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病毒介导的心肌蛋白激酶Cε基因转移导致心肌损害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玖鸣 宋昌旭 +3 位作者 张军 郑玉庭 Wead William Bill Ping Peipei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成年小鼠心肌直接蛋白激酶(PK)Cε基因转移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标准方法建立表达PKCε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直接注射重组腺病毒到FVB/N和ICR小鼠心肌,对照鼠给予相同剂量空载腺病毒。Western免疫印...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成年小鼠心肌直接蛋白激酶(PK)Cε基因转移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标准方法建立表达PKCε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直接注射重组腺病毒到FVB/N和ICR小鼠心肌,对照鼠给予相同剂量空载腺病毒。Western免疫印迹测定PKCε蛋白质表达水平。用非开胸经颈总动脉插管的显微外科技术评价小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与对照鼠相比基因转移鼠心肌转基因PKCε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加近4倍,基线左心室最大收缩压、最大收缩速率(dP/dt)、-dP/dt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舒张压明显升高(P<0.01),异丙肾上腺素刺激后左心室dP/dt随剂量递增的依次升高明显抑制(P<0.01),PKCε基因转移鼠心脏质量/体质量比也较对照鼠明显增加(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心肌直接的PKCε基因转移诱发了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导致了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 蛋白激酶cε(pkcε) 心肌收缩功能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异丙肾上腺素活化蛋白激酶Cε诱导心肌细胞ERK磷酸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琳 刘华 +1 位作者 蔡红雁 郭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8-952,共5页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Iso)刺激心肌细胞后是否激活PKCε,探讨直接被cAMP激活的交换蛋白(Epac)在其中的作用及其与ER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以原代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为实验细胞,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激动剂Iso、Epac激动剂8-...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Iso)刺激心肌细胞后是否激活PKCε,探讨直接被cAMP激活的交换蛋白(Epac)在其中的作用及其与ER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以原代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为实验细胞,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激动剂Iso、Epac激动剂8-CPT、Epac抑制剂Epac R279K(DN)及腺病毒编码兔肌肉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抑制剂(Ad.PKI)和PKCε转位抑制肽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颗粒部分PKCε及pERK1/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KCε转位情况。结果 Iso引起心肌细胞颗粒部分PKCε增加,PKCε转位于胞核周围。8-CPT增加细胞颗粒部分PKCε(P<0.05)。Epac R279K感染细胞后再予Iso处理,颗粒部分PKCε与对照组相比无增加。Ad.PKI未抑制Iso引起的颗粒部分PKCε增加(P<0.01)。PKCε转位抑制肽阻断Iso诱导的ERK1/2磷酸化。结论心肌细胞中β-AR通过Epac介导以不依赖于PKA的方式活化PKCε并诱导ERK1/2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信号传导 蛋白激酶cε(pkcε)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心肌蛋白激酶Cε基因转移导致心功能损害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玖鸣 宋昌旭 +3 位作者 张军 郑玉庭 WEAD William Bill PING Peipei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16-220,共5页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腺病毒介导的成年小鼠心肌直接PKCε基因转移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标准方法建立表达PKCε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直接注射重组腺病毒到FVB/N和ICR小鼠心肌 ,对照鼠给予相同剂量空载腺病毒。Western免疫...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腺病毒介导的成年小鼠心肌直接PKCε基因转移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标准方法建立表达PKCε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直接注射重组腺病毒到FVB/N和ICR小鼠心肌 ,对照鼠给予相同剂量空载腺病毒。Western免疫印迹测定PKCε蛋白质表达水平。用非开胸经颈总动脉插管的显微外科技术评价小鼠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与对照鼠相比基因转移鼠心肌转基因PKCε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加近 4倍 ,基线左室最大收缩压、最大收缩速率 (dP/dt)、 -dP/dt明显降低 ,左室舒张末压、舒张压明显升高 (p <0 0 1) ,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后左室dP/dt剂量依赖的升高明显减弱 (p <0 0 1) ,PKCε基因转移鼠心脏 /体重比也较对照鼠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心肌直接的PKCε基因转移诱发了左室收缩功能的损害 ,导致了心肌肥厚和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 蛋白激酶cε(pkcε) 心肌收缩功能 心衰
下载PDF
基于PKCθ/STAT3信号通路探讨虎杖苷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效应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佳静 李秋逸 +4 位作者 马沛广 洪雁飞 葛东宇 彭桂英 李军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通过其调控蛋白激酶Cθ(PKCθ)/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信号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效应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通过其调控蛋白激酶Cθ(PKCθ)/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信号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效应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苷组(0.045 g·kg^(-1))及柳氮磺吡啶组(0.5 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给与小鼠自由饮水构建UC模型,虎杖苷和柳氮磺吡啶组于造模前0.5 h灌胃给药,连续7 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磁珠分选提取C57BL/6小鼠脾脏CD4+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细胞刺激合剂刺激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苷低、高剂量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虎杖苷对Th17效应的影响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KCθ和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黏膜上皮破损并可见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细胞浸润明显,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的比例显著升高(P<0.01),血清IL^(-1)7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和柳氮磺吡啶组体质量及DAI评分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结肠组织损伤程度明显改善,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的比例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IL^(-1)7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体外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h17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PKCθ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组Th17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PKCθ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虎杖苷能够抑制PKCθ以及STAT3的磷酸化表达,进而抑制Th17细胞分泌IL^(-1)7A,改善肠黏膜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溃疡性结肠炎 蛋白激酶cθ(pkcθ)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辅助性T细胞17(Th17) 白细胞介素-17A(IL^(-1)7A)
原文传递
基于OX1R/PLCβ-1/PKCα/ERK1/2信号通路探讨安寐丹对失眠模型大鼠肝脏神经递质和昼夜节律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波 王平 +4 位作者 夏婧 谢光璟 叶子靖 秦庆花 程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20,共10页
目的:基于食欲素受体1(OX1R)/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酯酶Cβ-1(PLCβ-1)/蛋白激酶Cα(PKC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探讨安寐丹对失眠大鼠肝脏神经递质及昼夜节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 目的:基于食欲素受体1(OX1R)/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酯酶Cβ-1(PLCβ-1)/蛋白激酶Cα(PKC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探讨安寐丹对失眠大鼠肝脏神经递质及昼夜节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苏沃雷生组、安寐丹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通过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进行造模,空白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苏沃雷生组给予苏沃雷生溶液30 mg·kg^(-1)·d^(-1)灌胃、安寐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安寐丹水煎液(4.55、9.09、18.18 g·kg^(-1)·d^(-1));观察各组一般情况、体质量和24 h自主活动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肝脏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EPI)、去甲肾上腺素(NE)和乙酰胆碱(ACh)的表达,生化检测肝脏谷氨酸(Glu)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脏生物钟基因Per1、Per2、Cry1、Cry2、Bmal1、Bmal2的m 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肝脏OX1R/PLCβ-1/PKCα/ERK1/2信号通路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下降(P<0.05,P<0.01),狂躁、静止节律紊乱(P<0.01),肝脏肌纤维断裂、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GABA、5-HT、EPI、NE和ACh含量降低、Glu含量升高(P<0.01),Per1、Per2、Cry1和Cry2 m RNA表达降低(P<0.01),Bmal1和Bmal2 m RNA表达升高(P<0.01),OX1R、PLCβ-1、PKCα、ERK1/2蛋白及m RNA基因表达均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苏沃雷生和安寐丹低、中、高剂量组可增加失眠大鼠体质量(P<0.05,P<0.01),减少狂躁状态、增加其静止时间和频率(P<0.05,P<0.01),并可上调神经递质GABA、5-HT、EPI、NE、ACh和节律基因Per1、Per2、Cry1、Cry2 m RNA表达(P<0.05,P<0.01),抑制Glu及Bmal1、Bmal2、OX1R、PLCβ-1、PKCα、ERK1/2 m RNA和OX1R、PLCβ-1、P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寐丹 失眠 昼夜节律 神经递质 食欲素受体1(OX1R)/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酯酶cβ-1(PLcβ-1)/蛋白激酶cα(pkc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下的p66^(Shc)调控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顾闻 陈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0-873,共4页
氧化应激产生的过量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可通过分子毒性作用或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相关病理生理学过程.p66Shc是Shc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氧化应激下p66Shc能被蛋白激酶Cβ(protein kinase Cβ,PKCβ)、Jun氨基末端激... 氧化应激产生的过量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可通过分子毒性作用或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相关病理生理学过程.p66Shc是Shc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氧化应激下p66Shc能被蛋白激酶Cβ(protein kinase Cβ,PKCβ)、Jun氨基末端激酶(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p53等激活,促进线粒体产生ROS.本文将对氧化应激下p66Shc的作用以及调控其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66SHc 氧化应激 蛋白激酶cβ(pkcβ) Jun氨基末端激酶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PRKCD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胡连涛 邓文俊 +7 位作者 孙跞 鹿士振 李学斌 黎楚豪 王绎博 王欣然 李玥 王伟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4期1088-1095,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激酶Cδ(PKCδ,PRKCD)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期为寻找肝细胞癌的临床诊疗潜在分子标志物和靶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TheCancerGenome Atlas(TCGA)和UCSCXena平台获取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PRKCD...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激酶Cδ(PKCδ,PRKCD)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期为寻找肝细胞癌的临床诊疗潜在分子标志物和靶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TheCancerGenome Atlas(TCGA)和UCSCXena平台获取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PRKCD的mRNA表达量和临床数据,比较PRKCD mRNA在两组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利用HumanProteinAtlas数据库分析PRKCD蛋白在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TCGA分析PRKCD 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利用TCGA数据库对肝细胞癌中PRKCD表达进行GSEA富集分析,并从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的观点分析PRKCD表达变化的原因。结果:PRKCD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RKCD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级别、甲胎蛋白含量和患者生存状态相关,并且其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准确性;Kaplan-Meier分析显示PRKCD低表达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高表达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RKCD是肝细胞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且TNM为Ⅲ和Ⅳ期生存曲线的风险比显著大于Ⅰ和Ⅱ期;GSEA分析显示PRKCD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和DNA复制等过程,并与两者呈正相关性,且PRKCD主要参与了趋化因子、NOD样受体、PPAR、脂肪细胞因子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遗传和表观遗传分析显示PRKCD表达水平与其基因的拷贝数呈正相关,但与其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结论:PRKCD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其表达上调与患者预后不良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δ(pkcδ PRKcD) 肝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预后
下载PDF
复方丹参对缺血预适应大鼠心肌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秀梅 张伯礼 +5 位作者 商洪才 王怡 郭利平 张萌 史红 刘密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3-935,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加强缺血预适应 ( IPC)的机制 ,是否通过促进蛋白激酶 C ( PKC)蛋白、m RNA水平表达发挥作用。方法 采用冠脉结扎大鼠 5 min缺血 ,5 min再灌反复循环 3次的缺血预适应方案 ,缺血 30 m in,再灌 2 h的缺血再灌模型 ,...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加强缺血预适应 ( IPC)的机制 ,是否通过促进蛋白激酶 C ( PKC)蛋白、m RNA水平表达发挥作用。方法 采用冠脉结扎大鼠 5 min缺血 ,5 min再灌反复循环 3次的缺血预适应方案 ,缺血 30 m in,再灌 2 h的缺血再灌模型 ,通过免疫组化、RT— PCR的方法观察 PKC蛋白、m RNA表达以及复方丹参对其影响。结果  PKC在正常对照组中主要存在胞浆 ,但经过 IPC和使用复方丹参后 ,在胞膜和胞核也可见 ;不论早期 ,还是晚期 IPC组 PKC表达均高于假性预处理组 ,以早期 IPC组明显 ( P<0 .0 1) ;经复方丹参预处理后 ,PKC的表达均高于再灌组、早期、晚期 IPC组 ,以药物预处理 +缺血预处理组 ( DIPC)为优 ,显著高于早期 IPC组 ( P<0 .0 1)。PKCm RNA在正常心肌组织、再灌组、假性预处理组间无明显差异 ,但 IPC后不论早期 ,还是晚期 PKC m RNA表达均高于假性预处理组 ,晚期 IPC组表达更加明显 ;经复方丹参预处理后 ,可明显促进早、晚期 IPC及再灌组 PKC m R-NA的表达 ( P<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可激活 PKC,使其发生转位 ,促进其蛋白、m RNA表达水平增高。这可能是此方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IPc) 复方丹参 蛋白激酶c(pkc)
下载PDF
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心肌肥大的机制 被引量:17
9
作者 冯俊 李树生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88-491,共4页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基础上,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盐(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以探讨STS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依赖的信号通路心肌肥大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的原代心肌细胞为模型,用AngⅡ刺...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基础上,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盐(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以探讨STS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依赖的信号通路心肌肥大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的原代心肌细胞为模型,用AngⅡ刺激细胞外Ca2+内流,丹参酮ⅡA及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Ver)进行干预,检测心肌细胞[Ca2+]i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结果AngⅡ剌激组[Ca2+]i水平及蛋白核酸合成速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STS能有效地降低由AngⅡ剌激引起的[Ca2+]i增高(P<0·01vsAngⅡ组),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P<0·01vsAngⅡ组)。AngⅡ刺激组CaN、PKC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STS及Ver抑制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CaN、PKC活性的增高。结论CaN通路在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肥大中起重要作用;STS具有Ca2+阻滞剂的特点,能有效地降低由AngⅡ剌激引起的[Ca2+]i增高,导致CaN活性降低阻滞心肌肥大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丹参酮ⅡA磺酸钠盐 心肌肥大 钙调神经磷酸酶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抑制AngⅡ 丹参酮ⅡA 蛋白激酶c(pkc) [cA^2+]I 诱导大鼠
下载PDF
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世英 蒋宇扬 +3 位作者 曹健 刘峰 马丽 赵玉芬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5-415,共11页
蛋白激酶催化将三磷酸腺苷(ATP)γ 位磷酰基转移到蛋白质侧链的羟基上, 从而在将胞外信号透过质膜传送到细胞质以及通过核膜传送到细胞核信号途径中起重要的作用. 蛋白激酶 C(PKC)是一大类磷脂依赖的丝/苏氨酸激酶. 目前为止至少发现 12... 蛋白激酶催化将三磷酸腺苷(ATP)γ 位磷酰基转移到蛋白质侧链的羟基上, 从而在将胞外信号透过质膜传送到细胞质以及通过核膜传送到细胞核信号途径中起重要的作用. 蛋白激酶 C(PKC)是一大类磷脂依赖的丝/苏氨酸激酶. 目前为止至少发现 12 个亚基, 各个亚基有不同的组织分布和功能. 由于它们与许多疾病有不同程度的关系, 如癌症、炎症、自免疫失调、心脏病等, 因此, 一些能够封闭 PKC 活性及阻断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 或干扰信号转导通路的 PKC 抑制剂就有可能开发成为新药. 为此人们致力于开发特异蛋白激酶特别是亚基特异性抑制剂用于疾病治疗. PKC结构有4 个保守区, 针对抑制剂作用不同保守位点, 以及运用不同的抑制机理, 人们已取得了一些成绩, 有些抑制剂已进入临床实验.本文根据抑制剂与 PKC 作用位点、机理, 综述近年来 PKC 抑制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抑制剂 蛋白激酶c(pkc) 免疫失调 三磷酸腺苷(ATP) 受体结合 特异性抑制剂 转导 作用位点 质膜 核膜
原文传递
红芪多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肾脏保护作用及PKC/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祁雪艳 金智生 +4 位作者 陈长浩 关雁 王倩 余海艳 张梅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053-5055,505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肾病(DN)db/db小鼠肾组织中PKC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HPS对DN小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50只5周龄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5组:HPS高、中和低剂量组,替米沙坦阳性对照组,模... 目的通过研究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肾病(DN)db/db小鼠肾组织中PKC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HPS对DN小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50只5周龄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5组:HPS高、中和低剂量组,替米沙坦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组,为10只同周龄的db/m小鼠。给药8 w,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2、4、6、8周末检测小鼠血糖浓度,第8周末收集小鼠24 h尿,检测24 h尿蛋白排泄量后处死小鼠,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检测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等,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蛋白印迹检测肾组织PKC蛋白及I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HPS治疗8 w后,db/db小鼠的血糖、体重均较模型组降低,但只有高、中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中剂量组下降明显(P<0.01);24 h蛋白尿排泄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TC、TG均降低(P<0.05),其中中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TIMP-1 mRNA的表达量除HPS低剂量组无改变外,其余治疗组均增强(P<0.05),且HPS中剂量组变化明显(P<0.01);PKC蛋白的表达在HPS高、中剂量组有所下降(P<0.05),且HPS中剂量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 HPS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上PKC蛋白的表达及增强TIMP-1mRNA的表达,减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糖尿病肾病 蛋白激酶c(pkc)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 DB/DB小鼠
下载PDF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曹娜娜 蒋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发病机制 蛋白激酶c(pkc)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基化终末产物 线粒体呼吸链 氧化应激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α对浅表膀胱癌分化及阿霉素内源性耐药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育焱 王海明 +4 位作者 孔垂泽 柳东辉 李泽良 孙志熙 刘革非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α与浅表膀胱癌细胞分化及内源性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76例临床标本(浅表膀胱癌及正常组织)中PKCα的表达水平,对所有患者行标准化疗后随访4~24个月,分析PKCα表达及活化与复发的关系。应用人浅...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α与浅表膀胱癌细胞分化及内源性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76例临床标本(浅表膀胱癌及正常组织)中PKCα的表达水平,对所有患者行标准化疗后随访4~24个月,分析PKCα表达及活化与复发的关系。应用人浅表膀胱癌细胞系RT4细胞,建立能够稳定表达PKCα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膀胱癌细胞系RT4/PKCαGFP。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RT4/PKCαGFP和亲代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分别检测PKCα激活和抑制状态下RT4/PKCαGFP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差异。结果在癌组织中,PKCα总体表达水平和胞膜、胞浆中表达水平的比值(M/C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癌组织为正常组织的2.2倍,t=1.98,P<0.05;M/C值癌组织为0.84±0.12,正常组织为0.23±0.11,t=2.62,P<0.01)。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胞膜中PKCα的相对表达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胞浆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PKCα的M/C值显著升高(P<0.01),总体PKCα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70例获随访,共复发38例。多因素分析表明,高PKCαM/C值是影响化疗后近期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相对危险度3.98,95%可信区间1.22~5.68,P=0.03)。转染PKCα基因后,RT4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增强(耐药指数6.97,t=3.24,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膀胱癌 阿霉素 内源性 蛋白激酶cΑ 蛋白激酶c(pkc) 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膀胱癌细胞系 RT4细胞 pkcα 正常组织 绿色荧光蛋白 相对表达 耐药指数 癌细胞分化 蛋白印迹法 多因素分析 相对危险度 癌组织 临床标本 稳定表达
原文传递
NF-κB、PKC与糖尿病及胰岛素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肖醉萱 邓德明 孙爱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0年第1期J0073-J0076,共4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核因子Kappa-B(NF-κB) 蛋白激酶c(pkc)
下载PDF
Ⅳ型胶原酶在糖尿病大鼠肺组织表达及PKC活性变化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静萍 杨光 +1 位作者 吕品 刘国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8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Ⅳ型胶原酶 (MMP2 及MMP9)在糖尿病大鼠肺组织表达的变化及蛋白激酶C(PKC)的作用。方法 :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4周后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 及MMP9在糖尿病大鼠肺组织表达的变化 ,采用改良的... 目的 :探讨Ⅳ型胶原酶 (MMP2 及MMP9)在糖尿病大鼠肺组织表达的变化及蛋白激酶C(PKC)的作用。方法 :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4周后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 及MMP9在糖尿病大鼠肺组织表达的变化 ,采用改良的Takay法测定PKC活性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 - β1表达含量的变化。结果 :DM大鼠 4周后肺泡间隔及毛细血管壁增厚 ,肺间质胶原成分增多 ,肺组织PKC活性增强 ,TGF - β1表达增多 ,MMP2 及MMP9表达下降。结论 :在糖尿病大鼠肺组织高糖环境下 ,PKC被激活导致TGF - β1表达增高 ,MMP2 、MMP9表达下降 ,引起细胞外基质 (ECM )合成降解失调 ,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肺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Ⅳ型胶原酶 蛋白激酶c(pkc)
下载PDF
慢性铝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PKC、CaMKⅡ、Ng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邢伟 王彪 +4 位作者 郝凤进 许金华 赵岩 刘素媛 时利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0-414,共5页
通过研究慢性铝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影响,并检测海马神经元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活性及Ca2+-钙调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神经颗粒素... 通过研究慢性铝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影响,并检测海马神经元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活性及Ca2+-钙调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铝暴露损害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选用断乳后Wistar大鼠,以含有不同浓度AlCl3的蒸馏水进行饲养.3个月后,测定铝暴露组大鼠脑内和血中的铝含量;测量记录大鼠海马群体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LTP;用改良Takai法测定海马神经元PKC活性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CaMKⅡ和Ng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铝暴露组的PKC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铝暴露组的CaMⅡ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铝暴露组的Ng蛋白表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说明:慢性铝暴露可以降低大鼠海马神经元PKC的活性及Ng和CaMKⅡ的蛋白表达,可能影响Ng磷酸化水平,从而影响CaM与Ng之间的亲和性,也影响Ca2+-CaM对CaMKⅡ的调节,抑制LTP的形成,损害学习记忆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pkc) ca^2+-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 神经颗粒素(Ng) 学习记忆
下载PDF
实验性支气管哮喘豚鼠肺和内脏感觉传入系统蛋白激酶C的表达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德寿 刘晓湘 +2 位作者 巩永凤 刘丽 方秀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豚鼠肺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8只、单纯致敏对照组(B组)8只、...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豚鼠肺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8只、单纯致敏对照组(B组)8只、哮喘组(C组)12只和NGF抗体组(D组)12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豚鼠C7~T5脊神经节和对应的脊髓后角PKC的免疫反应变化;采用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豚鼠肺组织、C7~T5脊神经节和对应的脊髓后角NGF与PKC的表达;采用LuzexF实时图像分析系统和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别对以上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A、B组豚鼠C7~T5脊神经节和对应的脊髓后角PKC的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0.102±0.009、0.113±0.009、0.106±0.005、0.116±0.00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豚鼠C7~T5脊神经节和对应的脊髓后角PKC的A值分别为0.215±0.014、0.176±0.010,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豚鼠C7~T5脊神经节和对应的脊髓后角PKC的A值分别为0.140±0.008、0.130±0.011,D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Westernblot蛋白印迹C组肺组织、C7~T5脊神经节神经元及相应脊髓节段PKC蛋白表达量(其A相对值分别为1.51±0.01、1.40±0.03、2.22±0.02)与A组(其A相对值分别为0.51±0.02、0.43±0.01、0.92±0.02)和B组比较均明显增加,而D组PKC蛋白表达量(其A相对值分别为0.80±0.03、0.83±0.01、1.12±0.02)明显低于C组。结论PKC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而NGF可上调哮喘豚鼠PKC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蛋白激酶c 脊神经节 脊髓 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NGF) 蛋白激酶c(pkc) 实验性支气管哮喘 图像分析系统 内脏感觉传入
原文传递
内皮素-1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肖星 梅其炳 +6 位作者 刘莉 吕顺艳 胡玉珍 张峰 陈定章 裴兆辉 袁文俊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诱导心肌肥大的机制及对抗的药物。方法: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L-型钙通道阻滞剂拉西地平(larc id ip ine)和MN9202、钙激活氯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n iflum ic ac id,NFA)、蛋白激酶C(prote in k inase C...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诱导心肌肥大的机制及对抗的药物。方法: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L-型钙通道阻滞剂拉西地平(larc id ip ine)和MN9202、钙激活氯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n iflum ic ac id,NFA)、蛋白激酶C(prote in k inase C,PKC)通路的阻断剂白屈菜季氨碱(chelerythrine,che)和ERK通路阻断剂PD98059(PD)观察内皮素-1在诱导心肌蛋白质合成中的影响。结果:对照组(DMEM)蛋白质含量为273±20μg/m l,ET-1组为312±30μg/m l,较对照组升高14%。ET-1+NFA组、ET-1+che组、ET-1+MN9202组、ET-1+larc id ip ine组、ET-1+PD98059组分别为280±10μg/m l、283±10μg/m l、285±27μg/m l、275±22μg/m l、293±33μg/m l;与ET-1组比较分别降低10%、9%、8.6%、13.1%、6.1%。结论:ET-1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蛋白合成与钙激活氯通道和L-型钙通道有关,PKC和ERK通路在ET-1诱导心肌肥大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L-型钙通道 钙激活氯通道 蛋白激酶c(pkc)途径 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ERK)途径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新认识 被引量:6
19
作者 熊燕 贾汝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9期553-555,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并发症 细胞因子 常见 蛋白激酶c(pkc)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严重 炎细胞浸润
下载PDF
铝对大鼠海马[Ca^(2+)]i和PKC生物活性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邢伟 文涛 +4 位作者 王彪 唐秋实 许金华 赵岩 张玉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9-580,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慢性铝暴露对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的影响,检测海马细胞内Ca2+浓度和蛋白激酶C(PKC)生物活性,研究慢性铝暴露损伤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选择断乳后Wistar大鼠,以含有不同浓度AlCl3的蒸馏水进...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慢性铝暴露对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的影响,检测海马细胞内Ca2+浓度和蛋白激酶C(PKC)生物活性,研究慢性铝暴露损伤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选择断乳后Wistar大鼠,以含有不同浓度AlCl3的蒸馏水进行饲养。3个月后,测定脑铝、血铝、海马细胞内Ca2+,测量记录大鼠海马LTP,用改良的Takai法测定PKC活性的变化。结果(1)各染铝组的[Ca2+]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染铝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染铝组PKC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铝暴露引起大鼠海马细胞内[Ca2+]i下降,使PKC活性降低,导致下游分子的活性受到影响,破坏LTP的形成,损害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蛋白激酶c(pkc) 学习记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