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津血互渗理论辨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谷峰 赵明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90-891,共2页
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内容分析,认为反映在各版、各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血液渗出脉外而为津液"之说,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来看,无论在理论和临床实践都并不相符,值得进一步商榷。
关键词 津液 血液 津血同源 血汗同源 夺汗者无血 内经
下载PDF
从“血汗同源”浅析围绝经期汗证
2
作者 周维叶 周惠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0-941,共2页
围绝经期女性可出现潮热、出汗、心慌、烦躁等症状,其中汗证是常见症状,且可长期持续存在。文章从“血汗同源”角度探讨围绝经期汗证的病机治则。心主血,汗为心液,血汗同在心之源,故心为治之标。肝藏血,主疏泄,女子以肝为先天,血汗同在... 围绝经期女性可出现潮热、出汗、心慌、烦躁等症状,其中汗证是常见症状,且可长期持续存在。文章从“血汗同源”角度探讨围绝经期汗证的病机治则。心主血,汗为心液,血汗同在心之源,故心为治之标。肝藏血,主疏泄,女子以肝为先天,血汗同在肝之藏,故肝为治之常。血者阴分之液,汗者阳分之水,血汗同在肾之根,故肾为治之本。血载神,神摄血,汗为津所化,津为精所生,精神互化,血汗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汗同源 围绝经期 汗证
原文传递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理论浅释 被引量:1
3
作者 凡英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10期2-3,共2页
就血与汗而言,它们都是机体器官代谢活动的产物。但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之一,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汗是机体排泄出的代谢废物,其本身不具有生理功能。那么两者之间有关系吗?回答是肯定的,它们主要是通过精、... 就血与汗而言,它们都是机体器官代谢活动的产物。但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之一,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汗是机体排泄出的代谢废物,其本身不具有生理功能。那么两者之间有关系吗?回答是肯定的,它们主要是通过精、气和津液及其气化运动而密切相关的,而生理上“血汗同源”,在病理上则互相影响。主要体现在血与津液,津液与汗两个方面的关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汗 人体生命活动 生理功能 代谢活动 代谢废物 气化运动 血汗同源 津液 机体
下载PDF
浅谈“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鸣洋 纪立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F0003-F0004,共2页
中医素有"血汗同源"之说,多数观点认为血与汗同源于水谷之精。血与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血不足时,不可再发汗,以免重伤津液;汗不足时不可强发其汗,以免动血。但血与汗背后深层次的关系尚未见探讨。心主血脉,主藏神... 中医素有"血汗同源"之说,多数观点认为血与汗同源于水谷之精。血与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血不足时,不可再发汗,以免重伤津液;汗不足时不可强发其汗,以免动血。但血与汗背后深层次的关系尚未见探讨。心主血脉,主藏神,神藏于血液之中,血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而汗乃精之化,汗来源于水谷之精气。笔者通过结合《黄帝内经》原文发现,血与汗关系的背后是神与精相互滋生和相互作用。精可养神,神可统精。精不足者,神往资之;神不足者,精来补之。精与神不可俱伤,伤则神机化灭,人将不存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汗同源 水谷之精 精神互化
原文传递
从“血汗同源”论产后汗证的调护与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安逸 袁博 +4 位作者 崔玮璐 张馨文 张子旋 赵鑫 曹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2-325,共4页
产后汗证是女性产后的常见疾病,病情重者日夜多汗,动辄尤甚,病程迁延,加重女性身心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产后气血亏虚,营卫不和而致卫表不固,腠理开泄,营阴外泄是产后汗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本文以血汗同源理论为基础,根据产后汗证患者... 产后汗证是女性产后的常见疾病,病情重者日夜多汗,动辄尤甚,病程迁延,加重女性身心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产后气血亏虚,营卫不和而致卫表不固,腠理开泄,营阴外泄是产后汗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本文以血汗同源理论为基础,根据产后汗证患者气血亏虚、营卫不和的病理特点,认为产后汗证的治疗当以扶正为主,探讨养血益气法、调和营卫法和固表止汗法在产后汗证辨证论治中的应用,并根据产后汗证特点提出相应调护要点,为产后汗证的治疗与调护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汗证 血汗同源 养血益气 调和营卫 固表止汗
下载PDF
夏天汗出越多越好吗?
6
作者 廖艳 梁垚 《中医健康养生》 2023年第7期34-35,共2页
夏季来临,天气闷热潮湿,酷暑难耐,暑热具有向上蒸腾、升散的作用,因此,人们在夏天非常容易出汗。然而,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有所差异,有些人很容易出汗,有些人却极少出汗。那么,究竟是出汗好还是不出汗好呢?出汗顺应“暑”之特性。夏气通... 夏季来临,天气闷热潮湿,酷暑难耐,暑热具有向上蒸腾、升散的作用,因此,人们在夏天非常容易出汗。然而,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有所差异,有些人很容易出汗,有些人却极少出汗。那么,究竟是出汗好还是不出汗好呢?出汗顺应“暑”之特性。夏气通于心,在人体五脏中,汗为心所主。《黄帝内经》中有“五脏化液,心为汗”之说。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又与血密切相关,所以说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气 《黄帝内经》 天气闷热 津液 身体状况 汗为心之液 血汗同源 人体五脏
下载PDF
试析《伤寒论》中“血汗同源”
7
作者 何路军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8-9,共2页
试析《伤寒论》中“血汗同源”河北省血液中心何路军(050071)“血汗同源”乃中医理论之一.《伤寒论》虽未明说,实寓其意,所论及大阳伤寒之“衄乃解”,衄家,亡血家,汗家之“不可发汗”,少阴强迫发汗之“动其血”等.诸条... 试析《伤寒论》中“血汗同源”河北省血液中心何路军(050071)“血汗同源”乃中医理论之一.《伤寒论》虽未明说,实寓其意,所论及大阳伤寒之“衄乃解”,衄家,亡血家,汗家之“不可发汗”,少阴强迫发汗之“动其血”等.诸条合参,皆蕴含了血汗同源之经旨.1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血汗同源 病理
下载PDF
仙鹤草治疗盗汗 被引量:4
8
作者 郭辉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7-337,共1页
关键词 仙鹤草 盗汗 治疗 收敛止血 当归六黄汤 临床运用 大补阴丸 血汗同源 脱力劳伤 生地黄
下载PDF
“津血同源,血汗同源”思路治疗妇科病验案举隅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健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6期17-17,共1页
目的:从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的理论治疗妇科病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运用"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的理论通过临床诊治大量疾病;结果:"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的理论在妇科疾病诊疗过程中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从津血同... 目的:从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的理论治疗妇科病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运用"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的理论通过临床诊治大量疾病;结果:"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的理论在妇科疾病诊疗过程中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从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的理论治疗妇科病过程中很有意义,应该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妇科病 月经过少 中医疗法 血汗同源 津血同源
下载PDF
浅析血汗同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永慧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50-50,共1页
浅析血汗同源吕永慧*1中医学对血汗生理病理的认识血与津液均来源于中焦水谷之精气,异名同源,汗与血亦同源而异流,故有“津血同源”或“血汗同源”之称。汗为津液所化生,津液为生成血的物质,血是人体机能活动最基本物质之一,它... 浅析血汗同源吕永慧*1中医学对血汗生理病理的认识血与津液均来源于中焦水谷之精气,异名同源,汗与血亦同源而异流,故有“津血同源”或“血汗同源”之称。汗为津液所化生,津液为生成血的物质,血是人体机能活动最基本物质之一,它们之间有着相互资生、相互为用、又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汗同源 津液 血液 生理学 病理学
下载PDF
夏季防暑,不忘“养心”
11
作者 杨洲 《家庭用药》 2013年第8期77-77,共1页
中医认为,四季之中,夏季属火,火性为阳,火气通于心。炎热最易干扰心神,使心情不宁,引起心烦。而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就会加重心脏负担:夏天出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伤心之阴阳,加之温度高、出汗过多,不... 中医认为,四季之中,夏季属火,火性为阳,火气通于心。炎热最易干扰心神,使心情不宁,引起心烦。而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就会加重心脏负担:夏天出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伤心之阴阳,加之温度高、出汗过多,不仅易导致心脑缺血,还易引起血液浓缩及血液黏稠度增高,也会加重心脏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血液黏稠度增高 防暑 养心 心脏负担 血汗同源 出汗过多 心脑缺血
原文传递
不运动,为何汗也多
12
作者 刘向农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0年第10期49-49,共1页
有人说,血汗同源,汗是人体津液代谢产物。出汗过多会耗费气力,也会伤及津液、损害心血。由此很多人认为,人应该少出汗。其实,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一年四季都应当通过运动让身体适当出汗,长期“忘记”出汗可能会影响健康。
关键词 运动 出汗过多 血汗同源 代谢产物 生理现象 津液
下载PDF
血汗同源浅析
13
作者 衣伟 吴秀红 王艳红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1期279-279,共1页
中医认为,脾胃(即西医上的消化系统)是血液的生化之源,其物质基础来自饮用水和五谷杂粮。”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是《灵枢·决气篇》记载。在通过消化系统的运化后,生成后的血液上注肺脉(即呼吸系统),通过脉... 中医认为,脾胃(即西医上的消化系统)是血液的生化之源,其物质基础来自饮用水和五谷杂粮。”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是《灵枢·决气篇》记载。在通过消化系统的运化后,生成后的血液上注肺脉(即呼吸系统),通过脉道循环运行,逐渐遍布全身。《素问·经脉别论》:”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水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脉,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非常详细说明了血液与津液的物质基础的来源及其生成过程,论述了血液与津液对人体的滋润作用及在人体的生理代谢途径。很显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汗同源 消化系统 物质基础 肺朝百脉 五谷杂粮 呼吸系统 经脉别论 浊气归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