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运用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BOLD-MRI)评估肾衰Ⅱ号方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KD)3-4期脾肾两虚、湿热瘀阻型患者肾组织氧合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PGN(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9例。两组均给予...目的:运用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BOLD-MRI)评估肾衰Ⅱ号方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KD)3-4期脾肾两虚、湿热瘀阻型患者肾组织氧合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PGN(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9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肾衰Ⅱ号方,对照组加用尿毒清颗粒,疗程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检测双肾皮、髓质的有效横向弛豫时间(T2^(*))、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浆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和血红蛋白(Hb),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35%(28/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8%(19/34)(P<0.01)。治疗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等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24 hU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且SCr、BU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Alb、eGF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且eG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双侧肾皮质、髓质T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双侧肾皮质及髓质T2^(*)与eGFR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P<0.05)。结论:肾衰Ⅱ号方联合西药治疗能显著改善PGN(CKD3-4期)脾肾两虚、湿热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肾功能和肾组织氧合水平,并且其肾功能改善可能与肾组织氧合水平的提高有关。展开更多
肾脏是重要的人体代谢器官,对于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肾脏髓质具有较低的氧分压(10-20 mm Hg),一方面是由于流经髓质的血流量较少,氧气需要从动脉向静脉扩散;另一方面,髓质内为维持钠平衡...肾脏是重要的人体代谢器官,对于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肾脏髓质具有较低的氧分压(10-20 mm Hg),一方面是由于流经髓质的血流量较少,氧气需要从动脉向静脉扩散;另一方面,髓质内为维持钠平衡而存在的大量Na-K-ATP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1]。展开更多
肾移植术后及时发现移植肾功能变化,可以指导临床管理治疗,从而预防或延缓移植肾的不可逆损害。移植肾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可以显示移植肾的微观...肾移植术后及时发现移植肾功能变化,可以指导临床管理治疗,从而预防或延缓移植肾的不可逆损害。移植肾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可以显示移植肾的微观结构和微功能信息。近年来,多种扩散成像、动脉自旋标记、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移植肾功能评估,从移植肾水分子扩散、血流灌注及血氧水平等微观角度对移植肾功能进行无创评估。本文就多种fMRI技术在评估移植肾功能和鉴别移植肾功能减退原因等中的应用情况做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运用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BOLD-MRI)评估肾衰Ⅱ号方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KD)3-4期脾肾两虚、湿热瘀阻型患者肾组织氧合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PGN(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9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肾衰Ⅱ号方,对照组加用尿毒清颗粒,疗程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检测双肾皮、髓质的有效横向弛豫时间(T2^(*))、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浆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和血红蛋白(Hb),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35%(28/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8%(19/34)(P<0.01)。治疗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等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24 hU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且SCr、BU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Alb、eGF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且eG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双侧肾皮质、髓质T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双侧肾皮质及髓质T2^(*)与eGFR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P<0.05)。结论:肾衰Ⅱ号方联合西药治疗能显著改善PGN(CKD3-4期)脾肾两虚、湿热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肾功能和肾组织氧合水平,并且其肾功能改善可能与肾组织氧合水平的提高有关。
文摘肾移植术后及时发现移植肾功能变化,可以指导临床管理治疗,从而预防或延缓移植肾的不可逆损害。移植肾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可以显示移植肾的微观结构和微功能信息。近年来,多种扩散成像、动脉自旋标记、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移植肾功能评估,从移植肾水分子扩散、血流灌注及血氧水平等微观角度对移植肾功能进行无创评估。本文就多种fMRI技术在评估移植肾功能和鉴别移植肾功能减退原因等中的应用情况做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