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酶体的两面性和药物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宗儒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433-2439,共7页
蛋白酶体(proteasome)是降解蛋白的酶系,正常状态下参与细胞中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以及清除受损伤或折叠错误的蛋白等。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高表达的蛋白酶体降解抑癌因子,阻断了细胞凋亡,因而... 蛋白酶体(proteasome)是降解蛋白的酶系,正常状态下参与细胞中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以及清除受损伤或折叠错误的蛋白等。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高表达的蛋白酶体降解抑癌因子,阻断了细胞凋亡,因而蛋白酶体是治疗癌症药物的靶标,现已有3种蛋白酶体抑制剂成功上市。基础研究解析了蛋白酶体的降解机制,设计具有双功能分子的蛋白裂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以募集泛素连接酶和目标蛋白,使泛素化的蛋白被蛋白酶体裂解,成为药物设计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 蛋白裂解靶向嵌合体 双功能分子 药物设计
原文传递
例解生物学驱动的药物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宗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07-1725,共19页
药理活性和成药性原则上取决于药物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这些都寓于分子结构之中。药物化学将活性化合物演化成药物,是将二者融合一起,优化而得。融合操作既可以是内在的结构体现,也可以是外在的片段连接。新世纪以来的生物学进展为此... 药理活性和成药性原则上取决于药物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这些都寓于分子结构之中。药物化学将活性化合物演化成药物,是将二者融合一起,优化而得。融合操作既可以是内在的结构体现,也可以是外在的片段连接。新世纪以来的生物学进展为此提供了许多切入点,例如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蛋白酶体-泛素系统、变构调节、天然大环化合物、结构生物学等。本文以上市的或处于临床试验的药物研发要点,尝试解析生物学驱动的研发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驱动药物创新 抗体偶联药物 变构抑制剂 蛋白裂解靶向嵌合体 大环小分子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