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C-MYC、bcl-2、bcl-6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5-positive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CD5+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初...目的探讨C-MYC、bcl-2、bcl-6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5-positive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CD5+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初治诊断为原发性CD5+DLBCL标本57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原发性CD5+DLBCL中C-MYC、bcl-2、bcl-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57例原发性CD5+DLBCL中,男性27例,女性30例,发病年龄35~99岁。C-MYC、bcl-2、bcl-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9%(29/57)、84.2%(48/57)、75.4%(43/57),其中C-MYC和bcl-2双表达阳性率为40.4%(23/57);其在患者性别、临床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B症状、骨髓侵犯和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等临床特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MYC阴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10),双表达阴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08),bcl-6阳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bcl-2蛋白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C-MYC蛋白表达可作为原发性CD5+DLBCL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指标(P=0.034)。结论C-MYC、bcl-2、bcl-6蛋白在原发性CD5+DLBCL的预后价值中,bcl-2表达对预后无影响,bcl-6阳性组预后较好,C-MYC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原发性CD5+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有效指标,但对于原发性CD5+DLBCL患者中,C-MYC、bcl-2及bcl-6蛋白的表达与C-MYC、bcl-2及bcl-6基因重排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探讨。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WAF1)、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 embraneprote in 1)LMP-1与K i67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 inom a,NP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WAF1)、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 embraneprote in 1)LMP-1与K i67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 inom a,NP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35例经治疗后,生存时间<5年的鼻咽非角化性癌(Nonkeratin izing carc ino-m a,NKC),60例生存时间≥5年的NKC及对照组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non-tumour nasopharyngeal tis-sue,NP)内c-myc,P21WAF1,LMP-1,K i67的表达水平。结果:(1)c-myc,LMP-1和K i67在生存时间<5年组、生存时间≥5年组及NP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P<0.05);(2)P21WAF1在NKC生存时间<5年组,生存时间≥5年组及NP组中的阳性率依次递增(P<0.05);(3)c-myc的阳性表达与NK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MP-1,K i67的阳性表达与NKC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4)c-myc和LMP-1共同表达时较两者各自单独表达时,K i67的强表达率明显增强;(5)c-myc和LMP-1的阳性表达与K i67的强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21WAF1的阳性表达与K i67的强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c-myc,LMP-1的高表达及P21WAF1的低表达与NPC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且前两者在NKC发生发展中存在协同作用;通过检测c-myc,P21WAF1,LMP-1及K i67的表达,有助于对NKC预后的评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C-MYC、bcl-2、bcl-6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5-positive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CD5+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初治诊断为原发性CD5+DLBCL标本57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原发性CD5+DLBCL中C-MYC、bcl-2、bcl-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57例原发性CD5+DLBCL中,男性27例,女性30例,发病年龄35~99岁。C-MYC、bcl-2、bcl-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9%(29/57)、84.2%(48/57)、75.4%(43/57),其中C-MYC和bcl-2双表达阳性率为40.4%(23/57);其在患者性别、临床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B症状、骨髓侵犯和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等临床特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MYC阴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10),双表达阴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08),bcl-6阳性患者中位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bcl-2蛋白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C-MYC蛋白表达可作为原发性CD5+DLBCL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指标(P=0.034)。结论C-MYC、bcl-2、bcl-6蛋白在原发性CD5+DLBCL的预后价值中,bcl-2表达对预后无影响,bcl-6阳性组预后较好,C-MYC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原发性CD5+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有效指标,但对于原发性CD5+DLBCL患者中,C-MYC、bcl-2及bcl-6蛋白的表达与C-MYC、bcl-2及bcl-6基因重排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