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蜀语》看四川方言语汇的构成和来源
被引量:
3
1
作者
梁国均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21-23,共3页
明·李实《蜀语》是一部划时代的方言著作。这部书,不仅为汉·扬雄以来汉语方言学开拓了区域性方言研究的新领域,同时又为我们探索四川方言语汇的构成和来源,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蜀语》搜集了蜀方言词语五六二条,从多方...
明·李实《蜀语》是一部划时代的方言著作。这部书,不仅为汉·扬雄以来汉语方言学开拓了区域性方言研究的新领域,同时又为我们探索四川方言语汇的构成和来源,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蜀语》搜集了蜀方言词语五六二条,从多方面反映近古时期四川方言语汇的基本面貌。从《蜀语》看,明末清初蜀方言语汇主要由巴蜀土著语、别国方言借用语、通语输入语三部份构成,由此可以推知,现代四川方言语汇主要有三个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方言
蜀
语
蜀
方言
别国
方言
方言
研究
通语
输入语
著语
新
方言
南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蜀语”名义阐微
被引量:
3
2
作者
汪启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代表。由于历代移民,尤其是明末清初"奉旨填川"的影响,现代四川方言与明代以前的蜀方言、中上古时期的蜀语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文献出发,对前人所用的"蜀语"、"蜀方言"进行了梳理,...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代表。由于历代移民,尤其是明末清初"奉旨填川"的影响,现代四川方言与明代以前的蜀方言、中上古时期的蜀语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文献出发,对前人所用的"蜀语"、"蜀方言"进行了梳理,提出"蜀语"有蜀人语言、蜀人俗语和方言学著作《蜀语》等含义;而《蜀语》一书又有唐李商隐在明李实之前。"蜀方言"一词较为后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
语
蜀
方言
考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实《蜀语》评述
3
作者
蒋均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5,82,共6页
我国方言著作,可以上溯到西汉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一书。此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方言俚语受到正统封建文人和士大夫的歧视与排斥,很少出现专门性的著作。认为语言有正有谬,歧视方言,这在宋代以后形成了一...
我国方言著作,可以上溯到西汉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一书。此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方言俚语受到正统封建文人和士大夫的歧视与排斥,很少出现专门性的著作。认为语言有正有谬,歧视方言,这在宋代以后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带倾向性的观念。南宋陈鹄说:“乡音是处不同,惟京师天朝得其正”。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说:“五方之言,虽各不同,然使友天下之士而操一乡之音,亦君子之所不取也,故仲由之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
语
蜀
方言
《
方言
》
四川
方言
方言
词汇
陈鹄
全浊声母
方言
研究
续
方言
补
定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蜀语》简论
4
作者
纪国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78-84,共7页
《蜀语》是明末清初一部记载四川方言的词典,也是一部研究四川古代方言的专书。一九九一年夏歌之交,作者李实的故乡四川遂宁曾举办《蜀语》国际研讨会,中外学者多人(?)会。足见该书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据光绪三年重修之《遂宁县志》...
《蜀语》是明末清初一部记载四川方言的词典,也是一部研究四川古代方言的专书。一九九一年夏歌之交,作者李实的故乡四川遂宁曾举办《蜀语》国际研讨会,中外学者多人(?)会。足见该书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据光绪三年重修之《遂宁县志》记载,李实生于明万历廿六年(1598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官长洲(今江苏吴县)令。据张鹏翮所撰《李子静先生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
语
蜀
方言
四川
方言
遂宁县
方言
口语
光绪三年
张鹏翮
江苏吴县
汉语普通话
方言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蜀方言、麻城话与成都话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尚军
《文史杂志》
1992年第6期36-37,共2页
现在的成都话与古人所说的“蜀方言”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了。关于“蜀方言”,古书上记载不多,只是偶尔可以窥见其一鳞半爪。例如生活在西汉的扬雄(蜀郡成都人)在他的著怍《方言》中,就记载了蜀汉人把“水中的陆地”叫做“(辟水)(音pi)”...
现在的成都话与古人所说的“蜀方言”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了。关于“蜀方言”,古书上记载不多,只是偶尔可以窥见其一鳞半爪。例如生活在西汉的扬雄(蜀郡成都人)在他的著怍《方言》中,就记载了蜀汉人把“水中的陆地”叫做“(辟水)(音pi)”;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蜀地人把母亲叫做姐姐;后蜀的何光远在《鉴诫录·鬼传书》的注释中说蜀人把老弱叫做“波”,坟墓叫做“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
方言
成都话
《
方言
》
后
蜀
鉴诫录
本韵
何光远
成都人
青琐高议
笔记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蜀歷代文學文獻的編纂及其價值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勇先
《蜀学》
2016年第1期223-234,共12页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巴蜀山水的秀美、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家,他們或為巴蜀人,或遊蹤巴蜀,他們以賦、以詩、以詞、以文謳歌自然,禮贊人生,反映現實,洞察未來,抒寫各階層人士的生活理想,展現不同人們的精神風貌,...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巴蜀山水的秀美、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家,他們或為巴蜀人,或遊蹤巴蜀,他們以賦、以詩、以詞、以文謳歌自然,禮贊人生,反映現實,洞察未來,抒寫各階層人士的生活理想,展現不同人們的精神風貌,歌頌真、善、美,抨擊假、惡、醜,表現出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的風格。他們在漢賦、唐詩、宋詞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司馬相如的賦、李白的詩、蘇軾的詞推動着中國古代文學不斷發展,並臻於巔峰。李白詩的豪放,杜甫詩所透出的現實主義傾向,楊慎、李調元、張問陶等學者的博學多才,他們的詩文佳作不僅代表了當時巴蜀文學的最高水準,而且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也有着極為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
蜀
人
李調元
蜀
方言
蜀
中
以文
詩人
宋代文
傅增湘
李劼
古
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蜀学名家张慎仪与他的小学考据之作
7
作者
李冬梅
《巴蜀史志》
2022年第2期84-87,共4页
张慎仪(1846—1921),字淑威,号芋圃,又号园,晚年号厩叟,四川成都人,原籍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生平事迹史籍载之甚少,与宋育仁、吴之英交谊笃厚,曾参与二人创办的蜀学会。另与当时文士名流,如赵熙、崔志道、方旭、江子愚、...
张慎仪(1846—1921),字淑威,号芋圃,又号园,晚年号厩叟,四川成都人,原籍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生平事迹史籍载之甚少,与宋育仁、吴之英交谊笃厚,曾参与二人创办的蜀学会。另与当时文士名流,如赵熙、崔志道、方旭、江子愚、邓华溪、王咏斋、张子高、余诠卿等,交往颇多,互相题赠书画、酬唱诗词。张慎仪博通经史,尤精于小学,著有《诗经异文补释》《广释亲》《续方言新校补》《蜀方言》《方言别录》等书,今收入《园丛书》;另有《厩叟摭笔》《今悔庵诗》《今悔庵文》《今悔庵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育仁
四川成都人
赵熙
蜀
方言
生平事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蜀语》与四川民俗
8
作者
尹强儒
胡永康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34-37,共4页
《蜀语》是研究明末清初巴蜀方言的扛鼎之作,同时,也为当今研究明清之际四川民俗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材料。由于民俗普遍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之中,被人们沿习承传,共同遵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而沉淀下来,因此,民俗的传播符号是完全可以用语...
《蜀语》是研究明末清初巴蜀方言的扛鼎之作,同时,也为当今研究明清之际四川民俗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材料。由于民俗普遍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之中,被人们沿习承传,共同遵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而沉淀下来,因此,民俗的传播符号是完全可以用语言描摹记录或口头相传而流传的。李实在采摘巴蜀方言时,比较注意辑录了与民俗有关的条目,据初步分析,达300余条之多。这些条目涉及农业、手工业、饮食、婚娶、矿产、贸易、水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
方言
蜀
语
实证材料
传播符号
扛鼎之作
口头相传
生存形态
张船山
《华阳国志》
社会生产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矣五首
9
作者
滕伟明
《岷峨诗稿》
2008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三都赋
宋公
棒棒鸡
蜀
方言
温足
杞人忧
抱琴
自悲
趋下
黄菊
原文传递
艾芜,中国的高尔基
10
作者
李思悦
《意林文汇》
2015年第24期36-37,共2页
受中国新文化运动和“关注普罗大众”思想的影响,四川作家艾芜的很多小说,都取材于社会下层的生活。而在他的代表作《南行记》中,总是出现许多俏皮可爱又带有乡土气息的巴蜀方言。这说明,当时的新文化思潮对这位四川著名作家的影响有多...
受中国新文化运动和“关注普罗大众”思想的影响,四川作家艾芜的很多小说,都取材于社会下层的生活。而在他的代表作《南行记》中,总是出现许多俏皮可爱又带有乡土气息的巴蜀方言。这说明,当时的新文化思潮对这位四川著名作家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关注下层人的生活状态,这构成了艾芜创作中最重要的特色。这样的创作思想,和他早年的流浪生活有密切关系。他曾经和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一道受剥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南行记
创作思想
蜀
方言
流浪文豪
普罗大众
沙汀
左翼作家联盟
现代文学
四十年代
原文传递
毕业去哪儿?二三线城市一样“好巴适”
11
作者
任卫军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年第11期19-20,共2页
伴着6月毕业季,2014届全国的727万名毕业生将面临一个新的选择。作为一名关注教育领域近十年的媒体人,很清楚这个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对毕业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会是多么大的挑战。既有同届生的竞争,又有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
伴着6月毕业季,2014届全国的727万名毕业生将面临一个新的选择。作为一名关注教育领域近十年的媒体人,很清楚这个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对毕业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会是多么大的挑战。既有同届生的竞争,又有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抢食"。如果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三线城市
去哪儿
一线城市
就业形势
小表弟
蜀
方言
顺风顺水
大城市
告诉我
小东
原文传递
王老五拉车(自度曲)
12
作者
滕伟明
《岷峨诗稿》
2008年第1期15-20,共6页
关键词
诗稿
岷峨
就是你
七期
蜀
方言
第一课
极度惊恐
秤不离砣
天雷
无泪
原文传递
冤生孽结——温州话中的百草膏(外一篇)
13
作者
金城濠
倪渠淼
《温州人》
2016年第7期88-89,共2页
"冤生孽结",这温州话词组在林斤澜小说《去不回门之一去门》中多次出现。正像作者说的:"冤生孽结。"这句话挂在老百姓嘴边,可以微笑说出来,也可以是咀咒,也可以惊呼着表表快意。这是语言中的百草膏万金油。小说第...
"冤生孽结",这温州话词组在林斤澜小说《去不回门之一去门》中多次出现。正像作者说的:"冤生孽结。"这句话挂在老百姓嘴边,可以微笑说出来,也可以是咀咒,也可以惊呼着表表快意。这是语言中的百草膏万金油。小说第一次出自一位老道婆之口:小道姑一出世,父母就上道观烧香、点蜡烛、写黄纸名字,刚会走路就在正殿高门槛上滚进滚出,磕头拜老道婆做师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话
百草膏
滚进
林斤澜
一对夫妻
沙汀
吴侬软语
蜀
方言
百花亭
张协状元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蜀语》看四川方言语汇的构成和来源
被引量:
3
1
作者
梁国均
出处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21-23,共3页
文摘
明·李实《蜀语》是一部划时代的方言著作。这部书,不仅为汉·扬雄以来汉语方言学开拓了区域性方言研究的新领域,同时又为我们探索四川方言语汇的构成和来源,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蜀语》搜集了蜀方言词语五六二条,从多方面反映近古时期四川方言语汇的基本面貌。从《蜀语》看,明末清初蜀方言语汇主要由巴蜀土著语、别国方言借用语、通语输入语三部份构成,由此可以推知,现代四川方言语汇主要有三个来源。
关键词
四川
方言
蜀
语
蜀
方言
别国
方言
方言
研究
通语
输入语
著语
新
方言
南楚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蜀语”名义阐微
被引量:
3
2
作者
汪启明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基金
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上古蜀语考论>(项目编号06XYY014)部分前期成果
文摘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代表。由于历代移民,尤其是明末清初"奉旨填川"的影响,现代四川方言与明代以前的蜀方言、中上古时期的蜀语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文献出发,对前人所用的"蜀语"、"蜀方言"进行了梳理,提出"蜀语"有蜀人语言、蜀人俗语和方言学著作《蜀语》等含义;而《蜀语》一书又有唐李商隐在明李实之前。"蜀方言"一词较为后起。
关键词
蜀
语
蜀
方言
考源
Keywords
Shu language
Shu dialect
textual research
分类号
H028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实《蜀语》评述
3
作者
蒋均涛
出处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5,82,共6页
文摘
我国方言著作,可以上溯到西汉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一书。此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方言俚语受到正统封建文人和士大夫的歧视与排斥,很少出现专门性的著作。认为语言有正有谬,歧视方言,这在宋代以后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带倾向性的观念。南宋陈鹄说:“乡音是处不同,惟京师天朝得其正”。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说:“五方之言,虽各不同,然使友天下之士而操一乡之音,亦君子之所不取也,故仲由之喭。
关键词
蜀
语
蜀
方言
《
方言
》
四川
方言
方言
词汇
陈鹄
全浊声母
方言
研究
续
方言
补
定母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蜀语》简论
4
作者
纪国泰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78-84,共7页
文摘
《蜀语》是明末清初一部记载四川方言的词典,也是一部研究四川古代方言的专书。一九九一年夏歌之交,作者李实的故乡四川遂宁曾举办《蜀语》国际研讨会,中外学者多人(?)会。足见该书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据光绪三年重修之《遂宁县志》记载,李实生于明万历廿六年(1598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官长洲(今江苏吴县)令。据张鹏翮所撰《李子静先生传》载。
关键词
蜀
语
蜀
方言
四川
方言
遂宁县
方言
口语
光绪三年
张鹏翮
江苏吴县
汉语普通话
方言
研究
分类号
C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蜀方言、麻城话与成都话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尚军
出处
《文史杂志》
1992年第6期36-37,共2页
文摘
现在的成都话与古人所说的“蜀方言”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了。关于“蜀方言”,古书上记载不多,只是偶尔可以窥见其一鳞半爪。例如生活在西汉的扬雄(蜀郡成都人)在他的著怍《方言》中,就记载了蜀汉人把“水中的陆地”叫做“(辟水)(音pi)”;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蜀地人把母亲叫做姐姐;后蜀的何光远在《鉴诫录·鬼传书》的注释中说蜀人把老弱叫做“波”,坟墓叫做“块”;
关键词
蜀
方言
成都话
《
方言
》
后
蜀
鉴诫录
本韵
何光远
成都人
青琐高议
笔记小说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蜀歷代文學文獻的編纂及其價值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勇先
机构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出处
《蜀学》
2016年第1期223-234,共12页
文摘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巴蜀山水的秀美、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家,他們或為巴蜀人,或遊蹤巴蜀,他們以賦、以詩、以詞、以文謳歌自然,禮贊人生,反映現實,洞察未來,抒寫各階層人士的生活理想,展現不同人們的精神風貌,歌頌真、善、美,抨擊假、惡、醜,表現出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的風格。他們在漢賦、唐詩、宋詞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司馬相如的賦、李白的詩、蘇軾的詞推動着中國古代文學不斷發展,並臻於巔峰。李白詩的豪放,杜甫詩所透出的現實主義傾向,楊慎、李調元、張問陶等學者的博學多才,他們的詩文佳作不僅代表了當時巴蜀文學的最高水準,而且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也有着極為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巴
蜀
人
李調元
蜀
方言
蜀
中
以文
詩人
宋代文
傅增湘
李劼
古
蜀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蜀学名家张慎仪与他的小学考据之作
7
作者
李冬梅
机构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处
《巴蜀史志》
2022年第2期84-87,共4页
文摘
张慎仪(1846—1921),字淑威,号芋圃,又号园,晚年号厩叟,四川成都人,原籍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生平事迹史籍载之甚少,与宋育仁、吴之英交谊笃厚,曾参与二人创办的蜀学会。另与当时文士名流,如赵熙、崔志道、方旭、江子愚、邓华溪、王咏斋、张子高、余诠卿等,交往颇多,互相题赠书画、酬唱诗词。张慎仪博通经史,尤精于小学,著有《诗经异文补释》《广释亲》《续方言新校补》《蜀方言》《方言别录》等书,今收入《园丛书》;另有《厩叟摭笔》《今悔庵诗》《今悔庵文》《今悔庵词》等。
关键词
宋育仁
四川成都人
赵熙
蜀
方言
生平事迹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蜀语》与四川民俗
8
作者
尹强儒
胡永康
出处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34-37,共4页
文摘
《蜀语》是研究明末清初巴蜀方言的扛鼎之作,同时,也为当今研究明清之际四川民俗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材料。由于民俗普遍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之中,被人们沿习承传,共同遵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而沉淀下来,因此,民俗的传播符号是完全可以用语言描摹记录或口头相传而流传的。李实在采摘巴蜀方言时,比较注意辑录了与民俗有关的条目,据初步分析,达300余条之多。这些条目涉及农业、手工业、饮食、婚娶、矿产、贸易、水利。
关键词
蜀
方言
蜀
语
实证材料
传播符号
扛鼎之作
口头相传
生存形态
张船山
《华阳国志》
社会生产生活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矣五首
9
作者
滕伟明
出处
《岷峨诗稿》
2008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三都赋
宋公
棒棒鸡
蜀
方言
温足
杞人忧
抱琴
自悲
趋下
黄菊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艾芜,中国的高尔基
10
作者
李思悦
出处
《意林文汇》
2015年第24期36-37,共2页
文摘
受中国新文化运动和“关注普罗大众”思想的影响,四川作家艾芜的很多小说,都取材于社会下层的生活。而在他的代表作《南行记》中,总是出现许多俏皮可爱又带有乡土气息的巴蜀方言。这说明,当时的新文化思潮对这位四川著名作家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关注下层人的生活状态,这构成了艾芜创作中最重要的特色。这样的创作思想,和他早年的流浪生活有密切关系。他曾经和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一道受剥削.
关键词
艾芜
南行记
创作思想
蜀
方言
流浪文豪
普罗大众
沙汀
左翼作家联盟
现代文学
四十年代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毕业去哪儿?二三线城市一样“好巴适”
11
作者
任卫军
出处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年第11期19-20,共2页
文摘
伴着6月毕业季,2014届全国的727万名毕业生将面临一个新的选择。作为一名关注教育领域近十年的媒体人,很清楚这个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对毕业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会是多么大的挑战。既有同届生的竞争,又有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抢食"。如果说。
关键词
二三线城市
去哪儿
一线城市
就业形势
小表弟
蜀
方言
顺风顺水
大城市
告诉我
小东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王老五拉车(自度曲)
12
作者
滕伟明
出处
《岷峨诗稿》
2008年第1期15-20,共6页
关键词
诗稿
岷峨
就是你
七期
蜀
方言
第一课
极度惊恐
秤不离砣
天雷
无泪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冤生孽结——温州话中的百草膏(外一篇)
13
作者
金城濠
倪渠淼
出处
《温州人》
2016年第7期88-89,共2页
文摘
"冤生孽结",这温州话词组在林斤澜小说《去不回门之一去门》中多次出现。正像作者说的:"冤生孽结。"这句话挂在老百姓嘴边,可以微笑说出来,也可以是咀咒,也可以惊呼着表表快意。这是语言中的百草膏万金油。小说第一次出自一位老道婆之口:小道姑一出世,父母就上道观烧香、点蜡烛、写黄纸名字,刚会走路就在正殿高门槛上滚进滚出,磕头拜老道婆做师娘。
关键词
温州话
百草膏
滚进
林斤澜
一对夫妻
沙汀
吴侬软语
蜀
方言
百花亭
张协状元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蜀语》看四川方言语汇的构成和来源
梁国均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蜀语”名义阐微
汪启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实《蜀语》评述
蒋均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蜀语》简论
纪国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蜀方言、麻城话与成都话
黄尚军
《文史杂志》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巴蜀歷代文學文獻的編纂及其價值
李勇先
《蜀学》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蜀学名家张慎仪与他的小学考据之作
李冬梅
《巴蜀史志》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蜀语》与四川民俗
尹强儒
胡永康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老矣五首
滕伟明
《岷峨诗稿》
2008
0
原文传递
10
艾芜,中国的高尔基
李思悦
《意林文汇》
2015
0
原文传递
11
毕业去哪儿?二三线城市一样“好巴适”
任卫军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
0
原文传递
12
王老五拉车(自度曲)
滕伟明
《岷峨诗稿》
2008
0
原文传递
13
冤生孽结——温州话中的百草膏(外一篇)
金城濠
倪渠淼
《温州人》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