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21世纪的卒中新定义: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卒中学会声明 被引量:201
1
作者 俞羚 董荃 +25 位作者 宋叶平 江静雯 李卉 刘亮贤 苏爱萍 李焰生 Sacco RL Kasner SE Broderick JP Caplan LR Connors JJ Culebras A Elkind MS George MG Hamdan AD Higashida RT Hoh BL Janis LS Kase CS Kleindorfer DO Lee JM Moseley ME Peterson ED Turan TN Valderrama AL Vinters HV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05-120,共16页
尽管脑血管病有着全球性影响且对其病理生理学的认识有了很多进步,但是"卒中"这一术语在临床实践、临床研究或公共卫生评估中的定义却不一致。传统的定义依据于临床,却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卒... 尽管脑血管病有着全球性影响且对其病理生理学的认识有了很多进步,但是"卒中"这一术语在临床实践、临床研究或公共卫生评估中的定义却不一致。传统的定义依据于临床,却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SA)卒中分会组织了写作小组,为21世纪卒中新定义撰写专家共识性声明。中枢神经系统(CNS)梗死,指由缺血所导致的脑、脊髓或视网膜的细胞死亡,是基于持续性损害的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和(或)临床证据。CNS梗死表现为一个临床谱:缺血性卒中特指伴有明显症状的CNS梗死,而静息性梗死根据定义指未引起已知的症状的梗死。卒中也还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新定义的卒中结合了临床和组织学标准,可被用于实践、研究和公共卫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出血 脑梗死 卒中 蛛网膜出血 短暂性缺血发作
原文传递
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9 被引量:199
2
作者 秦超 +1 位作者 董强 崔丽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6-1021,共16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对其他多个器官产生严重影响.病因也多种多样,病理生理学复杂,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临床转归复杂,病死率高.自《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对其他多个器官产生严重影响.病因也多种多样,病理生理学复杂,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临床转归复杂,病死率高.自《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发布后,国内外一些高质量临床研究的结果陆续发布,为了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我国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规范性诊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及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9》.本指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学、诊治流程、动脉瘤与脑动静脉畸形治疗方式、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等内容进行了更新与改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出血 动脉瘤 血管痉挛 诊断 治疗结果 指南
原文传递
欧洲卒中组织颅内动脉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处理指南 被引量:194
3
作者 Thorsten Steiner Andreas Unterberg +9 位作者 Carla Jung Michael Forsting Seppo Juvela Gabriel Rinkel 吴政政(译) 李政(译) 陈蓓蕾(译) 陈聪(译) 杨卉(译) 徐运(译)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1-417,共17页
背景伴或不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aemorrhage,SAH)的颅内动脉瘤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其总体发病率约为9/10万,在不同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在某些国家可高达20/10万。采用保守治疗时,发病最初数月内病死率为50%~60%... 背景伴或不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aemorrhage,SAH)的颅内动脉瘤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其总体发病率约为9/10万,在不同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在某些国家可高达20/10万。采用保守治疗时,发病最初数月内病死率为50%~60%。在动脉瘤未经处理的患者中,约1剧寄在初次出血恢复后6个月内死于再次出血。此外,血管痉挛、脑积水、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其他并发症均会影响预后。本指南旨在为伴和不伴颅内动脉瘤的SAH以及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处理提供全面的推荐意见。方法我们使用Medline和Embase进行广泛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1960年至2011年)。写作组成员通过面谈和电话会议的形式讨论各条推荐意见。按照欧洲神经科学学会联盟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级。欧洲卒中组织指南委员会成员对本指南进行了审阅。结果本指南为SAH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后提供了循证信息,并为破裂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了循证推荐意见。我们明确了动脉瘤生长和破裂的多种危险因素,并且提供了诊断性检查、监测和一般处理(血压、血糖、体温、血栓预防、抗癫痫治疗和类固醇的使用)的推荐意见。特异性治疗干预需考虑处理时机、夹闭和弹簧圈栓塞。本指南还涉及并发症的处理,如脑积水、血管痉挛和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等,并对非动脉瘤性SAH和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提供了推荐意见。结论破裂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具有很高的继发并发症风险,需要在治疗此类患者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医疗中心内及时治疗。本指南为破裂或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处理提供了实用的循证建议。应用这些措施能改善SAH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出血 颅内动脉瘤 中脑周围蛛网膜出血 处理 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1) 被引量:168
4
作者 王拥军 李子孝 +19 位作者 谷鸿秋 翟屹 姜勇 周齐 赵性泉 王伊龙 杨昕 王春娟 孟霞 李昊 刘丽萍 荆京 吴静 徐安定 董强 David Wang 王文志 马旭东 赵继宗 《中国卒中报告》编写委员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5期433-447,共15页
我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卒中挑战。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新发卒中394万例,卒中患者达到2876万例,卒中死亡人数为219万例。此外,卒中也是我国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 我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卒中挑战。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新发卒中394万例,卒中患者达到2876万例,卒中死亡人数为219万例。此外,卒中也是我国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的首位原因,2019年卒中所致DALYs达到4590万。近期的几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对与卒中有关的既往疾病数据进行了更新。2018年我国18~69岁成人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4.4%和16.8%;18岁及以上无高血压病史的成人中50.9%处于高血压前期,成人高血压的加权患病率为27.5%。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2017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总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加权患病率分别为12.8%和35.2%;45岁以上成人的心房颤动加权患病率为1.8%,患者人数相当于790万人。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ospital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HQMS)中1672家三级公立医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收治卒中病例3411168例,其中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2818875例(82.6%),脑出血(intracebral hemorrhage,ICH)485474例(14.2%),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106819例(3.1%)。中位年龄为66岁,59.6%为男性。在IS、ICH和SAH中儿童卒中(年龄<18岁)分别有1379例(<0.1%)、2604例(0.5%)和1250例(1.2%)。超过三分之一[1231519例(36.1%)]的卒中病例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次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91103例(26.1%)]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543108例(15.9%)]。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IS 57.3%、ICH 69.9%、SAH 44.1%),主要并发症是肺炎或肺部感染(IS 10.4%、ICH 34.6%、SAH29.7%)。总体的院内死亡/非医嘱离院率为8.5%,从IS的6.0%到SAH的20.6%不等。住院时间为9.0(6.0~13.0)d,范围从IS的10.0(7.0~13.0)d到ICH的14.0(8.0~22.0)d。HQMS中2847家二级公立或民营医院的数据也有类似的结果。HQMS的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西藏自治区和北京市去外省就医比例较高。北京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出血 蛛网膜出血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并发症 管理 结局
下载PDF
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 被引量:128
5
作者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191,共10页
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临床上将SAH分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两大类。非外伤性SAH又称为自发性SAH,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动脉瘤,约占全部病例的8... 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临床上将SAH分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两大类。非外伤性SAH又称为自发性SAH,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动脉瘤,约占全部病例的85%左右,其他病因包括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NSH), 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DAVF)、凝血功能障碍、吸食可卡因和垂体卒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出血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 HEMORRHAGE 诊治指南 中国 颅内血管破裂 非外伤性 凝血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4
6
作者 吕发金 谢鹏 +5 位作者 罗天友 张志伟 何怡红 孙晓川 牟君 方维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2例经DSA和(或)手术确诊为动脉瘤的SH患者的CTA资料,比较常规CTA和数字减影CTA的三维容积再现(3DVR)图像重建的图像质量、重建使用时间、检出动脉瘤...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2例经DSA和(或)手术确诊为动脉瘤的SH患者的CTA资料,比较常规CTA和数字减影CTA的三维容积再现(3DVR)图像重建的图像质量、重建使用时间、检出动脉瘤的大小、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72例88个动脉瘤,DS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常规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9.8%,特异性为100%;DSCTA与常规CTA检出动脉瘤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DSCTA可检出全部床突下与颅骨紧贴的动脉瘤,图像信噪比略下降,但增加了血管对比度,图像重建时间无显著性增加。结论DSCTA同常规CTA相比是一种快速、易行和可靠的CTA技术,使血管对比度明显增加,有利于床突下动脉瘤的检出。DSCTA可作为检出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避免有创的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出血 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15) 被引量:121
7
作者 徐跃峤 王宁 +1 位作者 胡锦 梁玉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1概述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是严重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并对全身多个器官产生病理影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尤其是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evereaneurysmalsuba... 1概述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是严重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并对全身多个器官产生病理影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尤其是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evere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SaSAH),对脑组织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加之动脉瘤早期再破裂出血、急性脑积水、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等继发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出血 重症管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中风后癫痫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07
8
作者 罗蔚锋 邵国富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5年第1期25-27,共3页
本文就中风后癫痫的发生率,中风后癫痫与中风类型、病变部位及大小的关系,中风后癫痫发生时间及类型、发生机制、治疗及对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作以综述。
关键词 中风 癫痫 脑梗塞 出血 蛛网膜出血
原文传递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临床Ⅱ期试验研究 被引量:102
9
作者 马景鑑 杨树源 +11 位作者 魏伟 岳树源 钟跃 杨卫东 张大建 朱士广 朱涛 李萌 杨玉山 李牧 苏炳华 鄂正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通过Ⅱ期临床试验评价盐酸法舒地尔(FSD)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方法。观察64例颅内动脉瘤破所致SAH。分为A、8两组各32例。治疗方式:手术夹... 目的通过Ⅱ期临床试验评价盐酸法舒地尔(FSD)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方法。观察64例颅内动脉瘤破所致SAH。分为A、8两组各32例。治疗方式:手术夹闭47例,介入治疗17例。治疗方法:A组FSD 30mg+生理盐水40mL/次、3次/d,B组尼莫地平8mg(40ml)/次、3次/d。比较用药前后两组临床表现、意识变化以GCS、病情以Hunt&Hess分级、预后以GOS 为指标,CT、TCD,生命体征,肝、肾功能、血K、Na、Cl及血、尿、便常规。结果(1)总体病情两组均明显好转,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8)。(2)头颅CT:用药前无低密度区者用药后亦未见到改变。(3)TCD:治疗前MCA平均流速(单位:cm/s)A组97.15±51.01,治疗后第 7、14天分别下降为90.64±40.93,78.52±25.62;B组91.06±22.20,治疗后第7、14天分别为84.53± 26.17,85.88±35.8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6)。(4)预后:总有效率A组93.94%(PP)、 93.94%(ITT)和93.94%(GOS);B组相应为96.88%、94.12%和96.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对于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尿、便常规没有任何影响。结论此药具有安全、可靠和有效性.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是一种新型抗CVS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出血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法舒地尔
原文传递
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 被引量:102
10
作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卒中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 卒中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3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卒中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蛛网膜出血 出血性卒中 防治 筛查 公共卫生问题 脑功能缺损 脑循环障碍
原文传递
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被引量:98
11
作者 黄清海 杨鹏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84-392,共9页
1背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85%左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研究显示,aS AH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年发病率约... 1背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85%左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研究显示,aS AH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年发病率约为9.1/10万,芬兰和日本aSAH年发病率可分别达22.5/10万与27.0/10万,我国北京地区aSAH的年发病率为2/10万,低于世界范围总体年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出血 诊治规范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理研究 被引量:80
12
作者 刘佰运 王忠诚 +2 位作者 吴建中 李佑祥 苏敏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6-228,共3页
本实验利用犬通过“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通过血管造影检查,痉挛血管的功能测试,管壁的自由基含量变化,管壁的结构改变等方面的观察,探讨了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理。同时还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压,白细胞... 本实验利用犬通过“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通过血管造影检查,痉挛血管的功能测试,管壁的自由基含量变化,管壁的结构改变等方面的观察,探讨了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理。同时还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压,白细胞数和体温的变化作了观察。本文对上述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出血 脑血管痉挛 动物模型 病理
原文传递
脑血管痉挛防治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79
13
作者 王硕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5期356-362,共7页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是神经外科的常见临床问题,其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aSA...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是神经外科的常见临床问题,其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aSAH导致的脑血管痉挛已经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同时在颅脑损伤后可能发生创伤后的脑血管痉挛,其他颅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脑血管痉挛,这些方面也需要临床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仍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 被引量:75
14
作者 马廉亭 潘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13-415,共3页
脑血管病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当时就有人在尸体解剖中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认识到它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Steinheil在1895年首先报告脑血管畸形,直至1932年lirererona首次手术完全切除脑血管畸形;1928年,Abercrombi... 脑血管病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当时就有人在尸体解剖中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认识到它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Steinheil在1895年首先报告脑血管畸形,直至1932年lirererona首次手术完全切除脑血管畸形;1928年,Abercrombie从临床和病理解剖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脑出血是在脑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破裂出血的假设。20世纪之后,尤其是近30年,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脑血管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有了历史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诊断水平 脑血管造影 金标准 蛛网膜出血 脑血管畸形 颅内动脉瘤 病理解剖学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的病理机制新进展 被引量:67
15
作者 王向宇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的病理机制错综复杂。文章就近几年来国外对形成脑血管痉挛的病理机制假说和各种可能致痉挛因素或因子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步骤,以便进一步研究预防脑血管痉挛的新途径。
关键词 蛛网膜出血 脑血管痉挛 病理
全文增补中
我国脑卒中社区康复的探讨 被引量:67
16
作者 张敬 刘世文 +1 位作者 李贞兰 蔺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6-949,共4页
关键词 社区脑卒中 社区康复 急性脑血管病 蛛网膜出血 神经功能障碍 人口老龄化 发病率 动脉破裂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指南 被引量:66
17
作者 边立衡 王艺峥 +1 位作者 付建忠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5期371-380,共10页
在神经外科领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的处理是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UIA的诊断,评价了这些损伤的患病率,同时将涉及颅内动脉瘤破裂率及手术干预方面的文献做一总结。在总结文献之后,我们认为成年人动脉瘤的患病... 在神经外科领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的处理是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UIA的诊断,评价了这些损伤的患病率,同时将涉及颅内动脉瘤破裂率及手术干预方面的文献做一总结。在总结文献之后,我们认为成年人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1%,年轻人不足1%,老年人可达4%。直径7~10mm的UIA年出血率接近1%。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我们推荐:(1)除了极个别情况,所有症状性UIA应予治疗;(2)所有偶然发现的直径<5mm的动脉瘤应该保守治疗;(3)年龄<60岁的患者,若动脉瘤直径>5mm,是否进行手术要慎重考虑;(4)年龄<70岁的患者,若偶然发现的动脉瘤直径>10mm,基本上都应该接受手术治疗;(5)对于低风险患者,与血管内填塞术相比,显微神经外科夹闭术应作为首选方法。我们指南的制定关键在于拥有经验丰富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及血管内手术技术的脑血管治疗团队,患者来自地区性医疗中心,病例充足,使用决策制定模板(decision-making paradigm),仅为低风险的患者提供治疗。对于那些治疗以及病史的风险都较高的患者(如巨大动脉瘤)通常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填塞 国际禾破裂动脉瘤研究 蛛网膜出血 外科夹闭术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的探讨(附237例分析) 被引量:61
18
作者 刘翼 游潮 +4 位作者 贺民 惠旭辉 周良学 王翔 曾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我院收治的23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其中196例行手术治疗。按入院时Hunt-Hess分级将手术病人分为A组(Ⅰ~Ⅲ级)162例,B组(Ⅳ、Ⅴ级)34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我院收治的23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其中196例行手术治疗。按入院时Hunt-Hess分级将手术病人分为A组(Ⅰ~Ⅲ级)162例,B组(Ⅳ、Ⅴ级)34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SAH3d内手术)19例,延期手术组(SAH4~10d手术)82例,晚期手术组(SAH11d之后手术)95例。比较不同手术期别动脉瘤术中破裂率、术后1个月GOS评分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例(10.1%)因再出血丧失治疗机会。术中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组3例(15.8%),延期手术组8例(9.8%),晚期手术组6例(6.3%)。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早期手术组为15.8%,延期手术组为19.5%,晚期手术组为17.9%。脑积水发生率以晚期手术组最高(14.7%)。对术后1个月GOS评分Ridit分析结果显示:A、B两组中均以早期手术组治疗效果最佳,延期手术次之,晚期手术最差。结论早期手术可规避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降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各个级别(包括Ⅳ、Ⅴ级)的SAH病人,均应根据治疗者的手术经验与技巧和所在医院的条件,及早诊断,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蛛网膜出血 手术时机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7
19
作者 呼铁民 韩凤伟 +5 位作者 王维兴 马志君 张继伟 田甜 于淼 王昆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09年8月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的所有住院患者359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288例,选择符合入选标准者268例为本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09年8月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的所有住院患者359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288例,选择符合入选标准者268例为本研究对象。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依据预后不同分为两组:预后不良组(GOS≤3分)和预后良好组(GOS 4-5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个月、3个月和1年的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患者预后不良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为:大量饮酒、围术期高血糖、临床病情分级(Hunt-Hess分级)Ⅳ-Ⅴ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CT Fisher分级)Ⅳ-Ⅴ级和Hunt-Hess分级Ⅳ-Ⅴ级患者中晚期手术(P〈0.05)。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动脉瘤家族史和Hunt-Hess分级为Ⅰ-Ⅲ级患者手术时机与SAH患者预后不良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饮酒、围术期高血糖、临床Hunt-Hess分级Ⅳ-Ⅴ级、颅脑CT Fisher分级Ⅲ-Ⅳ级、动脉瘤多发以及术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均是动脉瘤破裂致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出血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7
20
作者 沈耀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0-571,共2页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有严格的工作顺序的,有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2005年1月~2006年7月,我院对蛛网膜下腔...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有严格的工作顺序的,有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2005年1月~2006年7月,我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蛛网膜出血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