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8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功能指标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83
1
作者 刘宝瑛 钟梅 +3 位作者 余艳红 郑磊 王前 郭文丽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状态、血管内皮损伤、止血及凝血系统部分功能指标的变化 ,对妊高征患者血栓前状态 (PTS)的诊断意义。方法 检测正常非孕妇女 3 0例 (正常非孕组 )、正常晚孕妇女 3 0例 (正常晚...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状态、血管内皮损伤、止血及凝血系统部分功能指标的变化 ,对妊高征患者血栓前状态 (PTS)的诊断意义。方法 检测正常非孕妇女 3 0例 (正常非孕组 )、正常晚孕妇女 3 0例 (正常晚孕组 )和妊高征患者 5 0例 (妊高征组 )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 140 )、蛋白C依赖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PCAT)、抗凝血酶 Ⅲ (AT Ⅲ )、纤维蛋白原 (Fbg)、纤溶酶原 (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其抑制物 (PAI)、D 二聚体 (D Dimer)含量。结果 妊高征组GMP 140、vWF含量 [( 2 3 9± 3 6) μg/L ,( 15 6± 2 3 ) % ]与正常非孕组 [( 8 7± 2 5 ) μg/L ,( 82± 11) % ]及正常晚孕组 [( 11 9± 4 1) μg/L ,( 12 3± 2 7) % ]比较 ,均显著增高 (P <0 0 1) ,并随病情加重而呈增高趋势 ;而AT Ⅲ、蛋白C活性均显著下降 (P <0 0 1) ,且病情越重下降越明显 ;妊高征组与正常非孕组比较 ,Fbg、PLG、D Dimer、PAI含量均显著增高 (P <0 0 5 ) ,中、重度患者增高尤其明显 ,而t PA含量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结论 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存在PTS ,而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的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压综合征 栓形成倾向 血小板活化
原文传递
针刺内关神门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7
2
作者 张朝晖 王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9-120,共2页
为探讨针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将60名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内关、神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静滴极化液的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及1疗程后取血查GMP140和Plat及EKG。经治疗,症状及EKG好转者,治疗... 为探讨针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将60名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内关、神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静滴极化液的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及1疗程后取血查GMP140和Plat及EKG。经治疗,症状及EKG好转者,治疗组17例(5667%),对照组11例(3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GMP140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表明针刺内关神门可抑制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及易栓倾向,改善冠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针灸疗法 内关穴 神门穴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78
3
作者 替罗非班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专家共识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439,共6页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直接原因。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贯穿冠心病治疗始终。目前,临床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均是在上游抑制血小板活化,而血...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直接原因。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贯穿冠心病治疗始终。目前,临床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均是在上游抑制血小板活化,而血小板膜蛋白(GP)IIb/IIIa抑制剂(GPI)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的最后环节,是最强的抗血小板药物。作为一种非肽类小分子GPI,替罗非班在ACS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小板治疗 替罗非班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栓形成 血小板药物 临床研究证据 血小板活化
原文传递
川芎嗪对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2
4
作者 楼正家 诸葛丽敏 +2 位作者 郑文龙 欧阳侃 寿璐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心肺复苏后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 4 2例需行心肺复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 (A组 )与对照组 (B组 )。 A组 2 2例在心肺复苏开始同时给予川芎嗪 2 4 0 mg加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 2 5 0 ml中静...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心肺复苏后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 4 2例需行心肺复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 (A组 )与对照组 (B组 )。 A组 2 2例在心肺复苏开始同时给予川芎嗪 2 4 0 mg加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 2 5 0 ml中静脉滴注 ,1h滴完 ,其后按上述剂量每日 1次 ,连用 7d。B组除不用川芎嗪外 ,其他治疗同 A组。检测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血栓素 B2 (TXB2 )的影响 ;并以意识恢复为主要指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A组显效 16例 (72 .72 % ) ,有效 3例 (13.6 4 % ) ,无效 3例(13.6 4 % ) ;B组显效 8例 (40 .0 0 % ) ,有效 3例 (15 .0 0 % ) ,无效 9例 (45 .0 0 % ) ,两组之间差异显著 (P<0 .0 5 )。两组治疗后静脉血 SOD、MDA和 TXB2 均有改善 ,但 A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 B组 (P均 <0 .0 1)。结论 :川芎嗪能对抗脂质过氧化 ,提高 SOD活性 ,抑制血小板活化 ,对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早期应用可提高脑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心肺复苏 脑缺 再灌注 作用机制 脂质过氧化 血小板活化 脑损伤
下载PDF
肿瘤患者与正常人血小板表面粘附蛋白表达异同的临床观察及意义 被引量:66
5
作者 张培彤 裴迎霞 +3 位作者 朴炳奎 孙桂芝 林红生 祁鑫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的表达和血小板激活状态,探讨血小板功能异常与肿瘤发展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0例健康志愿者和181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表面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对比正常人与早...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的表达和血小板激活状态,探讨血小板功能异常与肿瘤发展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0例健康志愿者和181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表面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对比正常人与早、中晚期肿瘤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表达和血小板激活状态的异同。结果与正常人相比,肿瘤患者血小板CD42a的表达减少,TSP和CD36的表达增强,CD36+TSP+、CD36+TSP-、CD9+、CD31+、CD62+CD63-、CD62+CD63+、CD62-CD63+血小板的比例增加。中晚期与早期肿瘤患者间的上述差异很明显;早期肿瘤患者与正常人间的差异则不显著;肿瘤患者血小板CD41的表达与正常人相比未显示不同。结论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肿瘤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的表达和释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血小板活化 细胞粘附分子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桃红四物汤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5
6
作者 韩岚 彭代银 +4 位作者 许钒 汪宁 刘青云 戴敏 刘冬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609-2612,共4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旋转玻球法测定血小板黏附率;比浊法测定ADP,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建立血瘀模型,RIA法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ELISA法测定血浆VWF,GMP-...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旋转玻球法测定血小板黏附率;比浊法测定ADP,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建立血瘀模型,RIA法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ELISA法测定血浆VWF,GMP-140含量。结果:TSD能有效降低大鼠血小板黏附率,对ADP,Adr所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于血瘀大鼠,TSD显著降低血瘀大鼠血浆中TXB2,VWF,GMP-140水平,有增强6-keto-PGF1α血浆水平的趋势。结论:TSD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且显示出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黏附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释放
原文传递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61
7
作者 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 +4 位作者 张曼 张真路 杨军 张李涛 高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43-1751,共9页
血小板活化(激活、黏附与聚集)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键,抗血小板治疗贯穿ACS治疗始终,是预防和治疗急性血管事件的基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然而,个体间对抗血... 血小板活化(激活、黏附与聚集)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键,抗血小板治疗贯穿ACS治疗始终,是预防和治疗急性血管事件的基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然而,个体间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表现出多样性差异,这些差异与再发血栓或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应用 血小板功能检测 专家 患者 血小板药物 血小板活化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CD_(62p)、CD_(63)测定意义探讨 被引量:41
8
作者 姜兆顺 张胜兰 +3 位作者 寇天芹 邢万佳 晏辉 尹格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27-528,共2页
内容提要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与血瘀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 ,经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30例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2 7例 2型糖尿病非血瘀证患者及 2 0名健康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 内容提要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与血瘀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 ,经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30例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2 7例 2型糖尿病非血瘀证患者及 2 0名健康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结果 :2型糖尿病血瘀证组CD62p、CD63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及对照组 (P <0 0 0 1) ,血瘀证组CD62 p与CD63呈正相关 (r =0 73,P <0 0 1)、CD62 p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呈正相关 (r =0 43,r=0 45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升高 ,它是血瘀证的重要分子学基础。说明了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 糖尿病 血小板活化 瘀证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血小板分布宽度作为新型血小板活化特异性标志物的评价 被引量:52
9
作者 李月 代震宇 张德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作为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应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00份本院体检的25~40周岁正常人群和100名已确诊的血小板活化患者的血常规标本的平均...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作为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应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00份本院体检的25~40周岁正常人群和100名已确诊的血小板活化患者的血常规标本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PDW值。随机选取本院患者血常规标本100份,在采血后的1、2、3、4 h检测MPV与PDW值。结果:已确诊的血小板活化患者的MPV与PDW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MPV与PDW值(P〈0.001)。血样本采集后的12、、3、4h时的MPV值升高,但PDW值均值逐渐降低。采血后4h的MPV值明显高于采血后1h的MPV检测值(P〈0.05),但4 h时的PDW值明显低于1 h时的PDW检测值(P〈0.01)。结论:MPV与PDW检测简单,在血小板活化时显著增高。血小板发生储存损伤时,PDW值却降低,故PDW是比较特异的血小板活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溶酶体膜蛋白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罗助荣 郑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活性蛋白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CD6 3)、溶酶体膜蛋白 (CD6 2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及C 反应蛋白 (C RP)在不稳定心绞痛 (U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及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D6 3、CD6 2P、PAI 1及C...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活性蛋白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CD6 3)、溶酶体膜蛋白 (CD6 2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及C 反应蛋白 (C RP)在不稳定心绞痛 (U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及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D6 3、CD6 2P、PAI 1及C RP的影响。方法 :59例UAP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素组 (32例 )及抵克力得组 (2 7例 ) ,并对照观察治疗 4周前后血小板CD6 3、CD6 2P及血浆PAI 1、C RP水平的变化。结果 :(1)与健康人及稳定性心绞痛 (SAP)对照组比较 ,UAP患者血小板CD6 3、CD6 2P及血浆PAI 1、C RP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P <0 0 1) ;随着不稳定心绞痛Braunwald分级的加重 ,血小板CD6 3、CD6 2P及血浆PAI 1、C RP水平亦增加 ;(2 )治疗 4周后 ,葛根素组及抵克力得组CD6 3、CD6 2P、PAI 1及C RP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 (P <0 0 5,P <0 0 1) ;而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小板活化、纤溶机制异常及炎症反应物这三者在UAP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葛根素抗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及减轻炎症反应的突出作用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葛根素 血小板活化 纤溶酶原激活物 C-反应蛋白 治疗 CD63 CD62P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陈章强 洪浪 +3 位作者 王洪 尹秋林 赖珩莉 陆林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简称丹红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50例)。常规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给予阿司匹...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简称丹红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50例)。常规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比格雷、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2周。丹红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病例在PCI术前和术后次日清晨分别空腹抽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CD62p)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表达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C(FIB-C)的水平;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选择健康体检者40名作对照。结果ACS患者PCI术前血清CD62P、GPⅡb/Ⅲa、FIB-C和hs-CRP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PCI术后上述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P<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CD62p、GPⅡb/Ⅲa、FIB-C和hs-CRP表达水平较PCI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丹红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抑制ACS患者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血小板活化 炎症反应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评定 被引量:45
12
作者 赵真 包正军 +3 位作者 许宏伟 罗霄鹏 彭子娟 曹晓玲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上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及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的表达,通过血小板活化的变化,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单药组(阿司匹林...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上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及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的表达,通过血小板活化的变化,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单药组(阿司匹林0.15 g/d)和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0.10 g/d+氯吡格雷75 mg/d),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病例CD62p、CD63阳性率,对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的CD62p、CD63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进行NIHSS评分。结果脑梗死组血小板CD62p、CD6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治疗一周和二周后CD62p、CD63阳性率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治疗二周后与单药组比较CD62p、CD63阳性率和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有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CD62p、CD63可以衡量抗血小板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小板活化 CD62P CD63 脑梗死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鲁杨 唐占府 孔令钧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4-205,共2页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全部 40例患者均给予极化液加硝酸甘油或异舒吉静滴 ,其中 2 1例为治疗组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 14d为 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CD 6 2 P、CD 6 3、TS...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全部 40例患者均给予极化液加硝酸甘油或异舒吉静滴 ,其中 2 1例为治疗组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 14d为 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CD 6 2 P、CD 6 3、TS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三项指标均较用药前有显著降低 (P<0 .0 5 ) ,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抗血小板活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冠心病 血小板活化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肝素的抗凝机制及临床相关问题 被引量:41
14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293-1295,共3页
关键词 栓形成 肝素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代允义 严鸣光 +2 位作者 姜波 李志强 张建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4期307-308,332,共3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单抗组和双抗组,单抗组行阿司匹林(100 mg/d)单药治疗,双抗组行阿司匹林(100 mg/d)与氯吡格雷(75 mg/d)联合治疗,均治...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单抗组和双抗组,单抗组行阿司匹林(100 mg/d)单药治疗,双抗组行阿司匹林(100 mg/d)与氯吡格雷(75 mg/d)联合治疗,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上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及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结果:治疗1周后,2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1周后(P<0.01),且双抗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单抗组(P<0.01)。治疗1周后,2组的CD62p、CD63、PMA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2周后,双抗组CD62p、CD63、PMA显著低于同组治疗1周后(P<0.01),单抗组CD62p、CD63显著低于同组治疗1周后(P<0.01);治疗2周后,双抗组CD62p、CD63、PMA显著低于单抗组(P<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1
16
作者 陈章强 洪浪 +3 位作者 王洪 尹秋林 陆林祥 赖珩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80例,简称通心络组)和常规治疗组(80例,简称常规组),另设健康对照组50名,分...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80例,简称通心络组)和常规治疗组(80例,简称常规组),另设健康对照组50名,分别检测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水平,测定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并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在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上述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因子及ET-1显著升高(P<0.01),NO及FMD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vWF因子又较术前升高(P<0.05),FMD降低(P<0.05),但ET-1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常规组和通心络组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vWF因子、ET-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NO和FMD增加(P<0.05,P<0.01)。与常规组比较,通心络组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因子以及ET-1的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P<0.01),NO和FMD的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6个月与本组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以上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常规组6个月发生心绞痛7例,心力衰竭6例,室速/室颤3例,猝死发生2例,而通心络组6个月仅发生心绞痛1例,心力衰竭1例,无室速/室颤和猝死的发生。结论通心络胶囊可用于ACS患者介入治疗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血小板活化 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纤溶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段学忠 杨丁友 +1 位作者 孙西庆 周次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08-510,共3页
目的:观察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高血压病患者活化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剂(PAI)、血管紧张素H(AugⅡ)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比色分... 目的:观察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高血压病患者活化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剂(PAI)、血管紧张素H(AugⅡ)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比色分析法测定42例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组)应用益脉降压流浸膏治疗前后GMP-140、t-PA、PAⅠ及AugⅡ水平;并与30例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及30名老年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较健康对照组GMP-140、PAI及 AugⅡ均显著升高(P<0.01),t-PA显著降低(P< 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其中GMP-140、t-PA、PA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而降低AngⅡ作用弱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增强、纤溶活性降低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益脉降压流浸膏有较好的抑制血小板活化、增强纤溶活性作用;推测益脉降压流浸膏抑制血小板活化、增强纤溶活性及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脉降压流浸膏 血小板活化 AngⅡ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三色分析循环活化血小板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4
18
作者 王建中 曹凌 +1 位作者 贺茂林 袁家颖 《中华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99-502,共4页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 (FCM)三色分析血液中循环活化血小板 (CA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纤维蛋白原受体 (FIB R)、P 选择素 (CD6 2P)作为分子标志物 ,FCM三色免疫荧光分析CAP。结果 正常人静止血小板膜表面FIB R和CD6...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 (FCM)三色分析血液中循环活化血小板 (CA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纤维蛋白原受体 (FIB R)、P 选择素 (CD6 2P)作为分子标志物 ,FCM三色免疫荧光分析CAP。结果 正常人静止血小板膜表面FIB R和CD6 2P表达极低 (阳性百分率的中位数分别为 1.4%和 0 .7% )。 0 .1μmol/LADP可使血小板明显活化 ,10 μmol/LADP使活化血小板膜表面FIB R和CD6 2P表达至峰值 ,阳性百分率分别为 87.8%和 81.3%。合成肽 (RGDS)可抑制抗FIB R的单克隆抗体与ADP活化血小板结合。 112例有血栓形成倾向疾病和 12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中表达FIB R的CAP数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但表达CD6 2P的CAP数量增高不明显 (P >0 .0 5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CAP的FIB R表达呈连续下降趋势 (P <0 .0 5 ) ,而且CAP的FIB R表达量与患者的ESS(欧洲脑卒中评分 )呈负相关。结论 FIB R可作为CAP检测的灵敏、特异的分子标志物 ,流式细胞术三色分析CAP能准确地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活化水平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研究、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活化 FIB-R 性脑管病
原文传递
芦丁抑制家兔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导血小板活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文梅 金鸣 +3 位作者 吴伟 李金荣 臧宝霞 朴永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 :观察芦丁对家兔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诱导血小板聚集、5 羟色胺 (5 HT)释放、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以比浊法测定家兔洗涤血小板 (WRP)聚集率 ,邻苯二甲醛(OPT)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5 HT含量 ,以Fura 2... 目的 :观察芦丁对家兔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诱导血小板聚集、5 羟色胺 (5 HT)释放、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以比浊法测定家兔洗涤血小板 (WRP)聚集率 ,邻苯二甲醛(OPT)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5 HT含量 ,以Fura 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 :芦丁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AF(9 5 5× 10 - 9mol/L)诱发的WRP聚集、5 HT释放作用 ,IC50 分别为0 73、1 13mmol/L ;同时 6 8 3、136、2 74、5 45 μmol/L芦丁剂量依赖地抑制PAF(4 78× 10 - 10 mol/L)引起的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增高。结论 :芦丁可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5 HT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5-羟色胺 游离钙 芦丁 血小板激活因子 血小板活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血瘀证与血小板活化关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永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瘀证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活化分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