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版) 被引量:119
1
作者 阮长耿 余自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3-984,共2页
一、概述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管病 专家 中国 治疗 诊断 神经精神症状 综合征
原文传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 被引量:33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吴德沛 +1 位作者 胡豫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1]。TTP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性...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1]。TTP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活性缺乏,也与血管内皮细胞VWF异常释放、补体异常活化、血小板异常活化等相关。血浆中ADAMTS13活性缺乏导致内皮细胞异常释放的超大分子VWF(UL-VWF)不能及时降解,UL-VWF可自发结合血小板,导致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微血管病性溶血,进而引起相应器官缺血、缺氧及功能障碍,引起临床症候群[2,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神经精神症状 ADAMTS13 临床症候群 血栓性管病 肾脏受累 友病因子 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2012版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31
3
作者 阮长耿 余自强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5-146,共2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临床急重症,以广泛微血管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为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异常、发热及肾脏损害。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则病死率可达9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临床急重症,以广泛微血管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为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异常、发热及肾脏损害。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则病死率可达90%。近年来随着血浆置换疗法的临床应用,TTP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虽有明显改观,但仍然是临床上的急重症,并存在易反复发作等难以解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诊断 治疗 共识 解读
原文传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郑昌成 吴竞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5-648,共4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主要是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以及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如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为特征的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管病 血栓性管病 诊治 中枢神经系统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高维强 阮长耿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研究进展 诊断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韩红 邹萍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焕铭 樊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3,共5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mic purpura,TTP)是一组少见的、十分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外周血小板减少和严重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裂解酶ADAMTS13缺乏为特征。治疗重点是...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mic purpura,TTP)是一组少见的、十分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外周血小板减少和严重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裂解酶ADAMTS13缺乏为特征。治疗重点是通过血浆置换、应用利妥昔单抗和糖皮质激素来增加ADAMTS13活性、清除或抑制ADAMTS13抗体。在临床中,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尽早启动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浆置换 利妥昔单抗 ADAMTSl3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庆云 陈佩玲 +1 位作者 魏霞 谢伦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8期730-733,共4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较少见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和发热[1]。TTP的病因未明,可能与...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较少见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和发热[1]。TTP的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妊娠、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骨髓移植和遗传有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红斑狼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护理
下载PDF
对东京大学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文献的复习与初步解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海鹏 李学旺 +11 位作者 曾小峰 张文 韩冰 冷晓梅 牟利军 李航 郑文洁 王海云 焦力 姜保慧 张奉春 赵红珊 《临床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8,共8页
迄2002年为止,系统性(全身性)红斑狼疮(SLE)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相互继发或同时存在者已有56例(1968-)[1]。另有文献统计其间19岁以下者15例[2]。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被列为TTP的原发病[3-4]。复习、重新分析SLE、... 迄2002年为止,系统性(全身性)红斑狼疮(SLE)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相互继发或同时存在者已有56例(1968-)[1]。另有文献统计其间19岁以下者15例[2]。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被列为TTP的原发病[3-4]。复习、重新分析SLE、TTP相互继发的病例文献,探讨其鉴别诊断及治疗,以有利于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1日本相关文献1.1关于东京大学作者的病例报告:Hamasaki等[1]报告了1例继发于SLE的TTP,具备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文献统计 东京大学 复习 自身免疫疾病 病例报告 TTP SLE
原文传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神经精神表现和病理改变 被引量:16
10
作者 朱明伟 王鲁宁 钟定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31-1033,F003,共4页
报道 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神经精神表现及其中 1例的脑病理结果 ,分析其临床与病理联系。2例病人均为青年女性 ,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 ,其神经系统主要表现有语言表达困难、尖叫、谵语、偏瘫以... 报道 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神经精神表现及其中 1例的脑病理结果 ,分析其临床与病理联系。2例病人均为青年女性 ,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 ,其神经系统主要表现有语言表达困难、尖叫、谵语、偏瘫以及意识障碍 ,都表现为急进性过程。例 1仅给予激素等治疗 ,于发病 4天后死亡 ,另 1例及时给予血浆置换加激素治疗 ,临床症状和和实验室指标均恢复正常。例 1的脑病理改变为大脑、脑干、小脑广泛分布的中小血管透明样血栓形成 ,海马、颞叶等皮层神经元严重的缺血缺氧性改变。研究表明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神经系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病理基础为广泛的微血管病变导致灌注不良、缺血缺氧而非脑实质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神经精神表现 病理改变 中枢神经系统 脑病理状态
下载PDF
一例两种新的ADAMTS13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芳 金洁 +2 位作者 董宁征 王云贵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1-524,共4页
目的对1例高度可疑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vWF-cp)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collagen binding assay)动态检测1例TTP患者ADAMTS1... 目的对1例高度可疑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vWF-cp)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collagen binding assay)动态检测1例TTP患者ADAMTS13的活性和抑制物水平。用PCR方法扩增ADAMTS13的29个外显子及外显子邻近处的内含子,并直接测序检测突变。对其亲属的基因组DNA在患者突变区域扩增并测序。结果患者ADAMTS13活性降低,未发现抑制物存在。测序显示患者的ADAMTS13的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基序重复区第21外显子碱基2708处和25号外显子碱基3283处出现C→T的错义突变(均为纯合子),分别导致该碱基参与编码的丝氨酸密码子(TCG)变为亮氨酸密码子(TTG)(S903L),精氨酸密码子(CGG)变为色氨酸密码子(TGG)(R1095W)。患者父母上述突变位置处的基因均呈杂合状态,其兄的该段碱基序列正常,并且在采集的25位家族成员中共发现11名上述突变位点的正常携带者。结论该患者是由于ADAMTS13基因纯合子错义突变导致翻译发生错误所致的遗传性T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遗传 vWF裂解蛋白酶 基因突变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ADAMTS13 遗传 患者父母 酶敏感蛋白 碱基序列 动态检测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在危重症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冬妍 李航 李学旺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综述了血浆置换在临床各种危重症中应用的新观念、新准则。
关键词 浆置换 肺出-肾炎综合征 肌无力危象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急进 肾小球肾炎 高粘滞综合征 重症系统红斑狼疮 多脏器功能衰竭
下载PDF
试论长骨骨折后多器官脂肪栓塞症的力学机制及其应用——兼及与欧美日作者之商榷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海鹏 沈洪 +11 位作者 李雪梅 张力 杜长生 储诚兵 李新兵 李玉清 任德 刘庆梅 王荣明 朱玉忠 杨子军 姜保慧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6期13-18,共6页
结合具体病例资料,探索FES过度诊断,进而探索FES发病的力学机制,以期对增进FES病理机制认识、进一步强化鉴别诊断和优化临床或有点滴裨益。
关键词 综合征 脂肪栓塞 力学机制 游离脂肪酸 脂肪酶 阵发睡眠红蛋白尿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CD59 遗传尿毒综合征
下载PDF
2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马元 乔莉 +1 位作者 娄爽 张劲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4月至2013年1月诊断的TTP患者21例,分成有效组和死亡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例...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4月至2013年1月诊断的TTP患者21例,分成有效组和死亡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46.81±12.17)岁。纳入标准:(1)无明显原因的血小板减少(<100×10^9 L^-1);(2)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阴性,外周血涂片出现碎裂红细胞;(3)符合上述标准的TTP患者,其临床表现及病程均被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24 h出院或死亡;(2)在外院已接受血浆置换治疗;(3)病历资料不完整;(4)无法随访;(5)排除其他血栓性微血管病。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对患者一般情况、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 ± 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分类资料以频数表示,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例患者均有血小板减少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表现,12例(57.2%)出现典型TTP五联征(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2例(9.5%)仅表现为三联征(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7例(33.3%)出现四种临床表现(三联征加上发热或肾脏损害);本组接受血浆置换治疗者7例,有效率71.4%。结论 TTP病情进展迅速,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首选方法,病因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浆置换 病因治疗 ADAMTS13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成功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报道 被引量:13
15
作者 彭侃夫 赵洪雯 +4 位作者 余荣杰 孙岩 王军霞 吴亿 吴雄飞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15-816,818,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12例TTP患者,以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进行血浆置换,每日1次,血浆置换次数中位数为7次(1~9次)。结果血浆置换治疗12例患者中10例存活。血浆置换治疗后12-72h,1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12例TTP患者,以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进行血浆置换,每日1次,血浆置换次数中位数为7次(1~9次)。结果血浆置换治疗12例患者中10例存活。血浆置换治疗后12-72h,10例存活患者清醒;血浆置换4次后发热消退,皮下无新鲜出血点和淤斑,黄疸消失,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数逐渐升高。结论血浆置换治疗TTP疗效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浆置换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瑞雪 李娜 +3 位作者 韩冬冬 杨惊 于学忠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至2017年60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至2017年60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采用K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中,男性17例(28.3%,17/60),女性43例(71.7%,43/60),平均年龄(41±15)岁。28例患者(46.7%,28/60)表现为发热、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降低三联征,23例(38.3%,23/60)表现为发热、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降低、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异常五联征,其余9例(15.0%,9/60)无典型三联征/五联征表现。28例患者接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1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a thrombospondin type 1motif,member 13,ADAMTS13)活性检测,其中23例ADAMTS13活性<10%,阳性率为82.1%(23/28);20例患者检测了ADAMTS13抑制物,阳性率为90.0%(18/20);20例同时行ADAMTS13活性及其抑制物检测,二者均为阳性者占90.0%(18/20)。根据是否有血源、患者经济条件等不同情况,采用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剂、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等不同治疗方案,42例患者(70.0%,42/60)病情缓解,18例(30.0%,18/60)死亡。在血浆置换及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治疗,可将缓解率由57.1%提高至85.2%(P=0.032)。未发现导致患者死亡率增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TTP多表现为三联征或五联征,ADAMTS13活性降低及抑制物检测阳性率高,免疫抑制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浆置换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治疗
下载PDF
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包海燕 乔渝森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0-443,共4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以血小板聚集引起弥散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脏器缺血为特征,经典的五联征包括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及发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以血小板聚集引起弥散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脏器缺血为特征,经典的五联征包括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及发热。TTP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获得 管病 管内血栓形成 血栓性管病 神经精神症状 血小板聚集 器官系统
原文传递
儿童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小荣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292-1295,共4页
血栓性微血管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血栓性微血管病中的经典类型包括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是危重症肾小球疾病,90%见于... 血栓性微血管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血栓性微血管病中的经典类型包括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是危重症肾小球疾病,90%见于儿童。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目前分为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和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两大类。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易反复,急性期病死率高。补体旁路途径的过度激活在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广泛关注。现就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管病 尿毒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诊断 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发病机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董宁征 吴庆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99-500,共2页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发病机制 内皮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6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石茂静 高伟波 +1 位作者 黄文凤 朱继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0-214,共5页
目的:对6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1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 目的:对6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1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溶血指标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又称ADAMTS13)。根据离院时的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浆置换的差异。计算PLASMIC评分,与ADAMTS13分组比较,判断PLASMIC评分预测ADAMTS13的准确性。结果:61例TTP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48±17)岁。五联征表现者48例,仅有三联征者9例,其余4例无神经精神症状。死亡27例(44.3%),存活34例(55.7%)。61例TTP患者的血小板(12.9±9.5)×109/L,血红蛋白(66.5±20.7)g/L,外周血破碎红细胞3%(2%,7%),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为360(200,457)mg/L,乳酸脱氢酶1508(811,2134)U/L,出凝血方面基本正常。30例患者的ADAMTS13值49.0(40.8,61.3)μg/L,10例患者ADAMTS活性<5%,其余21例未查。PLASMIC评分为6~7分者58例,5分者2例,4分者1例。PLASMIC预测ADAMTS13减少或活性降低的灵敏度高达97.5%。死亡组NLR较存活组高,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X)总量和次数均较存活组显著减少,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X能明显提高TTP患者存活率。PLASMIC评分可方便、快捷地预测ADAMTS13活性降低的可能性,利于TTP的及早诊断和PEX治疗。NLR可反映全身炎症过程,但在TTP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友病因子裂解酶 浆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