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JNK/MCP-1通路在姜黄素抗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诱导为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NP)模型,将其随机分为6组(n=27):DNP组、姜黄素组(Cur组)、溶剂对照组(DSC组)、JNK抑...目的:观察JNK/MCP-1通路在姜黄素抗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诱导为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NP)模型,将其随机分为6组(n=27):DNP组、姜黄素组(Cur组)、溶剂对照组(DSC组)、JNK抑制剂组(DJ组)、JNK抑制剂溶剂对照组(DJS组)、姜黄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激动剂组(DM组)。另取27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给药后3 d、7 d、14 d时测定机械缩足痛阈和热缩足潜伏期,并在同一时点取脊髓腰膨大及L4-6背根神经节(DRG),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脊髓和DRG中p-JNK水平,用ELISA测定脊髓和DRG中的MCP-1含量。结果:与DNP组相比,在给药后的7 d、14 d Cur组、DJ组、DM组p-JNK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C组相比,链脲佐菌素给药后其它6组MCP-1含量出现明显下降;与DNP组相比,在给药后的7 d、14 d Cur组、DJ组MCP-1出现明显上升,而DM组出现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DNP大鼠脊髓和DRG中的p-JNK、MCP-1表达明显升高,姜黄素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可能与JNK/MCP-1信号通路有关。展开更多
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且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近年来AIS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但对患者预后的评估还缺少准确、安全和简便的方法。因而寻找可早期用于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实验室指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预后的...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且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近年来AIS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但对患者预后的评估还缺少准确、安全和简便的方法。因而寻找可早期用于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实验室指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预后的改善至关重要。目的探究AIS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压变异性(BPV)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大冶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AIS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炎性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BPV指标〔包括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4分,37例)、中型组(4~15分,45例)、重型组(>15分,24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71例)及预后不良组(>2分,35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AIS患者炎性因子水平、BPV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中型组、重型组患者ICAM-1、MCP-1水平及dSSD、dDSD、nDSD、24 h SSD、24 h DSD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患者ICAM-1、MCP-1水平及24 h SSD高于中型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ICAM-1、MCP-1水平及24 h SSD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657、0.598、0.527,P值均<0.001)。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有吸烟史者所占比例、高血压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ICAM-1、MCP-1水平及dSSD、dDSD、24 h SSD、24 h DSD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ICAM-1、MCP-1水平及dSSD、dDSD、24 h SSD、24 h DSD与预后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601、0.652、0.571、0.458、0.523、0.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积雪草颗粒对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目的:观察积雪草颗粒对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TGF-β1刺激组、积雪草小、中、大剂量组及蒙诺组。培养48h后取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MCP-1、HGF、MMP-2、TIMP-2的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组细胞MCP-1、MMP-2、TIMP-2的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HGF m 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各药物干预组与TGF-β1刺激组相比MCP-1、MMP-2、TIMP-2的m RNA明显下降(P<0.05),HGF 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蒙诺组细胞变化与积雪草大剂量组相似。结论:积雪草抗TIF作用可能通过抑制MCP-1、MMP-2、TIMP-2的高表达,上调HGF的表达,调节MMP-2/TIMP-2的平衡而实现,且与其剂量呈正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JNK/MCP-1通路在姜黄素抗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诱导为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NP)模型,将其随机分为6组(n=27):DNP组、姜黄素组(Cur组)、溶剂对照组(DSC组)、JNK抑制剂组(DJ组)、JNK抑制剂溶剂对照组(DJS组)、姜黄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激动剂组(DM组)。另取27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给药后3 d、7 d、14 d时测定机械缩足痛阈和热缩足潜伏期,并在同一时点取脊髓腰膨大及L4-6背根神经节(DRG),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脊髓和DRG中p-JNK水平,用ELISA测定脊髓和DRG中的MCP-1含量。结果:与DNP组相比,在给药后的7 d、14 d Cur组、DJ组、DM组p-JNK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C组相比,链脲佐菌素给药后其它6组MCP-1含量出现明显下降;与DNP组相比,在给药后的7 d、14 d Cur组、DJ组MCP-1出现明显上升,而DM组出现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DNP大鼠脊髓和DRG中的p-JNK、MCP-1表达明显升高,姜黄素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可能与JNK/MCP-1信号通路有关。
文摘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且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近年来AIS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但对患者预后的评估还缺少准确、安全和简便的方法。因而寻找可早期用于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实验室指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预后的改善至关重要。目的探究AIS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压变异性(BPV)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大冶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AIS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炎性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BPV指标〔包括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4分,37例)、中型组(4~15分,45例)、重型组(>15分,24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71例)及预后不良组(>2分,35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AIS患者炎性因子水平、BPV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中型组、重型组患者ICAM-1、MCP-1水平及dSSD、dDSD、nDSD、24 h SSD、24 h DSD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患者ICAM-1、MCP-1水平及24 h SSD高于中型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ICAM-1、MCP-1水平及24 h SSD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657、0.598、0.527,P值均<0.001)。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有吸烟史者所占比例、高血压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ICAM-1、MCP-1水平及dSSD、dDSD、24 h SSD、24 h DSD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ICAM-1、MCP-1水平及dSSD、dDSD、24 h SSD、24 h DSD与预后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601、0.652、0.571、0.458、0.523、0.
文摘目的:观察积雪草颗粒对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TGF-β1刺激组、积雪草小、中、大剂量组及蒙诺组。培养48h后取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MCP-1、HGF、MMP-2、TIMP-2的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组细胞MCP-1、MMP-2、TIMP-2的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HGF m 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各药物干预组与TGF-β1刺激组相比MCP-1、MMP-2、TIMP-2的m RNA明显下降(P<0.05),HGF 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蒙诺组细胞变化与积雪草大剂量组相似。结论:积雪草抗TIF作用可能通过抑制MCP-1、MMP-2、TIMP-2的高表达,上调HGF的表达,调节MMP-2/TIMP-2的平衡而实现,且与其剂量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