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与心脏HERG钾通道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吉进 刘树楷 +1 位作者 武君 李妍妍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鉴定HERG钾通道的相互作用蛋白,并进一步研究该相互作用蛋白对HERG钾通道的功能调控。方法 (1)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含有HERG氨基末端的诱饵载体,将转染有诱饵载体的酵母菌AH109与预转染有人类cDNA文库的Y187酵母菌进行双杂交,... 目的鉴定HERG钾通道的相互作用蛋白,并进一步研究该相互作用蛋白对HERG钾通道的功能调控。方法 (1)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含有HERG氨基末端的诱饵载体,将转染有诱饵载体的酵母菌AH109与预转染有人类cDNA文库的Y187酵母菌进行双杂交,初步筛选出HERG的相互作用蛋白;(2)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一步验证酵母双杂交所筛选蛋白与HERG之间的相互作用;(3)GSTpull-down分析:应用GST-HERGT-NT融合蛋白和谷光苷肽-琼脂糖4B小球从大鼠心肌裂解物中沉淀蛋白质,应用抗PTPN12抗体对沉淀物进行WesternBlot分析;(4)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应用抗PTPN12和抗HERG的抗体和荧光标记二抗显示PTPN12及HERG的亚细胞定位,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1)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Proteintyrosinephosphatasenonreceptortype12,PTPN12)与HERG氨基末端存在相互作用;(2)免疫共沉淀分析发现抗HERG的抗体能够沉淀HERG和PTPN12复合物;(3)GSTpull-down分析发现GST-HERG-NT能够将PTPN12沉淀,而GST蛋白则不能沉淀PTPN12;(4)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发现PTPN12和HERG两个蛋白共定位的地方主要出现在细胞膜。结论 PTPN12与HERG氨基末端相互作用,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HERG通道特性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和LQTS的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G 钾通道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 12 蛋白 - 蛋白质相互作用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6对心脏HERG钾通道的调控作用
2
作者 姜成 任莉 +2 位作者 黄蕾 张轩 林吉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旨在阐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6(tyrosine protein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6,PTPN6)是否对心脏HERG钾通道电流具有调控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构建pcDNA3.1-PTPN6-EGFP质粒;应用... 目的旨在阐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6(tyrosine protein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6,PTPN6)是否对心脏HERG钾通道电流具有调控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构建pcDNA3.1-PTPN6-EGFP质粒;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各种质粒转染进入HEK293细胞;应用膜片钳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pcDNA3.0-HERG单独转染HEK293细胞)、PTPN6过度表达组(pcDNA3.0-HERG和pcDNA3.1-PTPN6-EGFP共转染HEK293细胞)以及抑制剂组(pcDNA3.0-HERG和pcDNA3.1-PTPN6-EGFP共转染HEK293细胞,并加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正钒酸钠)的HERG钾通道的脉冲电流最大电流密度、尾电流最大电流密度以及去激活时间常数Tau等。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PTPN6-EGFP质粒,测序结果表明基因序列正确,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HEK293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检测发现,PTPN6过度表达组的脉冲电流最大电流密度[(36.42±2.76)pA/pF]、尾电流最大电流密[(84.73±7.18)pA/pF]均较对照组[(45.92±3.18)pA/pF、(108.43±7.98)pA/p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制剂组脉冲电流最大电流密度、尾电流最大电流密度[(47.10±2.96)pA/pF、(110.52±7.87)pA/pF]均较PTPN6过度表达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PN6过度表达组失活时间常数Tau[(785.59±90.05)ms]较对照组[(440.7±49.49)m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PN6过度表达能使HERG钾通道的电流密度降低,且这一作用能被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逆转,提示PTPN6能通过催化HERG钾通道去磷酸化而发挥负性调控HERG钾通道电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HERG钾通道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6 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于志云 张进安 +4 位作者 买尔哈巴 王宇 肖婉侠 全瑛 董宝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04-807,共4页
目的:检测PTPN2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中国人自身免疫甲状腺病(AITD)的相关性,并研究CTLA-4基因SNP与PTPN22 SNP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231例AITD患者,其中Graves’病(GD)149例,桥本甲状腺炎(HT)82例和131例... 目的:检测PTPN2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中国人自身免疫甲状腺病(AITD)的相关性,并研究CTLA-4基因SNP与PTPN22 SNP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231例AITD患者,其中Graves’病(GD)149例,桥本甲状腺炎(HT)82例和131例健康对照者PT-PN22基因+1858 C>T及CTLA-4基因49A>G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ASP-PCR技术分析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G>C的基因型。结果:(1)PTPN22基因的+1858C>T位点不存在多态性;(2)PTPN22基因-1123G>C 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G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和0.013,OR值分别为1.44和2.33);(3)CTLA-4基因49A>G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AITD组与正常组间有明显差异;(4)与携带PTPN22的G等位基因及CTLA-4的AA基因型者相比,携带PTPN22CC基因型与CTLA-4 AG或GG基因型者发生GD的OR值=3.31(95%CI:2.69-8.89)。结论: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G>C SNP与GD的发生相关,其CC基因型与CTLA-4基因的G等位基因对GD的发生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基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PTPN2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柏素云 张立民 +3 位作者 王翠香 杨志孝 张丽 方茜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泰安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r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22,PTPN22)基因R620W/1858C>T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128例RA患者和14... 目的研究泰安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r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22,PTPN22)基因R620W/1858C>T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128例RA患者和142例正常人PTPN22基因1858位点的基因型。结果PTPN22基因1858位点在泰安地区汉族人群仅存在C等位基因,未检测到T等位基因。结论PTPN22基因R620W多态性与泰安地区汉族人群RA的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 类风湿关节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PTPN22基因的变异(R620W)与湖北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必成 崔天盆 吴健民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多态性(R620W)与湖北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基因分型方法,检测了湖北汉族人群中132例SLE患者和156例健康对照者PTPN22的1858...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多态性(R620W)与湖北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基因分型方法,检测了湖北汉族人群中132例SLE患者和156例健康对照者PTPN22的1858位的基因型(R620W)。结果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TPN22的1858位均为C等位基因,未检测到T等位基因;没有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R620W)存在。结论在西方人群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联的导致PTPN22功能改变的变异(R620W)与湖北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河南汉族肺结核患者PTPN22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肖海 杨洪毅 +2 位作者 张照婧 张言鹏 李晓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检测河南汉族肺结核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33996649与rs2488457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河南汉族205例正常人和214肺结核患者PTPN22基因rs33996649与rs2488457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型... 目的:检测河南汉族肺结核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33996649与rs2488457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河南汉族205例正常人和214肺结核患者PTPN22基因rs33996649与rs2488457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结果:河南汉族群体中未发现rs33996649位点多态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rs2488457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4,P=0.144),G/G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6,P=0.026)。结论:PTPN22基因rs33996649多态性与河南汉族肺结核发生无关;rs2488457的G/G基因型与河南汉族肺结核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基因 肺结核 基因多态性 河南汉族
下载PDF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 被引量:4
7
作者 叶娟 任安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48-552,共5页
弥漫性甲状腺亢进(Graves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遗传易感性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22,PTPN22)基因作为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基因,被认为通... 弥漫性甲状腺亢进(Graves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遗传易感性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22,PTPN22)基因作为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基因,被认为通过编码淋巴酪氨酸磷酸酶,在T细胞信号转导中起负性调节作用,可维持免疫系统平衡。而PTPN22的C1858T基因多态性,会使T细胞表面受体的信号减弱和调节性T细胞出现功能缺陷,从而引起Graves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 基因多态性 弥漫性甲状腺亢进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汉族人群RA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丽 裘宇容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93-495,共3页
目的检测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Arg620Trp/1858C>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广东汉族人群中148例散发RA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PTPN22 1858位点基因... 目的检测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Arg620Trp/1858C>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广东汉族人群中148例散发RA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PTPN22 1858位点基因型。结果在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PTPN22 1858位点仅存在等位基因C,与RA的发病无关。结论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PTPN22 Arg620Trp多态性与RA的发病无关;PTPN22基因可能存在其他多态性位点,需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PTPN11第3内含子基因多态性及H.pylori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胃癌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宏波 梁秀兰 何建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233-1237,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PCR检测H.pylori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和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对广西柳州地区238例胃癌患者...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PCR检测H.pylori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和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对广西柳州地区238例胃癌患者及112例健康对照者的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NP)。结果胃癌组和对照组H.pylori(+)者分别为142例(59.7%)和54例(48.2%),H.pylori(-)者分别为96例(40.3%)和58例(51.8%),H.pylori感染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和对照组PTPN11基因在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遗传平衡状态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G型相比,G/A型和A/A型不能减低胃癌的发病风险(G/A型:OR=0.642,95%CI:0.397~1.039;A/A型:OR=0.399,95%CI:0.097~1.641);但将G/A型和A/A型合并后与G/G型相比,带有A基因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显著降低(OR=0.620,95%CI:0.388~0.992)。根据发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和H.pylori感染对胃癌的易感性进行的分层分析发现,PTPN11基因该位点SNP与胃癌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以及饮酒史无关,H.pylori阳性的A基因携带者相对于G/G型个体患胃癌的风险减少到0.52倍(OR=0.521,95%CI:0.274~0.990)。结论广西柳州地区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A基因携带者能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H.pylori感染与该位点G/G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11 胃癌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原文传递
PTPN11基因及幽门螺杆菌与广西柳州地区胃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龙海华 梁秀兰 +2 位作者 胡宏波 刘振鹏 贾安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的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胃癌组(238例)及健康对照组(112例)均来自广西柳州地区。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的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胃癌组(238例)及健康对照组(112例)均来自广西柳州地区。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技术对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及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的单链构象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Hp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59.7%vs 48.2%,P<0.05)。胃癌组等位基因A频率低于对照组,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各基因型(G/G型、G/A型和A/A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G型比较,A/A型和G/A型胃癌易感性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型:OR=0.399,95%CI 0.097~1.641;G/A型:OR=0.642,95%CI 0.397~1.039);但A/A型和G/A型合并后再与G/G型比较,含A基因者胃癌易感性显著降低(OR=0.620,95%CI 0.388~0.992)。结论广西柳州地区的人群中PTPN11第3内含子2460位点携带A基因者胃癌易感性低,而该位点为G/G型及Hp感染者胃癌的易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11 幽门螺杆菌 胃癌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CTLA-4、PTPN22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应俊 邵海刚 +3 位作者 潘若望 李佩珍 张洪勤 曾兴业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46-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CTLA-4外显子1+49A>G位点(rs231775)、PTPN22启动子-1123G>C位点(rs2488457)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桥本甲状腺炎(H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单一... 目的:探讨CTLA-4外显子1+49A>G位点(rs231775)、PTPN22启动子-1123G>C位点(rs2488457)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桥本甲状腺炎(H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SASP)比较150例桥本甲状腺炎组与120例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HT组和对照组CTLA-4外显子1+49位点和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TLA-4外显子1+49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HT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1.616倍(OR=1.616,95%CI:1.142~2.285),PTPN22启动子-1123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HT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459倍(OR=1.459,95%CI:1.034~2.059)。结论:CTLA-4外显子1+49A>G、PTPN基因启动子-1123G>C SNP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HT的发生有相关性,CTLA-4外显子1+49G、PTPN22启动子-1123 C基因是HT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基因 基因多态性 桥本甲状腺炎 温州地区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负性调控心脏HERG钾通道电流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吉进 刘树楷 +4 位作者 郑方芳 马青艳 余宏 任莉 沈心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18-1722,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PTPN12)对心脏HERG钾通道电流的调控作用。方法(1)质粒构建和基因转染:PCR技术构建各种质粒,应用脂质体将各种质粒转染HEK29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2)应用抗PTPN12抗体进行Western ...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PTPN12)对心脏HERG钾通道电流的调控作用。方法(1)质粒构建和基因转染:PCR技术构建各种质粒,应用脂质体将各种质粒转染HEK29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2)应用抗PTPN12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PTPN12的表达;(3)细胞电生理检测:应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单独表达HERG组(HEK293/HERG细胞)、PTPN12过度表达组(将pCDNA3.1-PTPN12-RFP转染HEK293/HERG细胞)、PAO处理组(PTPN12/HERG组基础上加入抑制剂PAO)、herg突变组(将pCDNA3.1-PTPN12-RFP转染HEK293/HERGY327A-Y700A-Y845A细胞株)的HERG钾通道电流。结果(1)成功构建herg突变质粒和pCDNA3.1-PTPN12-RFP质粒,并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2)共转染pCDNA3.1-PTPN12-RFP质粒的HEK293/HERG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PTPN12-RFP在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可检测到PTPN12的表达;(3)PTPN12过度表达组脉冲电流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AO处理组和herg突变组电流密度明显高于PTPN12/HERG组(P<0.01)。结论 PTPN12对心脏HERG钾通道电流具有明显负性调控作用,其可能机制是PTPN12减弱了HERG钾通道酪氨酸磷酸化程度。这一发现有助于更深刻理解HERG钾通道调控机制和长QT综合征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HERG钾通道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12 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重庆地区汉族人PTPN22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瑞芝 张素华 +4 位作者 李蓉 汪志红 汪茂荣 万小莉 梁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汉族人Graves病(GD)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外显子14 C1858T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分析283例GD患者和218例正常人PTPN22基因1858位点基因型,计算并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汉族人Graves病(GD)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外显子14 C1858T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分析283例GD患者和218例正常人PTPN22基因1858位点基因型,计算并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PTPN22基因1858位点CC、CT和TT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GD组和正常组分别为97.2%、2.8%、0和97.7%、2.3%、0(χ2分别为0.139和0.002,P值分别为0.71和0.96)。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未检出纯合子TT基因型,极少T等位基因。结论:PTPN22基因外显子14 C1858T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汉族人群GD的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 多态性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朱学灿 路永刚 +3 位作者 马倩 马相书 谭鹤 帖彦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64-1567,共4页
细胞进行各项代谢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内外的信号转导,这些信号转导的过程大多是通过各种介质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蛋白质常见的化学修饰之一。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非受体(PTPN)11型基因编码的Src同源酪氨酸磷酸酶(SHP... 细胞进行各项代谢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内外的信号转导,这些信号转导的过程大多是通过各种介质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蛋白质常见的化学修饰之一。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非受体(PTPN)11型基因编码的Src同源酪氨酸磷酸酶(SHP)-2包含N末端的两个Src结构域和C末端的1个PTP结构域,在静息条件下SH2催化结构域被自我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Src同源酪氨酸磷酸酶(SHP)-2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PTP)N11 信号转导
下载PDF
胃癌与PTPN1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秀兰 胡宏波 +1 位作者 贾安平 刘振鹏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的238例及慢性胃炎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的胃黏膜标本,通过PCR检测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 目的探讨胃癌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的238例及慢性胃炎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的胃黏膜标本,通过PCR检测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对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并比较这些基因多态性在胃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结果胃癌组Hp阳性者为142例(59.66%),阴性者96例(40.34%);对照组Hp阳性者54例(48.21%),阴性者58例(51.79%),Hp感染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癌组和对照组PTPN11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G/A型和A/A型合并后与G/G型相比,G/G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增加(OR=0.620,95%CI:0.388~0.992)。G/G基因型合并Hp阳性的个体相对于A基因携带者患胃癌的风险增加到0.52倍(OR=0.521,95%CI:0.274~0.990)。结论 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G/G基因型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Hp感染与该位点G/G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11 基因多态性 螺杆菌 幽门
下载PDF
PTPN221858C/T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16
作者 鲁红芳 宋新宇 +1 位作者 熊晓琦 王金刚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1505-1508,1554,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22,PTPN22)1858C/T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TB)易感性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ABSE、CJFD、CBM、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3月1日...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22,PTPN22)1858C/T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TB)易感性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ABSE、CJFD、CBM、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3月1日,收集关于PTPN221858C/T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初步筛查出10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名评价者分别对相关文献进行选择,以及资料进行提取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和Statal 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5个病例-对照研究最终被纳入,其中病例组851例,对照组976例。在本研究的3种遗传模型中,纳入的结果同质性均较好。Meta分析结果在各遗传模型中显示,PTPN221858C/T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显性遗传模型:CT+TT vs CC:OR=0.39,95%CI 0.23~0.67;共显性遗传模型:CT vs CC:OR=0.39,95%CI 0.23~0.67;T vs C:OR=0.39,95%CI 0.23~0.67)。结论PTPN221858C/T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的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 肺结核 META分析 多态现象 遗传
下载PDF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江苏淮安地区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飞 周瑾 +1 位作者 姜玉新 金跃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1310182、rs2488457、 rs33996649位点多态性与江苏淮安地区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T...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1310182、rs2488457、 rs33996649位点多态性与江苏淮安地区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TPN22基因rs1310182、rs2488457、 rs33996649位点多态性。比较2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202例健康体检者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rs2488457基因型CC/GC+GG、等位基因C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310182、rs33996649位点基因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s33996649位点等位基因A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2488457基因型位点可能与淮安地区汉族人群SLE易感性相关,携带CC基因型、等位基因C/A可能是SLE发生的危险因素,而rs1310182、rs33996649位点多态性基因型与淮安地区汉族人群SLE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艳丽 宋继权 +2 位作者 Moses Maji 余想萍 高婷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774-777,共4页
采用PCR-RFLP和PCR-SSP的基因分型方法分别对76例SLE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1858C/T和-1123G/C两个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TPN22基因的1858C,T位点均为CC基因型,未检测到T等位基因的存在;PTPN22基因-1123G/C位点SNP的... 采用PCR-RFLP和PCR-SSP的基因分型方法分别对76例SLE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1858C/T和-1123G/C两个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TPN22基因的1858C,T位点均为CC基因型,未检测到T等位基因的存在;PTPN22基因-1123G/C位点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SLE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62和0.909)。PTPN22基因的两个位点1858C/T和-1123G/C与湖北地区汉族人群SLE的发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 基因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TPN22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志强 何玲 +3 位作者 谭大为 詹云 赵静 郑方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087-509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2476601、rs3811021和rs2488457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和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共100例ITP患者(ITP组)和100例...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2476601、rs3811021和rs2488457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和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共100例ITP患者(ITP组)和10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的外周血,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PTPN22基因+1858位点(rs2476601)和3′UTR区rs3811021位点,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启动子-1123位点(rs248845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TP患者与对照组PTPN22基因+1858位点均为C等位基因,未检测到T等位基因,无单核苷酸多态性(R620W)存在。PTPN22基因rs3811021位点TT、CT、CC共3个基因型在ITP患者中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6,P=0.158)。T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8,P=0.093)。PTPN22基因-1123位点(rs2488457)GG、GC、CC 3种基因型在ITP中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2,P=0.406)。C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4)。按性别因素分别比较ITP患者与对照者rs3811021和rs2488457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证实ITP组和对照组女性人群中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贵州汉族人群不存在PTPN22基因rs2476601的单核苷多态性;存在rs3811021和rs2488457位点的单核苷多态性,但无性别差异,且与ITP的发病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1123G/C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志涛 吴杰 +5 位作者 王萍 张姮 姜挺 夏冰 孙琛明 刘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9-723,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PTPN22)启动子区-1123G/C和外显子10区+788G/A多态性与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检测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方法:收集105例UC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PTPN22)启动子区-1123G/C和外显子10区+788G/A多态性与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检测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方法:收集105例UC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TPN22基因-1123G/C和+788G/A位点多态性。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结果:UC患者PTPN22基因-1123G/C位点C等位基因和"CC+C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2.4%比32.5%,P=0.016,OR=1.53,95%CI:1.08-2.16;67.6%比51.5%,P=0.009,OR=1.93,95%CI:1.18-3.16),且与广泛性结肠炎相关(P=0.035)。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的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P=0.005)。UC患者PTPN22基因-1123G/C多态性与肠黏膜PTPN22mRNA的水平无关。UC组+788G/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PN22基因启动子区-1123G/C位点C等位基因与湖北汉族UC相关,活动性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水平增高,提示PTPN22基因在UC遗传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体型22基因 溃疡性结肠炎 多态性 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