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路径——对中西马融合会通的反思
被引量:
1
1
作者
陆建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1-7,共7页
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在方法、路径上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可以走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之路,也可以走中哲和马哲、中哲和西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之路,也可以走中哲、马哲和西哲各自内部生成之路。中哲、西哲和马...
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在方法、路径上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可以走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之路,也可以走中哲和马哲、中哲和西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之路,也可以走中哲、马哲和西哲各自内部生成之路。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时三者是否有主次之分,中哲和西哲、中哲和马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时各自是否有主次之分,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建构者自己的选择。另外,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时以谁为主、以谁为辅,中哲和西哲、中哲和马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时以谁为主、以谁为辅,同样是不确定的,同样取决于建构者自己的选择。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建构新哲学有两种基本的方法、路径,即同一哲学系统、哲学类型的哲学的内部生成和不同的哲学系统、哲学类型的哲学的融合会通这两条路径,前者可以称作"内生"之路,后者可以称作"外生"之路。由"内生"之路和"外生"之路建构新哲学,前者对建构者哲学诠释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后者对建构者筛选、组合、利用不同哲学系统、类型的哲学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哲学
中哲
马哲
西哲
融合
会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化与建构:《淮南子》中的孔子形象
2
作者
秦晓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3-58,共6页
《淮南子》对孔子形象有转化与构建,呈现出褒扬、批评和改造三种倾向。其中褒扬孔子较多,批评孔子较少,以改造孔子为主,将孔子塑造成黄老道家的"代言人",反映《淮南子》具有道家的思想主旨和立场。《淮南子》对孔子形象的转...
《淮南子》对孔子形象有转化与构建,呈现出褒扬、批评和改造三种倾向。其中褒扬孔子较多,批评孔子较少,以改造孔子为主,将孔子塑造成黄老道家的"代言人",反映《淮南子》具有道家的思想主旨和立场。《淮南子》对孔子形象的转化与建构既是时代的产物,也和西汉初期社会思潮有密切联系。通过思维方式、理念目的、学术立场以及时代特征等方面对比《淮南子》和战国诸子的孔子形象异同,能反映其融合会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孔子形象
转化
建构
融合
会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定位与重构——《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自序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俊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6,共8页
20世纪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中国哲学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在百年间经过学科定位、对象界定、融合中西、理论重构,亦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学术转型。胡适确有"创始之功",冯友兰深思力作,为之树立了"典...
20世纪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中国哲学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在百年间经过学科定位、对象界定、融合中西、理论重构,亦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学术转型。胡适确有"创始之功",冯友兰深思力作,为之树立了"典范"。面对世纪之交全球化思潮兴起、文化多元主义流行、世界范围内中国思想研究非哲学化的历史文化取向变化,及其中国哲学工作者"同行迷失"之困惑,"中国哲学"的学科独立性又一次面临挑战。为此要继续沿着冯友兰"接着讲"的"哲学创作(重构)"思路,在如何既能保持"中国的"属性和特质不变而又能促进其向"现代"创造性转化这两个有机联系的问题上,进一步对中国哲学的定位和重构进行新的哲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三教
融合
与中西
会通
》
中国哲学
学科定位
定义
中国哲学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路径——对中西马融合会通的反思
被引量:
1
1
作者
陆建华
机构
安徽大学哲学系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1-7,共7页
文摘
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在方法、路径上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可以走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之路,也可以走中哲和马哲、中哲和西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之路,也可以走中哲、马哲和西哲各自内部生成之路。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时三者是否有主次之分,中哲和西哲、中哲和马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时各自是否有主次之分,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建构者自己的选择。另外,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时以谁为主、以谁为辅,中哲和西哲、中哲和马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时以谁为主、以谁为辅,同样是不确定的,同样取决于建构者自己的选择。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建构新哲学有两种基本的方法、路径,即同一哲学系统、哲学类型的哲学的内部生成和不同的哲学系统、哲学类型的哲学的融合会通这两条路径,前者可以称作"内生"之路,后者可以称作"外生"之路。由"内生"之路和"外生"之路建构新哲学,前者对建构者哲学诠释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后者对建构者筛选、组合、利用不同哲学系统、类型的哲学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哲学
中哲
马哲
西哲
融合
会通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化与建构:《淮南子》中的孔子形象
2
作者
秦晓
机构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3-58,共6页
文摘
《淮南子》对孔子形象有转化与构建,呈现出褒扬、批评和改造三种倾向。其中褒扬孔子较多,批评孔子较少,以改造孔子为主,将孔子塑造成黄老道家的"代言人",反映《淮南子》具有道家的思想主旨和立场。《淮南子》对孔子形象的转化与建构既是时代的产物,也和西汉初期社会思潮有密切联系。通过思维方式、理念目的、学术立场以及时代特征等方面对比《淮南子》和战国诸子的孔子形象异同,能反映其融合会通的特点。
关键词
《淮南子》
孔子形象
转化
建构
融合
会通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定位与重构——《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自序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俊民
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6,共8页
文摘
20世纪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中国哲学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在百年间经过学科定位、对象界定、融合中西、理论重构,亦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学术转型。胡适确有"创始之功",冯友兰深思力作,为之树立了"典范"。面对世纪之交全球化思潮兴起、文化多元主义流行、世界范围内中国思想研究非哲学化的历史文化取向变化,及其中国哲学工作者"同行迷失"之困惑,"中国哲学"的学科独立性又一次面临挑战。为此要继续沿着冯友兰"接着讲"的"哲学创作(重构)"思路,在如何既能保持"中国的"属性和特质不变而又能促进其向"现代"创造性转化这两个有机联系的问题上,进一步对中国哲学的定位和重构进行新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
20世纪
《三教
融合
与中西
会通
》
中国哲学
学科定位
定义
中国哲学史
Keywords
Chinese philosophy
justification of the discipline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Orient and the Occident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路径——对中西马融合会通的反思
陆建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化与建构:《淮南子》中的孔子形象
秦晓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定位与重构——《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自序
陈俊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