流速测量系统的测试和校准问题,特研制超声多普勒术中血流模拟系统。该系统有别于传统超声多普勒血流模拟装置的结构,通过液晶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输出校准过的模拟血液流速、流量、脉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普勒 血流模拟系统
下载PDF
内皮细胞-血小板血栓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恒义 袁虹 郑筱祥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1-426,共6页
在内皮细胞培养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内皮细胞-血小板血栓体外动力学模型及其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通过锥板血流模拟装置(Cone-PlateSystem)结合光-色素法在体外产生血小板血栓... 在内皮细胞培养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内皮细胞-血小板血栓体外动力学模型及其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通过锥板血流模拟装置(Cone-PlateSystem)结合光-色素法在体外产生血小板血栓,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分析了不同剪切应力作用下,内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及血小板吸附情况,定量分析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该实验模型及其定量分析系统的建立,为深入研究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一套在细胞及分子层次作用机理的研究方法,并可进行微量、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血小板 血栓 锥板血流模拟 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