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伦斯的阿芙罗狄特情结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更祥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4-97,共4页
戴·赫·劳伦斯一生崇拜阿芙罗狄特,他津津乐道的血意识其实是阿芙罗狄特精神的现代阐释,而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则是对这种精神的形象表达,隐喻作者一贯坚持的只有性爱才能拯救人类的思想主题。
关键词 戴·赫·劳伦斯 阿芙罗狄特 意识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下载PDF
公民献血:人道义举 自愿无偿
2
作者 孙爱明 《人民论坛》 1999年第11期17-18,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18—55岁的中国公民都应履行无偿献血义务。血液之珍贵被人们誉为“生命之河”。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的治疗及施行外科手术的伤病,都需要靠输血来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18—55岁的中国公民都应履行无偿献血义务。血液之珍贵被人们誉为“生命之河”。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的治疗及施行外科手术的伤病,都需要靠输血来补充、救治。目前血液还不能人工制造,而需要又是永无止境的。献血,就是以互帮互助的原则为基础,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举 医疗用 有偿献 临床用 中国红十字会 意识 红十字会法 临床供
下载PDF
劳伦斯小说《虹》中的“血意识”在厄秀拉身上的体现
3
作者 王春燕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14-115,共2页
旨在分析大卫·赫伯特·劳伦斯首创的"血意识"。他的重要作品《虹》描述了厄秀拉追求自我实现的曲折历程。厄秀拉的"血意识"是她不屈不挠的本能和自我,包括她对埋没人性的机械化、压迫、传统和歧视的反抗,... 旨在分析大卫·赫伯特·劳伦斯首创的"血意识"。他的重要作品《虹》描述了厄秀拉追求自我实现的曲折历程。厄秀拉的"血意识"是她不屈不挠的本能和自我,包括她对埋没人性的机械化、压迫、传统和歧视的反抗,她对争取妇女平等权利的渴望,她追求和谐婚姻、实现自我价值和尊严而独立生活的饱含生命力的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自我实现 本能 机械化
下载PDF
压抑与冲动之间的摇摆——劳伦斯的《马贩子的女儿》中“血的意识”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金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9-121,共3页
劳伦斯的自然思想和"血的意识"是通过马贩子的女儿梅波儿和青年医生弗格逊的爱情故事得以体现。正是"冲动"这一"血的意识"打破了平日理性、道德和宗教对他们的压抑和约束,从而使他们获得了新生和爱情。
关键词 劳伦斯 《马贩子的女儿》 弗洛伊德 意识
下载PDF
论劳伦斯的血性意识——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许超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87-90,共4页
劳伦斯崇尚基于肉体与血液的人的自然本能———“血性意识”,将人的本能冲动视为人类最真实的存在,他主张让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最充分、最自由、最完整的表现。他倡导用“血性意识”来抗衡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本文通过对劳伦斯的作... 劳伦斯崇尚基于肉体与血液的人的自然本能———“血性意识”,将人的本能冲动视为人类最真实的存在,他主张让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最充分、最自由、最完整的表现。他倡导用“血性意识”来抗衡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本文通过对劳伦斯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分析,体现了劳伦斯的“血性意识”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意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体现 人性
下载PDF
论劳伦斯的生命哲学
6
作者 余洁 《大观周刊》 2012年第22期13-14,共2页
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面对被战争和社会工业化扼杀和摧残的人性,他形成了与之对抗的独特的“血的意识”的生命哲学。,这种“血的意识”的生命哲学是劳伦斯的对人类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本质的呼吁,它贯... 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面对被战争和社会工业化扼杀和摧残的人性,他形成了与之对抗的独特的“血的意识”的生命哲学。,这种“血的意识”的生命哲学是劳伦斯的对人类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本质的呼吁,它贯穿于劳伦斯对人与宇宙、两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系列的追问中,并且深刻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生命哲学 审美意识 意识
下载PDF
劳伦斯作品中的宗教思想探究
7
作者 庞慧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16-18,共3页
戴·赫·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中都探讨了关于人性的解放与人的生存问题,关于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而宗教思想则是贯穿于劳伦斯一生的创作中的一个... 戴·赫·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中都探讨了关于人性的解放与人的生存问题,关于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而宗教思想则是贯穿于劳伦斯一生的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他对宗教的理解也随着他的创作而不断地改变、发展和完善。在他的作品中,劳伦斯强烈反对清教徒思想对人性的压抑和扼杀,并勇敢地提出了强调无意识和性意识的"血的意识"理论。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他曾经希望能找到一种原始的宗教来拯救人类以及当时的英国社会。在晚期的创作中劳伦斯又进一步提出了"星际平衡"理论以追求人性的彻底解放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关系,至此他把宗教救世上升到了一种关于人和宇宙的哲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赫·劳伦斯 清教徒思想 意识 星际平衡
下载PDF
劳伦斯的“血性意识”——与工业文明相抗衡
8
作者 许超 《林区教学》 2006年第Z1期45-46,共2页
劳伦斯崇拜人的自然本能——“血性意识”,倡导用“血性意识”来抗衡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
关键词 劳伦斯 意识 工业文明 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