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带多糖L_(01)对实验性动物血液凝固和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谢露 陈蒙华 +1 位作者 黎静 刘爱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目的:通过海带多糖对实验性动物血液凝固和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探讨海带多糖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广西医科大学生理学实验室完成。制备家兔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测定全血凝固时间(coagulationtime,CT)、... 目的:通过海带多糖对实验性动物血液凝固和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探讨海带多糖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广西医科大学生理学实验室完成。制备家兔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测定全血凝固时间(coagulationtime,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和血栓重量;采用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游泳法制备血瘀大鼠模型,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海带多糖L01100mg/kg剂量组和10mg/kg剂量组均能降低家兔血栓湿重,延长CT,PT,APTT,降低血小板的黏附率(P<0.01,P<0.05);L01100mg/kg剂量组测大鼠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浓度分别为(71.99±16.72)ng/L和(1002.66±147.43)ng/L,与生理盐水组犤(153.45±32.5),(767.48±98.54)ng/L犦比较,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血浆TXB2水平和提高6-Keto-PGF1α水平(P<0.05)。结论:海带多糖通过抗凝、抑制血小板黏附、抑制血小板释放TXB2及调节TXB2-6-Keto-PGF1α平衡等多方面的作用拮抗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属 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 血小板功能试验 血栓b2/血液 6-酮-前列腺素F1Α
下载PDF
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血栓素B_2和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席莉 王瑞辉 《陕西中医》 2009年第2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栓素B2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然后观察电针对大鼠TXB2表达及行为学... 目的: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栓素B2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然后观察电针对大鼠TXB2表达及行为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实验显示电针治疗组及甲基强的松龙大鼠行为学变化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模型对照组TXB2表达显著增多,电针组TXB2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生存状态,并通过抑制血液中TXB2的增多,改善微循环及损伤脊髓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有利于损伤后的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针灸疗法 电针 血栓b2/血液 行为症状 大椎 命门 @穴 夹脊 大鼠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血浆TXB2、6-K-PGF1α、ET-1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艳丽 焦云专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4350-4351,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血液 血栓b2/血液 6-酮前列腺素F1α/血液 内皮缩血管肽1/血液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TXB2、6-Keto—PGFl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戴海鹰 陈春 石卓勋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405-1406,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UA患者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30例、正常人30例血浆TXB2、6-Keto—PGFla和6-Keto-PGFla/TXB2比值水平。结果UA组TXB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组(P〈0.0...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UA患者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30例、正常人30例血浆TXB2、6-Keto—PGFla和6-Keto-PGFla/TXB2比值水平。结果UA组TXB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组(P〈0.01),UA组患者6-Keto—PGFla及6-Keto-PGFla/TXB2比值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A组(P〈0.01),S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血液 6-酮前列腺素F1α/血液 血栓b2/血液
原文传递
自拟热哮宁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TXB2和6-ket-PGF-1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胡赛 黄艳 吴小宁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0期1448-1449,1452,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热哮宁汤配合常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热哮证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和6-酮基-前列腺素-1α(6-ket-PGF-1α)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热哮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 目的观察自拟热哮宁汤配合常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热哮证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和6-酮基-前列腺素-1α(6-ket-PGF-1α)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热哮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支气管扩张剂联合类固醇激素为基础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哮宁汤口服。治疗前和治疗3 d后通过测定肺通气功能判断临床疗效,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TXB2和6-ket-PGF-1α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地降低血清TXB2及升高血清6-ket-PGF-1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哮宁汤口服配合常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热哮证患者临床疗效更好,较常规治疗更能改善TXB2和6-ket-PGF-1α等细胞因子分泌,可作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栓b2/血液 6-酮前列腺素F1α/血液 热哮宁汤
下载PDF
大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中循环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活化及其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宏强 胡晓晟 +1 位作者 周佳维 胡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0-256,共7页
目的:探讨循环血小板和白细胞活化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皮下注射2%野百合碱(MCT)以建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周末(MCT3W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全血血小板纤... 目的:探讨循环血小板和白细胞活化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皮下注射2%野百合碱(MCT)以建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周末(MCT3W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全血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结合率、白细胞活化标志物CD11b的表达以及血小板与白细胞聚集体的形成。结果:大鼠注射MCT 3周后,右心室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均较正常对照明显上升(P<0.01),而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鼠肺标本Masson三色染色显示肌性小肺动脉中膜严重增厚。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结合率MCT3W组较对照组高[(4.08±1.59)%vs(1.45±0.61)%,P<0.01]。MCT3w组除淋巴细胞亚群外,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亚群CD11b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MCT3w组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形成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多(P<0.01)。结论:在大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中,循环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活化可能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病理生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血小板 白细胞 血栓b2/血液 疾病模型 动物 纤维蛋白原/血液 炎症
下载PDF
培哚普利及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李永芝 郁华 +2 位作者 杨春华 魏振衡 邹广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795-796,共2页
目的:了解培哚普利及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口服硝苯地平片,组口服培哚普利片。分别于服药前及4周末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素B2(... 目的:了解培哚普利及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口服硝苯地平片,组口服培哚普利片。分别于服药前及4周末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素B2(TXB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结果:血小板及纤溶指标:治疗前组和组GMP-140、TXB2、PAI-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P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GMP-140、TXB2、PAI-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t-PA高于治疗前(P<0.05);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培哚普利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和改善纤溶活性,而硝苯地平对血小板及纤溶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疗法 培哚普利/治疗应用 硝苯地平/治疗应用 血小板活化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液 膜蛋白质类/血液 血栓b2/血液
原文传递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氟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F_(Ia)的分析
8
作者 石建国 马春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81-983,共3页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Ia(6-K eto-PGFIa)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8月至2005年9月住院的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 g/d,B组(42例)用常...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Ia(6-K eto-PGFIa)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8月至2005年9月住院的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 g/d,B组(42例)用常规药物治疗。另8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TXB2明显高于对照组、6-K eto-PGFIa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A组及B组血浆TXB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6-K eto-PGFI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氟伐他汀组血浆TXB2明显低于B组、6-K eto-PGFIa明显高于B组,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TXB2及升高6-K eto-PGFIa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药物疗法 @氟代他汀 血栓b2/血液 前列腺素F类/血液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中阿司匹林抵抗调查
9
作者 丁艳萍 王朝晖 苏冠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2880-2882,共3页
目的:调查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中阿司匹林抵抗(AR)或半抵抗(A SR)的发生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 g/d)至少7 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P)... 目的:调查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中阿司匹林抵抗(AR)或半抵抗(A SR)的发生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 g/d)至少7 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其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及血清血栓烷B2(TXB2)水平测定。结果:200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中AR发生率为4.5%,A SR者占20.7%。血清TXB2水平,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TXB2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71)。结论: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后部分患者产生AR或A SR;检测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TXB2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发生AR或A SR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药物疗法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抗药性 血小板聚集 血栓b2/血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