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根癌农杆菌储铁蛋白功能的鉴定和体外自组装
1
作者 周琴 高苗苗 +3 位作者 潘晓玥 王浩 徐楠 郭敏亮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34-4247,共14页
【目的】验证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fabrum,以前也叫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两种储铁蛋白——饥饿细胞的DNA结合蛋白(DNA-binding protein from starved cells, Dps)和细菌铁蛋白(bacterioferritin, Bfr)的编码基因atu2477和atu... 【目的】验证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fabrum,以前也叫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两种储铁蛋白——饥饿细胞的DNA结合蛋白(DNA-binding protein from starved cells, Dps)和细菌铁蛋白(bacterioferritin, Bfr)的编码基因atu2477和atu2771的功能。确定Bfr编码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研究末端融合、血红素和个别关键氨基酸突变对Bfr功能和体外自组装的影响。探讨两种储铁蛋白的可能应用潜力。【方法】通过质粒将编码储铁蛋白的基因重新引入根癌农杆菌储铁蛋白缺失突变体中,回补储铁蛋白,验证回补的储铁蛋白编码基因是否能表达出具有储铁能力的储铁蛋白。用非变性凝胶电泳分离细胞粗提液中的蛋白质,铁特异性染色的方法鉴定电泳分离的蛋白质中是否有储铁蛋白。将不同的肽或蛋白质融合到储铁蛋白的末端,通过异源过量表达和纯化储铁蛋白的重组蛋白,用非变性凝胶电泳分析这些重组蛋白在体外的自组装。用血红素重构处理和氨基酸定点突变的方法研究血红素和个别关键氨基酸对Bfr功能和体外自组装的影响。【结果】非变性凝胶电泳和铁特异性染色结果显示,在根癌农杆菌的野生菌株、其相关突变体以及对应的回补菌株中,均仅检测到Bfr的表达,未检测到Dps的存在。当分别回补能编码161个和169个氨基酸Bfr的基因后,发现野生型菌株中的Bfr与回补编码161个氨基酸Bfr的回补菌株一样大。多肽和蛋白质的末端融合对Bfr的功能和自组装有一定影响,但不会使Bfr完全失去功能和自组装能力。结果还表明,血红素和预测可络合血红素铁的Met60的替换也只影响Bfr的功能和自组装,并未使Bfr功能完全丧失。【结论】根癌农杆菌主要通过Bfr存储铁元素。bfr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以少见的UUG为起始密码子,编码产生包含16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而非169个氨基酸。根癌农杆菌的dps基因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储铁蛋白 细菌铁蛋白Bfr 来自饥饿细胞的DNA结合蛋白Dps 蛋白质纳米笼 蛋白质自组装
原文传递
N端延长对大肠杆菌铁蛋白结构稳定性及其自组装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瑜 刘中车 +2 位作者 王丽君 李迅 王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研究延长的N端肽链对铁蛋白结构稳定性及蛋白自组装的影响,为在N端融合生物分子构建功能性纳米材料奠定基础。【方法】在大肠杆菌铁蛋白N端添加6个组氨酸残基,所得重组蛋白采用体积排阻色谱、非变性凝胶电泳和圆二色谱等手段与... 【目的】研究延长的N端肽链对铁蛋白结构稳定性及蛋白自组装的影响,为在N端融合生物分子构建功能性纳米材料奠定基础。【方法】在大肠杆菌铁蛋白N端添加6个组氨酸残基,所得重组蛋白采用体积排阻色谱、非变性凝胶电泳和圆二色谱等手段与野生型铁蛋白的聚合态、二级结构及热力学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体积排阻色谱表明野生型铁蛋白在溶液中以24聚体和二聚体混合物形式存在,但突变蛋白仅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非变性凝胶电泳实验结果与体积排阻色谱结果吻合,即突变蛋白仅显示1条带,且与野生型铁蛋白的2聚体迁移位置基本相同;圆二色谱结果表明突变蛋白的二级结构与野生型类似,呈典型的α-螺旋结构,突变蛋白的Tm值比野生型降低了1.1℃。【结论】在大肠杆菌铁蛋白亚基的N端增加6个组氨酸残基所得突变蛋白的二级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却无法形成24聚体壳状结构,在溶液中仅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且热力学稳定性有所降低。N端的延长可能导致铁蛋白单体构型发生改变,因而无法进一步组装成壳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铁蛋白 纳米壳 蛋白质自组装 热力学稳定性
原文传递
蛋白质自组装及分析应用
3
作者 周鹏 吉邢虎 何治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79,共7页
蛋白质分子自组装广泛存在于真核及原核细胞中,对维持生命体系正常运转、促进生命体进化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淀粉样纤维蛋白的基本特性、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的研究背景、原理及其在生物活性物质检测上的应用,并对蛋白纳米材... 蛋白质分子自组装广泛存在于真核及原核细胞中,对维持生命体系正常运转、促进生命体进化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淀粉样纤维蛋白的基本特性、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的研究背景、原理及其在生物活性物质检测上的应用,并对蛋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分析、细胞成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自组装 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 蛋白纳米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